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吃虫子》PPT课件1
《青蛙吃虫子》课件1

《青蛙吃虫子》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蛙吃虫子》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概率与统计》的第2节“事件与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并能识别生活中的这些事件。
2. 学会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概率的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概率模型,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青蛙吃虫子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青蛙吃虫子的概率问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结合青蛙吃虫子的实例进行解释。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与青蛙吃虫子相关的例题,讲解如何建立概率模型,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两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2. 概率计算公式。
3.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青蛙吃虫子的概率。
(2)提高青蛙吃虫子概率的方法有哪些?2. 答案:(1)概率计算公式: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提高概率的方法:增加虫子的数量、提高虫子的出现频率、降低青蛙的死亡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实例,让学生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名师教学课件

返回
青蛙吃虫子
感 敬谢 请聆 指听 正
返回
青蛙吃虫子
返回
56 - 30 26
50-30=20 20+6=26
答: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 26 只虫子。
返回
青蛙吃虫子
56 + 30 86
56 - 30 26
50+30=80 80+6=86 50-30=20 20+6=26
先将十位相加,再加上 先将十位相减,再加上
个位。
个位。
返回
青蛙吃虫子
算一算,说一说。
返回
青蛙吃虫子
1.自我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总结本 课收获。
2.教科书课后第一题、第二题。 (20分钟内独立完成)
返回
青蛙吃虫子
你专心听讲 的样子最美!
返回
青蛙吃虫子
下课啦
返回
青蛙吃虫子
交流
DIRECTORY
一 做课教师说课。 二 观课教师评课,主要交流、探讨不足之处。 三 做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谈本课自我收获。
54 36
61 70
个位的数要和个位的数相加减;十位的数要 和十位的数相加减。
返回
青蛙吃虫子
课堂练习 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68+30= 98
返回
青蛙吃虫子
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75-40= 35
返回
青蛙吃虫子
看一看,填一填。
22 30 52
89 30 59
返回
青蛙吃虫子
算一算。
85-30= 55 98-80= 18 56+40= 96 66-60= 6
36+50= 86 74-50= 24 46+20= 66 30+48= 7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青蛙吃虫子》教学课件

28-10=18
跷 跷 板
35-10 14+10 20+8 48-20
68-6
50+2
26+20
84-30
已经上车30人
45座
还有多少个 空座位?
45 - 30 = 15
母鸡64只,公鸡30只,公鸡 比母鸡少多少只?
64 - 30 = 34 (只)
本课总结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的计算出其结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 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 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吃了56 只害虫。 我吃了30 只害虫。
建 房 子
胜利!
41+7= 48 39-7= 32 65-4= 61
82-70=12 56+3= 59 78-5= 73
98-60=38 61-30=31 47-20=27 61+4= 65 52-40=12 72+7= 79
33+20=53 30+5= 35 42-30=12
98-50=48 80+7= 87 35-20=15
两只青蛙一共吃 了多少只害虫?
56+30= ? 3 86 5
50+30=80 56+30=86
5个十加3个十。
百位十位个位 5 8 6
大青蛙比小青蛙 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26 56- 30=?
50-30=20 56-30=26
5个十减3个十。
2024年度青蛙吃虫子课件

在观察青蛙捕食行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力学原理。例如 ,青蛙在伸出舌头捕食虫子时,需要运用到肌肉的收缩和伸展等生物力学原理。
2024/2/3
25
今后研究方向展望
2024/2/3
进一步研究青蛙捕食行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尽管我们已经对青蛙的捕食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研 究。例如,可以探讨青蛙捕食行为的神经机制、环境因素对青蛙捕食行为的影响等。
设计要点
表格要简洁明了,方便记录;观察现 象要详细具体,以便后续分析。
2024/2/3
21
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整理
将观察记录表格中的数据整理成图表或文字描述,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观察结果 。
分析方法
通过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归纳和推理,分析青蛙捕食虫子的特点和规律 ,以及虫子被捕食后的生存策略等。同时,可以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等知识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024/2/3
它们利用长而灵活的 舌头迅速接近目标, 为捕捉做好准备。
8
瞬间出击捕捉技巧
青蛙的舌头具有极强的弹性和粘 性,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伸出并粘
住猎物。
它们的出击动作非常迅速且精准 ,往往能够在猎物反应过来之前
将其捕捉。
青蛙在捕捉过程中还会利用身体 的跳跃能力,增加捕捉的成功率
。
2024/2/3
2024/2/3
22
06 实验结论与思考
2024/2/3
23
实验结果总结
01
青蛙成功捕食虫子的次数和比例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青蛙成功捕食虫子的次数较高,占总实验次
数的80%以上。这表明青蛙具有较高的捕食能力和成功率。
青蛙吃虫子课件

青蛙吃虫子课件一、概述青蛙作为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以昆虫、小鱼等小型动物为食,对控制害虫数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蛙捕食虫子的过程,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蛙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点。
二、青蛙捕食虫子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青蛙的眼睛长在头顶,视野开阔,有利于观察周围环境。
它们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非常敏感,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并捕捉到猎物。
青蛙的舌头长且富有粘性,捕食时能迅速伸出,将猎物粘住并拉回口中。
2.感应系统青蛙的皮肤裸露,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它们的眼睛和耳朵能捕捉到猎物的动静,从而迅速作出反应。
青蛙还能通过振动感知猎物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捕食成功率。
3.行为特点青蛙通常在夜间或清晨捕食,此时昆虫等猎物较为活跃。
它们善于伏击,能长时间保持静止,等待猎物上门。
捕食时,青蛙会迅速伸出舌头,将猎物粘住并拉回口中。
青蛙还能跳跃捕捉空中的猎物,如蚊子、苍蝇等。
三、青蛙捕食虫子的过程1.觅食青蛙在觅食时,会根据猎物的活动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它们通常在夜间或清晨活动,此时昆虫等猎物较为活跃。
觅食过程中,青蛙会保持警觉,利用敏锐的感官捕捉猎物的动静。
2.伏击发现猎物后,青蛙会迅速调整姿势,准备伏击。
它们能长时间保持静止,等待猎物上门。
在猎物进入攻击范围时,青蛙会迅速伸出舌头,将猎物粘住并拉回口中。
3.捕捉青蛙的舌头长且富有粘性,捕食时能迅速伸出,将猎物粘住并拉回口中。
青蛙还能跳跃捕捉空中的猎物,如蚊子、苍蝇等。
捕食过程中,青蛙会根据猎物的种类和大小调整捕食策略。
4.消化青蛙的消化系统较为简单,食物在口腔内被咀嚼后,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在胃部,食物被进一步消化,吸收养分。
消化后的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四、青蛙捕食虫子的意义1.控制害虫数量青蛙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农作物损失。
同时,青蛙还能捕食病媒昆虫,如蚊子、苍蝇等,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青蛙吃虫子课件

虫子的生物特点
种类繁多
虫子的种类非常多,包括 蝴蝶、蜜蜂、蚂蚁等。
食物多样性
虫子以各种植物为食,如 叶子、花蕊等。
生命周期
虫子通常具有较短的生命 周期,繁殖能力强。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定义
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 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青蛙在吞食虫子后,会用牙齿咀嚼,并将食物送入胃中进行消
化。
吸收营养
02
虫子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会被青蛙吸收,为它的生长和
繁殖提供能量。
排泄废物
03
未消化的虫子残渣会被青蛙排泄出去,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04
竞争与平衡的深入讨论
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与平衡
竞争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会相互竞争资源,例如食物、栖息地和配偶。这种竞争 可能导致物种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青蛙捕食虫子的实验演示
实验准备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一个水族箱,里面放入适量的水,以及一些活的小虫子。
确保安全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学生接触危险物品或设备。
选择适当的演示时间
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
实验过程演示
展示实验器材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演示实验过程
青蛙吃虫子课件
2023-1青蛙与虫子的生物特点 • 青蛙捕食虫子的过程详解 • 竞争与平衡的深入讨论 • 青蛙捕食虫子的实验演示 • 总结与回顾
01
主题介绍
青蛙和虫子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关系
青蛙是昆虫的天敌,它们通过捕食昆虫来维持生态平衡。
北师大版《青蛙吃虫子》PPT课件

二、探究新知
我吃了5,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
56+30=
1.口算: 因为:5个十加3个十是8个十,8个十和6个一合在一起是86。 所以:56+30=86。
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
50+30=80(只) 80+6=86(只)
答:一共吃了86只。
小结: 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可以先
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的方法来计算。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十位上拨走3个珠子。
50-30=20(只) 20+6=26(只)
答:大青蛙比小青蛙 多吃了26只。
5.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 、能够 引起自 己兴趣 的著作 和章节 6.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7.在结构方式上,作者有意采用中国古 典小说 的传统 形式,运 用相对 集中的 短章节 结构安 排方法,六七千 字一章 。
78
5.跳走了多少只青蛙?
38-5=33(只)
答:跳走了33只青蛙。
6.每人1瓶水,还差多少瓶水?
42-30=12(瓶)
答:还差12瓶水。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 是轻松 的 2.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 解
3.无论《论语》、柏拉图还是康德,不 妨就当 作闲书 来读 4.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50-30=20(只) 20+6=26(只) 答: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了26只。
三、巩固练习
《青蛙吃虫子》完整版优质课件

《青蛙吃虫子》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章“图形与几何”,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数学故事“青蛙吃虫子”。
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中的直线、线段、角度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直线、线段、角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直线、线段、角度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直线、线段、角度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直尺、量角器。
2. 学具: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图形元素。
(2)提问:故事中的直线、线段和角度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线段和角度。
(2)讲解: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识别直线、线段和角度。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线段和角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直线、线段、角度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青蛙吃虫子2. 内容:(1)直线、线段、角度的定义及特征(2)例题及解答步骤(3)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线段和角度。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2. 答案(1)直线:AB、CD、EF;线段:AC、BD、CF;角度:∠A、∠B、∠C、∠D、∠E、∠F。
(2)第三个角的度数为:180° ∠A ∠B。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直线、线段、角度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直线、线段、角度,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