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棉

合集下载

彩棉的制作原理

彩棉的制作原理

彩棉的制作原理彩棉是一种市场上常见的面料,其制作原理主要分为纺织和染色两个过程。

首先是纺织过程。

彩棉的纺织材料是棉纤维,一般通过机械梳理和纤维拉伸来获得松软的面料。

棉纤维是从棉花中提取的,经过除杂、加湿、开片等工序后,再通过梳理机梳理,将纤维的杂质和结块物剔除,并使纤维有序排列。

经过梳理后,纤维进一步进行拉伸,增加纤维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然后,这些纤维通过纺纱机进行纺织,形成棉纱。

纺纱是将纤维并列排列并加以捻合,使其相互结合,形成强度高、柔软的纱线。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如精纺、细纺等,最后得到棉线。

在染色过程中,纺织好的棉纱通过编织机进行编织,形成棉布。

棉布表面光滑、柔软,纵横有密集的纤维结构,也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接下来是染色过程,染色可以是单色染或多色染。

单色染是将整块棉布放入染缸中,经过染色溶液浸泡、循环搅拌,使染色剂均匀渗入棉布纤维中。

多色染则是将棉布织成的棉坯染色在染色剂浸泡前进行样品扎染或印花,然后才进行整体染色。

这些染色剂会与棉布纤维中的氨基酸或羟基等结合,形成色素,从而改变棉布的颜色。

为了使颜色更加持久,还可以进行固色处理。

除了染色外,彩棉的表面还可以进行印花或绣花等装饰处理。

印花是将染色剂或颜料印在棉布的表面上,通过压花机或印花机进行压花或印花,形成各种图案或图案组合。

而绣花则是通过用彩线或镂空线织成各种花纹,使棉布的表面更加美观和富有质感。

最后,经过漂洗、烘干、整理等工序,彩棉最终成为市面上可见的各种彩棉面料,如彩棉T恤、彩棉床上用品等。

总的来说,彩棉的制作原理主要包括纺织和染色两个过程。

通过纺织棉纱和编织成棉布,再通过染色、印花或绣花等装饰处理,最终得到各种颜色丰富、花纹繁多的彩棉面料。

彩棉面料因其柔软、透气、吸湿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彩色棉

彩色棉
32
8.2.8.2 彩色棉的纤维结构特点和生化特性
⑶白色棉纤维的初生壁厚约为0.2μm,次生壁厚约
11.0μm,中腔直径约为6.5μm。而彩色棉纤维次生壁薄,
胞腔占横截面的1/2~1/3,如绿色纤维的初生壁仅有 0.1μm,次生壁厚度为5.7μm,且有大量染色较深的物质
沉积在中腔内。因此彩色棉尺寸稳定性差,在温热或化学、
14
子 叶
15
棉花的叶片
16
海岛棉
陆花
(1)蕾 棉花的蕾是由混合芽中的花芽发育而成。一般将 第一果枝出现蕾的苞叶达3cm时,作为现蕾的标志。棉田 有50%棉株现蕾时称现蕾期,50%棉株第四果枝第一果节 位现蕾时称盛蕾期。 蕾期的长短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一般从现蕾到开花 需25天左右。棉株现蕾是有一定规律的。当棉株第一果枝 现第一个蕾后,以这个蕾为中心,向上向外出现新果枝、 新幼蕾;相邻两果枝同一节位的幼蕾出现的时间相差2~4 天,叫纵间期;同一果枝相邻两果节幼蕾出现的时间相差 5~7天,叫横间期。
8.2.1.6 种子
种子的大小,通常以子指 表示,子指是100粒种子的重 量。 彩色棉的子指一般为9~ 12g。
26
8.2.1.6 种子 种子的成分 种壳约占棉籽重的40%,其成分以粗纤维和碳水化合
物为主;
棉仁占棉籽重的60%,其所含成分以油脂和蛋白质为 主,其中油脂占35%~46%,蛋白质30%~35%。此外, 棉仁中还合有一定量的棉酚。 种子的大小,通常以子指表示,子指是100粒棉花种子
⑺在棕色和绿色纤维中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白色纤维, 可能是由色素物质的积累所引起。
31
8.2.8.2 彩色棉的纤维结构特点和生化特性
⑴白色棉纤维细胞壁外层只有角质层,但绿色棉纤维细胞 壁除角质层外,还有大量嗜锇的同心环,围绕在细胞壁周围; ⑵纤维成分 ①绿色纤维以C22为主,占97%,而白色纤维以C16为主, 占35%;白色纤维蜡质含量大约为0.6%,而绿色纤维蜡质含量 为14%~17%。因此彩色棉种子吸水困难,吸水量少。 ②白色棉纤维素含量占97%,棕色棉占93.4%,绿色棉占 89.8%;而半纤维素含量白色棉占10%左右,棕色棉占14%左右, 绿色棉占13%左右。因此彩色棉纤维素含量低,半纤维素含量 高,造成纤维长度短,强度偏低,可纺性差,易起毛。

彩棉研究报告

彩棉研究报告

彩棉研究报告
彩棉,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棉花纤维,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柔软的手感。

彩棉的研究和应用对纺织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彩棉的起源、制作工艺、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彩棉的起源
彩棉最早出现在古代印度,当时人们通过在棉花上喷洒天然植物染料,使棉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彩棉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加工和处理。

二、彩棉的制作工艺
彩棉的制作主要包括染色和加工两个环节。

在染色过程中,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或化学染料对棉花进行染色,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不同的颜色和浓度。

在加工环节中,需要对染好色的棉花进行洗涤、干燥、剪切等处理,以提高彩棉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三、彩棉的应用领域
彩棉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柔软的手感,因此在纺织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彩棉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家居用品、工艺品等,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同时,彩棉还可以应用在室内装饰、汽车内饰、医疗用品等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四、彩棉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彩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彩棉作为一种环保、时尚、舒适的材料,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彩棉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彩棉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色彩和柔软手感的纤维材料,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彩棉的研究和应用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彩棉将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生活体验。

彩棉

彩棉

彩棉(一)概述彩色棉花(简称彩棉)是采用现代生物丁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打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是棉花的新类型、新品种c棉花的祖先,其纤维就是多姿多彩,并非都是白色c彩色是棉花本身的一种生物学特征,它的纤维彩色生理机制是:在纤维细胞形成与生长过程中,在其单纤维的中波细胞内沉积了某种色素体而致c其特点是色泽自然柔和、古朴典雅、不褪色,质地比普通棉更柔软,手感好名有弹性,用它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自然,对人体力害,是高科技的“绿色”产物。

更重要的是彩棉纺织品个需要化学印染加丁,uJ保护环境。

它的用途广泛,特别适合制作接触皮肤的衣物,如婴儿用品,各种内衣、睡衣、运动休闲服装及扫女卫生用品等;另外,彩棉的种植和使用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有资料显示,彩棉的原棉价格大约是普通白棉价格的3。

5倍,而每亩单产与普通白棉基本持平,所以彩棉实现产业经营后,投入产山比例可达到1:20,投资回报率可达到t:14。

在彩色原棉加工费方面,仅节省染色一项,每吨就能比普通白棉少花费数干元人民币。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彩棉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日前美国在彩棉科研牛产开发领域中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也巳把彩棉性能的提高及产品开发列入“十五”纺织行业科技发展项目指南,开发了以棕、绿、蓝为主色的近45色彩棉新品种。

目前全球彩棉总产量约2万吨,其中中国生产的彩棉产量为6删吨,占全球产量的l/3左右。

现在,江苏、[k西、甘肃、新疆等省均没有彩棉种植基地。

我国已引进栽培了棕、绿、红、黄、紫、灰、橙等色的彩棉,其主要物邵性能已和白棉相近。

(二)彩色棉花的应用我国在彩棉细薄织物的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厂一定的成绩。

目前,国内用彩柏开发的纺织品有:毛巾、浴。

b、方巾、毛6k被、线毯、床上用品、内衣、内裤、T恤衫、文化衫、背心、衬衫、睡衣、文胸、体闲服、婴幼儿系列服装等:(三)彩棉服装的真伪识别最直接的力仕是将一块彩棉面料放入40Y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6h后(目的是为了去除纤维表面的蜡质层),用清水洗涤干净,待干燥后观察颜色变化。

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15号

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15号
1特 征 特 性
薄 , 期浇 水切 忌 大水 大肥 , 全 防止 植株 疯 长 郁 闭 , 影 响通风 透 光 , 成 蕾 铃 脱 落 。前 期 要 培 育 壮 苗 , 造 搭 好 丰 产 架 子 , 水 要 根 据 实 际 情 况适 量少 浇 , 防 头 严 头 水 量 过 大 ; 花 盛 期 重 施 花 铃 肥 , 水 要 多 次少 开 浇 量 , 证 田问 土 壤 保 持 湿 润 状 态 ; 期 适 当 控制 肥 保 后 水, 减少 用量 , 防止 贪 青 晚 熟 。浇 灌 棉 田 8月 2 ~ O 2 5日停水 , 灌棉 田 9月 5日前 停 水 。 滴 5 4 理化 坷 , 制株型 。 全 生育 期 化 调4 5次为 .合 控 ~ 宜, 株高 控 制在 6  ̄7 m。3 5 5c ~4叶期第 1 化调 ; 次 间隔1 ~1 O 5天进 行第 2次 化 调 。头 水 前 化 调要 加 大用 药 量 , 体用 药 量应 根 据 田间长 势 确定 。打顶 具 后5 ~7天适 当加大 化 调用 药量 , 防上部 果 枝拉伸 预
何影 响 。估计 是 两 地 的 致 病 生 理 小 种 不 同造 成 了
差异 。
5栽 培 技术 要点
6 6 合 防冶病 虫 害。 该 品 种 对 蚜 虫、 蜘蛛 有 较 .综 红
强 的 抗 性 , 育 期 可 适 当 减 少 用 药 次 在 4月上 、 .适 中旬播 种 。 5 2合 理 密 植 。 播 种 密 度 每 公 顷 2 . . 2 5万 ~ 2 4万
分地 区 。 ●
生 育 期 1 2天 。株 高6 . 5 3 5 4 c 植株 呈筒 形 , m, Ⅱ类 分 枝 , 一 果 枝 着 生 节 位 在 第 5 2 , 枝数 7 9 , 株铃 数 6 1 。叶 片 中等 偏 .节 果 .个 单 .个 大, 叶裂较 深 , 叶色 深绿 , 冠 乳 黄色 , 圆锥 形 , 花 铃 多 为 四室铃 , 重 5 2g 衣 分 3 . 4 , 指 9 5 。 铃 . , 8 7 子 . 9g 吐 絮 畅 , 集 中 ,絮 色 为 浅 棕 色 。 霜 前 花 率 较 9 . 7 。抗 逆 性 强 , 长稳 健 , 株 结 铃 性 强 , 2 1 生 单 丰 产性好 , 分较 高 , 衣 具有 优质 、 高产 的特点 。 2丰产 性 2 0 —2 0 0 7 0 8年 自治 区 区 试 多 点 试 验 结 果 : 每 公 顷产 子棉 44 . 5k , 4 61 g 比对 照 ( 新彩 棉 1号 ) 产 增 3 0 ; 棉 1 2 g 比对 照增 产 1 . 3 。每 公 .7 皮 7 1k , 75 顷霜前 皮棉 1 9 . g 比对 照增 产1 . 6 。 5 7 4k , 5 9

彩棉——天然的彩色织料

彩棉——天然的彩色织料

彩棉——天然的彩色织料秦世政+13307130280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

技术原理:彩棉主要通过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以及杂交技术在棉花的植株上插入产生某种颜色的基因,使得这种基因在棉花上可以表达出来,使得棉花的颜色从单调变得五彩缤纷。

(1)彩棉1.转基因技术从别的植物中提取有关颜色表达的目的基因,通过剪切、粘合形成重组DNA 分子,导入棉花细胞,通过基因重组和筛选找到表达目的基因的棉花。

这是转基因在培育彩棉时的应用。

科研人员可以在转导花铃中获得当代表达的红、蓝、黑纤维变化种子,这有机会丰富我国的彩棉体系。

2.杂交技术科研人员在现有的棉花品种中,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新的彩棉品种。

比如,新彩棉7号是由抗病优质细绒棉为母本,以“绿2”彩棉品系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后来进行多年的定向选择和自交纯合得到的新品种。

杂交技术不能得到新颜色的彩棉,只是培育出特性更优的彩棉。

技术的应用:彩棉的培育目的是作为替代棉花的纺织原料。

其具有棉花的特点,并且无需进行化学染色,可以避免荧光剂、合成染料等致癌物质的残留,而彩棉只需通过生物酶处理去除纤维表面的蜡质层,使得彩棉充分显色,因此彩棉更加健康。

因为,彩棉已经广泛用于婴幼儿衣服、被子以及内衣的纺织原料。

下图,分别是彩棉棉被,彩棉毛巾以及彩棉布料。

(2)彩棉棉被(3)彩棉毛巾(4)彩棉布料随着人类回归自然、追求天然的理念逐步加深,未来各类纺织品的生产厂家都有可能考虑以彩棉为原料生产加工产品。

彩棉的优缺点:彩棉的优点一目了然。

与化学纤维织物相比,彩棉织物更加舒适;与普通棉花织物相比,彩棉避免了织物印染时化学物质的残留,有利于人体健康。

此外,彩棉与当今“环保”的理念相吻合,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彩棉目前存在很多无法忽视的缺点。

首先是颜色的单一性:棕色和绿色是当今彩棉织品的主要颜色,因为目前能保证织物特性的彩棉只有这两种主要的颜色,其余颜色多为这两种颜色的加深或淡化。

彩棉优缺点

彩棉优缺点

彩棉优点1.舒适:亲和皮肤,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要求.2.抗静电:由于棉纤的回潮率较高,不起静电,不起球.3.透汗性好:吸附人体皮肤上的汗水和微汗,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真正达到透气、吸汗效果.经过调研,发现彩色棉的环保特性和天然色泽非常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品味需求,由于它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某些纱线、面料品种上还保留有一些棉籽壳,体现其回归自然的感觉,因而产品开发充分利用了这此特点。

做到色泽柔和、自然、典雅,风格上以休闲为主,再渗透当季的流行趋势。

服饰品形象体现庄重大方又不失轻松自然,家纺类形象体现温馨舒适而又给人以反璞归真的感受。

彩棉缺点彩棉具有色彩单一等缺点其实,原始天然彩棉的种植和使用历史比白色棉花早。

据报道,原始天然彩棉原产于美洲大陆,远在几千年前秘鲁土著民族就曾种植和使用过彩棉。

而我国最早种植彩棉的记载是1819年江浙一带曾用紫花棉(棕色)织成的布匹出口到欧洲。

但随着纺织和印染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育种技术的成熟,人们把育成的纤维品质好、产量高的白色棉的纤维经过特殊染色纺织成绮丽多彩的布料,而原始天然彩棉由于色泽不稳定、纤维品质差、产量低等缺点而受到冷落,进而被使用价值大的白色棉所取代。

据了解,彩棉类型通常按纤维色泽来划分,目前世界上彩色棉的基本类型仅有棕色和绿色两种。

但由于颜色深浅程度不同,不同学者在纤维色泽分类和识别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人把深棕色称为红色、粉红色等;把棕色称为褐色、咖啡色等;把淡棕色称为黄色、淡黄色、乳黄色等;把深绿色称为蓝色、淡蓝色等;把淡绿色称为浅灰色、米色等,色彩不够丰富是制约天然彩棉发展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纤维色泽的稳定性,大多数棕色棉品种或品系的纤维色泽稳定,纺织品不褪色,但绿色棉纺织品则会有一定的褪色;由于彩棉色彩是天然形成的,所以生长出的棉花纤维颜色经常有细微差别,不可能像白色棉印染得如此均匀,这将影响其产品的质量。

彩棉服装颜色为什么不那么鲜亮?棉花纤维表面有一层蜡质。

天然彩色棉纤维

天然彩色棉纤维
彩棉3号:2.5%跨距长度27.6-28.23mm、比强度 13.88-16.6cN/tex、马克隆值2.52-2.8,整齐度45.76%、 伸长率8%。絮色为草绿色,短绒绿色。
彩棉的概况
新疆彩棉
•彩棉4号:2.5%跨长26.32mm、比强11.57-3.71cN/tex、 马克隆值2.45-2.6,整齐度44.72%、伸长率7.7%。絮色 为绿色,短绒绿色。 •彩棉5号:半部平均长度26.85mm,比强度2.55cN/tex, 马克隆值3.4,整齐度指数81.58%,伸长率8.3%。絮色 棕而透红,短绒棕色。
绿色纤维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初生壁、 次生壁和中腔。 初生壁约为0.1 m, 次生 壁可分为次生壁外层(无染色较深的条纹) 和次生壁内层(有染色较深的条纹).前者厚 度约为2.1 m, 后者厚度约为3.6 m, 直径 约为12.7 m, 明显细于白色纤维。
天然彩色棉的结构与性能特征
棕色棉纤维微观形态结构
据报道,18-19世纪(大约明、清)我国种植过 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用其纤维手工加工的纺织品被称 作"紫花布"。紫花布是大众衣料,产地为江南地区,尤 以上海松江生产的最著名。1819年出口到美洲、欧洲 及东南亚等地的上海松江棉布和江浙一带的紫黄色棉花 纺织成的紫花布就达330多万匹,曾是公元18、19世 纪风靡英国的绅士时髦服装。
彩棉的概况
我国于1994年开始彩棉育种研究和开发,已育出了
棕、绿、黄、红、紫等色泽的彩棉。中国农科院棉花
研究所培育的棕絮1号和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 发的天彩棕色9801,在国际彩棉品种改良中处领先地 位,这两个品系于1998年用于大田生产和产品开发。 2000年天彩科技公司开发彩棉达8万余亩。2001年全国 彩棉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棉生 产国。新疆中国彩棉集团的彩棉产量占到中国的95%, 世界的50%左右。彩棉将使21世纪全世界的棉花种植、 棉花纺织、服装、外贸出口等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未 来30年内全球棉花总产量的30%将被彩棉替代,21世 纪全世界将有60%-70%的人口使用彩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型天然纤维第一节天然彩棉天然彩棉是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出来的新型棉花,棉纤维在田间吐絮时就具有了各种天然色彩,故称为“天然彩色棉”。

它顺应了广大消费者不断追求保健、舒适、高档的消费时尚和要求,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彩色棉花由于纤维通常比较粗短、可纺性差,且有的天然彩棉颜色太浅,因此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人们才借助于生物技术,开始了彩棉的研究。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多达18个国家开展了天然彩棉的研究与开发。

而且,已经开始了一定规模的彩棉商品化生产和销售。

我国的四川、新疆、甘肃、河南等地已建立了彩棉生产基地,有的已经具备了从棉花育种、种植、纺织加工、服装生产到市场销售一体化的能力。

一、天然彩棉的形态特征天然彩棉的横截面和纵截面见图1-1和图1-2。

由图可以看出:天然彩棉的纵向和白棉相似,都是不规则转曲的扁平状体,中部较粗,根部稍细,梢部最细。

成熟度好的纤维纵向呈转曲的带状,转曲数较多;成熟度较差的纤维呈薄带状,且卷曲数很少。

天然彩棉的卷曲数比白棉少。

彩棉纤维横截面与白棉相似,均呈腰圆形,中间带有胞腔。

不同的是,绿色棉的横截面积小于白棉,即比白棉纤维细,次生胞壁比白棉薄很多,而胞腔远远大于白棉,呈U字型。

棕色棉横截面与白棉相似,纤维次生胞壁和横截面积比绿棉丰满,但胞腔大于白棉。

彩棉色素主要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内靠近胞腔的部位。

棕棉色泽比较一致,主要呈现黄色和棕色;绿棉则比较复杂,除黄绿色之外,还有红棕色和黄色。

棕色天然彩棉较绿色天然彩棉成熟度高。

图1-1天然彩棉的横截面图1-2 天然彩棉的纵向二、天然彩棉的性能(一)天然彩棉的物理性能我国天然彩棉的基本类型有棕色、绿色两大类。

其物理指标见表1-1。

目前我国生产的彩棉大多属于细绒棉,长绒棉较少。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白棉相比,天然彩棉的主体长度小于29mm,仅为白棉的2/ 3~4/ 5;强度偏低;成熟度差异大,且大多低于1.5;整齐度较差;短绒率高于15%。

表1-1 天然彩棉的物理机械性能品种主体长度/mm品质长度/mm强度/(cN·tex-1)成熟度系数整齐度/%短绒率/%棉结/(粒·g-1)白棉28~32 30~32 19~23 1.5~2 49~52 ≦12 80~200 棕色棉21~28 25~31 14~16 1.3~1.8 44~48 15~30 120~200 绿色棉22~28 25~31 16~17 1.2~1.5 45~47 15~20 100~150棉纤维的长度与纺纱工艺及纱线的质量关系十分密切,一般长度越长,长度整齐度越高,短绒含量越少,可纺的纱越细,纱线的条干越均匀,强度越高,毛羽越少。

而成熟度几乎与各项物理性能都有密切关系。

成熟度正常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多,抱合力大,弹性好,有丝光,对加工性能和成纱品质都有益。

天然彩棉的物理性能对成纱强力和质量都很不利。

一般来说,天然彩棉的质量水平处于乌斯特(USTER)97公报50%水平,部分指标达到25%水平。

目前,天然彩色棉纱的可纺支数为:环锭纺58.3 ~ 7.29tex,气流纺97.2 ~36.4tex。

所以,天然彩棉的使用多通过与普通白棉混纺的方式来改善纱线的条干、强力,以达到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

彩棉比例越大,纺纱难度越高,目前常用的彩棉/白棉的混纺比多为75/25、40/60和10/90。

另外,由于气候条件和转基因技术的不同,目前开发出的两种颜色棕色和绿色的性能上也有差异,一般棕色纤维品质好于绿色,现有的四省彩色棉花的性能指标因产地的不同也略有差异,这可能与彩棉生长期的气候、环境有关。

(二)天然彩棉的化学性能天然彩棉不经过染色步骤,但仍需经过上浆、退浆、煮练及后整理等工序,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酸、碱及少量的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试剂的浓度、温度、处理时间等会对彩棉的颜色会造成一定影响。

(1)碱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纯碱和烧碱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见表1-2。

表1-2 纯碱和烧碱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浓度/% 温度/℃△L △a △b △E 纯碱烧碱纯碱烧碱纯碱烧碱纯碱烧碱1.0 25~30 -2.43 -3.10 0.05 1.37 -2.44 -1.17 3.44 3.93 95~100 -6.13 -4.34 0.56 1.70 -2.07 1.39 6.49 4.865.0 25~30 -1.00 -2.84 0.08 0.70 -3.34 -1.68 3.48 3.14 95~100 -5.97 -4.09 0.85 1.44 -2.20 1.086.41 4.47(表中△L—明度差值;△a—色彩系数,偏红绿;△b—色彩系数,偏黄蓝;△E—色差)从表中可以看出,碱处理使棕色棉的明度下降,颜色加深,彩棉颜色的深浅对碱液温度很敏感。

从色光变化上看,碱处理使红光增加,蓝光减少;碱处理后总色差增大比较明显。

(2)酸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醋酸和硫酸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见表1-3。

表1-3 醋酸和硫酸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浓度/% 温度/℃△L△a△b△E 醋酸硫酸醋酸硫酸醋酸硫酸醋酸硫酸0.2 25 -0.19 -1.25 0.5 0.24 0.65 -0.52 0.84 1.37 0.4 25 -0.12 -1.3 1.11 1.24 0.83 -0.07 1.39 1.80在常温下,酸处理使棕色棉的明度下降,颜色加深,红光稍增加。

醋酸处理的蓝光稍有增加,而硫酸处理的蓝光稍有降低。

总色差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彩棉颜色对硫酸更敏感些。

(3)氧化剂、还原剂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常见的氧化剂双氧水和次氯酸钠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如表1-4,还原剂保险粉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见表1-5。

由表1-4和表1-5中可以看出,棕色棉在氧化剂双氧水、次氯酸钠以及还原剂保险粉的作用下,明度都有所增加,颜色均变浅;红光减少,蓝光增加;氧化剂的影响更显著些。

所以,在去除杂质及进行其它后整理时要避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表1-5 保险粉对棕色棉色光的影响三、天然彩棉的优缺点(一)天然彩棉的优点天然彩棉是采用生物工程改性技术得到的,在种植中可以不使用化学物质。

另外,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彩棉产品不经化学漂染,只需采用生物酶处理技术,加工出的纺织品可避免一般纺织品印染着色后化学残留物的存在,彩棉纤维本身含有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却能得以保留。

彩棉是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可降解性。

因此,彩棉真正实现了从纤维生产到成衣加工全过程的“零污染”。

(二)天然彩棉的缺点人工育成的彩棉最大的缺陷就是色素性状的遗传不稳定。

在种植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分解或变异,其表现为:一是纤维见光后其色泽容易变淡或褪色。

例如,在同一棉铃中,绿色棉纤维吐絮后呈绿色或淡绿色,光照后呈灰绿色,遇光时间长则变为黄绿色;二是种植过程中会分离出白色类型,影响纤维颜色的一致性。

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的彩棉常常深浅不一,甚至同一棉株上的彩棉也可分离出有色、白色和中间色,色杂现象很突出。

因此,当前彩棉的研究多集中在色彩上。

目前彩棉颜色较稳定的仅有绿色和棕色,且多为古朴色,目前还在实验中的颜色有蓝色、红色、鸭蛋青等。

彩棉的研究除致力于颜色品种的研究外,另一个重点就是彩棉的性能,如强力、抗皱性等。

据美国农业生活技术公司宣布,他们已培育出带有外源基因的“不皱棉花”。

这种基因来自能够产生“PHB”聚合物的细菌。

将这种细菌的基因导入棉花的细胞,生长出来的新棉花不仅具有原来的吸水、柔软等特性,而且其保温性、强度、抗皱性均高于普通的棉花,用其制成的衬衫可免烫,从而消除了含有大量甲醛的抗皱剂对人体的危害。

四、天然彩棉的鉴别天然彩棉的原棉价格大约是普通白棉的2~4倍,市场上经常出现白棉染色后充当彩棉的现象,白棉在染色后外观与彩棉非常相似,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鉴别:(1)纤维横截面比较天然彩棉的色彩呈片状,色彩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次生胞壁及细胞腔内。

而染色棉的色彩则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内,细胞腔内色彩淡一些。

这点可用于鉴别彩棉与染色白棉。

天然彩棉染色后的色彩分布与染色白棉基本相似。

(2)剥色效果比较根据对样品进行剥色处理后掉色现象的不同,可鉴别天然彩色棉与染色棉。

二甲基甲酰胺、连二亚硫酸钠均可作为剥色处理剂。

常见的还原染料或活性染料在剥色剂的作用下会从白棉上脱离并溶解到溶剂中,使溶液显色。

而天然彩棉几乎不掉色,溶剂清澈。

(3)洗涤效果比较天然彩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其特有的基因控制下自然形成色彩,由于色彩形成于纤维的次生胞壁内,透过次生胞壁.色彩度就不会十分鲜艳。

所以,色彩透明度差些,用它制成的纺织品就给人一种朦胧的颜色和柔和的感觉以及返璞归真的视觉效果。

天然彩色棉制品鲜亮度不及印染面料,但彩色棉经过有限次的洗涤后,颜色会一次比一次更鲜艳。

其原因大概是: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外部蜡质减少,鲜艳度逐渐增强,这与染色棉纺织品越洗越旧有着质的区别,这也是识别天然彩色棉制品与印染或色纺产品的一种方法。

五、天然彩棉的生产加工由于天然彩棉同白棉相比,长度短、细度小、强底低,物理指标差,外观质量差,在纺织生产上应注意合理配置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

(一)纺纱工序①清花梳棉工序:应遵循“早落、少碎、多排、渐进开棉”的原则,减少纤维被打击损伤和搓成棉结;采用一道豪猪打手,降低打手速度,适当减少锡林和盖板针面负荷,同时减少锡林和盖板的隔距以加大对棉层的梳理,减少两针面间搓成棉结的现象,降低成纱结杂。

②精并粗及细纱工序:适当减少精梳落棉隔距,使落棉率控制在22%以内,采取调整并条罗拉隔距、降低罗拉速度等措施;粗纱机采用重加压的方法,可有效减少绕花和集聚现象,控制条干均匀度。

同时,适当增大粗纱、细纱捻系数,减少粗纱断头和烂纱,改善细纱强力和毛羽。

(二)织造工序①浆纱工序:由于彩棉纤维含有棉籽壳、脂肪、蜡质等天然杂质,因而在浆纱前必须经过少量渗透剂的适当煮练,除去这些杂质,提高纱线的洁净度和吸湿性能,有效地改善纱线条干和上浆效果,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

渗透剂可以选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它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完全符合环保助剂的要求。

上浆时遵循“高浓低粘、小张力、重渗透兼顾披覆、环保”原则,采用全淀粉浆。

另外,由于天然彩棉成本比较高,采用片纱上浆方法损耗大、浪费多,织轴纱线排序易乱,不利于织造的进行,一般采用绞纱上浆。

②织造工序:考虑到彩棉纱强力较低,织造时易断头,工艺应采取“小开口、早开口、迟投梭、小张力”的配置方式,提高梭口的清晰度,可有效减少开口不清造成的疵点。

(三)后整理工序天然彩棉一般不经过染整工序,后整理较为简单,只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布面平整度和手感,使产品柔软、布面光洁滑爽、色泽柔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