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答案新编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1~3题。

1.图中③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A.约高6%B.约低6% C.约高1% D.约低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4.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6~8题。

6.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A.X是工业区B.Y是绿化C.Z是居民区D.Y是工业区7.若X、Y、Z为某平原上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服务范围可能是()A.X地最大B.Y地最大C.Z地最大D.不确定8.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A.X B.Y C.Z D.X和Y读下面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0.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11.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热量B.水源C.土壤D.地形12.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B.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C.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D.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读下图,完成13~15题。

高一地理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2题。

1.20xx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3%B.6%C.%D.%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B.生育率逐渐增加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答案】【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读懂坐标图。

第2题,近三十年来该城市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3~5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①吉林、安徽②广西、湖南③湖南、贵州④江西、福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③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④生态移民较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内容即可作答。

第4题,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四川成为人口迁移流动大潮中的领头羊,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第5题,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B)②,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①。

2.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D)中国,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

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

4.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5.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D)。

10.D。

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这四个国家都有较低的人口数量和较高的国民生产总值,符合人口少而富裕的特征。

11.C。

美国东北地区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最有可能是人口变化较大的地区。

12.D。

数量富裕型消费水平所对应的人口数量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为接近,因此选D。

13.B。

表中②③④数值的差异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即消费水平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小。

14.C。

环境承载力是人口容量的上限,因此a<c<b。

15.D。

绿化带可以减少污染,符合城市规划的目标。

16.B。

II曲线是由A至B沿公路地租变化的曲线。

17.C。

甲对应商业区,乙对应工业区,丙对应住宅区,符合城市规划的常规布局。

18.C。

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19.C。

城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工业部门向郊区迁移。

同时,为缓解城区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选项C符合题意。

高一地理2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2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2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更替C. 地壳运动D. 潮汐现象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4.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5.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A. 内蒙古B. 东北C. 西藏D. 云南6.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舟山群岛D. 崇明岛7. 我国最大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8.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9.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10.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______省。

2.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______省。

3. 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__省。

4.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______省。

5.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半岛。

6. 我国最大的海峡是______海峡。

7.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湖。

8.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______瀑布。

9.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湖。

1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沙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 简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材料:略。

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主要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1-6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1-6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答案 1.D 2.A解析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第1题应选D项。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出生的“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4.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3.B 4.D解析由图中曲线示意图可知,香港老年人口每5年增加速度由1961~1965年的7%左右下降至2006~2010年的不足2%,整体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略有上升,这表明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加深的速度趋于平缓。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C2.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麦金利峰D. 阿空加瓜峰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6.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7.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新几内亚岛C. 马达加斯加岛D. 冰岛答案:A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伊比利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A. 马来群岛B. 菲律宾群岛C. 夏威夷群岛D. 阿留申群岛答案:A1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000000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大陆。

答案:亚欧大陆5.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盆地。

答案:刚果盆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2. 请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几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下不断移动。

3.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度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D)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回答3~4题。

3.对2015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A)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4.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D)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

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表”。

读表回答5~6题。

5.新疆A.2010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6.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B)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

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没有人口红利。

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真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真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真题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中南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关联度较小,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有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各城市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关联程度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大的高铁建设正效能。

高铁在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

下图示意高铁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对比状况(2018年),图中圆圈越大,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关联程度越高。

(1)简要说明高铁对促进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作用。

(2)指出高铁开通后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变化。

(3)简要分析高铁开通后沈阳发展增长仍然领先的主要原因。

答案:(1)作用:高铁速度快,能缩短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提升城市之间空间联系的效率;高铁开通能改变城市的区位,促进城市职能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2)变化:发展增长不同步;增长显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行政中心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增长不显著城市主要分布在沈阳周边和城市群边缘;边缘城市的发展增长较小,中心城市的发展增长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发展的差距加大。

(3)原因:沈阳是省会,城市等级高,规模大,经济发展基础好,与其它城市联系紧密,辐射范围广;高铁开通有利于增强沈阳的辐射能力,吸引大量资金、人才和产业向沈阳集聚,促进沈阳发展。

解析:本大题以高铁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对比状况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高铁交通线的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提到辽中南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关联度较小,高铁建设会使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程度升高。

结合高铁速度快的优点,能缩短城市间的通行时间。

高铁修建前,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说明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较弱,高铁修建后,能促进城市职能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答案新编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の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目前,中国の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传统型阶段B.现代型阶段C.原始型阶段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の过度型阶段2.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の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の收入差距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の学习、医疗条件3.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关于人口合理容量の叙述,正确の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の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の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5.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の叙述,正确の有()①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②小城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③大城市不断出现,引起世人注目の是特大城市の发展④城市内建筑物趋向高大稠密,而城市用地规模基本没有变化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6.下列有关城市内の商业中心の叙述,正确の是()A.城市の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のB.城市の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の中心位置处C.城市の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のD.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7.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市场の一组是()A.家具制造石油加工啤酒制造B.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精密仪器制造C.食品加工电解铝工业电子工业D.啤酒制造水果罐头厂时装业8.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の制约性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の改进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9.图8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の主要原因是()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の发展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の发展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の变化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の要求10. 社会经济の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世纪:()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11.随着“网购”の兴起,商品の流通量不断增加。

这促进了()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发达国家世界平均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208060401001960 1980 2000 2020A.商业网点密度の加大 B.商业区の规模扩大C.商业流通环节の增加 D.地域间の商业联系读布の生产过程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在布の生产过程中________密切()A.生产协作 B.信息联系C.商贸联系 D.科技联系13.下列选项中,________生产过程反映の地域联系与布の生产过程反映の生产联系不同()A.服装B.石油加工C.钢铁 D.现代物流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の普及率所做の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

回答14-15题。

14.生产该产品の工厂最有可能是()A.自行车厂B.汽车制造厂C.彩色电视机厂D.手表厂15.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の原因是()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A.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①④16.下列运输方式の最佳选择是()①新疆の石油与天然气运到东部沿海地区采用铁路运输②山西の煤运到上海最好选择铁路、海运联合运输③从武汉运2万吨大米到上海最好选择长江水运④珠江三角洲の活鱼运到香港应选择空运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の是()A.a B.b C.c D.d18.图中E 聚落布局形态及成因是()A.团块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の平原地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世界图5B.带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の平原地区C.团块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の山谷地区D.带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の山谷地区梧州曾是广西境内最大の城市,但后来の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

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梧州能成为广西境内最大城市の原因是()A.河运便利 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人口稠密20.梧州后来の发展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の影响在增强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C.交通运输方式の改变,对沿线城市の发展影响很大D.沿铁路の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の布局21.以下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の正确叙述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の制越比较小B.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现代,人们对人地关系の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22.下列做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の是()A.保持适度の人口规模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C.国际合作解决对全球变暖问题D.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共享资源和环境23.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の是()A.“人定胜天”B.“天定胜人”24.交通运输发生の最基本因素是()A.铁路、公路、航道、管道等B.车站、飞机场、港口等C.汽车、轮船、飞机、火车D.旅客和货物25.解决交通线路拥堵の根本措施是()A.扩宽城市主干道B.合理规划城市道路C.修建高速公路D.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二、综合题:(共50分)26.(7分)读下列我国部分地区某年の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の是___ _____,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の是___ _____。

(2)上海の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 ___。

(3)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の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の关系是_______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の关系是__ ______ 。

(4)由图可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型人口增长模式。

27.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甲乙(1)甲、乙两幅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の是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の是图。

(2)图甲、乙比较,商业网点密度较小の是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那里人口相对 ,交通相对。

(3)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属于の商业中心,适合于图。

⑷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图の商业网点大都设置在人口 对外联系方便の 两旁 28.读下图,回答问题。

(14分)图1图2(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の布局是(填代号)A 为________,B 为________,C 为________,D 为________。

(4分)布局②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据图信息分析,城市の发展对农业生产の压力及对策。

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9.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小城市规划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甲处可优先规划发展の大型企业是________厂。

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の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以印刷、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の工业区,其最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の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の信息,简述该规划の主要依据。

30.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分)(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の环境问题。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の表现包括环境污染和__ ______,你认为可持续发展の内涵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口、资源、环境の可持续发展B.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C.生态、经济、社会の可持续发展D.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3)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の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提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の主要措施?参考答案:1-5 DCBCA 6-10 DABCD 11-15 DADBC 16-20 BBDAC21-25 DDCAC26.(7分)(1)上海(1分)江苏(1分)(2)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2分)(3)负相关(经济越发达,出生率越低) (1分);负相关(经济越发达,自然增长率越低) (1分)(4)现代(1分)27. (9分,一空一分)(1)甲;乙(2)甲;稀少;不便(落后)(3)城市中;乙(4)稠密;公路28(共15分)(1)②③④①布局②の理由是: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便长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の近郊。

(7分)(2)压力:随着城市规模の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の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对策:城市建设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8分)29.(8分)(1)炼铝(1分)临近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附近有丰富の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3分)(2)接近消费市场。

(1分)(3)靠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环境条件好。

(3分)30. (11分)(1)酸雨气候变暖(2分)(2)生态破坏C(2分)(3)人口快速增长,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3分)(4)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等。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