铸钢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铸钢材质对照表

铸钢材质对照表

铸钢材质对照表摘要:一、铸钢简介1.铸钢的定义2.铸钢的分类3.铸钢的应用领域二、铸钢材质对照表的组成1.铸钢材质的分类2.铸钢材质的主要性能指标3.铸钢材质的国内外标准对照三、铸钢材质对照表的具体内容1.碳素结构钢2.高强度钢3.合金结构钢4.耐磨钢5.耐热钢6.不锈钢四、铸钢材质对照表的使用方法1.如何选择合适的铸钢材质2.如何理解铸钢材质的性能指标3.如何参照国内外标准选择铸钢材质正文:铸钢是一种在铸造状态下使用的钢材,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铸钢材质对照表是铸钢材料选择和使用的重要参考资料,包含了铸钢材质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和国内外标准对照等内容。

一、铸钢简介铸钢是一种在铸造状态下使用的钢材,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铸钢的分类主要有碳素结构钢、高强度钢、合金结构钢、耐磨钢、耐热钢和不锈钢等。

铸钢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机械、石油、化工、航空等领域。

二、铸钢材质对照表的组成铸钢材质对照表主要包括铸钢材质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和国内外标准对照等内容。

其中,铸钢材质的分类包括碳素结构钢、高强度钢、合金结构钢、耐磨钢、耐热钢和不锈钢等。

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国内外标准对照则列出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国家的铸钢材质标准及牌号。

三、铸钢材质对照表的具体内容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是以碳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类铸钢,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可切削性和耐磨性。

根据含碳量,碳素结构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2.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指强度高于普通钢的一种铸钢,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根据合金元素,高强度钢可分为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合金高强度钢和高合金高强度钢。

3.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是以合金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类铸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根据合金元素,合金结构钢可分为CrMo 钢、NiCrMo 钢、NiCrMoNb 钢等。

4.耐磨钢:耐磨钢是一类具有较高耐磨性的铸钢,主要用于磨损环境下的零部件。

铸钢基本知识

铸钢基本知识

1.2 铸钢牌号及表示方法
1.2.1 铸钢代号 “ZG”, Z-铸造,G-钢
1.2.2 以强度表示的铸钢牌号 ZG后面两组数据表示强度,第1组表示屈服强度,第2组表示抗拉
强度,单位MPa.
如:ZGD 650-830
铸钢代号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精品课件
1.2.3 以化学成分表示的铸钢牌号
1) 碳的标注
精品课件
韧性 降低
(2)第二相强化
Mn、Cr、Mo、W、V 、Ti 、Nb、Zr等合金元 素在钢中能够形成各种碳化物-合金碳化物。
根据元素与碳亲和力的强弱,合金元素分为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Ti、Nb、Zr 弱碳化物形成元素:Mn 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
精品课件
合金渗碳体
合金碳化物
在要求相同硬度条件下,合 金钢的回火温度高,塑韧性 好。
精品课件
一些含Cr、W、Mo、V等合 金 元 素 较 多 的 合 金 钢 , 在 500 ~ 600℃范围内回火时,由于沉淀析 出这些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并呈弥散 状分布,因而对材料起到沉淀强化 的作用。
淬火钢在较高温度回火时, 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二 次硬化。
“ZG”后面的一组数据表示名义万分碳含量; 当含碳量大于1时,不标注含碳量; 平均碳含量小于0.1%的铸钢,其第1位数前加0; 牌号中碳的名义含量用上限表示。
精品课件
2 ) 合金元素的标注
碳含量后面排列各主要元素符号,每个元 素后面用整数标出名义百 分含量;
锰元素的平均含量小于0.9时,不标注元素符号。平均含量为0.91.4%时,只标符号;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 Cr、 Mn、Ni、 Co、Cu、Si、 Al、 B 、 W、 Mo 、 V、Ti、Nb、Zr、 Re等。

铸钢基本知识2

铸钢基本知识2
e p
σb σ k
ζ = ζs: 屈服塑性变形 ζb> ζ > ζs: 均匀塑性变形
ζ达到ζb: 集中塑性变形, 产生颈缩 变形量达k 点后,发生 断裂
s
应变 ε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屈服 塑性 变形
均匀 塑性变形
不均匀集中 塑性变形
应 力 σ
断裂 弹 性 变 形
应变ε
以下力学性能指标均对成分、组织敏感
高碳钢及高碳合金钢)
应变 ε
其它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
伸长率δ 、断面收缩率ψ
L L0 100% L0 A0 A 100% A0
L0、A0:拉伸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原始截面积;
L、A: 拉伸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颈缩处最小 截面积
过量变形失效
过量弹性变形 过量塑性变形
除 Mn 外,所有合金元素都阻碍钢在加热时 A 晶粒的长大, 尤其是Ti、 V、Nb、Zr、 Al等,可形成 C 、N 化物,阻碍晶界迁
移,细化晶粒。
2)改变C曲线形状
除 Co 外,固溶于 A 中的合金元素总是不同程 度的增加A稳定性,延缓A的转变,使 C 曲线右移,
淬透性提高。
合金钢可选择油淬,高合金钢甚至空冷即可 获得M组织。
wSi ↑
金元素较多的合金钢,在 500 ~
600℃范围内回火时,由于沉淀析 出这些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并呈弥
HRC
一些含Cr、W、Mo、V等合
散状分布,因而对材料起到沉淀
强化的作用。 淬火钢在较高温度回火时, 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 二次硬化。
HRC
回火温度
wMo ↑
回火温度
2.1.3 合金元素提高钢的使用性能 1)提高钢的强度

铸钢的相关标准和知识

铸钢的相关标准和知识

铸钢的相关标准和知识铸钢井盖采用GBT5613-1995国际及其它国家铸钢牌号表示方法(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和“一般工程与结构用高强度铸钢”均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级,高合金铸钢以化学成分表示牌号。

(2)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ASTM)一般工程用碳钢铸件(ASTM A27/A27M), 高强度铸钢结构件(ASTM A148/A148M)和公路桥梁用铸钢件(ASTM A486/A486M)均按强度分级。

高合金铸钢采用美国合金铸造协会(ACI)的表示方法。

(3)日本标准(JIS)日本铸钢牌号前冠以大写字母SC,其后,不同用途的铸钢采用特定的字母和数字表示牌号。

一般碳素铸钢件的牌号用强度表示,在SC后的三位数字,即抗拉强度(MPa )的最低值。

焊接结构用铸钢件的牌号也用强度表示,在SC后加字母W表示焊接用,再用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MPa)。

结构用高强度碳钢及低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分类。

碳钢为SCC,后加一分类号。

低锰钢为SCMn ,后加一分类号。

锰铬钼钢为SCMnCrMo ,后加一分类号。

在SC后,加字母“ S”表示铸造不锈钢,加“ H ”表示耐热铸钢,加“ PH ”表示高温用压力容器铸钢,加“ PL”表示低温压力容器铸钢。

其后加1~2位数字的顺序号。

(4)德国标准(DIN )所有碳素钢铸钢和低合金铸钢牌号均冠以大写字母GS。

一般铸钢件按强度分级,在GS后加一组二位数字,表示抗拉强度(1/10MPa)。

要求焊接性能较好的铸钢及合金钢则以化学成分表示牌号。

(5)英国标准(BS)英国有三种铸钢系列:BS3100为一般工程用铸钢件。

BS3146金属熔模精铸件,其中第一部分为碳钢和低合金钢,第二部分为耐蚀热钢,第三部分为真空熔炼的合金。

BS1504为承压的铸钢件,其中碳钢铸件为一组(BS1504 —161 ),牌号为三位数字,即抗拉强度(MPa )。

低、中合金钢牌号按成分分为8种,高合金钢的牌号与BS3100相同。

铸钢冶炼基本知识

铸钢冶炼基本知识

铸钢冶炼基‎本知识第一章铸钢脱氧理‎论第一节铸钢液的脱‎氧一、氧对铸钢质‎量的有害影‎响氧对铸钢的‎有害影响,是由于氧在‎液态和固态‎钢中的溶解‎度相差悬殊‎而造成的。

主要有害影‎响有:1、氧是形成铸‎钢件气孔的‎原因之一。

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由于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因此,析出的氧便‎与钢液中的‎碳发生反应‎,产生的CO‎气泡若滞留‎于钢中便成‎为气孔。

2、氧促使铸钢‎热裂的形成‎。

钢液含氧量‎过高时,会加剧铸钢‎热裂倾向,原因是Fe‎O与FeS‎相遇时形成‎低熔点(940℃)共晶体(FeO·FeS),并以薄膜状‎分布于晶界‎上,因而易造成‎热裂。

3、氧是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元素‎之一。

氧可与多种‎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夹杂,这些夹杂若‎滞留于钢中‎,将降低铸钢‎的性能。

二、钢液的扩散‎脱氧利用氧在钢‎液中的扩散‎行为,使钢液中的‎氧转入渣中‎而达到降低‎钢液含氧量‎的方法,称为扩散脱‎氧。

具体做法是‎,在熔炼还原‎期稀薄渣造‎好后,将粉状脱氧‎剂撒于渣面‎上,首先降低渣‎中的含氧量‎,破坏氧在熔‎渣与钢液溶‎解度的平衡‎,钢液中的氧‎必然向熔渣‎中扩散。

因此,不断降低渣‎中的氧,钢液中的氧‎就不断地向‎渣中扩散,从而降低钢‎中的含氧量‎。

扩散脱氧常‎用的粉状脱‎氧剂有;碳粉、硅铁粉、硅钙粉、铝粉、碳化钙粉等‎。

这些脱氧剂‎中的C、Si、Al、Ca等元素‎进入渣层后‎便于(FeO)发生还原反‎应,如:(FeO)+ C →〔Fe〕+C O↑2(FeO)+Si →2〔Fe〕+(SiO2)3(FeO)+2Al →3〔Fe〕+(Al2O3‎)脱氧产物进‎入炉气或被‎熔渣吸收,因此,扩散脱氧不‎污染钢液。

但由于扩散‎脱氧是在渣‎与钢液界面‎上进行,氧由钢液中‎向渣中扩散‎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生产效率低‎,能耗高。

三、钢液的沉淀‎脱氧沉淀脱氧是‎将块状的脱‎氧剂直接加‎入钢液中,脱氧剂与(FeO)发生沉淀反‎应而脱氧。

铸钢件基本知识-2012.11.15

铸钢件基本知识-2012.11.15

结合中冶京诚(营口)装备制造基地铸钢件的生产情况和邯郸3500矫直机合作制造项目中机架的检验过程,我了解了铸钢件的制造流程及设计、检验要求。

下面将相关知识与大家分享。

1铸钢件制造流程铸造加工方法属于成型加工方法。

铸造时将各种成分的液态钢水(铁水或有色金属溶液)经过铸模充填,冷却成型具有工艺要求性能、几何形状和接近最终尺寸的零件。

铸钢件的一般制造流程为:铸造工艺—模型—砂型(同时进行炼钢)—浇铸—一次清理(落砂、割冒口)—热处理—二次清理(除氧化铁皮等)—划线(有缺陷修补)—粗加工探伤—精整。

1.1铸造工艺与其它零件制造类似,拿到铸件图纸后,技术人员首先要根据图纸,制定铸造工艺。

编制铸造工艺时,要结合图纸(仔细研究铸件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适当简化铸件,一些能用机加工方法获得的小孔、小沟槽、小肩胛等尽量不铸出;(2)确定浇铸位置;(3)考虑铸钢材料的收缩、变形等,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4)考虑铸件结构及材料流动性,确定水口的数目及分布;冒口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准确计算钢水重量;确定钢包数目及浇铸次序;(5)根据铸件自身结构特征,设置铸件内、外冷铁;(6)编制热处理工艺等。

1.2模型完成铸造工艺后,结合图纸和工艺要求制作模型。

木型是模型的一种,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营口铸造厂目前主要采用木型制作砂型。

木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砂型及铸件的质量。

一般一套优质的木型可以铸造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砂型。

铸造批量越大,折合到单件上的模具成本也就越低。

对于一些批量较大的生产,也有厂家将组合式模块技术应用在木模组合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铸造厂家为降低成本,也可以采用泡沫模型替代木型,称为实型铸造;有些批量比较大的铸件,还选用塑料、铝合金、铸铁等材料作为模具;航空、家电领域也有采用蜡模铸造,直接铸出形状复杂、表面质量好、无需加工的成品零件。

图1.1木模型1.3砂型木型制作好之后,就可以用木型制作砂型。

铸钢02

铸钢02
32
(3) 正火、回火 回火能使钢的性能进 一步提高的原因是,通过 正火得到的索氏体中的渗 碳体片在回火温度下具有 转变成颗粒状的自然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原来 的片状索氏体变为粒状索 氏体,从而使钢的性能得 到进一步提高。
33
二、铸造合金钢
铸造低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在5%以下的铸造合 金钢(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铸造低合金钢种属于锰系 和铬系两大系列 )。 铸造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在10%以上的铸造 合金钢(高锰钢、铸造耐蚀钢、铸造耐热钢)。
43
(3) 回火后的冷却速度 合金元素锰、铬和单独使用的钼,都会促使钢产生回火脆 性。而当钥与锰或铬配合使用时,能抑制钢的回火脆性。但 在任何情况下,低合金钢铸件在回火后,均应采取快冷。即 使是加钼的锰钢或铬钢,采取快速冷却也能改善其力学性熊, 特别是屈服强度和韧性。因此在铸件结构条件允许,不易产 生变形和开裂条件下,可采取水冷。
39
ZG20CrMo,ZG20CrMoV,ZG15Cr1Mo1V 钼能进一步提高钢的淬透性 铬和钼都具有提高渗碳体热稳定性,防止在高温条件下 珠光体发生分解的作用,而且钼能显著提高钢的再结晶温 度,防止钢在高温下发生晶粒长大,因此铬钼钢具有良好 的耐热性能。 当往钢中加入适量的第三种合金元素钒时,能显著地细 化晶粒,使钢的强度和韧性进一步提高。而且钒也具有防 止钢在高温下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铬钼钒钢适用于耐热 零件。
40
3.低合金钢的热处理
在铸造碳钢条件下,热处理是为了细化晶粒、改善铸态组 织和消除铸造应力。而对于低合金铸钢件,热处理不仅具有 上述的作用,而且还要发挥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的作用。因 此,低合金钢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是淬火 + 回火或正火 + 回 火。

铸造基础知识及常见铸造缺陷简介

铸造基础知识及常见铸造缺陷简介

熔模铸造的特点
1. 铸件精度高,表面光洁高; 2.可以直接铸造出复杂的组合零件,外形和内腔形
状几乎不受限制 3.可以铸造出各种薄壁铸件及重量很小的铸件,重
量可以小到几克; 4.生产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铸件不能太大。
9
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采用可气化的材 料制得的模型来造型,不用起模直接将金属液 浇注到气化模上,使其燃烧、气化并形成空腔 来容纳金属液,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30
气孔
31
气孔
32
气孔
33
气孔
34
气孔
35
缩孔的产生
1.金属液具有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特 征
2.金属液的化学成分(碳、硅含量)与凝固温度 范围
3.浇注系统设置不合理,需补缩部位的得不到有 效补缩
4.铸件结构不合理,壁厚变化突然,孤立的热节 得不到有效补缩
5.砂型紧实度差,型壁迁移导致缩孔
16
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 中,使液体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铸型 和凝固形成的一种铸造方法。
离心铸造的特点
1、适用于旋转体铸件的生产,不用型芯,简化 套筒和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省去浇冒口;
2、铸件致密度高,缺陷少,机械性能较好; 3、便于制造筒、套类复合金属铸件,如钢背铜
套、双金属轧辊等; 4、易产生偏析,内表面粗糙,尺寸不易控制。 5、用于生产异型铸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36
缩孔
37
缩孔
38
缩孔
39
缩孔
40
缩陷
41
壁厚悬殊导致缩孔
42
内部缩孔
43
错箱(偏芯)的产生
1.固定在型板上的模样发生松动 2.模具定位销、套,砂箱定位销、套磨损 3.合型后砂箱受外力碰撞,或敲卡箍时,用力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600
3
2、获得优良铸钢件的条件
1)优质的、脱氧的、高温的、去除了有害杂质的、并符合 铸件用途的材质;
2)良好的造型材料:强度、压溃性、透气性、耐火性、热 传导性、膨胀性等;
3)正确的造型工艺设计,工艺收得率:40-70%; 4)适宜的热处理; 5)合理的铸件结构设计。
4
3、铸钢生产概况
1600-1620 1590-1610 1580-1600 1570-1590 1570-1590
浇注温度℃ 过热度℃
1560-1590 1550-1580 1540-1580 1530-1570 1530-1570
35-60 35-60 40-80 40-80 50-90
28
②浇注速度以快为宜,但不能过快,否则冲坏铸型, 造成废品。例下表。
18
3)二次结晶特点
(1)先共析F ①冷速慢,晶粒小→网状、块状F; ②冷速快,晶粒大→魏氏针状Fw。
(2)影响Fw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含碳量中等:0.20-0.40%;②冷却速度快(二次 结晶);③A体晶粒大。
(3)Fw对性能的影响 塑性、韧性↓,可用热处理消除。
19
4)A区特点
铸造碳钢——A粒化,无枝晶;铸造合金钢——有枝 晶。
外国:>300T
6
铸钢件生产工艺过程
7
第2章 铸钢的结晶过程
8
1、Fe-C二元平衡相图碳钢部分特点
1)钢铁分界点:E 2.14% C; 2)铸造碳钢的成分 C<0.76%(不存在CmⅡ); 3)只有介稳定系,而无稳定系。
9
10
金相组织
铸铁
石墨

基体(P、F)

碳钢 × √
11
2、结晶分析
(2)二次结晶:铸钢在固态下发生相变。GS-GP-PS范围 内。
(3)奥氏体:在一次、二次结晶区间中间。
17
2)一次结晶的特点
一次结晶(δ的析出和包晶反应)对铸件晶粒的大小以 及夹杂分布、气孔、缩孔、缩松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1) δ晶粒愈细,包晶反应过冷度愈大→形成的A体晶 粒愈细;
(2)不平衡结晶→成分偏析(宏观成分偏析); (3)A体枝晶茂密,结晶偏析↓→晶间缩松↓,性能↑; (4)A晶粒度和晶粒形状。铸件从外向里:细等轴晶区 →柱状晶区→粗等轴晶区。
35
36
②过热温度越高,冒口补缩越好,缩孔率越大。见下表。
ZG25的缩孔率
过热温度 1500 1550
1650
缩孔率% 6.3
7.4
9.5
1750 11.6
37
③增大结晶冷却速度,有利于减少缩松。其原因是由 于加大液相中的温度梯度,限制了树枝晶的发展,改善了 补缩条件,从而缩松↓,但缩孔↑。例如金属型的缩松比例 较小。
24
例:脱氧操作对钢水流动性影响
脱氧剂种类及 先加 Si-Fe 先加Mn-Fe
加入次序
后加Mn-Fe 后加Si-Fe
流动性
65
140
(螺旋试样,mm)
Al-Mn-Si 或Si-Ca
150-180
25
讨论:对氧的亲和力:Mn <Si<Al
①先加Mn-Fe后加Si-Fe: 则先生成MnO,后生成SiO2,然后互相作用生成 MnSiO3——低熔点,呈球状,容易集聚上浮,去除。 ②先加Si-Fe,后加Mn-Fe: 则先生成大量SiO2,加Mn-Fe后只生成少量MnO,最后也 只有少量MnSiO3 ,而大量的SiO2以固态尖角形质点存在于 钢液中,不易积聚,尺寸小,成为夹杂。 ③复合脱氧剂(Al-Mn-Si,Si-Ca):更易形成复合低 熔点盐。
38
(3)线收缩
碳钢在固态阶段的收缩表现为铸件尺寸上的缩小,成为 “线收缩”,其为产生应力、变形、开裂的原因。
碳钢自由收缩率为 2.20-2.40% 碳钢受阻收缩率为 2.00-2.20%
线收缩率 l模型 l铸件 100% l铸件
39
40
(4)热裂
铸钢件容易产生开裂,其分类为: 热裂——断口氧化,呈暗黑色,且形状弯曲(有树枝 晶特征); 冷裂——断口齐整、洁净、呈银白色。
合金元素加入量↑→则P量↑,而F量↓。
15
2)过共析钢
(1)利用CmⅡ——抗磨用; (2)石墨钢(GⅡ)——用于轧辊。
3)相图与铸钢热处理
PSK -- A1; GS --A3; ES -- Acm。
16
4、铸造碳钢结晶过程的特点
1)特征
(1)一次结晶:钢液浇入铸型后完全凝固成A体前的结晶。 AB-BC~JN-JE范围内。
20
5、碳钢结晶对其铸造性能的影响
1)流动性:
定义:钢液充填铸型的能力称为流动性。用螺旋试样测 定。
零流动线:钢液在注入铸型后开始冷却并析出固相树枝 晶,当钢液的20%重量凝固成固相时,钢液停止流动。
真正流动性——同一过热度下(零流动线温度之上); 实际流动性——同一浇注温度下。
21
22
影响因素
47
② 工艺因素 a)熔炼工艺:脱氧程度——若夹杂物多,使钢的塑性、
强度降低,导致冷裂; b)铸件结构:各部分壁厚相差大,由于收缩时间不一
样,易使铸件开裂; c)开箱时间:在砂箱中冷却慢,在空气中冷却快,内
应力大; d)水爆清砂。
48
6、钢中的气体
钢中的气体主要是氢、氮和氧,危害最大的是氢。 严格的限制标准是:
铸钢及其熔炼
第1章 绪论
1
1、铸钢件的特点
1)力学性能要远远优于铸铁; 2)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如耐热、耐磨、耐蚀等; 3)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利于铸件组合及修补; 4)尺寸形状与成品接近,节约原料,机械加工简化; 5)铸件各部分结构可设计均匀,能抵抗变形; 6)价格较低廉。
2
HT
σb
100-350
41
(1)热裂产生的条件 ①金属具有较大的线收缩,且受到阻碍; ②液态金属中存在低熔点夹杂的偏析; ③液态金属流动性差。
(2)热裂形成的过程 ① 热裂出现的温度范围——凝固后期,固相线附近; ② 铸件收缩过程中由于受型芯阻碍作用受到拉力;
42
③铸件凝固形成固体骨架时存在一层低熔点薄膜。薄 膜强度很低,高温塑性差,易于断裂。
铸件壁厚(mm)
30 20 10
型腔由液面上升速度 mm/s
20~24 30~36 60~72
33
(2)缩孔和缩松 碳钢在液态阶段和凝固阶段的收缩表现为金属体积的缩
小,液面下降,称为“体收缩”。“体收缩”产生缩孔和缩 松。
34
缩孔和缩松的数量和分配与下述因素有关:
①与含碳量即结晶温度间隔有关。间隔大,由于树枝 晶发达,缩松倾向加大;见下图。
(1)世界铸钢产量统计
①铸钢约占钢产量的1%左右;铸件产量的15-20%; ②铸钢件总产量绝对数字增长快,目前已达2000万T/ 年左右; ③铸造合金钢比例增加,如德国、日本已升至40-50%, 一般占20-30%。
5
(2)铸钢生产涉及的工业及部门 (3)铸钢生产水平的标志
①产量;②质量;③合金钢铸件的比重; ④品种;⑤熔炼设备;⑥产品。 最大电弧炉:中国:50T
26
影响因素:
(3)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①浇注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但太高的浇注温度,
易导致热裂、粘砂、晶粒粗大等缺陷,所以也要适当控 制。
27
铸造碳钢的浇注温度及过热度
牌号
ZG15 ZG25 ZG35 ZG45 ZG55
液相线 温度℃ 1525 1515 1500 1490 1480
出钢温度℃
55
4)除气措施
①熔炼时脱碳、脱氧:FeO+C→Fe+CO↑; ②浇注前静置(如3~5分钟); ③真空熔炼; ④其他方法,如AOD法。
56
如 0.30%C碳钢,在 1410-1385℃ 时,σb= 0.76-2.15 N/mm2,δ= 0.23-0.44%。
43
44
(3)热裂的影响因素:
①化学成分: 0.20%C左右(包晶点),Mn↑,P、 S↓——热裂抗力↑。见上图。
②工艺因素:a. 熔炼工艺 b. 铸件结构特点 c. 浇注温度 d. 造型工艺 e. 砂型(芯)的溃散性
F+P
P
13
③ 1. L →A 2. A 3. A →F 4. A →F析+Cm析
P
L+ A
F+A F+P
14
3、关于钢的Fe-C相图的应用实例
1)根据成分确定碳钢中P、F的比例。
P:~0.80%C
F:~0%C
说明:(1)成分—冷速的关系
a.晶粒大小;b.偏析造成P、F比例差。
(2)合金元素对P、F比例的影响:一般而言,随
[H]:1-3PPm [O]:60-80PPm [N]:80-110PPm
49
50
1)氢:氢的危害
① 产生大量细小的气孔、针孔,存在于铸件表皮下 (白点)——冷却较慢;
② 以极微小的质点在晶格内部析出,形成很高的应 力状态(氢脆)——冷却较快。
2[H]=H2↑
[H] ↑ →塑性、韧性↓↓
(FeO)+2[H]=H2O+[Fe]
σs
/
δ
/
ak
/
ψ
/
HB
150-250
σ-1
/
QT
400-900 250-600
2-18 <60 小 180-300
200-300
KT
300-700 200-530
2-12 <60 小 120-270
200-250
ZG
400-2000 200-1800
4-40 15-200(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