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教案(高血压)汇总
教案样本(高血压)

教案教学部门:教研室:教师姓名:授课时间:课程名称高血压年级专业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 学时授课题目(章、节)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1.王志敏主编《病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高血压病的各期病变特点及心、肾、脑、视网膜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良性高血压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难点:1.高血压发病机制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病例讨论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辅以启发诱导、对比分析、动画模拟、相片展示、学生讲解、提问抢答等具体方法。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一、复习1.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答: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复合性病变2. 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哪个?A.右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主干C.右冠状动脉内旋支D.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二、病例讨论病例摘要:患者,男,45岁,干部。
2年前出现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血压150/95mmHg,服用降压药后自觉上述症状缓解,2天前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急性病容、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预设问题及答案:1、做出病理诊断及根据?答: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右侧脑桥出血。
依据:高血压病史,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2. 分析各种病变的关系?答: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 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答: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右脑桥出血→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心功能不全→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严重时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尿蛋白(+)。
健康教育教案3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

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一、高血压的概念和相关知识1、血压的定义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2、高血压的定义如果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害一一对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损害高血压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脏功能衰竭;-中风偏瘫;-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视网膜病变,失明。
三、吸烟的危害1、血压正常的人长期吸烟会导致高血压。
每吸一只烟,收缩压在短期内可上升10-2OmmHg,如果持续吸烟,高血压状态会一直持续,从而变成高血压病。
2、对于高血压病人,即使仅抽上一根烟就可能危及生命。
早上起床时吸一根烟,血压升高的幅度比平时吸烟时高出1倍,达到30-5OmmHg,血压的急剧升高可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
四、高血压危险因素一一过量饮酒的危害持续过量饮酒,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在4年内增涨40%。
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如果过量饮酒,血压急骤上升,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三十条:少饮酒,不酗酒。
五、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一一危险三联征饱餐、酗酒、精神兴奋均使血压急骤升高,易造成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因此,高血压病人千万不要犯三联征的大忌。
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一一饮食的影响1、高盐饮食可引起高血压。
每人每天多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mmHg和ImmHg o2、减少盐的摄入可使血压降低。
低盐饮食可降低收缩压2-8mmHg,对轻度或早期高血压患者,单纯限盐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低盐饮食可提高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可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三十八条:膳食要清淡少盐。
七、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一一饮食的影响3、其它可引起高血压的饮食习惯:一高脂肪、高甜食可引起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和其它心血管疾病;一低钾、低钙、低蛋白饮食对血压有不利影响。
高血压教案

高血压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掌握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流行病学。
2.熟悉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
3.了解高血压理。
4.掌握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掌握降压药物的主要分类适应症及副作用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提问式讨论;教学手段:PPT、图片、列表、重点:1.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2.降压药物的主要分类适应症及副作用,推荐的降压药物难点:1.发病机制、危险分层;2.高血压的降压药物及应用导入新课: 利用高血压病例,引导学生入本课题。
新授内容第六章第二节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高血压概念: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标准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儿童则采用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95%位数,通常低于成人水平。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环境因素:饮食(高盐低钾、饮酒)、精神应激、其他因素(超重或肥胖、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激素等)。
(二)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即遗传与环境因素通过什么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
主要包括: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胰岛素抵抗。
上述机制尚不能解释单纯收缩期性高血压和脉压明显增大。
三、病理(Pathology):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
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
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心脏: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
压力负荷增高,儿茶酚胺与AⅡ等生长因子都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高血压发生心脏肥厚或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终致心力衰竭。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高血压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高血压健康教育教案预防高血压一、背景介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高血压的认识,掌握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危害;- 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1. 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分析2. 高血压的危害和并发症-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3. 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饮食调理- 定期锻炼- 控制体重- 减少精神压力- 戒烟限酒4.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规律作息-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教学方法1. 听讲解- 介绍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危害。
- 教师详细讲解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2. 观看教育视频- 展示高血压患者的真实案例。
- 强调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 汇报讨论结果。
4. 互动游戏- 设计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高血压预防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组织小测验- 随堂测验,检查学生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互动-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总结评价-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总结和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讲义和课件2. 视频素材3. 互动游戏设计4. 小测验和作业题目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危害,掌握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通过课堂互动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高血压教案汇总十篇

高血压教案汇总十篇高血压教案 1一、高血压的预防(一)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
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呈负相关,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多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呈负相关。
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
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
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__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
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二)__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
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四)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__。
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
每天可做10分钟的“深呼吸,下蹲起”的动作。
深呼吸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__改变可以增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功能,是消除许多症状的有效办法。
另外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松弛方法,可以使人心静气和、心情放松,对__血压也有着重要作用。
曾有报道气功疗法近期降压的有效率为90%,使舒张压下降明显,练功20分钟可使舒张压下降。
2024年度高血压教案(精选2024)

2024/3/2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全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 。
控制饱和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特别是饱和 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适量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 物,如瘦肉、鱼、禽蛋和豆类
。
25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血压可以
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避免使用对 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类
抗炎药等。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和评估,及 时发现并处理肾脏并发症,延缓
肾脏疾病的进展。
2024/3/24
30
视网膜病变监测和干预手段
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以及早 发现并干预。
评估方法
高血压的评估方法包括血压测量、靶器官损害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等。其 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是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2024/3/24
7
02 发病机制与病理 生理
2024/3/24
8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关系
01
02
03
心脏输出量增加
当心脏收缩力增强或心率 加快时,心脏输出量增加 ,导致血压升高。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内皮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达到 降压的目的。
中性肽链内切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中性肽链内切酶的活性,减少具有升压作用的肽类物质的 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22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高血压主题健康教育教案

高血压主题健康教育教案主题:控制高血压,保持健康教案一、教案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众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教案旨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及其管理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危害及相关的风险因素;2. 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类;3. 了解高血压的防控措施和管理;4. 掌握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5. 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三、教学内容1. 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1.1 高血压的定义1.2 高血压的危害1.3 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影响2. 高血压的风险因素2.1 非可控制的风险因素2.2 可控制的风险因素2.3 生活方式与高血压3. 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3.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2 高血压的分类4.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和管理4.1 健康饮食4.2 适量运动4.3 控制体重4.4 减少食盐摄入4.5 戒烟限酒4.6 控制精神压力4.7 规律作息4.8 加强心理调节5.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5.1 定期监测血压5.2 规律用药5.3 注意药物副作用5.4 积极治疗并监测相关并发症5.5 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6. 相关资源和支持6.1 健康教育宣传材料6.2 支持团体和社区活动6.3 相关网站和手机应用6.4 医疗资源和保险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述高血压的定义、危害、风险因素、诊断分类、防控措施和自我管理技巧等内容。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高血压相关问题,并总结归纳出可以采取的适合自己的健康行为。
3.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情景,演绎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应对各种情况。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高血压患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发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印刷资料和宣传册3. 网络资源和手机应用4. 高血压管理手册和自我监测工具5. 医疗机构和社区的支持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通过口头问答、课堂练习等形式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血压防治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基本概念、病因和症状。
2. 帮助学生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1. 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高血压病因的复杂性。
2. 高血压预防措施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危害。
2. 提问:什么是高血压?它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高血压的病因: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
-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乏力、胸闷等。
2.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
-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钾、钙摄入。
-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3.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 非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如何预防高血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高血压预防的文章。
2. 向家人或朋友宣传高血压预防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循环动脉压力的升高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对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产生影响(自学为主)。
⑥高血压临床表现与相关检查多与受累靶器官有关,无特异性,可产生心脏、肾脏、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
⑦临床实践中,高血压定义为18岁以上成年,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除了血压本身水平之外,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受累情况等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详见下表。
高血压危险分层: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见如下图表格。
肾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规培教案
教
课程名称规培(高血压病的诊治)
授课教师程诗尧
内一科(心血管内科)
--------年-----月
教案(1)
培训内容(章,节)
高血压病的诊治与临床进展
授课教师职称
住院医师
授课方式
课堂
授课时数
2学时
(90 min)
授课对象--------------------医师授课地方心血管内科示教室
2.心脏病学(第5版)陈灏珠
3.实用内科学(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洁耀
4、2014《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5、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
6、2013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六、思考题、复习提纲测试题:
1、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七、授课教师对此次授课的自我评价:
八、学生评价:
九、教研室主任评价:
⑥高血压病的五大类基本药物。
熟悉①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
②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的处理。
③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了解①高血压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2.讲课时数:2学时(90 min)②③④⑥⑦②③④⑤⑥⑦①②③④⑤⑥⑦
3.教学内容;
①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即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即症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90%。
授课时间
教材名称
及版本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编
2.心脏病学(第5版)陈灏珠
3.实用内科学(14版)陈灏珠 林果为 王洁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
④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
⑤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状
主动脉缩窄
药物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降压治疗
目标及降压治疗的意义。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血压每降低2mmHg,可使心血管发病风险降低10%,因此积极降压获益良多。而根据
患者个体合并症的差异制定降压目标也有重要意义。
降压治疗的方法:
非药物治疗: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合理膳食、减轻精神压力等;
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
四、授课中加强以下内容的举措
1.如何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Primary hypertension
RAS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CB、ACEI、ARB
3.启示学生思维方面:
降压药物的开发与高血压发病的病理生理
高血压病的防治目前存在高患病率逐年上升。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可达18.8%,绝对数值可达2亿人口,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高血压防控仍任重道远,即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环境、药物等。高血压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但高血压又属多基因性疾病,目前尚未确定高血压病易感基因。环境因素也占重要因素,低体重出生、体重超重、高钠饮食、长期中度以上饮酒等。
④高血压病的机制复杂,主要包括:(1)体液机制,的水钠潴留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3)RASS系统激活,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血管机制,主要包含循环RAAS和局部局部RAAS。肾素由肾球旁细胞分泌,激活肝脏生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原,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的亚型1受体,直接收缩小动脉,同时刺激醛固酮分泌而扩大血容量,或促进肾上腺素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收缩血管。而局部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II则发挥长期效应,与高血压的持续和进展、心肌肥厚、心血管重构等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此外肾脏对钠盐的调节失衡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器官。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的应用方法与原则:
特殊人群及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实践中请心血管内科会诊)
二、授课内容(要点)及时间分配:
4.教学方法(建议)
①讲授法:介绍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临床。
②临床实践的参与。
5.教学手段:多媒体、
6.自学内容:利用网络学习高血压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新进展。
三、讲授重点和难点:
4.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充分利用CNKI、PUBMED及心血管相关网站了解心血管病新进展
5.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高血压
2复方制剂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五、教具准备(请打√)
挂图投影幻灯√录象CAI课件机器其他()
备课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