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危害教案

合集下载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垃圾分类,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3.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经验和方法。

4. 利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垃圾的了解,引出课题。

2. 讲解:介绍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展示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案例。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分享经验。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 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危害环境、人类和动物的认识程度。

3.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4. 反思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是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3. 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4. 举办垃圾分类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出更多有效的垃圾分类方法。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024年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

2024年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

2024年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环保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环保》,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垃圾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垃圾的分类及每种垃圾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PPT、垃圾危害视频、环保小故事。

学具:画笔、彩纸、垃圾袋、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室内外的垃圾,提出问题:“垃圾从哪里来?它们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危害?”(2)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垃圾分类方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2)讲解垃圾分类图卡,让幼儿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垃圾危害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2)结合环保小故事,让幼儿明白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并进行分享。

(2)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图卡2. 垃圾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3. 环保口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家里一周产生的垃圾种类及数量,并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家庭垃圾分类及减少垃圾产生的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危害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

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

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

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健康领域,具体为第二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中的第五节“垃圾的危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的定义、垃圾的危害、如何正确处理垃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知道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知道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图片、地球仪;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垃圾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垃圾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垃圾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概念。

接着讲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知道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正确处理垃圾的例子,如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等,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类垃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没有垃圾的环境。

学生动手制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垃圾的定义垃圾的危害正确处理垃圾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剪一剪:学生动手画出垃圾图片,并剪下来,贴在纸上,制作成一个垃圾分类的的宣传海报。

2. 写一写:学生写一篇关于垃圾危害和正确处理垃圾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垃圾的危害,以及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品中,对垃圾危害的体现不够明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2024年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2024年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垃圾的危害》。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简单处理方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危害,知道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的危害及分类方法的掌握。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减少垃圾产生的简单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视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讲解垃圾的危害,引导幼儿学会减少垃圾产生的简单方法。

3.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垃圾分类图卡,让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并分享自己的做法。

4.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幼儿利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环保标语或垃圾分类海报。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危害: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占用土地资源等。

3.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垃圾分类,并将分类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

例:我和妈妈把家里的垃圾分成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然后把它们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我觉得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干净、更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垃圾分类、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垃圾的危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处理不当会带来的危害。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学会垃圾分类、回收。

3.3 分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垃圾分类游戏道具等。

4.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环保小故事,引起幼儿对垃圾危害的兴趣。

5.2 基本概念:介绍垃圾、垃圾分类、回收等基本概念。

5.3 实例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4 游戏环节: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强调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5.6 课后作业:布置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任务,让幼儿在课后实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游戏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评价方法:观察法、问答法、作业分析法。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环节,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7.2 反思时间: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也可在教案更新时进行综合反思。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小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

8.2 拓展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带领幼儿参观垃圾处理站,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处理过程。

垃圾的危害教案,垃圾的危害教案范文

垃圾的危害教案,垃圾的危害教案范文

垃圾的危害教案,垃圾的危害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环保教育》教材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环保”,第十章“垃圾的危害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定义、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减少垃圾产生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定义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培养学生掌握垃圾处理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及垃圾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垃圾样本、环保手册。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垃圾的分类与定义。

(2)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3)介绍垃圾处理的方法,如焚烧、填埋、回收利用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处理不当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的紧迫性。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环保意识。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2)介绍减少垃圾产生的具体方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强调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倡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分类与定义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 垃圾处理的方法4. 减少垃圾产生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垃圾的分类及定义。

(2)请举例说明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3)请列举三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2. 答案:(1)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包括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3)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回收利用率。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概念,知道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式。

2. 使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危害。

2. 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垃圾的基本概念。

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难点:1. 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和优化。

2. 环保行为的实践与推广。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工具。

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式。

Step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源、空气等,并分析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和优化。

Step 4:小组讨论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2.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3. 怎样推广环保行为,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Step 5: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模拟垃圾分类游戏、实地参观垃圾处理场等。

Step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总结垃圾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Step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垃圾处理和环保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Step 8: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六、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1课时:垃圾的基本概念与来源(30分钟)1. 垃圾的定义与分类(10分钟)2. 垃圾的来源与产生量(15分钟)3. 垃圾处理方式简介(5分钟)第2课时: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0分钟)1. 垃圾对土壤的危害(10分钟)2. 垃圾对水源的危害(10分钟)3. 垃圾对空气的危害(5分钟)4. 垃圾对生物的危害(5分钟)第3课时:垃圾处理方式的优化(30分钟)1.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10分钟)2. 现代垃圾处理技术(15分钟)3. 垃圾处理方式的优化探讨(5分钟)第4课时:环保行为的实践与推广(30分钟)1. 个人环保行为(10分钟)2. 社区环保行动(10分钟)3. 社会环保宣传(5分钟)4. 环保行为的推广策略(5分钟)第5课时:总结与展望(30分钟)1. 垃圾的危害回顾(10分钟)2. 学生感悟分享(10分钟)3. 环保行动计划(5分钟)4. 课程总结与展望(5分钟)七、教学策略与措施: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垃圾问题的直观认识。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材第四章《环保与生活》第二节《垃圾的危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学习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及正确处理垃圾。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垃圾的分类及各类垃圾的特点。

2.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学会减少垃圾产生和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重点: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正确处理垃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动画视频、环保实践操作材料。

学具:垃圾分类盒、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垃圾桶,观察垃圾的分类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垃圾问题。

2. 讲解垃圾的分类(10分钟)教师展示垃圾分类图卡,讲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动画视频讲解垃圾处理过程,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学习减少垃圾产生和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购物自备环保袋等。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减少产生、循环利用。

3. 环保实践: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家里的垃圾桶,标注出各类垃圾。

2. 答案:正确画出垃圾桶,并正确标注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学会了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环保实践情况,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环保意识。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厂,深入了解垃圾处理过程,提高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的危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每天我们走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周围的环境呢说一说我们周围哪里最干净,哪里最脏!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干净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为什么这些地方最脏
周围的居民乱扔垃圾造成的
2.出示收集的图片,数据(展示课件)
3.让学生交流一下每天能产生多少垃圾是否会乱扔垃圾
乱扔垃圾的习惯好不好为什么(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美观,同时乱扔垃圾也是没有道德的一种表现)
二、讨论分析:垃圾的危害
1、初步感受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师:看来我们每天制造的垃圾还真不少。

好多人都有乱扔垃圾的习惯,那么这些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大家讨论一下,看哪些同学知道得多,我们看一下课本52页4位小朋友说的话:
师:在垃圾堆上我们能看到苍蝇满天飞,污水到处流。

我们县城周围有好多化工厂,阵阵恶臭会熏得你喘不过气来。

垃圾还有那些危害呢我们看一下课本53页上面的一部分文字,哪位同学读一读
同学们去过医院吗医院的医疗垃圾的危害
医院里产生的垃圾,有很多病菌,处理不好的话就会传播疾病。

垃圾问题不光在我们这里存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城市也都被垃圾问题所困扰。

展示课件:介绍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
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
200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到亿吨,而且每年以6%~8%的速度增长
垃圾堆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4亿多平方米
江苏洋桥村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江西新建县望城镇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

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

师:看了以上报道,你有什么感想
垃圾太可恨了
垃圾的危害太大了
我们从以上的材料中能看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展示课件)
(1)侵占大量土地
(2)污染空气
(3)污染水源
(4)污染土壤
(5)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染疾病
这是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几个方面,同学们将这几条表现写在我们课本53页的“我的资料卡”中好吗
2、探究发现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危害了人体的健康。

师:既然垃圾有这么大的危害,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方法:
减少垃圾的产生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

面对越来越多的垃圾,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1、拒绝使用塑料袋。

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源头做起。

提倡使用布袋子和菜篮子。

(出示塑料袋及塑料袋上的文字)
2、少用一次性餐具。

(可食用的餐具)
3、珍惜纸张,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或
4、家庭垃圾分类堆放,变废为宝,可以用废品制作工艺品。

可以回收的垃圾像金属、塑料、纸等要送到收购站。

展示课件:废品做成的工艺品
我们都见过走街串巷收废品的人(引导资源的回收,重复利用)4、总结升华
师:其实保护环境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我这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短片,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展示视频
同学们短片上的字都认识吗
我们可以怎么样
我们可以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们可以……
只有所有的人都能提高意识,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保护!请同学们在给自己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要向自己周围的人们做宣传。

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周围的环境很快就会得到改善!谢谢同学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