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题
(完整word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出题人:营口一高中崔利波一、选择题(共24分)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B.“万物生长靠太阳”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答案:A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石油B.煤C. 风能D.地热答案:D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答案:C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答案:A解析: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主要特征。
在德国和日本,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随处可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浪费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高三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

高三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1.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A.海陆分布与纬度B.海陆分布与洋流C.地形地势与降水D.盛行风向与植被【答案】B【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非洲西海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等温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与洋流,B对。
与纬度、地势、降水、植被关系不大,A、C、D错。
【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A.沼泽B.沙漠C.草原D.森林【答案】B【解析】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沿海区域的自然景观是沙漠景观,B对。
降水少,蒸发旺盛,没有形成沼泽、草原、森林景观,A、C、D错。
【3】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A.夜长大于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昼夜时间等长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答案】B【解析】甲城市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冬至日,南半球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A、C错。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甲地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可能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B对。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甲城日影长度最长,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D错。
【考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自然景观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1】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A.亚洲B.亚洲和欧洲C.亚洲和北美洲D.欧洲和北美洲【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所示34各测站的经纬度,判断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
因此答案选D 项。
【2】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答案】C【解析】通过读图分析可知:多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
前12个测站两者是正相关关系,后22个测站两者为负相关关系。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1.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不可估量。
据此完成问题。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A.氧和氢B.氮和氧C.氧和氦D.氢和氦【答案】D【解析】太阳是由帜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恒星,其主要成分为氢气和氦气。
【2】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答案】A【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
【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答案】D【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D错误。
2. 2009年7月22日,由于天公不作美,很多人没能欣赏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
天文专家提醒说,公众千万不要丢观测眼镜等工具,因为2010年和2012年我国将发生两次日环食。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A.光球、色球、日冕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日冕、色球D.色球、光球、日冕【答案】A【解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只能观察到③【答案】C【解析】平时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而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才能看到。
【3】太阳黑子和耀斑A.都发生在①层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都发生在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答案】B【解析】黑子发生于光球层①;耀斑发生于色球层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2019·济南高一检测)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019·玉溪高一检测)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较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④气候干燥,降水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黑子B.耀斑C.极光D.极昼《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8.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发电增产C.生活能耗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测试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题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生物出现②火山喷发③水体运动④潮汐现象⑤煤炭、石油形成⑥风的形成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2.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单位:小时),完成下题。
3.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势高低B.经度位置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4.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2020年4月24日,发展中国家派员“取经”甘肃太阳能实用技术。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21世纪将成为改变能源结构、替代石油和煤炭的世界能源主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太阳能发电D.煤炭6.下列地区,根据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判断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A.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若“羲和号”足够坚固,可以一直到达太阳表面,所穿过的太阳大气层依次是()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8.“羲和号”监测的太阳活动,最可能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为()A.日本群岛出现地震B.我国北方极光绚丽C.扰乱卫星导航信号D.干扰无线长波通讯2017年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的耀斑强度纪录。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的聚变反应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解析: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
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目前人类利用的核能,如核电站、原子弹爆炸主要是利用铀等元素的裂变连锁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答案:A2.太阳大气中发出可见光最少的是()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耀斑解析:太阳大气中光球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
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射出来的。
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答案:D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日珥现象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解析: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子和出现在色球层上的耀斑。
答案:D4.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每年向地球输送的能量,约相当于4亿吨煤的能量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煤和石油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解析:太阳辐射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煤、石油的能量不是来源于地球内部,而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答案:C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B.使地面发生地震,发生磁暴现象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
1.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图是“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太阳辐射量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纬度较低②距海近,降水多③晴天多④海拔低,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A.太阳风B.耀斑C.黑子D.极光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4.M地最可能是()A.重庆B.哈尔滨C.呼和浩特D.拉萨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6.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7.新华网消息,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
在华北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
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B.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C.往往伴发耀斑现象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中心监测显示:2016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黑子活动区爆发了一次×2.2级耀斑,这是第24太阳活动周迄今最大级别的耀斑爆发。
据此回答8~9题。
8.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9.上题所述影响最强的时刻可能出现在当地()A.黎明B.中午C.傍晚D.午夜10.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读图,回答11~12题。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2016年7月18日至7月24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4个活动区,共发生过7次M级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为M7.6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耀斑爆发会使A.全球各地普降暴雨B.地球上无线电各波段通信中断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D.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2.以下地区较易观看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绚丽极光的是A.北冰洋沿岸地区B.青藏高原C.赤道附近地区D.撒哈拉沙漠地区3.下列人类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是A.煤炭采掘B.水产养殖C.道路施工D.航天发射【答案】1.D2.A3.D【解析】1.耀斑爆发时,其发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现象。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有影响,但不会使各地大幅度升温和普降暴雨。
2.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极光,因此极地附近地区易观测到极光。
3.太阳活动会影响航天发射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因此航天发射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列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地热能B.核能C.潮汐能D.煤炭5.据图判断,下列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天气气候因素D.植被因素【答案】4.D5.D【解析】4.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其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地热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是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潮汐能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引力引起海水周期性涨落形成的能量。
因此D项正确。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是
A. 沼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核能
2、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
A. 光球、日冕、色球 B 日冕、色球、光球
C 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光球、色球
3、维持地表温度,促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 大气辐射能 B 太阳辐射能 C 地面辐射能 D 重力能
4、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
①通信部门②航天部门③气象部门④钢铁部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地球上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是
A. 流星现象 B 火山活动 C 极光 D 地震
6、关于黑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高温区域 B 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C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唯一显示
D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22年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7—9题:
7、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日饵
8、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9、“黑气”活动的周期为
A. 23.5小时 B 11年 C 一个回归年 D 一个恒星年
10、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B 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D 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太阳辐射能
二、双项选择题:
11、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有
A. 黑子 B 耀斑 C 日饵 D 太阳风
12、太阳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有
A. 氧 B 氢 C 氮 D 氦
13、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使地球上产生
A. 磁暴现象 B 电闪雷鸣 C 极光D厄尔尼诺现象
14、关于太阳辐射能,叙述正确的有
A. 可再生能源 B 已被广泛使用 C 清洁能源 D 一切能量的源泉
15、能使地球大气强烈增温的是
A. 紫外线 B 红外线 C X射线 D 可见光
三、综合题:
16、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
可分为三部分A. B C 。
⑵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
的波段,约占总能量的
⑶列举出现实生活中三种利用太阳能的例子。
17、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B、C三层次分别
表示太阳大气结构
的层、层、
层。
⑵用图中字母填空:
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层,
太阳风出现在层,它们
活动的周期约为年。
⑶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
是层。
⑷试阐述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18、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A.测量站太阳黑子
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B测量站太阳黑子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是,C测量站太阳黑子与
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从
中可以总结出测量站太阳黑子与降水量
之间的关系是。
⑵能反映中纬度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
关系的是。
⑶太阳黑子与降水量年际变化周期
是年。
1.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C B A. A. B B
二、双项选择题: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BC BD A.C A.C A.B
三、综合题
16、⑴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⑵可见光50%
⑶略
17、⑴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⑵光球层日冕层11
⑶光球层⑷对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磁暴”;
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产生中断;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18、⑴呈正相关性呈负相关性有时呈正相关性有时呈负相关性
两者呈相关性
⑵ C 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