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成都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 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 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整体思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从1840年——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56年, 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的国门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被打开, 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内忧外患中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强意志。
主体结构:1课时1课时1课时教与学活动规划:1.设置专题问题2.学生设计思维导图2、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中的第一课,(三)冲突之后思转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
从统治者、知识分子到国民三个层面,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三)冲突之后思转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本课难点。
从统治者、知识分子到国民三个层面,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一)文明差异冲突起1.本环节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与英国的文明差异, 引出鸦片倾销与林则徐虎门销烟。
主要运用表格展示与教师的问题引导进行讲述。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22.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3.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天平军,这说明
A.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5.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D.《警世钟》
18.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
A.《瑗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9.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市B.清军11.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发动了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赔偿鸦片的损失是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A;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
八年级上册历史一到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一到四单元一、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背景。
- 国际: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 国内: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 经过。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 兴起。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发展。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后期斗争与失败。
-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洋务运动(19世纪60 - 90年代)- 背景。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内容。
- 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 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 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如京师同文馆等。
- 评价。
-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内容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2.难点: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史实。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资料: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事件资料、图片等。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战争的基本情况。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八上U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同三标等、条:知约简识述割梳占第理中二次国北鸦方片战大片争领期间土的英侵法略联史军实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发动国家: 英国、法国 (俄美为帮凶)
起止时间:
1856——1860 咸丰帝
借口: 经过: 暴行: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失败原因: 历史意义:
由盛转衰
北伐和西征后 天京事变
《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 (南京)
《资政新篇》
永安建制
金田 起义
1851 开始
1853 正式建立政权
1853-1856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 陷落
1859
1864 失败标志
课 堂 精 练:
1.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
有哪些?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因: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腐败;清政府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课三标、:知知识道梳洪理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时 间: 1851年-1864年 人 物: 洪秀全 经 过:
三、知识梳理
《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破坏领土完整
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破坏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关税主权
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开始变化和中国人民反抗的反抗》单元主题学习作业设计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李爱玲一、单元作业设计课标解读化,涵盖第1、2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及其影响。
中国人民的反抗在1、3课都有涉及,有林则徐、关天培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抵抗,有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阶级起义,这些反抗都不同程度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二、单元作业目标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及教学重难点,并结合教师对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预设等方面,制定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的设定可以一部分与课时教学目标重合,另一部分依据单元教学的统筹规划,拓展设置指向本单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阶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开始变化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这一单元主题,我设计的单元作业目标如下:1、识记本单元重难点基础知识。
2、能运用唯物史观依据材料客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3、画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叙述两次鸦片战争概况。
4、列表辨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正确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能全面客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6、能按照时序准确流利说出该单元的重大事件。
7、能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评价本单元中突出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CL080101(初历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一个作业):前两个字母代表学段和学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08”代表年级,“01”代表单元,“01”代表第一个作业。
四、单元作业设计Z001:自主构建本单元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Z002:完成下列选择题。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作出这一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较量B.鸦片战争最后结果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C.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D.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2.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A.严禁对外贸易B长期闭关锁国 C.加强封建皇权 D.抵御外敌入侵3.《太平天国》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合一两次鸦片战争整合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条约整合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这一条款的实施()A.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B.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C.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D.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4.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5.下列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银元6.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7.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
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9.“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点期末复习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文献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
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过程
(2)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
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侵略朝鲜的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背景 (①陆: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海: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是口号) 指挥 ①中国:彭德怀;
土地改革
巩固政权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课堂演练
1.(2021年海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 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 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 “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 三大改造
毛泽东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 毛泽东思想 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历 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B.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2.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费正清说:“从1851年到1860年,正当中国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西方列强一反谈判做法,转而向清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之后转而又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国内的起义。
”这里叙述的“被镇压的国内起义”是指A.义和团运动B.虎门销烟C.威海卫战役D.太平天国运动5.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已,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李星沅“气愤”“深优”的是A.我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遭到破坏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7.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9.能够区分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及历史评价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最高峰B.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C.《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D.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10.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上述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1.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这份纲领性文件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1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1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14.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15.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北伐时期B.天京事变C.安庆陷落D.天京陷落16.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17.“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18.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
你认为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1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2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2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22.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2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24.“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
”“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①中俄《北京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5.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A.《瑗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占北京,还闯入圆明园。
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圆明园。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被称为“海盗式的扩张”。
D项符合题意;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不能体现给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的损失。
排除B 项;列强获取了大量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排除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尤其是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但这不是文化方面的。
排除A项;故选择D。
【点睛】“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像强盗一样传入圆明园,掠夺了圆明园的文物、古迹、奇珍异宝,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土大量流失不是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的输入,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①符合题意;银价上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政府更加腐败,②符合题意;士兵也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被削弱,③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本题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的相关史实。
3.C解析:C【解析】【详解】依题干据材料“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翼王远征。
”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负气出走。
史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851年,B项发生在1853年,D项发生在1864年。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天京事变。
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从1851年到1860年,……西方列强……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国内的起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天平天国运动失败,D正确;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00年前后,排除A;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B;威海卫战役发生在1895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排除C。
故选D。
【点睛】题干“从1851年到1860年,……西方列强……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国内的起义。
”是解题的关键,在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来解答此题。
5.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五口通商之约、闭关之局不复能守”是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鸦片战争是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A选项符合题意;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B选项不符合题意;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C选项不符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6.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鸦片战争以《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告终,破坏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和加重的人民的负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引发李星沅“气愤”和“深优”,A正确;B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排除;C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