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324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秦 宇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后,能够对电压分布、继电保护等产生影响。
本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0-0324-01在我国,分布式电源主要应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很难对大规模输电进行弥补,但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能够影响配电网系统。
一、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在配电系统中引入DG 机组,会使配电结构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运行,而其中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最大。
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组最多的就是辐射机构,在首端配置电源,可以对保护继电器起到较好的经济作用。
在此系统中,仅需要断开断路器就能起到消除障碍的目的,而对于多电源系统来说,需要将两端的继电器全部断开。
在配电网中,许多故障是突发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在线路上设置断路器是极为普遍的做法,但通过引入DG 会使配置更加复杂。
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需要DG 尽快解列,避免合闸出现失败的情况;若DG 在合闸时与电网依然保持并联状态,会导致合闸失败。
二、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后,会改变原来的配电结构,使之变为多电源结构,也会改变电流的方向与大小,进而改变了电网的电压分布。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分布式电源接入会对线路电压产生巨大影响,即使电源容量相同,即使接入不同位置,所产生的电压分布也有所差异,越接近末点影响越大。
如果电源接入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分布电源的出力情况决定了电压支撑,出力越多符合比值越高会提升电压的整体水平。
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扰动,进而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电压跌落 如果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三相短路,通过接入分布式电源,能够提高电压,对改善电压跌落现象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肃
电
力
技
术
分布 式 电源对 配 电网的影 响
杨
( 兰州供 电公 司永登客服 中心
凡
甘 肃省 兰州市 7 3 0 3 0 0 )
【 摘 要 】 分布式电源是 目前国内外 电力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 ,它具有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提 高系统可
靠性等优点。但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 配电网由单 电源供 电变成 了双 电源供 电甚至多电源供 电,将改变
并且 提 高供 电可 靠性 。
1 研 究分 布式 发 电的背景及 意义
1 . 1 分 布式 发 电的研 究 背 景
当前,集 中发电、远距离发 电以及大 电网互联
是 电能 生产 、输送 和 分配 的主要 方 式 , 为全 球 百分 之 九 十 以上 的 电力 负 荷供 电 。虽 然 这 种大 容 量 电网 尤 其 优 点 ,但 同 时也 存在 一 些弊 端 ,主要 有 以下两 方面[ 1 ] :一 是不 能灵活 跟踪 负荷 变化 ;二是 局 部事 故 极 易扩 散 并 导致 大 面积 停 电。为 了适 应 现 状 ,弥 补 以上 不足 ,近 年 来 分布 式 发 电 ( D i s t r i b u t e d G e n e r a t i o n , 简称 D G ) 技术 越来 越受 到世 界各 国的重
影 响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目前 ,美 国 、 日本 等发 达 国家 正在 积 极 开展 分 布 式 发 电项 目。 而我 国发展 相 对 缓 慢 ,相 应 的政 策 和法 律 尚不 健全 ,尤其在 并 网技 术标 准上 还 是空 白, 导 致投 资 商 不 愿投 资 不 能并 网的 发 电站 ,极 大 的限 制 了分 布式 发 电技术 在我 国的应用 于 推广 。 1 . 2 分 布 式 发 电的研 究意 义 分 布式 发 电具有 小 型化 ,对 建 设场所 要 求不 高 , 不 占用 输 电通 道 ,施 工 周期 短 , 能迅 速应 付短 期 激 增 的 电力 负荷 ,供 电可靠 性 高 等优 点 。分布 式 发 电 机 组与 配 电网 并 网运 行 可有 效 地保 证 其 经 济运 行 ,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配网自动化影响分布式并网接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相适应的调整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重点研究以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趋势,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与渗透率不同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结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应对措施1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自动化影响1.1馈线自动化影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馈线自动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一般情况下故障定位的策略主要是根据短路电流在配电网当中的具体分布来对故障进行定位,具体原理如下,若是某一个区域的端子上出现了短路电流,然而在相应区域内,其他的端子没有出现短路电流信息的上报,则可以判断在这个区域内出现了故障,如果其他断路中也有进行短路电流信息上报的情况,则可以判断这个故障在其他的区域。
如果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馈线接入的条件下,出现了某一个区域的故障,除了需要关注这个区域当中主电源侧端点可能会出现的主网电源供出短路电流外,还需要注意会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发电连接端点产生某些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短路电流,在配电网短路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馈线和开关过程中流过的短路电流情况如下图1所述,如果2号馈线的c和b开关位置出现短路电流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驻点间都会出现在短路点当中进行短路电流的注入,会短时间内让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其次,如果短路点的b开关闭合开关s处有主电源或者本馈线上有接入的光伏,其他光伏等的短路电流,会让整个故障段的馈线的电压进一步上升而造成主控主电源的供出短路电流相比于没有光伏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图1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的情况如果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主网电源出现的短路电流和分布式光伏出现的短路电流之间偏差非常大,就需要注意让短路电流的上报阈值提高,通过这种方法来对主网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电流进行有效区分,并且依照短路电流的具体位置定位故障点,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供出短路电流和主网电流之间没有较大的区别,难以进行一定的区分,可以依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式,对可能出现误判的故障定位进行判断。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综述

p e,hi p r c pa e he i p c nt r onn c i r ns o m e c ne ton nd gr ndig nt r on c l t s pa e om r s t m a tofi e c e ton ta f r r on c i s a ou n on i e c ne — to o e to a xpli s t an f nc insofi e c nne to o e to orDG . i n pr t c i n, nd e a n he m i u to nt r o c in pr t c i n f The r s til s r t st t e ul lu t a e ha DG nt r o i e c nne to v m p r a m pa to pr t c i c in ha e i o t nti c n o e ton ofDG .The r s t il t a e t atDG nt r on c in e ul lus r t s h i e c ne to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影响探讨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影响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影响探讨随着能源消费模式的变化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逐渐成为了当今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及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电网运行和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1. 电网稳定性分布式电源接入会增加电网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因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随机性会导致电网的负荷变化不可预测,不确定性会导致电网的频率和电压波动。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2. 电网容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增加电网容量,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导致电网的过载。
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不同,可能会导致电网某些地区的容量过剩,而其他地区则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3. 电网质量分布式电源接入还会对电网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能会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从而影响电网质量。
此外,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带来一些谐波问题。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管理的影响1. 电力市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电力市场产生影响。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导致市场价格下降。
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不同,可能会导致市场价格在不同地区出现差异。
2. 电力调度分布式电源接入也会对电力调度产生影响。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导致调度难度增加。
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可能会导致调度计划难以实现。
3. 供应安全分布式电源接入还会对供应安全产生影响。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不同,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供应不足。
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可能会导致供应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及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主要关乎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接入电压等级和电源自身特点等因素。
目前较为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类型主要有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本文就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作简要分析。
(一)分布式电源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容量不同对电网的影响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并网接入点接入容量越大,其对电网的影响越大,其不稳定性对电网的运行参数的影响越明显。
同时,其投运或切除对电网的冲击也越大。
同时,目前较为常见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组成部分普遍含有逆变器。
根据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压波形特点,理想化的逆变器只能无限接近模拟正弦波波形,通过傅里叶分解变换可知,要实际得到想要的基波分量必须将其他正弦分量滤除。
然而在滤除其他次正弦分量成分时,现实设备无法达到完全滤除的目的,因此在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容量较大时剩下的谐波成分的容量也将相应增大,谐波分量越大对电网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所以在同一电压等级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越小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同一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接入点电压等级不同对电网影响也不一样。
在电源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压等级越高,则电流相应就会越低。
因此,在相同电源容量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越高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但也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电压等级并网,电压等级越高对设备的绝缘和元器件的要求也越高,经济性方面欠合理。
因此在选择并网接入电压等级时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
(三)分布式电源自身特点各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都有其自身特点:风力发电系统在风力较大时电源出力充足,机组容量参考性较好,而在风力较小时候,风力发电系统出力不足,甚至会关闭电源出力,不向电网输送电能,此时的机组容量就没有参考价值;太阳能发电系统则与太阳光照息息相关,在光照充足时,太阳能发电系统能够达到额定发电容量,而在夜间或者光照条件不好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容量输出则非常低或者就无容量输出。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更新:2012-08-07 15:36:29 作者:liuyong来源:综合报道点击:114次【字号:大中小】中国储能网讯:长期以来,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偏低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
随着电力政策的放开,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generation)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模式逐步被广泛关注。
IEEE定义的DG是小容量的、可以在电力系统任意位置并网的发电机,容量范围小于10MW,并网电压等级通常连接到配电系统所属的各个电压等级。
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益补充,DG的接入位置主要在配电网用户附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力传输时功率的损耗以及由配网升级带来的费用,而且也为用户带来了较低的费用、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电能质量、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独立性。
网辐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潮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发生改变,下级电网有可能会向上级电网送电,配电网本身的电压分布也将有所变化;同时,还会增大并网点附近的短路电流水平。
DG的接入也将对并网点附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所提升,但由于DG本身故障的概率性和出力的随机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显然,DG接入对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尚待分析。
此外,DG的并网和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器件频繁的开通和关断易产生相应的谐波分量,以及由于短路电流的变化,原有的电网过电流保护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均将对配电网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基于典型中压配网模型的构建,从逆功率约束、电压提升、短路电流提高等方面研究配电网中DG的接入容量与位置问题,并进一步分析DG接入对电网可靠性及谐波、保护的影响。
1DG接入配电网模式介绍由于DG的不同接入模式将对DG的接入容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介绍DG的几种主要接入模式。
(1)低压分散接入模式:是一种基于用户的接入模式,主要是将小容量DG接入中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
(2)中压分散接入模式:是指将容量中等的DG接入中压配电线路支线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7, 5(1), 13-18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aepe https:///10.12677/aepe.2017.51003文章引用: 杨帆, 段梦诺, 张章, 刘英英, 徐晶.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综述[J].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7, 5(1):An Overview of Influence on the Grid by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ccessFan Yang, Mengnuo Duan, Zhang Zhang, Yingying Liu, Jing Xu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ianjinReceived: Feb. 7th , 2017; accepted: Feb. 20th , 2017; published: Feb. 23rd , 2017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of social economy, cascading failures caused by grid’s single power supply mode have happened some times, and that can’t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s inevitable for grid constructi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represented by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is flexible, safe and clean, and it provides a new idea to relieve the shortage of energy,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gri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n grid by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ccess and the problem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cces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s proposed. KeywordsDistributed Generation, Grid Planning, Grid Reliability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综述杨 帆,段梦诺,张 章,刘英英,徐 晶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天津收稿日期:2017年2月7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3日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供电模式单一导致的连锁故障在大电网中的屡次发生,无法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电力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安全、清洁等特点,为节省投资、降低能耗与污染、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杨帆等性与灵活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以及现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网规划,电网可靠性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的传统集中式单一供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供应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以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具有灵活、安全、清洁等特点,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考虑到严峻的环境问题、未来能源问题等因素,为节省电网建设投资、降低电网运行损耗、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由分布式电源发电与大电网相配合代替大电网单一供电方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保证重要用户的供电,进而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适应地球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
因此,大力发展分布式电源发电技术对保证能源供应、降低电网的建设成本、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传统电网结构将变为遍布电源和用户的网络,运行方式也将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而变化,进而对电网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了现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现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有利影响2.1. 提高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究竟会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有何贡献,这是用户和电力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可靠性的提升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分布式电源本身的运行方式,即承担的任务;另一个是合理的孤岛运行策略对电网可靠性的提高作用。
文献[1]考虑了两种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对提高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一个是在负荷高峰时刻可能出现备用馈线电源容量不足,导致无法满足负荷转移的需要,此时将分布式电源安装于两条馈线连接处以向馈线供电;另一种情况是在配电变电站内安装分布式电源,可在配电设备故障时提供电源。
基于以上原理,文献[1]基于区间算法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在馈线不同位置接入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但仅验证了分布式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在提高电网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由于分布式电源种类多,考虑负荷需求不同其运行方式各异,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也不同。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承担基荷;二是作为备用电源;三是并网运行[2]。
孤岛是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运行方式,按照其发生机理可分为非计划孤岛和计划孤岛[3]。
通过建杨帆等立计划孤岛可以使下游馈线中孤岛范围内的负荷点继续得到电力供应[4],进而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但这种情况在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中无法计及,文献[5]基于网络分区分块思想,提出基于网络分区的故障恢复策略,当配电网主馈线故障而进入孤岛运行方式时,根据故障后负荷是否可由孤岛内分布式电源恢复供电对系统进行划分,以计及含分布式电源后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的特征,更好地评估孤岛运行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对保证用户供电提供的作用。
配电网大面积停电时,孤岛是保障负荷不失电的重要手段,考虑负荷优先级,通过孤岛融合、安全校验及负荷调节,可形成有效保障重要负荷持续供电的孤岛搜索最优方案[6][7],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2.2. 降低电网运行损耗电网的运行损耗主要是由输电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和其他设备损耗组成的。
通常,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较小且直接接入用户配电室,采用自发自用模式,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减少电网的功率输送,进而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
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线路损耗的降低主要取决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功率因数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其大于系统负荷量时,由于分布式电源向电网逆送功率过大,电网线损反而增加[8];电网的降损效果则受分布式电源在馈线上的安装位置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点靠近系统馈线根节点时对本段配电系统线损降低的改善作用不如靠近线路末端。
因此,应根据电网的实际负荷大小,通过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合理设计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以达到最大化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的目的。
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不利影响3.1. 对电网规划的影响传统的电网潮流是由变电站流向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源与用户侧间的潮流由单向变为双向,大大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9]。
随着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电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增加了电力负荷的预测难度分布式电源项目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主要取决于申请项目用户的可用占地面积等实际情况,分布式电源可为用户自身负荷所消纳,若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大于用户负荷,还可能向周边其它用户供电,进而影响该地区的负荷增长模型,导致难以准确预测电力负荷的增长及空间负荷分布情况[10]。
●提高了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要求接入位置和规模不合理的分布式电源可能导致配电网的某些设备利用率降低、网损增加,电网可靠性降低[11]。
为实现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发展,在选择最优电网规划方案时须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适应性。
3.2. 对配电网可靠性计算的影响1) 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影响由于光照强度和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使光伏发电和风电接入电网后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计算的复杂性,并使得传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无法适用。
为了计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需要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随机性进行较准确的建模,主要分为解析法和模拟法。
解析法主要采用简化模型,通过离散卷积得到含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模型[12];模拟法主要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为达到计算精度需要较大的计算量[13]。
为寻求具有较高杨帆等计算精度和较低计算成本的方法,可以采用点估计法,首先由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和配电网负荷的概率分布分别构造电源出力和负荷点的估计点,再根据其与配电网可靠性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得到完全计及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和负荷水平随机性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14]。
为了减轻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配电网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储能装置以平滑分布式电源出力,挖掘其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潜力[15]。
文献[16]建立了含分布式风机、光伏阵列和蓄电池的可靠性计算模型,用以定量分析计算含分布式电源和蓄电池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并从分布式电源容量以及蓄电池容量、型号、充放电策略几个方面分析了对可靠性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高且上级系统容量充足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