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草坪上放置“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B. 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C. 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随意开发自然资源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的发明和创造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制作石器B. 粮食酿酒C. 使用火药3.我们将小苏打倒入水中,以下现象中,我们看不到的是( )A. 冒气泡B. 小苏打慢慢消失C. 小苏打沉到水底4.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5.下列“纸”的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
A. 裁剪B. 折叠C. 燃烧6.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往米饭上滴碘酒产生了新物质,米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B. 铁生锈后变得比原来更光滑、更容易被磁铁吸引C. 加热白糖的实验中,白糖只有颜色发生变化,物质没有发生变化7.下面不属于判断是产生化学反应依据的是()A. 产生气体B. 改变形状C. 改变颜色8.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 在铁钉上抹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9.米饭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的新物质。
A. 红色B. 黄色C. 蓝色10.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物理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B. 水泥的生产过程只包含化学变化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13.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变化和变化。
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3.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
A. 刷上一层油漆B. 浸入水中C. 放在潮湿的角落里4.把铁制品()会使生锈速度变快。
A. 放入菜油中B. 电镀C. 放入盐水中5.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做纸风车B. 看书C. 碘酒遇米饭实验D. 踢足球6.铁制品生锈主要原因是()的作用。
A. 空气B. 水分C. 空气和水分7.诗句“淘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过程主要是()。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没有变化8.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9.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铁水变钢锭10.默然认为与“白糖熔化成糖浆”是同一类变化的是( )。
①铁丝生锈②水结冰③燃烧火柴④湿衣服晾干⑤用纸折千纸鹤A. ①②④⑤B. ①④⑤C. ②④⑤二、填空题1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门的区别在于。
12.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变化和变化。
13.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14.生产生活中物理变化的现象有:、、。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16.请写出2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有:这样做能够防止生锈的原因是:17.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
18.物质变化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请将下列变化分类(只填序号):①烟花在空中炸开;②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③糖溶于水;④弯折曲别针:⑤点燃酒精灯的棉线:⑥水凝固成冰;⑦牛奶变质;⑧煤气燃烧;⑨葡萄酿酒;⑩光被镜子反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草坪上放置“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B. 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C. 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随意开发自然资源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 尽量多使用煤和石油C. 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B. 氢气燃烧C. 煤燃烧4.下面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B. 弯折铁丝C. 米饭上滴碘酒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是()的共同作用A. 水和氮气B. 水和氢气C. 水和空气6.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氧气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中水结冰的过程是什么变化()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8.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下列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冒出大量气泡B. 听到“吱”’“吱”声C. 用手触摸杯子外壁,会感觉冷D. 能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9.诗句“淘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过程主要是()。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没有变化10.下列各组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A. 牛奶鸡蛋瘦肉B. 花生肥肉茶油C. 苹果白菜芹菜D. 玉米慢头米饭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该气体能够周围热量,所以感觉盛有该气体的瓶子“凉凉的”。
13.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5.白糖加热过程事,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变化。
16.我们加热白糖,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炭化属于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1. 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
4.铁生锈是一种变化。
(选填“物理”或“化学”)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三、等新物质。
6.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冰箱可以将水冻成,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7.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正是这些,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8.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的地带。
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
9.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形成的。
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
10.当我们吃东西或呼吸的时候,我们的体内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有些变化非常神奇,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也能帮助我们感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质变化中,会发光发热的是( )。
A. 食盐溶解于水中B.铁制品生锈C. 火柴燃烧2.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断指甲B. 燃放烟花C. 水变成水蒸气3.为避免化学变化的危害,在家里最好用( )装醋。
A. 铝罐B. 铁罐C. 玻璃罐4.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不包括( )。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氧气5.将铁制品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干燥的纸箱子里B. 完全浸泡在水中C. 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6.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有益的是( )A. 酿造酒B. 钢铁生锈C. 食物腐烂7.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将水烧开B. 生米煮成熟饭C. 沾了水的铁锅生锈8.下列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 柠檬汁B. 肥皂水C. 橙子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0.汽车运动所需的汽油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 ,没有产生新物质,如水结冰;另一类是__________ ,产生了新物质,如蜡烛燃烧。
2.科学家证明: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块放几年都不会生锈,这是因为铁生锈离不开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将白醋倒在小苏打上,会有__________ 产生,这属于__________ 变化。
4.火柴燃烧的过程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伴随__________ 、产生沉淀或气泡、__________ 等现象。
5.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__________ 的产物。
6.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__________ 和能量,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7.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__________ 。
8.我们加热白砂糖,白砂糖熔化属于__________ 变化,白砂糖炭化属于__________ 变化。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它能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0.下列物质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煤的燃烧B.玻璃破碎C.火柴梗被折断11.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经历( )变化形成的。
A.物理B.风化C.化学12.( )可以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情绪。
A.内啡肽B.梅拉多宁C.多巴胺13.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在铁钉上抹油C.在铁钉上刷油漆14.做泥塑或面塑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无法确定15.把一滴红墨水滴人水中,过一会儿可以看到水变红了,这个过程发生了(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
2.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很多现象的发生,如发光发热、()、产生()生成(),但最本质的特点是()。
3.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许多()变化,才能够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地球的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变化的产物。
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等物质。
二、判断。
(每题2分,共34分)1.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定产生了新物质。
()5.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美术课上,小科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小兔子,橡皮泥发生了化学变化。
()7.有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些反而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8.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10.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12.把牛奶倒入可乐后会出现沉淀,这与泥水静置后的沉淀现象相同,都是物理变化。
()13.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生成的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
()14.用红颜料涂抹白纸,白纸变红了是化学变化。
()15.人的开心、难过等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16.药物治疗和食物中毒都与化学变化有关。
()17.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中,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测试题(附答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4分,每空2分)1、垃圾按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等类。
2、1909年美国化学家发明合成塑料。
3、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但是不能用来修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4、一粒纽扣电池可使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5、建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6、露天堆放垃圾主要有、等害处,垃圾填埋主要有、等危害。
二、选择题(20分)1、下面哪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A、回收塑料瓶B、扔掉玻璃瓶C、重新利用塑料袋2、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A、塑料B、纸屑C、菜叶3、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容易造成()A、二次污染B、污染地下水C、更多的垃圾4、我们给垃圾场做一个衬垫的作用是()A、防止垃圾中的污水渗入地下B、垃圾过滤C、收集地下水5、我国政府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禁止提供免费()袋。
A、纸质袋B、塑料袋C、布袋6、每年的()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A、2月22日B、3月22日C、5月22日7、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外,还有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符合我们的使用标准。
A、净化B、过滤C、灭菌8、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
A、60%B、70%C、80%9、臭氧层中的()减少会使紫外线增强。
A、二氧化碳B、氧气C、臭氧10、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是因为()。
A、回收的玻璃可以直接利用B、回收的玻璃简单消毒就可以使用C、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三、判断题(20分)1、在海边建垃圾填埋场可以让污水直接排到海里。
()2、水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洗过衣服的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5、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知,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
A. 苹果B. 猪肉C. 马铃薯2.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殆尽B. 玉石雕刻C. 滴水成冰3.咀嚼馒头感觉到甜,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A. 糖B. 甜蜜素C. 淀粉4.下面不属于判断是产生化学反应依据的是()A. 产生气体B. 改变形状C. 改变颜色5.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氧气6.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酿制白酒B. 烧稀饭C. 绿豆发芽D. 砌墙7.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颜色了。
A. 黑B. 黄C. 红D. 蓝8.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
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9.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10.如图所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默然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杯子口,木条熄灭。
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只有物理变化B.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支持燃烧C.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3.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4.分类:根据物体的变化方式进行分类。
(把序号填在表中)①捏橡皮泥②弯折铁丝③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④划着火柴⑤打碎玻璃⑥纸燃烧⑦糖熔化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形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5.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变化和变化。
把一张纸揉皱,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把一张纸烧了,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姓名:班级:
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
1、( 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2、( 填埋)、( 焚烧)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类
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5、(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6、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等,可能来自(油污、家庭的洗涤剂),也可能来自(人的排泄物、动物的尸体)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8、我们用( 沉淀) ( 过滤)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灭菌)处理。
10、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2、购买物品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3、废旧日光灯管是有害的垃圾。
(∨)
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5、刷牙时我们要开着水龙头。
( ×)
6、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 ∨)
7、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
( ∨)
8、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 ∨)
9、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 ∨)
10、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 ∨)
三、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c )。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2、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A )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A、1 平方米
B、1平方厘米
C、1平方分米
3、一粒扭扣电池可使(c)水无法饮用。
A、60吨
B、6吨
C、600吨
4、“白色污染”主要是指(C)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
“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A金属B纸质C塑料
5、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B)
①A00克B1千克C1千克-2千克
四、连线(共10分)
电池
玻璃
可回收垃圾塑料不可回收垃圾
包装纸
过期药品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项5分)
说一说两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答:填埋方法优点:防止垃圾堆积在地面腐烂;缺点:长期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地下水质受影响。
焚烧方法优点: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降低垃圾填埋的数量;缺点: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严重
六、实验(共20分)
回忆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它模拟的是(垃圾填埋)。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分别代表(土壤、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填埋的垃圾)。
观察到的现象是(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成墨水色了),实验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