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一般生理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最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4章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特性2ppt课件

2、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 有机 磷酸酯类
3、密胆碱:抑制Ach合成 4、肉毒杆菌毒素:抑制Ach释放 5、琥珀酰胆碱(司可林):与Ach受体通道紧密结
合。
二、 肌肉结构
•根据形态分:横纹肌(striated muscle) 平滑肌(smooth muscle)
•根据神经支配分:随意肌(voluntary muscle) 非随意肌(involuntary muscle )
1.5~3.5 m (2.0~2.2 m )
M线对粗肌丝(thick filament)固定,D=10nm,L=1.6m Z线对细肌丝(thin filament)固定,D=5nm, L=1.0 m 。
肌小节和粗、细肌丝的空间位置关系
(二)肌管系统(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transverse tubule, T管): 肌膜(肌细胞膜)内凹
和
JSR
纵
管
系
TT
统
及
三
LSR
联
管
结
构
myofibril
三、骨骼肌收缩机制 --肌丝滑行学说(Myofilament Sliding Theory)
横纹肌的肌原纤维是由粗、细肌丝两组与其走向 平行的蛋白丝构成,肌肉的伸长或缩短均通过粗、 细肌丝在肌小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 的长度不变。1954年,由Huxley提出。
纵管(longitudinal tubule, L管): 肌浆网(滑面内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纵行肌浆网: (longitudinal SR, LSR) 连接肌浆网(/终末池): (junctional SR, JSR)
三联管(triad): 横管+2 个终末池
3、密胆碱:抑制Ach合成 4、肉毒杆菌毒素:抑制Ach释放 5、琥珀酰胆碱(司可林):与Ach受体通道紧密结
合。
二、 肌肉结构
•根据形态分:横纹肌(striated muscle) 平滑肌(smooth muscle)
•根据神经支配分:随意肌(voluntary muscle) 非随意肌(involuntary muscle )
1.5~3.5 m (2.0~2.2 m )
M线对粗肌丝(thick filament)固定,D=10nm,L=1.6m Z线对细肌丝(thin filament)固定,D=5nm, L=1.0 m 。
肌小节和粗、细肌丝的空间位置关系
(二)肌管系统(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transverse tubule, T管): 肌膜(肌细胞膜)内凹
和
JSR
纵
管
系
TT
统
及
三
LSR
联
管
结
构
myofibril
三、骨骼肌收缩机制 --肌丝滑行学说(Myofilament Sliding Theory)
横纹肌的肌原纤维是由粗、细肌丝两组与其走向 平行的蛋白丝构成,肌肉的伸长或缩短均通过粗、 细肌丝在肌小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 的长度不变。1954年,由Huxley提出。
纵管(longitudinal tubule, L管): 肌浆网(滑面内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纵行肌浆网: (longitudinal SR, LSR) 连接肌浆网(/终末池): (junctional SR, JSR)
三联管(triad): 横管+2 个终末池
生理学课件PPT神经系统演示文稿

B、反馈作用:保持功能联系
第十六页,共218页。
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1)功能性作用:神经冲动→控制其功能 (2)营养性作用:
通过末梢释放的物质改变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 动,影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麻醉药可影响神经冲动传导,但不影响神经 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脊髓灰质炎患者前角运动神经元病变
第十七页,共218页。
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 ①无特化结构:突触前成分和突触后成分非一 一对应; ②与突触后成分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20nm; ③作用部位较分散而无特定的靶点:一个曲张体 释放的递质可作用于较多的突触后成分;
④递质扩散的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突触传递时 间长短不一;
⑤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信息传递效应,取决于突触 后成分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化(IPSP)
第二十八页,共218页。
EPSP
突触前神经元 兴奋性
后膜离子通透性 Na+K+,尤
Na+通透性
增加
递质性质
兴奋性
突触后膜电位 去极化
突触后神经元兴 增加 奋性
IPSP 抑制性 Cl-通透性增加
抑制性 超极化 降低
第二十九页,共218页。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取决于与之相接触的各神经元兴奋和抑制效应的总 代数和(突触后电位总和)
只能是单向传递。
(3)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相对不疲劳性;而神经-肌肉接 头处的传递易疲劳,且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4)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有时间延搁。
(5)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全或无”的;而神经-肌肉接头处 的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有总和现象。
第十页,共218页。
第十六页,共218页。
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1)功能性作用:神经冲动→控制其功能 (2)营养性作用:
通过末梢释放的物质改变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 动,影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麻醉药可影响神经冲动传导,但不影响神经 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脊髓灰质炎患者前角运动神经元病变
第十七页,共218页。
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 ①无特化结构:突触前成分和突触后成分非一 一对应; ②与突触后成分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20nm; ③作用部位较分散而无特定的靶点:一个曲张体 释放的递质可作用于较多的突触后成分;
④递质扩散的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突触传递时 间长短不一;
⑤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信息传递效应,取决于突触 后成分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化(IPSP)
第二十八页,共218页。
EPSP
突触前神经元 兴奋性
后膜离子通透性 Na+K+,尤
Na+通透性
增加
递质性质
兴奋性
突触后膜电位 去极化
突触后神经元兴 增加 奋性
IPSP 抑制性 Cl-通透性增加
抑制性 超极化 降低
第二十九页,共218页。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取决于与之相接触的各神经元兴奋和抑制效应的总 代数和(突触后电位总和)
只能是单向传递。
(3)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相对不疲劳性;而神经-肌肉接 头处的传递易疲劳,且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4)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有时间延搁。
(5)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全或无”的;而神经-肌肉接头处 的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有总和现象。
第十页,共218页。
神经与肌肉神经肌肉PPT课件

個系統所連結到的區域。
自主神經系統
• 自主神經系統被認為是週邊神經系統的 分支。感覺神經元接收輸入的訊息。包 括了能調節內臟活的機能:包括了消化、呼吸、 免疫、排汗、循環等機能,以及壓力反 應。
自主神經系統
1. 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透過釋放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控制恐懼、爭鬥、 或逃跑的反應。
重要肌肉群
重要肌肉
去皺瘦面打 Botox 令肌肉萎縮
補充影片8
吃冰吃甜 對肌肉美容的影響
補充影片9
狂飲可樂肌肉會麻痺
補充影片10
腰酸背痛
補充影片11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 網球肘是運動傷害中常見的一種疾患,若有不當的姿 勢就會發生網球肘。除了網球選手容易發生此症之外, 羽球選手也是此症的常客,還有上班族、家庭主婦、 打字員、油漆工、水泥工等,也是醫院中常見的患者。 網球肘的發生是手部錯誤使力,會因為手指頭和手腕 關節背屈,引起手肘肌肉緊張,經過長年日積月累下 來,導致肘部的肱上髁(亦即肘關節外側的突出骨) 發炎、疼痛,依其受傷部位不同又可分為外上髁炎 (85%患者屬於此類型)及內上髁炎(比例較少)。 根據臨床統計,網球肘的患者年齡大約為40歲中年 人,故網球肘亦有「四十肘」之稱。
• 症狀:大拇指肌疼痛無法使力。腫脹、 清晨更痛。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
醫護措施: 1.休息 2.使用副木 3.急性疼痛期冰敷、慢性期熱敷
粘黏性關節囊炎 (五十肩,冰凍肩)
• 定義:肩關節囊因為急性或慢性發炎,導致 肩膀活動度不足,舉不高、或轉不順。
• 症狀:嚴重者無法用手洗臉、梳頭、擦屁股, 多數人會合併酸痛,甚至痛到晚上睡不著。
自主神經系統
• 自主神經系統被認為是週邊神經系統的 分支。感覺神經元接收輸入的訊息。包 括了能調節內臟活的機能:包括了消化、呼吸、 免疫、排汗、循環等機能,以及壓力反 應。
自主神經系統
1. 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透過釋放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控制恐懼、爭鬥、 或逃跑的反應。
重要肌肉群
重要肌肉
去皺瘦面打 Botox 令肌肉萎縮
補充影片8
吃冰吃甜 對肌肉美容的影響
補充影片9
狂飲可樂肌肉會麻痺
補充影片10
腰酸背痛
補充影片11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 網球肘是運動傷害中常見的一種疾患,若有不當的姿 勢就會發生網球肘。除了網球選手容易發生此症之外, 羽球選手也是此症的常客,還有上班族、家庭主婦、 打字員、油漆工、水泥工等,也是醫院中常見的患者。 網球肘的發生是手部錯誤使力,會因為手指頭和手腕 關節背屈,引起手肘肌肉緊張,經過長年日積月累下 來,導致肘部的肱上髁(亦即肘關節外側的突出骨) 發炎、疼痛,依其受傷部位不同又可分為外上髁炎 (85%患者屬於此類型)及內上髁炎(比例較少)。 根據臨床統計,網球肘的患者年齡大約為40歲中年 人,故網球肘亦有「四十肘」之稱。
• 症狀:大拇指肌疼痛無法使力。腫脹、 清晨更痛。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
醫護措施: 1.休息 2.使用副木 3.急性疼痛期冰敷、慢性期熱敷
粘黏性關節囊炎 (五十肩,冰凍肩)
• 定義:肩關節囊因為急性或慢性發炎,導致 肩膀活動度不足,舉不高、或轉不順。
• 症狀:嚴重者無法用手洗臉、梳頭、擦屁股, 多數人會合併酸痛,甚至痛到晚上睡不著。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演示文稿

末端有轴突的分枝 3.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
树突细胞体轴突
二、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三者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 神经纤维
神经
二、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
二、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够 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 叫做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还能传递给其他神经 元和肌肉。
实验 膝跳反射
膝跳反射是我们检查身体 时常用的方法。想一想,通 过检查膝跳反射可以达到什 么目的?
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 统是否正常
思考
膝跳反射、缩手 反射过程与“驾驶员 看见红灯刹车”的反 射过程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天生的、不自觉的反应。(非条件反射)
后者是后天训练的、自主的反应。(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它与人的大脑 皮层中特有的语言和文字中枢有关。
练习 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
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 2、小鸟受惊飞走。 3、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泛眼睛。 4、人一听到谈论杨梅就会流口水。 5、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
2.3.4
读图
反射产弧:生感受反器射,活传入动神的经结,构神经:反中射枢,弧传出神经,效应器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__感_受_器_感觉高温,
脊椎的剖面图
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12对,绝 大多数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 官、皮肤和肌肉等处。主要 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 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31对,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 和肌肉里。主要支配身体 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 觉和运动。
脊 神 经
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演示文稿

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司令
部”。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 神经细胞。 功能:具有感觉、运动、语言
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 种生理活动。
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 实验:把狗的小脑切除,狗的行动就不 协调了。走路时,姿势失调,行动笨拙; 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 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 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 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 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 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请大家对比人体的其它细胞,看看神经 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案例一
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 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
肿瘤压迫了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由此可见,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 与内脏之间,脊髓与四肢之间都具有神 经联系。神经系统究竟是由哪些结构 组成?它们分别有哪些功能呢?
案例二
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 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 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 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 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脑 大脑 小脑
神经系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 神经 系统
周围 神经 系统
大 脑 脑小 脑 脑 干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具有感觉、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 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结合激素(如胰岛素insulin)的受体 参与免疫反应(immune reaction)
2020/11/25
22
2020/11/25
23
3.细胞膜的功能
Function of Cell membrane
屏障作用 传递信息 受体功能,与识别和接受环境中特异的
化学刺激有关,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 具有酶的作用 物质转运功能 附着在膜内表面的蛋白质和细胞的变形
(Protein) 55%
其它脂质
(Other lipids) 4%
磷脂
(Phospholipids) 25%
糖类
(Carbohydrates) 3%
胆固醇
(Cholesterol) 13%
2020/11/25
15
① 细胞膜脂质(lipids of cell membrane)
➢ 磷脂>70% 胆固醇 < 30%
2020/11/25
25
components Na+ K+ Cl-
Phosphates Proteins
ECF 142 mmol/L
4 mmol/L 103 mg/L 4 mmol/L 5 mmol/L
ICF 10 mmol/L 140 mmol/L 4 mmol/L 75 mmol/L 40 mmol/L
2020/11/25
21
③ 细胞膜糖类(Membrane carbohydrates)
几乎全部与蛋白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 (glycoprotein)或糖脂(glycolipid)
位于膜外侧的糖类功能
大部分细胞整体带负电性(排斥其它负电性物 质)
糖蛋白结合复合物(glycocalyx) 使细胞间相互 粘附
膜蛋白类型 外在蛋白(Extrinsic protein,表面蛋白质 peripheral protein) 仅附在膜的一侧,不穿透膜 功能: 几乎全是酶(enzyme)
2020/11/25
18
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结合蛋白质
integral protein)
完全穿透膜 功能
水、水溶性物质尤其是离子的结构通道 (structural channel)
不能渗透脂质屏障的物质转运载体 (carrier)
酶
2020/11/25
19
2020/11/25
20
膜蛋白功能
结构成分 (接合蛋白commissure protein) 酶 受体(Receptor) 转动工具(transporter): 通道和载体
globular protein
-helix-protein
2020/11/25
11
荧光标记 膜蛋白质
人 细 胞
灭活的仙台病毒
诱导融合
鼠 细 胞
37℃培养40min
2020/11/25
12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Cell Membrane
蛋白质
运动、吞噬或吞饮作用及细胞分裂有关
2020/11/25
24
II.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Membrane transport
膜分隔细胞内液(ICF, intracellular fluid)和细胞外液(ECF, extracellular flui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selective Permeability) ECF和ICF成分不同
2020/11/25
4
I. 细胞膜的结构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
2020/11/25
5
ⅰ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英国人Robert Hooke(1635-1703) 于300多年前用放大镜观察软木塞薄 片,首次描述了细胞壁构成的小室, 称为“cell”
亲水性极性基团 (磷酸和碱基)
Gorter & Grendel的实验
疏水性非极性基团 (长烃链)
2020/11/25
9
1957年Robertson用KMnO4固定细 胞膜在电镜下观察到“铁轨”状结构, 内外二层黑深,中间层明亮,三层结 构2+3.5+2nm,总7.5nm
2020/11/25
10
1972 年 S.J.Singer 和 G.L.Nicolson 提 出 液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这些差异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非常重要!
2020/11/25
26
膜转运分子和离子的机制(Mechanism)
无载体介导的转运
载体介导的转运
转运时的能量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扩散(Diffusion):依赖浓度差和势能差,不 需要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净移动顺着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消除浓度梯度
19世纪中叶,K.W.Nageli根据实验
提出质膜的概念 hydrophilic hydrophobic
1895年E.Overton
发现脂溶性物质
易透过细胞膜,
证明细胞膜含质
膜(磷脂或胆固醇)
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透 过细胞膜的能力不同
2020/11/25
8
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首先 提出了膜结构模型,即脂双层模型 (lipid-bilayer model)
磷脂的性质为 双亲媒性分子 或亲水脂分子
➢ 神经鞘脂(Sphingolipid),糖脂(glycolipid)
➢ 细胞的脂质屏障(Lipid barrier )防止水渗透
(penetration )
2020/11/25
16
卵 磷 脂 分 子 结 构
2020/11/25
17
② 细胞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
2020/11/25
6
1838-1839年德国学者Schleiden(施 来 登 1804-1881) 和 Schwann( 施 旺 1810-1882)创立“细胞学说”
细胞是一切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 和发生的基本单位
2020/11/25
7
ⅱ 细胞膜Cell membrane
1. 细胞膜结构的研究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演示文稿
优选神经肌肉一般生理
要点
膜的物质转运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形成
机理 兴奋的传导(传递)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及收缩
2020/11/25
3
I. 细胞膜的结构 II. 细胞膜的物质转动功能 III.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传导 IV.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V. 细胞生物电现象 VI.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功能
2020/11/25
22
2020/11/25
23
3.细胞膜的功能
Function of Cell membrane
屏障作用 传递信息 受体功能,与识别和接受环境中特异的
化学刺激有关,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 具有酶的作用 物质转运功能 附着在膜内表面的蛋白质和细胞的变形
(Protein) 55%
其它脂质
(Other lipids) 4%
磷脂
(Phospholipids) 25%
糖类
(Carbohydrates) 3%
胆固醇
(Cholesterol) 13%
2020/11/25
15
① 细胞膜脂质(lipids of cell membrane)
➢ 磷脂>70% 胆固醇 < 30%
2020/11/25
25
components Na+ K+ Cl-
Phosphates Proteins
ECF 142 mmol/L
4 mmol/L 103 mg/L 4 mmol/L 5 mmol/L
ICF 10 mmol/L 140 mmol/L 4 mmol/L 75 mmol/L 40 mmol/L
2020/11/25
21
③ 细胞膜糖类(Membrane carbohydrates)
几乎全部与蛋白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 (glycoprotein)或糖脂(glycolipid)
位于膜外侧的糖类功能
大部分细胞整体带负电性(排斥其它负电性物 质)
糖蛋白结合复合物(glycocalyx) 使细胞间相互 粘附
膜蛋白类型 外在蛋白(Extrinsic protein,表面蛋白质 peripheral protein) 仅附在膜的一侧,不穿透膜 功能: 几乎全是酶(enzyme)
2020/11/25
18
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结合蛋白质
integral protein)
完全穿透膜 功能
水、水溶性物质尤其是离子的结构通道 (structural channel)
不能渗透脂质屏障的物质转运载体 (carrier)
酶
2020/11/25
19
2020/11/25
20
膜蛋白功能
结构成分 (接合蛋白commissure protein) 酶 受体(Receptor) 转动工具(transporter): 通道和载体
globular protein
-helix-protein
2020/11/25
11
荧光标记 膜蛋白质
人 细 胞
灭活的仙台病毒
诱导融合
鼠 细 胞
37℃培养40min
2020/11/25
12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Cell Membrane
蛋白质
运动、吞噬或吞饮作用及细胞分裂有关
2020/11/25
24
II.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Membrane transport
膜分隔细胞内液(ICF, intracellular fluid)和细胞外液(ECF, extracellular flui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selective Permeability) ECF和ICF成分不同
2020/11/25
4
I. 细胞膜的结构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
2020/11/25
5
ⅰ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英国人Robert Hooke(1635-1703) 于300多年前用放大镜观察软木塞薄 片,首次描述了细胞壁构成的小室, 称为“cell”
亲水性极性基团 (磷酸和碱基)
Gorter & Grendel的实验
疏水性非极性基团 (长烃链)
2020/11/25
9
1957年Robertson用KMnO4固定细 胞膜在电镜下观察到“铁轨”状结构, 内外二层黑深,中间层明亮,三层结 构2+3.5+2nm,总7.5nm
2020/11/25
10
1972 年 S.J.Singer 和 G.L.Nicolson 提 出 液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这些差异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非常重要!
2020/11/25
26
膜转运分子和离子的机制(Mechanism)
无载体介导的转运
载体介导的转运
转运时的能量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扩散(Diffusion):依赖浓度差和势能差,不 需要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净移动顺着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消除浓度梯度
19世纪中叶,K.W.Nageli根据实验
提出质膜的概念 hydrophilic hydrophobic
1895年E.Overton
发现脂溶性物质
易透过细胞膜,
证明细胞膜含质
膜(磷脂或胆固醇)
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透 过细胞膜的能力不同
2020/11/25
8
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首先 提出了膜结构模型,即脂双层模型 (lipid-bilayer model)
磷脂的性质为 双亲媒性分子 或亲水脂分子
➢ 神经鞘脂(Sphingolipid),糖脂(glycolipid)
➢ 细胞的脂质屏障(Lipid barrier )防止水渗透
(penetration )
2020/11/25
16
卵 磷 脂 分 子 结 构
2020/11/25
17
② 细胞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
2020/11/25
6
1838-1839年德国学者Schleiden(施 来 登 1804-1881) 和 Schwann( 施 旺 1810-1882)创立“细胞学说”
细胞是一切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 和发生的基本单位
2020/11/25
7
ⅱ 细胞膜Cell membrane
1. 细胞膜结构的研究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演示文稿
优选神经肌肉一般生理
要点
膜的物质转运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形成
机理 兴奋的传导(传递)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及收缩
2020/11/25
3
I. 细胞膜的结构 II. 细胞膜的物质转动功能 III.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传导 IV.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V. 细胞生物电现象 VI.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