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归位及测井评价讲稿

合集下载

岩心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方法

岩心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方法

岩⼼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法岩⼼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法岩⼼分析是认识油⽓层地质特征的必要⼿段,油⽓层的敏感性评价、损害机理的研究、油⽓层损害的综合诊断、保护油⽓层技术⽅案的设计都必须建⽴在岩⼼分析的基础之上。

所以,岩⼼分析是保护油⽓层技术系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油⽓层技术这⼀系统⼯程的起始点。

第⼀节岩⼼分析概述⼀、岩⼼分析的⽬的意义1.岩⼼分析的⽬的(1)全⾯认识油⽓层的岩⽯物理性质及岩⽯中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含量及分布特点;(2)确定油⽓层潜在损害类型、程度及原因;(3)为各项作业中保护油⽓层⼯程⽅案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

2.岩⼼分析的意义保护油⽓层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油⽓层地质研究是保护油⽓技术的基础⼯作,⽽岩⼼分析在油⽓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

油⽓层地质研究的⽬的是,准确地认识油⽓层的初始状态及钻开油⽓层后油⽓层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即油⽓层潜在损害类型及程度。

其内容包括六个⽅⾯:(1)矿物性质,特别是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和含量;(2)渗流多孔介质的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裂隙发育程度、孔隙及喉道的⼤⼩、形态、分布和连通性;(3)岩⽯表⾯性质,如⽐表⾯、润湿性等;(4)地层流体性质,包括油、⽓、⽔组成,⾼压物性、析蜡点、凝固点、原油酸值等;(5)油⽓层所处环境,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6)矿物、渗流介质、地层流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可能的损害趋势和后果。

其中,矿物性质及渗流多孔介质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岩⼼分析获得,从⽽体现了岩⼼分析在油⽓地质研究中的核⼼作⽤。

图2-1说明了六项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应指明潜在油⽓层损害因素、预测敏感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建议。

还应指出,室内敏感性评价和⼯作液筛选使⽤的岩⼼数量有限,不可能全部考虑油⽓层物性及敏感性矿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情况,岩⼼分析则能够确定某⼀块实验岩样在整个油⽓层中的代表性,进⽽可通过为数不多的实验结果,建⽴油⽓层敏感性的整体轮廓,指导保护油⽓层⼯作液的研制和优选。

岩心、岩屑描述总稿(整改)

岩心、岩屑描述总稿(整改)

岩心、岩屑录井编写人:杨柳孝2005.10.27第一章岩心录井第一节概述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进行整理、描述、分析,获取地层的各项参数、恢复原始地层剖面的过程叫岩心录井。

一、岩心是最直观的第一性地层资料,通过岩心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解决以下各种问题1.了解岩性、岩相特征,判断沉积环境,划分沉积体系;2.研究生物化石、划分和确定地层时代;3.发现油、气、水,了解油气水的性质;4.了解生油层,分析生油潜力;5.研究储油层,分析储层的物性(有效厚度及孔、渗、饱),为储量计算提供基础资料;6.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为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物理模型;7.研究标准层、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裂活动等,为地震解释提供物理模型;8.获取储层含油、含水饱和度的动态参数,了解开发过程中油层水洗情况,为油区井网调整提供基础资料;9.了解地层物化特性,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配制、钻头使用及油层压裂、酸化等工程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二、岩心资料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由于钻进进尺慢、成本昂贵(每米成本一万元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大量采用,只是针对特定需要在某些关键井、关键井段取心,再把这些分散的岩心资料综合起来,解决全区的地质认识问题。

以下是不同钻探阶段的一般取心要求:1.预探阶段: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取心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地层、构造和发现油气显示。

所以仅在钻井过程中见油气显示取心或需要证实地质界面、构造现象时取心。

为节约取心成本,该阶段多采用原钻井液、普通直径取心。

2.详探阶段:通常在主力油层及情况复杂的含油气井段取心。

往往布十字剖面,以详细了解油层的岩性、构造位置及油气水纵、横向变化及分布特征。

通常将取心任务集中到少数几口井,在每口井上选择最佳井段,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探区地层、构造、含油气显示的系统资料。

为了获取准确的原始含油、水饱和度资料,为制定开发方案做准备,通常在个别井进行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或压力密闭取心。

岩心钻探工程质量讲稿

岩心钻探工程质量讲稿

岩心钻探工程质量讲稿许生元2011年1月22日岩心钻探质量六大指标,执行国土资源行业技术标准—《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于2010年11月11日发布,2010年12月31日实施)。

每项钻探工程开工前,地质人员应进行技术、质量交底,负责钻探的技术人员,都必须提出技术质量和其他要求,并向机组交底。

机组则根据技术质量要求,从技术、机具、人力等方面为达到要求的质量,作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机组以技术和质量要求为依据,按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钻,并随时检查,当发现质量问题苗头时,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对已造成的质量事故,要采取补救措施。

一、钻孔布置钻孔(孔位、方位、倾角)布置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参数和地测人员标定的钻孔方位、孔位、倾角安装钻机,保证水平、牢固。

安装完毕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地质下达开孔通知,方可开孔钻进。

二、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1、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75%。

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底板3~5m范围内的采取率不得低于85%。

厚大矿体内部矿心采取率低于85%的连续长度不能超过5m,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矿心按可采层计算,由于矿床的类型、各矿种的具体要求以及矿山地质工作程度和钻孔性质的不同,其采取率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地质钻探部门共同商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应以实际钻进固体矿层为对象。

除设计要求外,表面覆盖物、浮土、流砂层、废矿坑及天然洞的进尺,不参与采取率的计算。

岩粉、坍塌物不能充作岩心。

2、为避免选择性磨损,尽量保证矿心的完整度,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心管长度,从岩心管退心时,用橡皮锤轻击震动,防止过猛敲打破坏岩心。

取出的岩、矿心,应洗净(松散的岩矿心例外)后自上而下按顺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回次编号(岩心10cm,矿心5cm),每回次应填放岩心票(包括没有岩心的回次,岩心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岩心归位及测井评价讲稿

岩心归位及测井评价讲稿

分析k
1 0.8 y = 1.0004x + 0.0178
R2 = 0.7905 0.6
0.4
0.2
0
0
0.2
0.4
0.6
0.8
1
计算k
磨53井香二段计算渗透率和分析渗透率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西13-1井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分析k
lg K 1.934388* lg 0.13448* GR 1.6713
0.7
0.6
y = 1.0622x + 0.0061
0.5
R2 = 0.7738
0.4
0.3
0.2
0.1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计算k
磨53井香四段计算渗透率和分析渗透率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53井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lg K 2.441711* lg Rt 1.08999* depth 3.66234
2、wis数据包格式
一、岩芯分析数据概述
2、wis数据包格式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如果有一个岩心分析的数据文件如下左图格式, 那么请转换成右图格式,因为那是装入到井(WIS)文 件所要求的格式。
编辑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操作步骤一:
在“Excell“或”Orange”等专业图表编辑软件中输入岩 芯分析数据,检查格式满足如下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某 项数据不存在时,用“-”或“0”表示,千万不要用空格表 示。
0
10
R2 = 0.6641
8
50
55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课件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课件
地层水性质分析
分析地层水的化学组成、矿化度、氯离子含量等,了解其对地层渗 透性和油气生成的影响。
油气藏构造与成藏模式分析
构造特征分析
通过对岩心构造特征的研究,了 解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形成机制 。
成藏模式分析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油气分布规 律,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 程,建立油气藏成藏模式。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目的
岩心描述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地下 岩石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地质构造 背景,为地质勘查、资源评价、工程 地质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岩心描述的重要性
提供地质信息
岩心描述能够提供大量的地质信 息,包括地层时代、岩性特征、 构造背景等,对于地质勘查和资
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矿产开发
通过对岩心的详细描述,可以了解 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等特征, 为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 岩心描述:某油田的岩心描述主要包括岩性识别、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等方 面。描述过程中采用了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显微镜 下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对岩心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记录。
• 成果与结论:通过对某油田岩心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该油田的储层特征 和油气分布规律,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 岩心描述:某气田的岩心描述主要包括岩性识别、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等方 面。描述过程中采用了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显微镜 下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对岩心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记录。
• 成果与结论:通过对某气田岩心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该气田的储层特征 和天然气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提高岩心描述准确性的方法与建议
加强专业培训

火山岩测井评价

火山岩测井评价

引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的不断深入, 作为新型油气储层的火山岩储层正受到越 来越多的重视。 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是一项世界级难题,因为火山岩的发育 受到岩浆性质、喷发活动和模式的影响,岩性、岩相类型多变,加之后期的构造 运动和成岩作用,使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和孔隙结构更复杂、非均质性更强, 有利储集空间更难预测[1]。 火山岩储层研究中, 岩性识别是储层评价的基础,提高岩性判断符合率一直 是火山岩储层研究中的难题; 裂缝识别和评价是储层评价的又一重要内容,裂缝 作为流体储存空间和渗流通道, 为油气储集和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如何 划分出裂缝发育带一直没有解决好, 尤其是缺乏定量评价火成岩裂缝的理论方法 研究。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岩相识别和测井评价,是继碎屑岩、碳酸盐岩等之后 对测井储层评价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对测井数据处理和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因此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评价
3.1 基质孔隙度计算 火山岩地层孔隙度的计算主要存在 2 个问题: (1)岩石骨架参数的确定;(2) 孔隙流体的校正。 由于火山岩地层矿物成分复杂多样,矿物骨架属性多变,利 用常规测井曲线计算地层孔隙度精度不高。另外,由于孔隙流体的影响,尤其孔 隙内气体的影响,使核磁共振测量的孔隙度降低[17]。为此,提出了利用 ECS 得 到地层岩石骨架密度, 密度测井曲线和核磁共振测井相结合计算地层孔隙度的方 法,基本原理图如图 4 所示。
图 2 M—N 岩性识别交会图版
3
2.2 ECS 测井方法 ECS(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是斯伦贝谢公司向中国推出的一种新型 地层元素测井仪, 该仪器利用快中子与地层中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散射碰撞及 热中子被俘获的原理, 通过解谱和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地层中主要造岩元素及其 氧化物的百分含量, 在此基础上,用氧化物闭合模型可以确定地层中各种元素的 百分含量。并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定量求解地层的矿物含量,并根据 不同矿物成分的含量来识别火山岩岩性[6]。在所有测井技术中,ECS 是唯一能从 岩石成分角度解决岩性识别问题的测井方法识别那些成分差异较大而颜色、 结构、 构造差异不明显的复杂岩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 ECS 测井新技术能 从岩石成分的角度来解决火山岩岩性识别这一难题。 ECS 主要测量结果包括两大类:①Si、Ca、Fe、Al、S、Ti、Cl、Cr、Gd 等 主要造岩元素的百分含量;②SiO2、Al2O3、K2O、Na2O、FeO、Fe2O3、CaCO3、 TiO: 、CaSO2、FeS 等各种氧化物的百分含量,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指示岩性 的主要矿物类型不同[7]。 2.3 成像测井识别法 火山角砾岩、集块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等正常火山碎屑岩,因为其角砾、 集块成分也都来自酸性和中基性岩类,所以从常规测井角度来看,其特征值范围 和其他岩类没有太大的差别。 由于火山角砾岩、 集块岩中的角砾、 集块的矿物成分与其周围的胶结物不同, 进而表现在岩石物理性质(如电阻率)的差异上。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 是一种重要的井壁成像方法, 它利用多极板上的多排纽扣状的小电极向井壁地层 发射电流, 用表示微电阻率相对变化的曲线来反映地层的微细结构。将微电阻率 曲线经适当处理可刻度为彩色或灰度等级图像来反映地层微电阻率的变化, 从这 些测量信息中,可提取地层地质特征信息,如层理、裂缝、孔洞、砾石等[8]。一 般来说电阻率值越大,色度越浅;电阻率值越小,色度越深。井壁微电阻率图像 的色彩或灰度反映了井壁各处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 它是电极接触的岩石矿物成 分、结构构造的综合反映。 2.4 利用横波识别岩性 DSI 可以获得很好的横波资料, 横波的振动模式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岩 性有比纵波更为灵敏 的反映, 横波资料是识别岩性很好的指示器。 图 3 是利用 DSI 横波测井资料与中子测井交会 编制的 A 地区 X 系火山岩岩性识别图版,薄

碳酸盐岩岩心归位方法探讨

碳酸盐岩岩心归位方法探讨

碳酸盐岩岩心归位方法探讨摘要:玉北地区碳酸盐岩在岩心归位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难点:一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钻井深度深,一般在5000米以上,钻井深度与测井深度误差相对较大;二是岩心非均质性强,致密段岩心特征不明显,储层段岩心容易破碎;三是岩心和测井曲线的深度比例尺相差较大,很难在同比例尺下进行对比,且对比过程中容易产生多解性;四是岩心和成像各自的特征并不能完全的一一对应。

针对以上难点,本文通过对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取心资料和测井、钻井、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了利用储层发育特征、油气显示及钻井资料分别进行岩心归位的方法。

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对碳酸盐岩地层和储层的精细研究。

关键词:玉北地区碳酸盐岩岩心归位成像测井岩心扫描成像引言目前在碳酸盐岩中常用的归位方法主要有岩性特征对比法、岩心实验数据(孔隙度、渗透率)与测井计算数据对比法、岩心与成像测井资料对比分析及地面岩心伽马测试等[1-2]。

在实际岩心归位操作中刘瑞林提出了“三点归位法”来检验岩心归位的准确性[1](如图1)。

本文在结合玉北地区奥陶系地层、储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储层类型、油气显示、钻井资料等采用不同归位方法,并对不同岩心归位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图1三点归位法(据刘瑞林2005年)1、发育溶洞型储层井岩心归位溶洞型储层在测井曲线上特征比较明显,一般井径扩径,双侧向电阻率明显降低,三条孔隙度曲线异常明显,密度测井值明显降低、声波时差明显增大、中子孔隙度值明显增大,在成像静态图像上有明显的暗色区域。

溶洞在钻井上一般会放空,钻时曲线会明显变小。

通过溶洞在测井曲线和钻时曲线上的特征,可以将测井的深度系统和钻井的深度系统统一,进而进行深度校正。

如图2所示,玉北2井在深度6008米处发育一个溶洞,在常规测井特征上井径明显扩径,电阻率明显降低;在钻时曲线6006米钻时明显降低,且有放空现象,所以该井在岩心归位中要将岩心深度向下移动2.0m与测井曲线深度对齐。

论岩心刻度测井在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

论岩心刻度测井在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

论岩心刻度测井在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引言在我国的油田发展过程当中,其中胜利油田不仅自身得到了有效发展,同时还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油田获得巨大的发展离不开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特别是针对钻井取心与岩心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将岩心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在不断的摸索当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岩心刻度测井的方式,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了解胜利油田的地质情况。

1.关于岩心资料的处理(1)在胜利油田当中对系统取心、油田地质、测井系列和岩心进行分析,在其中选择了三口以上的油井作为测井解释模型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选择的油井需要在整个胜利油田当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代表意义;其次,还需要收集到充分的关于岩心分析、测试与测井资料、数据;接着,需要保证具有比较系统的取心资料提供研究,并且取心收获率需要>90%;最后,构造位置一定要处于关键部位,同时还需要有控制作用。

(2)考虑到钻井取心深度与实际的测井深度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对岩心的深度进行归位处理,所谓的归位处理就是将钻井取心的深度进行校正,将其与测井深度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建立解释模型时两者的数据具有对应性。

关于岩心分析数据,其与测井数据的等间距数据不同,其是不等间距的离散型数据[1]。

因此如果想要将两组数据进行结合起来分析,就需要将测井数据与岩心数据进行间距对等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采用插值的方式,借助插值的方式最后得到插值点函数值即密度。

(3)考虑从到岩心数据与测井数据的纵向分辨率也不相同,因此为了能够保证不影响解释模型的建立,采用汉明函数的平滑公式对岩心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最终保证两组数据的纵向分辨率一致。

之所以采用平滑滤波的方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解决岩心数据与测井数据的匹配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随机误差[2]。

(4)为了能够获得岩心数据的深度校正量,采用相关对比法的方式。

所谓的相关对比法就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式对两条曲线的相似性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线功能暂时没 有开放。
五、数据显示
击“字体”按钮,弹出如下形式窗口:
设置字体类型。
选择条例
设置字体大小。
设置字体风格。
六、深度归位
选中某条“物性分析曲线名”, 在绘图区当光标变为“+”时, 按下鼠标左键,从左上角向右 下角拉(在拉的同时有一个方 框显示),将要校正相同深度 的一组物性分析数据框在方框 内,松开鼠标; 然后,在方框内按下鼠标左键 (选中时有方框显示),上下 移动鼠标,物性分析数据也跟 着移动,当归到合适的深度后, 松开鼠标;
2、wis数据包格式
一、岩芯分析数据概述
2、wis数据包格式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如果有一个岩心分析的数据文件如下左图格式, 那么请转换成右图格式,因为那是装入到井(WIS)文 件所要求的格式。
编辑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操作步骤一:
在“Excell“或”Orange”等专业图表编辑软件中输入岩 芯分析数据,检查格式满足如下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某 项数据不存在时,用“-”或“0”表示,千万不要用空格表 示。
其中,Sw-渗透率;φ-孔隙度; △Sp-自然电位相对值; Rw -地层水电阻率(可通过多种手段计算获得); A、B、C、D为常数。
目前一下形式的模型也被普遍采用:
lgSw=A·lgφ+B·lgRt+C·△Sp+D lgSw=A·lgφ+B·lgRt+C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24井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用利用“写字板”或“记事本”,打开上述文本文件, 在数据项前加入如前三行记录,和最后一行记录:
第一行:FORWARD_TABLE_DATA = CORE_PHYSICS 第二行:FIELD_NAME =DEPTH.,CORRDEPTH, POR, PERM 第三行:#DEPTH CORRDEPTH POR PERM ………… 最后一行: END 时间: 2007-1-11
0.6
0.4
0.2
0
0
0.2
0.4
0.6
0.8
1
计算k
磨24井香四段计算渗透率和分析渗透率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24井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lg K 0.37295* lg 2.36687* GR 0.47244
分析k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Φ=a·x+b·y+c
其中: x、y为AC 、DEN或CNL孔隙度测井值, a、b、 c为常数。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24井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por por
20
y = 0.7848x - 43.394
15
R2 = 0.7927
10
20
5
y = 0.689x - 36.845
15
R2 = 0.82
充西地区香溪群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岩心孔隙度(%)
Ф=0.1605*AC-25.941
16
14
y = 0.1605x - 25.941
R2 = 0.811
12
10
8
6
4
2
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声波时差(us/m)
充西地区香溪群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最后达到的文件格式
三、数据加载到WIS文件
在“用户区管理”界面上,弹出当前井的 “井信息管理”界面,其形式如下:
三、数据加载到WIS文件
击“表”按钮,然后击“装入” 按钮,弹出如下 窗口:
三、数据加载到WIS文件
在“选择装入方式”处,击“从文件装入表数据”; 在“格式控制”栏选择数据输入格式。击“浏览”弹 出选择文件对话框,引入岩心分析数据文件。然后击 “确定”,程序自动将引入的岩心数据文件加入当前 的WIS文件中。在列表栏显示core_physics 文件名。
拖拽
五、数据显示
在“绘图”菜单中,选择“地质数据”中的“物性 分析”选项,程序弹出一个物性分析对象,将物性 分析对象拉到相应的道对象中。
五、数据显示
双击物性分析对象,弹出如下形式特性框:
双击在“名称”栏,击 弹出下拉菜单选择相应的 物性分析曲线名,隐含DEN;物性分析曲线名分别有: DEN:岩心密度,POR:分析孔隙度,PERM:分析渗 透率,SW:分析的含水饱和度,VCAL:分析的粘土 含量,XMD:粒度中值。 在“别名”栏输入相应的说明。
三、数据加载到WIS文件
在列表栏显示core_physics 文件名。
core_physic s
四、检查数据
在列表栏选择“CORE_PHYSICS”文件名,击“编辑” 按钮弹出“表编辑对话框”:
在该窗中可以查看、编辑、修改引入的岩心分析数 据,核实正确与否。
五、数据显示
在FORWARD平台上,利用拖拉技术将井拖到“测井 绘图”图标上,将当前井的测井曲线绘制出来。
用“-”或“0”表示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操作步骤二:
用“Execl”或”Orange”电子表格编辑器打开岩心分析数 据文件,将“深度”列复制一列,然后,选择“文件”菜 单中的“另存为”;保存类型有两种格式可选择:
CSV(逗号分隔)或 带格式文本文件(空格分隔)
二、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操作步骤三:
将新生成的文件名 “*.prn”或“*.csv”改为“*.txt”文 件。
4
y = 1.0589x + 0.0016
3
R2 = 0.8947
2
1
0
0
1
2
3
计算k
西13-1井香四段计算渗透率和分析渗透率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3、建立饱和度解释模型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饱和度解释模 型是在密闭取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直接回归 建立的。
阿尔奇公式可表示为以下形式:
lgSw=A·lgφ+B·lgRt+C·lgRw+D
0
10
50
55
60
65
70
75
80
5 AC
0
磨24井香四段声5波0 —孔隙度60关系图
70 AC
80
90
磨24井香二段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53井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por
por
15 y = 0.7186x - 37.61
10
R2 = 0.7632
5
12 y = 0.4834x - 22.665
五、数据显示
击“显示方式”按钮,弹出如下形式窗口:
输入左右刻度值 及刻度类型。
如果选择“左边 界”或“右边界” 时,用杆状图显 示物性分析数据。 如果选择“不 连”,表示不画 杆状图。
设置不同的显示符号,其 符号大小由显示半径控制, 符号颜色能够设置,在 “实心填充图形” 设置 符号显示空心或实心。
y = 0.9798x + 0.0042 R2 = 0.8523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计算k
磨24井香二段计算渗透率和分析渗透率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磨53井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分析k
lg K 1.734649* lg 1.77079* SP 1.85315
声波时差(us/m)
260.0
280.0
磨溪地区香溪群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2、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求取渗透率,影 响砂岩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有:孔隙度、 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等,测井曲线中反映粒 度中值和泥质含量较好的是自然伽马,目前 砂岩储层常用以下多元渗透率解释模型:
为什么要进行岩心数据归位?
分析数据的深度来自于钻井深度,通常岩心分 析数据和测井曲线的深度是有所差别的,所以 需要归位处理。
一、岩芯分析数据概述
岩心分析数据主要包括由岩石物理实验手段获 得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颗粒密度等数据。 从甲方搜集到的数据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 1、文本格式源自 一、岩芯分析数据概述40
45
50
55
60
65
70
AC
西53井香二段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西13-1井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por
16
14
y = 0.5738x - 29.16
12
R2 = 0.8553
10
8
6
4
2
0
50
55
60
65
70
75
80
AC
西13-1井香四段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八、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建立孔隙度解释模型
将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孔隙度测井(补偿 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数据进行单相 关分析,最后确定出本地区相关性最好的方 法作为孔隙度解释模型。
公式类型: Φ=a·x+b
其中:x为AC 、DEN或CNL孔隙度测井值,a、b为常数。
0.7
0.6
y = 1.0622x + 0.0061
0.5
R2 = 0.7738
0.4
0.3
0.2
0.1 0
0
0.1
0.2
0.3
0.4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