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网络上机考试注意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必过经验分享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必过经验分享首先,系统学习课程内容。
网络技术的知识点很多,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课程的内容,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原理。
建议借助教材、网络资源或者参加培训班进行学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
其次,强化实践操作。
网络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实际操作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深入了解网络技术的运作原理。
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在线模拟器或者虚拟机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第三,做好习题训练。
习题训练是考试复习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要做好各类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
可以在课本、网络上找到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第四,关注实际应用和工程案例。
网络技术是一个实际应用非常广泛的知识点,有很多实际应用场景和工程案例。
我们可以关注一些成功案例,了解网络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实践和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意义,有助于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多参加模拟考试和真实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过程和考试要求,对自己的备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同时,可以参加真实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模拟考试和真实考试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考试表现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是我对备考NCRE三级网络技术的一些建议和经验分享。
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取得好成绩。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三级网络技术上机指导

考试要求1.计算机操作能力。
2.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笔试后的第二天各考点开始分组进行上机考试。
考生应按规定日期、时间持准考证到达考试地点并提前30分钟到候考室报到,交验准考证和身份证(军人身份证、户口本),同时抽签决定考试的工作站号(或微机号)。
考生应提前5分钟进入机房,在抽签决定的工作站或微机上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并和屏幕显示的姓名及身份证号(军人身份证号)进行核对,如不符合,按Esc键重输,如三次输入均错,由监考人员帮助查找原因,如核对相符,考生键入指定的功能键开始正式上机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上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试时间由上机考试系统自动进行计时,提前5分钟自动报警来提醒考生应及时存盘,考试时间用完,上机考试系统将自动锁定计算机,考生将不能继续进行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上机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仅有一道程序编制调试题。
考生迟到10分钟即被取消考试资格,考试开始后10分钟内考生不得离开考场。
上机考试要求考生独立完成,考试过程中不得讲话,如果在考试中计算机出现故障、死机、死循环、电源故障等异常情况,应举手示意与监考人员联系,不得擅自关机。
考生不得登录与己无关的考号,不得擅自查阅、拷贝、删除与考试无关的目录和文件。
考生答题完毕后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干扰其他考生答题。
注意:考生必须在自己的考生目录下进行考试,否则在评分时会因得不到考试内容而影响考试成绩。
考试环境1.硬件环境考点可以提供单机或局域网环境。
单机希望采用386型以上,内存大于4M,640×480(VGA)以上显示器的微机。
局域网为Novell网。
2.软件环境(1)采用MS DOS5.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2)采用希望公司UCDOS3.1以上版本的汉字系统;(3)编辑:EDIT、PE2或QEDIT等;(4)调试工具:DEBUG或TD;(5)C语言:Turbo-C2.0以上。
三级网络技术技巧

不是还有45天吗?我推荐下面的方法:0天突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因为某种原因,本人共考过2次笔试,3次上机。
其中笔试在70左右,3次上机均为满分,看着大批的同学在为三级发愁不知道如何准备和应考。
我想我应该把经验和学习的方法写下来,这些方法保证你能过三级。
但是不保证你能获得高分并学到知识,所以请各位计算机系与爱好电脑的高手或自认为是高手的同志们就此打住。
OK!<----------======笔试部分======------------>以网络技术为例(其他三门的方法相似),我把方法总结为:细看书,做笔记,多复习。
第一阶段:看网络技术教材,详细地做笔记(20天).第一边看书你要看得特别仔细,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全抄到笔记本上,包括重要的表格和插图。
第一次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等过两天再回头看一遍。
每天看新的知识之前都将前两天看的再复习一遍,强化记忆。
我把全书的重要程度划分了一下:第一,七,八章了解(看看做做笔记就行了);第二,四章理解(看懂主要的知识点);第三,五,六章掌握(看懂所有的知识点);其中又以以下章节为重点:2.2 进程2.3 存储管理2.4 文件管理2.5 设备管理(我当时这一节的题都挂了) 3.5 双绞线VS 同轴电缆3.6 OSI VS TCP/IP 4.3 以太网4.5 组网技术4.8 网络互连5.3 IP协议6.4 加密技术其中有些内容必须理解并掌握,要是不理解,背也要背下来。
如:OSI协议和TCP/IP协议的各层的名字,各种传输介质和各种以太网的参数等。
另外所有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不用看,因为考试出的题没有一道是书本之外的。
===>要点一:坚持就是胜利,每天坚持看2个小时,至少能看15页。
===>要点二:该抄就抄,好记性不如坏笔头。
===>要点三:注意课后作业题,那可能就是原题。
这一阶段完成后,应该能够理解大部分的知识点。
还要能够很快的在书中找到某个知识点的位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必过经验分享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必过经验分享1、考试简介2、个人实际情况先说说下本人的实际情况,我是2023年12月参加的考试,从购买书籍(不建议购买教材,因为买了也没什么用,一本上机考试题库即可)到考试大概只复习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个人这段时间的复习,我将我的必过经验进行分享。
在我这次的考试中,印象中是出现了一些题库中没有出现过的题目,包括选择题甚至是综合题,至于应用题我相信考试过的同学都知道基本上都是关于网络结构类型的题目,这种题目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总分20分考个16+我觉得没有问题,这些我都会在后续中进行补充说明。
先晒下我这次考试的成绩,可能加之自身基础,所以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能通过即可,成绩如下:3、考试题型及个人对题型分析首先说明下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考试题型,一共包括三大板块,包括选择题、综合题和应用题。
其中,选择题一共40道题,每道1分,总计40分;综合题一共4道题,每空2分,一共40分;应用题一共1道题,共20分。
其次,你对分数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从复习的角度来说建议先复习应用题。
就像我开头所说的那样,应用题基本上都是网络结构类型的题目,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20分的题目获得16+的成绩是没问题的。
然后,综合题的大部分的题型都是非常好拿分的,除非出现了上机考试题库没有出现过的题目之外,基本上这个环节40分的题目可以拿到30+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就是最不好拿分的部分,选择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考的知识点范围很广,要熟记的部分也非常多,但是有很多的题型只要掌握了方法也是很好处理的,坏一点的情况下可以在20+以上,中等情况可以在25+以上,好一点的情况可以达到30+以上。
这样,算下来的话最少可以获得16分+30分+20分=66分。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高分技巧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高分技巧
2015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高分技巧
1、教材及参考书的选择非常重要。
强烈建议大家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书,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意想不到的收获或惊喜,对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自学考生来说,一本定位准确,权威的参考书对我们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我记得我的一些同学用的另外的一些参考书。
很难,其实考试是不考的,它不但打击了你的积极性。
而且最关键的,它对考试的题型,内容,范围给你引导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2、教材的复习要精而全,注意在看书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每个细节,三级网络的考试不会超出书本,但考得非常细而全,几乎包括每个角落,在看书的时候,第一遍不懂,没有关系,一般在你看第二,三遍的过程中基本就理解了,当然实在不懂的地方最好请教别人。
3、多到一些好的考试论坛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些好的论坛里有最新的信息,可以和一些网友交流,你会发现一些对你非常有帮助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可以给你节约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
4、机试。
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都是一道C语言编程题,而且全是〈南开100题〉中的。
听起100题,其实就13中类型,可以买(好象不好买),也可以在网上下,而且一些热心的网友还分了类,也就是说,只要你搞懂了这13种类型,你的上机就搞定了,注意:我建议最好每道题都亲自上机调试(可以下载小狗熊考试系统)。
其余的都是在其基础上的很小变化。
如果你有C语言基础,5天搞定也绝不夸张。
5、考前做几套真题。
考试的前几天做几套真题或少量权威的模拟题,注意的是:题量不要太多,几套就够了。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要点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络技术要点⽬录第⼀章计算机基础 ................................................................................ - 1 - 第⼀节计算机概述..........................................................................................................- 1 - 第⼆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 -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组成...................................................................................................- 4 - 第四节多媒体技术..........................................................................................................- 5 - 第⼆章⽹络基本概念............................................................................. - 7 - 第⼀节计算机⽹络的形成与发展.....................................................................................- 7 - 第⼆节计算机⽹络的定义................................................................................................- 7 - 第三节计算机⽹络的分类................................................................................................- 7 - 第四节计算机⽹络的拓扑结构.........................................................................................- 8 - 第五节数据传输率和误码率............................................................................................- 9 - 第六节⽹络体系结构和⽹络协议................................................................................... - 10 - 第七节分组交换技术..................................................................................................... - 11 - 第⼋节⽆线⽹络的研究和应⽤....................................................................................... - 12 - 第三章局域⽹基础 ...............................................................................-13 - 第⼀节局域⽹的基本概念.............................................................................................. - 13 - 第⼆节局域⽹介质访问控制⽅法................................................................................... - 14 - 第三节⾼速局域⽹技术................................................................................................. - 15 - 第四节局域⽹的物理设备.............................................................................................. - 17 - 第五节⽹络互连技术..................................................................................................... - 17 - 第四章⽹络操作系统............................................................................- 18 - 第⼀节操作系统概述..................................................................................................... - 18 - 第⼆节⽹络操作系统(NOS)的类型............................................................................ - 18 - 第三节⽹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 19 - 第四节Windows⽹络操作系统...................................................................................... - 19 - 第五节NetWare⽹络操作系统...................................................................................... - 21 - 第六节UNIX⽹络操作系统............................................................................................ - 22 - 第七节Linux⽹络操作系统............................................................................................ - 23 - 第五章Internet基础..............................................................................-24 - 第⼀节因特⽹的构成..................................................................................................... - 24 - 第⼆节IP协议............................................................................................................... - 24 - 第三节TCP协议和UDP协议....................................................................................... - 25 -第四节差错与控制报⽂(ICMP).................................................................................. - 26 - 第五节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 26 - 第六节接⼊因特⽹........................................................................................................ - 26 - 第七节IPv6协议........................................................................................................... - 27 - 第六章Internet基本服务......................................................................- 28 - 第⼀节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 28 - 第⼆节域名系统(DNS) ............................................................................................. - 28 - 第三节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 29 - 第四节FTP服务........................................................................................................... - 29 - 第五节电⼦邮件系统..................................................................................................... - 29 - 第六节WWW服务........................................................................................................ - 30 - 第七章⽹络管理与⽹络安全技术.........................................................- 32 - 第⼀节⽹络管理............................................................................................................ - 32 -第⼆节⽹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 - 33 - 第三节信息安全技术..................................................................................................... - 34 - 第四节加密技术与认证技术.......................................................................................... - 35 - 第五节安全技术应⽤..................................................................................................... - 36 - 第六节⼊侵检测技术和防⽕墙....................................................................................... - 36 - 第七节计算机病毒问题及防护....................................................................................... - 37 - 第⼋章⽹络应⽤技术............................................................................-38 - 第⼀节组播技术............................................................................................................ - 38 - 第⼆节P2P⽹络........................................................................................................... - 38 - 第三节即时通讯系统..................................................................................................... - 38 - 第四节IPTV .................................................................................................................. - 39 - 第五节VoIP .................................................................................................................. - 40 - 第六节⽹络搜索技术..................................................................................................... - 40 -第⼀章计算机基础主要掌握:(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2)计算机的技术指标;(3)奔腾芯⽚的技术特点;(4)软件开发周期;(5)压缩技术;(6)流媒体第⼀节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特点2. 计算机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并⾏关系)(1)⼤型机阶段(50~60年代):●1946年第⼀台计算机,美国宾⼣法尼亚⼤学ENIAC 电⼦管计算机,⽤于计算弹道。
计算机三级考试的通过率及考试策略

计算机三级考试的通过率及考试策略
计算机三级考试的通过率会根据不同的科目和地区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计算机三级的通过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被认为是报名人数最多、通过率最高的科目。
以华师考区为例,三级网络技术通过率为32.43%,三级数据库技术通过率为37.14%,三级信息安全技术通过率为75%。
而在2021年3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通过率达到了58.19%,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下面提供一些计算机三级考试的备考策略:
1. 制定复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 多做真题:通过做真题,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考试失误。
同时,模拟考试的成绩也可以作为考生评估自己备考情况的一个参考。
4. 注重实践操作:计算机等级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考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
操作的训练和提高。
5. 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在读懂教材、做透习题、勤于上机的基础上,考生可以去看一些报刊和杂志,或者去一些网站了解最新消息,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开阔思路,把握考试脉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科目和地区的计算机三级考试通过率会有所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同时,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应用备考策略,以取得最好的备考效果。
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重点.doc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笔试重点♦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机试(即上机考试)。
♦笔试是上午9:00开考,时问是120分钟,6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道填空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60分合格。
机试吋间是下午,分批考试。
考试内容是C语言,考试形式是给你一•个C语言程序的部分代码,要求你在60分钟内按要求补写出其余的代码。
笔试和机试都通过了,就可以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合格证书,如果两项都优秀,还可以在证书上加盖“优秀”章; 如果只通过一项,则下次补考另一项就行了;如果补考仍未通过,再考就必须两项都报了。
♦一■般的,只耍将以往的历年全真试题都做一遍,那么在考试时就可以碰到15分以上的原题。
♦书上的课后习题每年都要考原题,占20分左右。
以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网络技术》为学习蓝本。
各章的重点一、基本知识这部分考试形式主要是选择题或填空题,一般会出到4个的选择题和1个填空题,都是基本概念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和规模。
2、基本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树型、环形和星型。
3、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的概念,女II: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4、一个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及其各个含义。
5、ISO/OSI参考模型。
三、局域网应用技术1、局域网技术要素: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注意几个网间连接器(用于网络之间互连的屮继设备)也称中继器:网桥(提供链路层问的协议转换,在局域网Z间存储和转发桢)、路山器(提供网络层间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Z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网关(提供运输层及运输层以上齐层间的协议转换)。
四、网络操作系统这部分主耍介绍网络操作系统,一般会出到1一3个的选择题,不是重点,注意Windows. Linux和Unix这几个操作系统的区别。
五、I nternet基础这部分是重点,一般会出8道左右的选择题和6道左右的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次提醒大家容易犯的粗心的错误:
1. 整除:/
2. 逻辑运算短路
3. %左右两边必须均是整数
4. 判断x是否能被7整除不是x/7==0而是x%7==0
5. =是赋值号不是等号
6. 判断素数的if语句,必须放在for循环的后面而不能放在for循环中
7. 交换算法,三个swap中只有一个是真正交换
8. 数组名是地址常量,不能放在赋值号左边,也不能对其进行++或--运算
9. 一维数组数组名是普通地址常量,二维数组数组名是特殊地址常量,但对于二维数组x 来说,x[i]表示一个普通地址常量(第i行首地址)
10. int (*p)[3] 表示一个int型数组指针(特殊指针),但是只能指向一个n行3列的二维数组,不能指向这个数组:int x[4][5]
11. int *p[3]表示一个int型指针数组,其中有三个数组元素:p[0],p[1],p[2],三个数组元素的类型均是普通int型指针变量
12. 对一个特殊指针+1,意味着将特殊指针下移一行;对一个普通指针+1,意味着将普通指针右移一列
13. n个数冒泡排序:外层总共循环n-1次,第一次内层必须循环n-1次,最后一次内层必须循环1次。
14. 假设p刚开始指向字符串首字符,while(*p++); 当循环结束后p停在'\0'后面一个非法存储空间上。
while(*p) p++; 当循环结束后p正好停在'\0'上
15. 编写代码之前,必须先关注的问题:有无全局变量、符号常量,是否已提供string.h头文件以及math.h头文件。
函数是否有返回值,返回值含义。
函数每个形参的类型和含义。
16. 解决missing ';' before 'type'的错误:将所有变量的定义全部放在代码最前面即可
17. sizeof计算变量或者数组在内存中开辟的总字节数,strlen计算字符串长度并没有将'\0'字符计算在内。
18. 数值0等价于字符'\0',也等价于NULL符号常量。
但是字符'0'只等价于数值48。
19. 计数器cnt,累加和sum初始值一般均设置为0。
累乘积初始值必须设置为1
20. 祝大家好运,上帝与你们同在!
针对C和三级网络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