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1——正确使用词语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总结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总结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 语)
专题总结
在解答词语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辨清试题指向 看清题干,辨清试题指向:是选“恰当(正确)的”,还是选“不恰当(不正确)的”。 2.辨明误用类型 凭语感初步选定的词语使用错误项,可通过明确其使用错误的原因。 辨语意,防止望文生义; 辨色彩,防止褒贬误用; 辨语体,防止谦敬失当; 辨对象,防止张冠李戴; 辨性质,防止断章取义; 辨构成,防止重复赘余; 辨义项,防止顾此失彼; 辨结构,防止功能混乱。
3.代入比较,语感突破 做题时可以将待选词语代入原句,利用语感辨析出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得当、句意是否明确等。 4.灵活变通,巧解题目 由于现代汉语词语数量庞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记住所有词语的意思,即使是常见的词语,要 全都准确掌握其含义也有困难,这时我们可当用排除法应对那些一时拿不准的题目。排除法是一种解题 技巧,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每道题都会有一些我们熟知的词语,由此出发,可以将 答案范围一步步缩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有时,排除法亦可与直选法合用或相互验证,增加选对答案的 几率。

1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1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技巧点拨
方法七 注意语法功能,查找是否“功能紊乱”。 有些时候误用成语是因为没有注意其语法功能,因为成语在与相关词语搭配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能否带宾 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如果使用时不顾其规则,就容易造成功能紊乱的错误。 如“不约而同”只作状语,“语焉不详”只作谓语,“莘莘学子”不能用“一位”修饰,“求全责备”“出奇 制胜”不能带宾语等。 方法八 注意审查语意,判断是否“多义误用”。 许多成语往往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如果对成语的意思把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极容易犯“多义误用”的错误。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 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如“话剧界老一辈悉数粉墨登场,重新排演《雷雨》等经典 剧目”中的“粉末登场”就属于运用原意,不属于错误。
2023年高考根据语境填写成语会成为词语考核的重点,注意根据语境 填写关联词等虚词。
考点解密
【典例1·判断成语使用正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画一上墙,满屋容光焕发,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作家赵冬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中,
以传统年画为主,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图解,让人在年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与哺育。作为 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 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 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既有经典名著,如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又有历史人物,还有 戏曲故事。每一篇都配有年画作为陪衬,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作为一种 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发挥着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书 中图画和文字都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朗朗上口,风趣丛生。年画,不仅是一面镜子, 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简,它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悬在中国 人心中的年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指导课件49张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指导课件49张
2.长变短要先提出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将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其它分句;同时 注意上下分句的连贯。有时还要看清题干中要求你改写成几个句意连贯的句子。短变 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可在几个短句中选定一个句子作为基本句),将其它短句按顺序 镶嵌到这个基本句中去,作为修饰语出现。最后务必检查结果是否成为单句。
3.下定义要注意格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定义句应该是单句形式。要注 意从语段中准确筛选出能被定义项本质特征的语意信息。
1.话题要统一
话题即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话题式、隐性话题式。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 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根据上下语 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合理选材。
仿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句型、 语气,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 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褒贬失当。如:“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
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与失望。”“如雷贯耳”是褒 义词,只能形容名声大,不能形容腐败。
语境不合。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
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如:“王润兴饭庄 早已琵琶别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琵琶别抱”专指旧时妇女改 嫁。
2024年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
题型讲解
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看,忌一目 十行。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一定要把握正确, 不能大意。另外要充分调动已有的解题灵敏性和思考的兴 奋点,确保在一定成就感的状态下完成。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课件81张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课件81张

了。
•他们的身影不久就
在早
晨水面上的烟波里。
•他们之间的误会已经完全

A.附属---强调依附性 B.从属---强调所决定的关系 C.隶属---强调被支配或管辖
•现在,雾都重庆直接 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国务院,
•在中国古代,妇女居
地位。
•这个医疗诊所是人民医院的 单位。
2、词的轻重不同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程度上有轻重、 深浅的不同。通过词义轻重的辨析,能正确使用好词 语。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呼吁民众理
解政府
“非典”蔓延的措施。

“非典”,昨天上
午,市文化局通过各区县文化主管
部门,向歌舞娱乐及网吧场所发出
紧急通知。
1.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骨肉果菜,水
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2.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
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
(2)展览会上展出的新产品丰富多采,令人 ( )。
受权、授权
(1)人大常委会( )新华社播报这部法律。
(2)新华社( )代表我国对外发布了公告 。
6、结合语境中的事理因素辨析
事理就是事物的道理。注意语境中的事 理因素就是要求选用词语时弄清语义关系、 话语对象、表达目的、主观态度等,把词语 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发 现差别,选择符合事物道理的词。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一般是给对方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验衡量、考核评定
考察:一是实地观察调查,一是细致深刻地观察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有望再恢复
终止:指结束,停止,已彻底停止,不能再进行

语言文字运用使用词语课件(共28张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使用词语课件(共28张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搭配 令、法规、条例、纲领” 解析:“扣押”指扣留,拘留,
等词语搭配,其对象是 其 搭配对象 是物或人 ; “ 扣
群 体 ; 而 “ 颁 发 ” 同 压”指扣留下来不办理,其搭
“勋章、奖状、证书” 配 对 象 多 指 物 品 , 如 “ 文
等词语搭配,其对象是 件”“意见”等。
个体。
答案:扣押
着眼点
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
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
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
而“局面”重在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
看表达 侧重
状态”。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
方法示例
应用体验(选词填空)
在语言实践中,词 5.韩国外交部官员 12 月 29 日表
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 示,韩国
了一艘悬挂
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香港旗帜的船只,称这艘船涉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 嫌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
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规定,公开向一艘朝鲜船只输
看成分
如“颁布”同“法 送石油。(扣押、扣压)
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
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
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
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
“高峻”。
(二)从用法角度辨析
可分为褒义(含肯定、赞 许、喜悦的感情)、贬义 (含否定、贬斥、憎恶的 看感情 感情)和中性(既不明显褒 色彩 奖,也不明显贬斥)三 种。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归纳PPT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归纳PPT课件
4.重点关注:适用对象、感情色彩、侧 重方面、适用语境。
第19页/共69页
正确使用成语的基本要求:
1.注意对象、轻重、褒贬、谦敬等方面; 2.注意成语的一词多义:本义、引申义; 3.结合语境辨析、使用。
第20页/共69页
例如:有的成语可褒可贬(中性词)
苦心孤诣:尽心钻研、思索,务必达到 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孤诣,独自达到。
病句的分类
一.语法性病句(不合语言规律)重点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二.语义性病句(不合逻辑事理)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第37页/共69页
(一)语 序 不 当
1、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 4、违背了时间、空间或逻辑的
排列和发展顺序; 5、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6、主语、谓语颠倒。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解析:前四种是语法性病句,后两种是语义性病句。
——对应教材: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解析:第五课 言之有“理”(语法) 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35页/共69页
病句的含义
病句是不符合语言规律 或逻辑事理的句子。
第36页/共69页
第38页/共69页
语序不当举例
1.他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学 经验的优秀体育老师。
2.这位同学为表感谢昨天在电视台又诚 挚地为老师点了一首歌。
5.这个问题在同学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6.这次事故警示一定要加强各矿区安全 生产、规范操作。
第39页/共69页
(二)搭 配 不 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5、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6、中心语和补语搭配不当。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和正确使用词语和熟语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和正确使用词语和熟语课件
• 【例2】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 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请辨析画线成语的正误。
• 【答案】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此处误认为快速变幻 的布景令人“眼花缭乱”,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 【例3】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 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请辨析画线 成语的正误。
• 【答案】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 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误认为机构之间有鸿沟,显然是望文生义。
• 【举一反三】 •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 ①不刊之论(更改) ②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 ③危言危行(正直) ④久假不归(借) •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 • ⑨犯而不校(计较) ⑩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 ⑪一傅众咻(教导) ⑫差强人意(稍微) • ⑬细大不捐(抛弃) ⑭安土重迁(不轻率) • ⑮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塘一般被 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这座八百年的 池塘,像一座时间的钟塔。”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 什么?(4分)
•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塘一般被 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这座八百年的 池塘,像一座时间的钟塔。”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 什么?(4分)
一、修辞手法种类
•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 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 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但由于考生 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已对修辞较为熟悉, 小文就不再展开,以图表的形式呈现,配 以小练习,主要为学习仿写打基础。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30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29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30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29张

五、随堂演练(一) 【答案】(1)以“东风”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万紫 千红的春天”喻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2)①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说得形象可感,增 强了文章说服力。②以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对美好未 来的期待,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分析构成”,2分。表达效果,3分;答出1点得2分, 答出2点得3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30 正确使用修辞
一、考点解读
高考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考 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即辨析材料或句子中使用的修辞 手法及表达效果,所给材料与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 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二是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 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与“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 贯”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二、知识储备——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收到一种均 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 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 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6.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 子成串地排列。主要有成分排比、分句排比段落排比等。作用:节 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增强感情。
四、典题导引 例2. 2021年全国甲卷第2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
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 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 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近年来,新疆棉品质 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然供不应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