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课时

合集下载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名: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上课教师梁青梅授课班级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的量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第一个抽象概念,也是最重要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不仅是高考得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所以学好物质的量是非常重要的。

新教材把物质的量安排在第一章第二节,有其重要意义。

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尤其是计算题,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

学生掌握了物质的量以后,会对高中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容易理解随后学习的其他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这些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与同学交流,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教法特点分析: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经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换算,理解概念、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 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

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欲想知道究竟,请认真学好本节内容。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它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

【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其符号为 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

【板书】1、物质的量概念:是用来解决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为 n。

【强调并板书】①“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②“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

【讲解】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单位,如长度、温度的单位分别是米和开尔文,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呢?物质的量是摩尔,符号 mol,简称摩。

【板书】2、摩尔(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符号:mol【讲解】既然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 mol表示的数目是多少呢?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有关内容,并得出结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一个核心概念,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理解物质的量能为学习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有关概念奠定基础。

人教版教材把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概念安排在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实验方面和定量方面的作用。

物质的量有关概念的引入扩大了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反应的视角,使学生的认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增加了认识的深度。

教材先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再介绍微观粒子数和宏观量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给摩尔质量下定义,为紧接着要学习的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作好知识铺垫,也为后面定量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了基础。

2.课标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知道什么是摩尔质量,能够进行有关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简单运算。

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知道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物理量和它们的单位。

为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称为阿 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 mol- 1表示。 (2)区别与联系: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 6.02×1023 的含义不同;NA为0.012 kg 12C中所含 的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准值,而 6.02×1023 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按要求填空: (1) 3 mol O2含有的分子数为___NA (2)0.3 mo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NA (3)一个O2含有电子数是___,1mol O2含有的 电子数为___NA (4)0.3 mol H+含有的氢离子数为____NA ,所 带的正电荷是_____NA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4、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 (1)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所具有的
质量。用符号M表示。 m - 1 g· mol M= n 单位是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 。 mol -1 (2)数值:任何粒子或物质的摩尔质量,若以 g·
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 何泽杰
பைடு நூலகம்、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和可称量物质联系的物 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 示 2、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符号为mol,国际上规定 1mol粒子数与12克 12C含有的碳原子相同,约为 6.02×1023个碳原子。 注意点:(1)摩尔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但是不 能计量宏观物质(2)使用摩尔这个单位时必须用 化学式标明对象。如:1 mol H、1 mol H+、 1 mol H2 ,不能用 “1 mol 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 表示。(3)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小数。

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PPT课件讲义

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PPT课件讲义
解:N(O2)= n(O2) × NA
课堂引言
=0.5 mol× 6.02 ×1023mol-1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典型例题 课堂练习
= 3.01 × 1023
答: 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 数为3.01 × 1023个。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使用范围:
分子、原子、离子、 电子、质子、原子团、
中子等
课堂练习 单位 —— 摩尔 简称摩
符号为 mol 。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课堂引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典型例题
2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专用 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
3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作单位 时,所指粒子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原子、 分子、离子等,且粒子的种类一般都要用化 学符号表示。
课堂引言 物质的量
=2 mol×98 g/mol
摩尔质量 典型例题 课堂练习
= 196 g 答:2molH2SO4的质量为196g.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2molH2SO4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课堂引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解: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O,O的质 量是:
m(O)= n(H2SO4)×4 ×M(O)
课堂引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微观粒子
物质的量
宏观物质
典型例题 (难见、难称量)
课堂练习
(可见、可称量)
课堂引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典型例题 课堂练习
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课件(优质课)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课件(优质课)

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那么这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 粒子符号 物质的式 每个粒子 1摩物质 1摩物质 含有的粒 质量(g) 量 的质量 子数(个) (g/个) 12 1.993×10-23 C NA 12 Fe H2SO4
56 98 9.032×10-23 1.628×10-22 NA NA NA 56 98 18
而实际实验时是称量物质的质量
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 量的物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 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 质联系起来。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单位符号 m Kg
时间
电流 物质的量

安培 摩尔
e、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用化学式表示。
f、单位:摩尔。
2、摩尔
(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符号:mol
(3) 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是0.012kg 12C中所含 的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也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用NA表示。单位是:mol-1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 号为N)之间的关系:
s
A mol K cd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开尔文
坎德拉
一、物质的量和摩尔
1、物质的量
(1)概念: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说明:a、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是一个专用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 增减。
c、符号为“n” d、微粒是指: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及 其它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n(mol)=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0.3×6.02×1023 个硫酸分子 10×6.02×1023 个钠离子 6×6.02×1023 0.5×6.02×1023 个电子 个中子
物质的量是微粒的集体, 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公式】
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
(符号为N)之间的关系:
n=
物质的量
N NA
粒子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公式变形: N=
6.02×1023
6.02×1023
(3)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中 子、质子、电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宏 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大米,1mol花生等。不能 说1mol大米约含有6.02×1023个。
(4)使用摩尔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不能用中文名称。如不能写成1mol氯化钠;不 能说1mol氧等。应写成1 mol NaCl、1 mol O2、 1 mol O等。
56 27 207 18 98
7.8 2.7 11.3 1(40C) 1.83 密度标准状 况(g/L)
7.2
10
18.3 18 53.6 体积标准状 况(L)
气体 物质
1mol 气体 所含分子数
1mol气体质 量(g)
H2
O2
6.02×1023 6.02×1023 6.02×1023
2.016 32.00 44.01
宏 观 (质量)
物质的量
微 观 (粒子数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 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 用于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 符号为 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 量,四个字不能分开。长度、温度的单位 分别是米和开尔文,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 尔,符号 mol,简称摩。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1.2.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摩尔质量、理解物质的量、摩尔的含义;2)了解它们与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关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运用化学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其单位;n、N、N A三者间的关系以及n、m、M三者间的关系;(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的理解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测量出一根细绳的长度,也可以非常容易的称出一定体积水的质量,但是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水分子数目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快速准确的知道其中水分子的数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板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讲述] 像长度,质量都是宏观的、可测量的,而分子、原子、离子或电子等粒子数却都是微观的概念,我们直接用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称量。

怎样将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确定一种物理量。

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物理量。

[讲解]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是一样的,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我们定义它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摩尔mol,而且它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

[投影]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注: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或压缩为“物质量”,否则就改变它原有的意义,同时要与“物质的质量”区分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页 共 48 页
课后优化训练(学生用书P12)
第27页 共 48 页
基础强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可理解为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原子和离子 答案:C 解析: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 为摩尔;摩尔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第9页 共 48 页
3.阿伏加德罗常数 科学上把0.012 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近似值为6.02×1023 mol-1,符号NA,单位mol-1。
特别提示: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两个物理量,摩尔为
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②6.02×1023mol-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计算时常用 6.02×1023mol-1代替阿伏加德罗常数。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而不是一个纯数,
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
量单位为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也错误;D的单位错 误,故只有B正确。
〔答案〕 B
第17页 共 48 页
知识点三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98 g/mol 例3 49 g H2SO4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其物质的量为 ________,1.5 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0.5 mol 147 g 其中含有 96 ________ mol H,含有________g O。 3
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固定不变质量数值是任 意的对于给定物质,其摩尔质量数值是固定不变的单位1g 或kgg· mol-1联系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
质量,以g· mol-1为单位时,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第12页 共 48 页
典 例 剖 析(学生用书P11)
解析:a mL水的质量就是a g,其中所含水的物质的量为 (a/18)mol,则1滴水所含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其中的水分子个数为
a 6.02 1023. 50 18
a mol 50 18
第36页 共 48 页
7.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其中的
“粒子”是指与该物质的化学式相对应的微观粒子,判断
;1个H2SO4中含有2
氧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m(O)=n(O)·M(O)。
第19页 共 48 页
点评〕 在将物质的量应用于粒子数目的计算时,要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弄清与计算有关的是什么粒子,如分子、离子、原 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二是粒子所包含的种类和数目,如1 个H2O中含有2个H、1个O、10个电子和10个质子,则1 mol H2O中就含有2 mol H、1 mol O、10 mol电子和10 mol质 子。
可推出D正确。
第34页 共 48 页
6.若50滴水正好是a 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a×50×18×6.02×1023
a ×6.02×1023 50 18
186.02 a ×1023 × 50
)
B.
C.
D
18 50 a . 6.02 1023
答案:B
第35页 共 48 页
第20页 共 48 页
课内针对性训练(学生用书P12)
第21页 共 48 页
1.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
)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量与单位的匹配性,明确谁是单位,谁是物理量, 区别“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质 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物质的量的常用单位为摩尔。摩尔是一个 单位,不是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故D 正确。
第22页 共 48 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物质的式量的单位是1,对
同一物质来说,只能说二者在数值上相等,故A、B、C均错误; 硫酸与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其摩尔质量也相等。
第30页 共 48 页
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答案:A
)
解析: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氧分子的个数为NA,含
第32页 共 48 页
5.a 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 为( ) B.b/a mol-1 D.b/4a mol-1 A.a/4b mol-1 C.a/b mol-1
答案:D
第33页 共 48 页
解析:每摩尔硫酸中含有4 mol氧原子。根据公式:
n N N , NA , NA n
第18页 共 48 页
〔解析〕 H2SO4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即 为98 g/mol。H2SO4的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三者之间 的关系是:n(H2SO4)= 个H、4个O原子,则1 mol H2SO4中含有2 mol H、4 mol O;
m( H 2 SO4 ) M ( H 2 SO4 )
第13页 共 48 页
知识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集体”就是1 mol 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
第14页 共 48 页
第29页 共 48 页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其单位是mol-1,A不正 确;1 mol分子含有的分子数目就是NA个分子,常用近似值 6.02×1023个分子来表示,B正确;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 单纯的数,C不正确;根据n= 含粒子的物质的量一定越大,D不正确。
N NA
分析,粒子的数目越多,所
第23页 共 48 页
3.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 mol的是( A.0.2 g CO2 B.3.6 g H2O
)
C.3.2 g O2D.7.3 g HCl 答案:BD
第24页 共 48 页
解析: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式n= mol、0.2 mol。
1 、D选项所列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20
有氧原子数目为2NA。
第31页 共 48 页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g B.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3.0 mol OH-的质量为51 g
D.铁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C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A不正确;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物质 质量不一定相等,如1 mol H2质量为2 g,1 mol O2质量为32 g,B 不正确;根据m=n·M,可求出n(OH-)=3.0 mol×17 g/mol=51 g,C正确;铁的摩尔质量的数值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不正确 。
但使用时可直接表示粒子数,如1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
第10页 共 48 页
二、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 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相对
分子(原子)质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区别数值
第11页 共 48 页
特征以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1 12
作为标准,其他分子(或原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第1页 共 48 页
课前自主学习(学生用书P10)
第2页 共 48 页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
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符号mol。物
质的量计量对象为原子、离子、分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 子等所有微观粒子。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分析原因。 正确 (1)1 mol Na+中含NA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H2O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氧中含有NA个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 ,因氧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 __________ 。 的符号或化学式
第37页 共 48 页
m , M
代入数值可解得A、B、C mol、0.2 mol、0.1
第25页 共 48 页
1:1 原 4.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1 :1氧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2 质 量相同的CO2和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 8 共 48 页
课堂深化探究(学生用书P10)
第7页 共 48 页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集合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2)“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用于计量构成 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或微观粒子 的特定组合,不能用于计量宏观物质。
第28页 共 4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