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06 第12题 电化学基础(强化训练)-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优选练习题电化学基础含参考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优选练习题电化学基础含参考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优选练习:电化学基础含CK 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将铜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当线路中有0.2 mol的电子发生转移时,负极质量的变化是()A.增加6.4 g B.增加2.16 gD .减轻2.16 gC.减轻6.4 g解析: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是单质铜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每mol铜失2+进入溶液,质量减轻6.4 电子,所以负极有0.1 mol铜失去电子变成Cu去2molg。

答案:C2、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

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4是()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况D.银圈向下倾斜C.铁圈向下倾斜解析:滴入CuSO溶液后,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Ag作正极,在铁圈上:Fe422+--+===Cu,生成的2eCu附圈上:-2e===Fe,使铁圈质量减少;在AgCu+圈质量增多,所以银圈向下倾斜。

Ag上,使Ag着在.答案:D3、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O24e24H===6CO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O+6H212626+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H C.放电过程中,22.4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气体L 26+HA错;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反应,解析:微生物燃料电池只能在常温下工作,应向正极迁移,C错;由电池反应CHO+6O===6CO+6HO知,每消耗1 mol 2621262O理论上生成1 mol CO,即标况下22.4 L,D错。

22答案:B4、下列变化过程均与“电”相关,其中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④电泳③电镀B.①②④A .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电解、电镀、电泳都需要外加电源通电实现;电离不需要外加电源。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对点集训-电化学基础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对点集训-电化学基础含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对点集训-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0题, 共30分)1.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2e-===Mg2+B. Mg在A池中为负极,在B池中为正极C. A池和B池中电子的流向:Mg→导线→AlD.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溶液的pH会增大2.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 A、B、C可能分别为锌、铜、稀盐酸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 A极发生氧化反应3.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红色的碘化汞沉淀,为了探究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装置的电流方向是从C1到C2B. C1是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I--2e-===I2C. K+向C1电极流动D.装置发生的总反应是Hg2++2I-===HgI2↓4.用铜片、银片、CuSO4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铜电极的质量减少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④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3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2Cu2++2H2O2Cu+4H++O2↑②Cu2++2Cl-Cu+Cl2↑③2Cl-+2H+H2↑+Cl2↑④2H2O2H2↑+O2↑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6.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7.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六) 电化学基础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六) 电化学基础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题型专练(六) 电化学基础1。

(2019·辽宁葫芦岛一模)据报道,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生成的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B。

放电时吸收CO2,充电时释放CO2C.放电时Na+向碳纳米管移动D.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2Na+C O32--2e-Na2CO3答案D解析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上吸收CO2气体,CO2中的C原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C单质,充电时C单质失去电子,与Na2CO3反应变为CO2气体,同时产生金属Na,B项正确;放电时Na+向正极碳纳米管方向移动,C项正确;放电时负极上的Na失去电子,负极反应为Na-e-Na+,D项错误.2。

(2019·河北唐山一模)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 Na2Mn5O10+2AgCl。

下列有关“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4 mol电子C。

Na+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氧化产物解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5MnO2+2e—Mn5O102-,负极反应为Ag+Cl-—e-AgCl,A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Na 2Mn5O10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电池放电过程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错误;负极上Ag失电子被氧化,故AgCl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

3。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高温时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铝.用铝制作的“快速放电铝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EMI+为有机阳离子)。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甲池中通入CH3OH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3.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4.原电池反应是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H2O+CaO===Ca(OH)2B.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C. 2KClO32KCl+3O2↑D. CH4+2O2CO2+2H2O5.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表面变黑并逐渐溶解;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发生氧化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

根据上述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①中,金属片B发生还原反应B.在②中,金属片C作正极C.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则金属片D上有气泡产生D.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6.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Y2+的氧化性强于Z2+,弱于M2+。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六电化学基础含解析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六电化学基础含解析

题型专练(六) 电化学基础1.(2019·辽宁葫芦岛一模)据报道,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生成的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吸收CO2,充电时释放CO2C.放电时Na+向碳纳米管移动2Na+C O32--2e-Na2CO3答案D解析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上吸收CO2气体,CO2中的C原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C单质,充电时C单质失去电子,与Na2CO3反应变为CO2气体,同时产生金属Na,B项正确;放电时Na+向正极碳纳米管方向移动,C项正确;放电时负极上的Na 失去电子,负极反应为Na-e-Na+,D项错误。

2.(2019·河北唐山一模)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 Na2Mn5O10+2AgCl。

下列有关“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4 mol电子C.Na+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氧化产物答案D解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5MnO2+2e-Mn5O102-,负极反应为Ag+Cl--e-AgCl,A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电池放电过程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错误;负极上Ag失电子被氧化,故AgCl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

3.(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高温时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铝。

用铝制作的“快速放电铝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EMI+为有机阳离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附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解析: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极Ⅱ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离子。

答案:C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C.炭棒应与玩具电池的负极相连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解析:由废铝罐和碳棒,食盐水等材料制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可知,A、铝做负极,铝罐将逐渐被腐蚀,正确;B、炭棒做正极,碳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 -+2H2O===4OH-,错误;C、碳棒应与玩具电池的正极相连,错误;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质量不变,错误;选A。

3、电镀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镀锌、镀铜、镀金等。

如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使铜牌摇身一变为银牌,即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解析:由电解原理可知,在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

要想在铜上镀银,说明银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项错误;在电解液中,Ag+向阴极移动,A项错误;阴极反应为Ag++e-===Ag,C项正确;将电源反接,则铜牌作阳极,由放电顺序可知,铜牌上的Cu、Ag均能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电化学含解析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电化学含解析

要使NO-3完全转化为NH4NO3.应该加入NH3.所以加入的A为NH3。

(2)①通过分析装置图2知左室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右室为电解池的阳极.N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电极反应式为NO2+H2O-e-===NO-3+2H+。

②根据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式知若有标准状况下2.24 LNO2被吸收.转移电子0.1 mol.阴极区生成的OH-为0.1 mol.为维持电荷守恒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0.1 mol。

[答案](1)①Y NO+2H2O-3e-===NO-3+4H+②NH3(2)①NO2+H2O-e-===NO-3+2H+②0.1拔高练(25分钟)一、选择题1.(20xx·××市质量监测一)下列有关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保持不变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不断增大二、非选择题8.(20xx·长沙重点中学联合考试)电化学对生活、生产都至关重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他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工3向电极________移动。

作时.CO2-(3)镁—间二硝基苯电池对含有NO-3的工业废水进行降解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已知:电池放电时.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间二硝基苯()则转化为间苯二胺()。

则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石墨电极上发生3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降解N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褐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质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2、(2019年北京顺义)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Li2S+Fe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3、(2019年北京海淀).MFC(Microbial Fuel Cell)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在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图为污水(主要溶质为葡萄糖)处理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处理速度,装置需在高温环境中工作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D.装置工作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4、(2019年北京西城)下图是一种新型的光化学电源,当光照射光电极时,通入O2和H2S即产生稳定的电流(H2AQ和AQ是两种有机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I-− 2e-== I2B.总反应为 H2S + O2 ==== H2O2 + SC.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正极区进入负极区D.电源工作时发生了光能、化学能、电能间的转化5、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论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电解Cu2O+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第12题电化学(强化训练)1.埋在地下的钢管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加以保护,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铜B.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钠C.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升高D.这种方法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C【解析】A.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棒X作原电池负极,所以金属棒X材料的活泼性应该大于铁,故A错误;B.金属钠性质很活泼,极易和空气、水反应,不能作电极材料,故B错误;C.该装置发生吸氧腐蚀,正极钢管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上升,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不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

答案选C。

2.甲装置中所含的是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乙示(不考虑电解产物可能与水的反应)。

试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该混合溶液中的SO42-导致了A点溶液的pH值小于B点B.AB线段与BC线段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相同的,即:Cu2+ + 2e=CuC.BC段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D.在整个电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淡蓝色的Cu(OH)2沉淀【答案】C【解析】假设溶液中n(CuSO4)=1mol、n(NaCl)=2mol,电解初始,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当转移2mol电子时,阴极上铜离子完全放电生成Cu、阳极上氯离子完全放电生成氯气,溶液中的溶质之间变为硫酸钠,当铜离子、氯离子完全放电后,继续电解,实际上是电解水,溶液的pH不变,据以上分析解答。

A. 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B点铜离子和氯离子完全放电,溶液中的溶质为强酸强碱盐硫酸钠,所以A点pH小于B点,A项错误;B. AB段是电解CuCl2,BC段是电解H2O,AB段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C段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项错误;C. BC段是电解水,阴极上生成氢气、阳极上生成氧气,所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C项正确;D. 整个电解过程中溶液不呈碱性,所以不会出现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项错误;答案选C。

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答案】C【解析】A.氧气在b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极为正极,a极为负极,故A正确;B.因为a极为负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正确;C.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3价,O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C错误;D.负极是氨气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氮气,且OH-向a极移动参与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故D正确;故选C。

4.某热再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

已知电池总反应:Cu2++4NH3[Cu(NH3)4]2+Δ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为电能到化学能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H3-8e-+9OH-=NO3-+6H2OC.a为阳离子交换膜D .放电时,左池Cu 电极减少6.4g 时,右池溶液质量减少18.8g【答案】D【解析】已知电池总反应:Cu 2++4NH 3⇌ [Cu(NH 3)4]2+ △H <0,放出的热量进行充电,通入氨气的电极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Cu −2e −=Cu 2+,通入氨气发生反应Cu 2++4NH 3⇌[Cu(NH 3)4]2+ △H <0,右端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Cu 2++2e −=Cu ,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

已知电池总反应:Cu 2++4NH 3⇌ [Cu(NH 3)4]2+ △H <0,放出的热量进行充电,通入氨气的电极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Cu −2e −=Cu 2+,通入氨气发生反应Cu 2++4NH 3⇌[Cu(NH 3)4]2+ △H <0,右端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Cu 2++2e −=Cu ,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A .充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为热能→化学能,故A 错误;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u +4NH 3−2e −=[Cu(NH 3)4]2+,故B 错误;C .原电池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a 为阴离子交换膜,故C 错误;D .放电时,左池Cu 电极减少6.4 g 时,Cu −2e −=Cu 2+,电子转移0.2mol ,右池溶液中铜离子析出0.1mol ,硝酸根离子移向左电极0.2mol ,质量减少=0.2mol×62g/mol +0.1mol×64g/mol =18.8 g ,故D 正确;故答案选D 。

5.利用CH 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 (H 2PO 4)2并得到副产物NaOH 、H 2、Cl 2,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极反应:CH 4+8e -+4O 2-=CO 2+2H 2OB .A 膜和C 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C .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D .a 极上通入2.24 L 甲烷,阳极室Ca 2+减少0.4 mol【答案】C【解析】A.a 极为负极,负极上甲烷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 4-8e -+4O 2-=CO 2+2H 2O ,A 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利用CH 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 2PO 4)2并得到副产物NaOH 、H 2、Cl 2,,可知阳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2Cl -2e =Cl ↑,则阳极室内钙离子向产品室移动,A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22H O+2e =2OH H +↑,则原料室内钠离子向阴极室移动,C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 错误;C.阴极电极不参与反应,可用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C 正确;D.a 极上通入2.24L 甲烷,没有注明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钙离子减少的物质的量,D错误;答案选C。

6.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B.电解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4OH-+3Cl-=NCl3+4H2OC.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NH3,则b极产生0.6gH2D.二氧化氯发生器中排出的X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答案】B【解析】A. 电解池右边生成氢气,说明是氢离子化合价降低变为氢气,作阴极,因此b电极接电源的负极,氢离子消耗,氯离子不断向左移动,因此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故A正确;B. 电解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3Cl-= NCl3 + 4H+,故B错误;C. 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NH3即0.1mol,转移电子0.1mol×6 = 0.6mol,根据2e-— H2,则b极产生H2的物质的量0.3mol,其质量为0.3mol ×2 g∙mol−1=0.6g,故C正确。

D. 6NaClO2 + NCl3 +3H2O = NH3↑+ 6ClO2↑ + 3NaCl+ 3NaOH,因此二氧化氯发生器中排出的X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酒精检测仪可帮助执法交警测试驾驶员饮酒的多少,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反应原理为:CH3CH2OH+O2=CH3COOH+H2O,被测者呼出气体中所含的酒精被输送到电池中反应产生微小电流,该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其酒精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的H+移向a电极B.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C.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D.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越高,微处理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小【答案】B【解析】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该燃料电池中,a是负极,b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向b极移动,选项A错误;B. b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电极反应式为O2+4e-+4H+ =2H2O,选项B正确;C.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 2H2O,所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2.24L氧气,选项C错误;D.单位时间内,人呼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越多,酒精失电子数越多,所以微处理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选项D错误;答案选B。

8.我国某科研机构研究表明,利用K2Cr2O7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为该电池的负极B.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使用C.一段时间后,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D.M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答案】C【解析】A. 由图可知Cr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为正极,A项错误;B. 该电池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不耐高温,B项错误;C. 由于电解质NaCl溶液被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隔离,使Na+和Cl-不能定向移动,所以电池工作时,负极生成的H+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NaCl溶液中,正极生成的OH-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NaCl溶液中与H+反应生成水,使NaCl溶液浓度减小。

C项正确;D.苯酚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结合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D项错误;答案选C。

9.电化学固氮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某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固氮机理——表面氢化机理示意图如下,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的还原反应B.在表面*H原子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N2与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4中间体C.电化学固氮法较传统工业合成氨法,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D.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活化能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析氢反应的速率要远远高于固氮反应【答案】B【解析】A.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为第一步反应,故A正确B..N2与2个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2中间体,故B错误;C.传统工业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下实现,电化学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故能耗减小,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故C正确;D.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活化能越小则反应速率越快,故D正确;答案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