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

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译文: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 译文:
里的景色竟然不能想出来,大 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 时一样;
原文: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
十四日。
始此: 从这一次开始;
译文: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 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朝烟(zhāo)
苏堤 (d ī) 艳冶 (yě)
夕岚 (lá n)
n) 罗纨(wá 夕舂 (chōng)
原文: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原文: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 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唱歌奏乐。 歌吹: 粉汗:年轻妇女的汗;
译文:到处都是唱歌奏乐声,年轻的妇女
们汗流如雨,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 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美 丽妖艳极了。
原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然:然而。
止: 只。
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 申三个时间。
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 观:“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仅此两句,采取远 望的角度,就写出西湖二十余里挑花夹杂着绿柳的总体 意境。“绿”指柳条,“红”指桃花,“烟”“雾”弥 漫,则渲染出“花态柳情”呈现繁花照眼,生机勃勃的 色彩美,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春花盛开乃是“西 湖最盛”“为春”的主要表现。其次还表现为游人罗纨 之盛:“歌吹为风,……艳冶极矣。”在桃花盛开的白 堤、苏堤上,红男绿女,比肩接踵,甚至比堤边的春草 还多;歌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好不热闹; 色彩艳丽之极,风姿放荡之极,着“艳冶”二字,可谓 摹写、概括尽致。作者之笔墨亦极尽浓艳之能事,盖非 如此不能描绘出西湖春天“艳冶”之盛景。
袁宏道游记午憩胜果寺文言文翻译

袁宏道游记午憩胜果寺文言文翻译
原文
午憩胜果寺酌泉。
缘崖而行,憩月岩,览御营旧迹,观排牙石。
石巉穿秀润,骨色俱古,恨其不生飞来、龙井间耳。
山巅席江带湖,其观亦伟。
然西湖正不以此为胜。
石篑尝试以余不登保叔塔为笑。
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高则树薄山瘦,草髠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
北高峰、御营山是其例也。
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为哉?石篑无以难。
归途风力稍劲,石篑强吞三爵,遂大醉不能行。
(选自《袁宏道游记集》)
译文
中午,在胜果寺酌泉休息。
沿着山崖前行,到月岩时,又休息了一会儿,参观御营的遗迹,又看了排牙石。
嶙峋的山岩掩映在草色之间,姿态、颜色都很古朴,很是遗憾它没有长在飞来峰和龙井之中。
山势靠着江水,映带湖泊,景色非常壮观。
然而西湖恰恰不以这样的风景闻名。
石篑曾经拿我不上保叔塔跟我开玩笑,我告诉他,西湖的景色越是低处越是艳丽,往高处看,树也黯淡了,山也单薄了,光秃秃的草地,裸露的岩石,千顷湖面只像一个杯子。
北面的高山、御营山就是这样的。
即使视野稍好一点,然而这具躯壳高不超过六尺,放眼远望,不会超过十里远,哪里用得上太大的地方呢?石篑无法回答。
回去的路上,风有一点凌厉,石篑喝了三大杯酒,于是他就醉得无法走路了。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导语:《西湖游记》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关于西湖美景的一篇游记。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1、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①萧山樱桃、鸷鸟、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
莼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
若浸他湖便无味。
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
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
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
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
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
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惜乎此物东不逾绍,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去,以故世无知者。
余往仕吴,问吴人:“张翰莼作何状?”吴人无以对。
果若尔,季鹰弃官,不为折本矣。
然莼以春暮生,入夏数日而尽,秋风鲈鱼将无非是,抑千里湖中别有一种莼耶?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匝皆山。
余游时,正值湖水为渔者所盗,湖面甚狭,行数里,即返舟。
同行陶公望、王静虚,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
译文:①萧山的樱桃、鸷鸟、莼菜都远近闻名,尤以莼菜为美。
莼菜采自西湖,在湘湖浸泡一宿之后才为佳品。
湘湖能浸泡的地方也不多,方圆也就仅几十丈上下。
莼菜的根如荇菜,叶子有点像刚出水面的小荷叶,它的枝丫就像珊瑚,细细的样子又像鹿角菜。
它的嫩茎和叶背部有胶状透明物质,像冰,像白胶,附着在枝叶之间,汁液透明清凉欲滴。
它入口香脆滑柔,有点像鱼髓蟹脂,可是那种清香的味道又绝非鱼髓蟹脂可比。
出水经半天味道就变了,经一天味道全无,与荔枝相比,感觉更要娇嫩脆弱。
莼菜品性即使推崇莲藕与之媲美也不够得当,只有百花中的兰花,水果中杨梅,从异类的角度权且能与之相配。
可惜莼菜生长范围向东不过绍兴,向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离这个生长区域,所以世人很少了解这种植物。
我去吴地任职,问吴人:“张翰钟情的莼菜是什么样子的?”吴人回答不上来。
果然这样的话,张季鹰为莼菜弃官归乡,不是太赔本了。
莼菜在暮春时节生长,入夏几天就不再有了。
张翰与秋风鲈鱼并提的,难道不是这种莼菜,或者千里湘湖还存有另外一种莼菜?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周有山围绕。
古诗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赏析

古诗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赏析文言文《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yě)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时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 ōn)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释】(1)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2)为春为月:意为是春天月夜。
(3)夕岚:傍晚山里的雾气。
(4)一日之盛:一天最美的时候(5)梅花为寒所勒:为:被;勒:制约。
(6)尤:特别。
(7)石篑(ui 去声):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
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下文的“傅金吾”。
“张功甫”都是人名。
(8)傅金吾:傅,姓。
金吾,汉朝主管京城治安的官员,这里指明朝锦衣卫的官员。
(9)张功甫:南宋将领张峻的孙子,玉照堂是其园林,有名贵梅花四寻址。
(10)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11)粉汗为雨:粉末状的汗水连成一片,如雨流淌。
(12)罗纨之盛:罗纨,丝织品,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
(13)艳冶:艳丽妖冶。
(14)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15)夕舂(chōn):夕阳的代称。
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淮南子·天文训》:“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后人又以“舂”代指日落处的山名。
《集韵》:“舂,山名,日所入。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其二

昔余游西湖,既览其山水之胜,复品其风物之美。
今复游之,则益觉神往,欲记其胜,以贻后世。
遂携笔砚,记其一二,以俟他日。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余与二三好友,共登舟泛湖。
舟行于碧波之上,波光粼粼,如镜铺水。
遥望湖心,一碧万顷,烟波浩渺,似与天接。
舟至断桥,见其石栏斜倚,桥栏如虹,如梦如幻。
桥下流水潺潺,鱼跃于渊,鸟鸣于树,好一派自然之景。
沿湖而行,至苏堤春晓。
堤上柳絮飞扬,桃花盛开,游人如织。
堤畔有一亭,名为“观鱼亭”,亭中可观西湖全景。
余与友登亭,极目远眺,只见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湖中舟船往来,或游子荡舟,或渔翁垂钓,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行至曲院风荷,荷花盛开,清香四溢。
荷叶田田,如盖如伞,遮天蔽日。
荷花或红或白,或粉或碧,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余乃吟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友人亦随声附和,共赏美景。
既而,舟至平湖秋月。
此处湖面开阔,波光粼粼,月影倒映,如梦如幻。
友人戏言:“此乃人间仙境,非人间所有。
”余亦大笑,以为然。
夜幕降临,月华如水,洒满西湖。
舟行于湖上,微风拂面,凉意袭人。
余与友倚栏而立,望月怀古,心潮澎湃。
想当年,苏东坡游西湖,亦曾在此赏月,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佳句。
余亦欲效仿东坡,挥毫泼墨,留下后世。
游罢西湖,余与友兴犹未尽。
遂乘舟至雷峰塔下,仰望塔影,如剑插天。
传说白娘子曾居于此,今日得见,不禁感慨万分。
友人亦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唯有自然之美,方可永恒。
”归途漫漫,余心潮澎湃,难以入眠。
次日,再游西湖,欲寻昨日之景,却觉已非昨日之景。
人生若梦,世事如烟,唯有珍惜当下,方不负此生。
嗟乎!西湖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
余虽游历万里,然西湖之美,终难以忘怀。
愿后世游者,亦能领略此美景,共赏此风光,不负此生。
参考范文: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然杭人游湖……)原文(节选)及翻译

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然杭人游湖……)原文(节
选)及翻译
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然杭人游湖……)原文(节选)及翻译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④数为余言:“傅金吾⑤园中梅,张功甫⑥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⑦,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⑩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⑧,始极其浓媚⑨。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⑩,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石篑:一个人的号。
⑤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⑥张功甫:人名⑦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⑧#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夕舂:夕阳⑨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⑩受用:享受。
翻译: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 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五年二月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
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
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原文“绿烟”的“烟”有比喻义,唐温庭筠有句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可证。
故译文如此。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妇女们汗流如雨,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盛”,有热烈意,极言来者之众,这里用意译。
),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真是美丽、妖艳极了。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
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原句是“对文”,“工”“妙”同义,只好把它们合二而一,用“佳景”作意译并移入下句充当主语。
),这两种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西湖游记二则对照翻译:初至西湖记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原文“绿烟”的“烟”有比喻义,唐温庭筠有句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可证。
故译文如此。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妇女们汗流如雨,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盛”,有热烈意,极言来者之众,这里用意译。
),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真是美丽、妖艳极了。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
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原句是“对文”,“工”“妙”同义,只好把它们合二而一,用“佳景”作意译并移入下句充当主语。
),这两种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经典文言文:
硕鼠陋室铭蜀道难一剪梅行路难如梦令小石潭记
鱼我所欲也湖心亭看雪雁门太守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钗头凤过秦论鸿门宴使至塞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城子密州出猎
相见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故人庄夜雨寄北苏幕遮买椟还珠归园田居其一秋兴八首
旅夜书怀五柳先生传鹊桥仙湘夫人短歌行李凭箜篌
引水龙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商山早行秋词涉江采芙蓉关山月春夜洛城闻笛公输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望海潮
扬州慢石钟山记扁鹊见蔡桓公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