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清)陈维崧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

“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分析】(1)D项“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侯嬴一样得到重用的感情。

故选D。

(2)“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正满目、荒台败叶”写出了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含解析

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含解析

语文试题卷共8 页。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 1 至 5 题,第 7 至 9 题为选择题, 24 分;第6 题、第10至21题为非选择题,126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点上。

2.答第 1 至 5 题、第7 至 9 题时,一定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3.答第 6 题、第 10 至 21 题时,一定使用0. 5 毫米黑色署名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点上。

4.全部题目一定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

共 9 分)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空降兵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 biè)扭.B.倒胃口皇天后土了( liǎo)望哨.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 chēng)场面.D.敞篷车奇光异彩差( chà)不多.【答案】 D 称( chēng)心如意.瞒天过海(qiào).姹( chà)紫嫣红.白雪皑皑(ái).考点: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家质检总局拟订的《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改换、退货责任》改日起开始实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初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明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

白、红、黑联合得这样高明..,令人惊讶。

C.这些年来,跟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愈来愈多,观点愈来愈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现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俯拾皆是。

....【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实行,指目标政策等从某一天发奏效劳。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12分后)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存有志向贸然专门从事剑挥剑qiào如法炮制páozhib.充其量身材魁梧独角戏jué人才济济jǐc.存有文采初日瞳瞳舞翩翩xiān古刹钟声chàd.消防栓幡然醒悟踮脚尖diǎn春风拂面fǘ2.以下词句中,加点词语采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讨厌挑战的精神,一直积极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使我们看见了她如此震撼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温婉、优雅、洒脱、风趣都无法归纳。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堪称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就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较之,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存活,对于生态环境的毁坏,只有增加环境污染,弘扬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逐渐获得提升。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及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以下选项中,依次插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就是《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

重庆高考语文历年试卷及答案

重庆高考语文历年试卷及答案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
【答案】D
【解析】(A.韵致:风度韵味,情致;B.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C.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D.举手投足: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D项的错误在于语意不合语境)
可鞠 戕害(iāng) 针砭时弊(biān) ..
B.呕心沥血 淋漓尽致 纤维(iān) 汲取教训(jī) ..
C.天涯海角 丢三落四 提防(dī) 道行很高(h?ng) ..
D.朋比为肩 秘而不宣 佛像(fó) 看家本领(kān) ..
【答案】C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
【解析】(A鞠—掬;B“纤”读xiān;D肩—奸)
【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A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1. 写作题
假设你是一名旅游作家,你最近到了重庆,写一篇文章来描述你在这里的经历和感受。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撰写一篇题目为《我在重庆》的随笔。

2. 阅读题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短文: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缘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故事之一。

从1920年代开始,两人先后进行过多次谈判和斗争,但最终的结果是毛泽东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蒋介石则流亡海外,成为叛逆的代名词。

问题:
1. 从何时开始,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谈判和斗争?
2. 结果如何?
3. 关于蒋介石,有何描述?
3. 古文阅读题
请阅读以下古文,理解并注明其中的关键字:
日盼亭,本名梅峰亭,是南宁市的一处胜景名胜。

亭子坐落在山间,四周绿树葱茏,空气清新,颇为怡人。

远远望去,四周山岭环绕,绿意盎然。

此处是赏花和赏景的好去处,每逢春夏之际,有不少游客前来一游。

关键字:
1. 日盼亭
2. 梅峰亭
3. 南宁市
4. 胜景名胜
5. 山间
6. 绿树葱茏
7. 空气清新
8. 怡人
9. 山岭环绕
10. 绿意盎然
11. 春夏之际
12. 游客。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 1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了(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 ái)DA选项“称心如意”的“称”读音错误,应为“chèn”;B选项“�t望哨”的“了”读音错误,应为“liào”;C选项“哈蜜瓜”的“蜜”字形错误,应为“密”。

本题考查的是语文最基本的能力――识记,能力层级为A。

错误项中,“称”的读音犯了前后鼻音和音调两种错误,“了”的读音容易与方言混淆,“蜜”容易令人误以为是指瓜甜,但事实上“哈密”是一个地名。

整体难度较低。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BB 选项“高妙”意为高明巧妙,美善之至,不能用来形容色彩,因此错误。

A选项“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与前文的“即日起”相搭配;B选项“风生水起”用来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可用来形容自驾游活动开展得蓬勃;D选项“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与句中优惠活动多的句意相符。

有志者事竟成高考语文重庆(详细解析版)

有志者事竟成高考语文重庆(详细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到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鸡肋.(lèi) 蛮横.(hèng)不着.边际(zhuó)大楷字帖.(tiè)B、内讧.(hòng)哂.笑(shĕn)断壁残垣.(yuán)不落窠.臼(kē)C、惊悚.(sŏng)愤懑.(mǎn)怙恶不悛.(quān)狼奔豕.突(shĭ)D、难处.(chŭ)括弧.(hú)唾.手可得(tuò)不胫.而走(jìng)答案:C(măn应为mèn)【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首称庆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答案:C(“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解题指导】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

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

从去年开始考纲在作文部分第一次规定了对错别字的量化扣分,加大了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考查力度,这恐怕是基于网络语言错别字和学生书写错别字十分普遍的现状而提出的。

重庆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优选】

重庆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优选】

重庆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优选】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丁瑄,不知何许人。

正统间为御史。

初,福建多矿盗,命御史柳华捕之。

华令村聚皆置望楼,编民为甲,择其豪为长,得自置兵仗,督民巡徼。

沙县佃人邓茂七为甲长。

其俗佃人输租外,例馈田主。

茂七倡其党令毋馈,而田主自往受粟。

田主诉于县,县逮茂七,不赴。

下巡检追摄,茂七杀弓兵数人。

上官闻,遣军三百捕之。

被杀伤几尽,巡检及知县并遇害。

茂七遂大剽略,伪称“铲平王”,设官属。

党数万人,陷二十余县。

都指挥范真、指挥彭玺等先后被杀。

时福建参政交阯人宋新贿王振得迁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益相率从乱东南骚动。

十三年四月,茂七围延平。

刷卷御史张海登城抚谕。

贼诉乞贳死,免三年徭役,即解散为良民。

海以闻。

命瑄往招讨,以都督刘聚、佥都御史张楷大军继其后。

瑄既至,先令人赍敕往抚。

茂七不肯降,瑄驰赴沙县图之。

贼首林宗政等万余人攻后坪,欲立寨。

瑄令通判倪冕等率众先据要害,而身与都指挥雍埜等邀其归路,斩贼二百余级,获其渠陈阿岩。

明年二月,瑄诱贼复攻延平,督众军分道冲击。

贼大败,遁走,指挥刘福追之,遂斩茂七,招胁从复业。

未几,复擒其党林子得等。

尤溪贼首郑永祖率四千人攻延平。

瑄偕埜等邀击,擒之,斩首五百有奇,余党溃散。

楷之监大军讨贼也,至建宁顿不进,日置酒赋诗为乐。

闻瑄破贼,则驰至延平攘其功。

瑄被胁依违具奏。

福不能平,诉之。

诏责瑄具状。

楷等皆获罪。

瑄有功不问,功亦竟不录。

茂七虽死,其从子伯孙等复炽。

朝廷更遣陈懋等以大军讨,瑄乃还朝。

景泰初,出为广东副使,卒。

(1)下列对文言文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福建参政交阯人宋新贿王振/得迁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益/相率从乱东南/骚动。

B.时福建参政交阯人宋新/贿王振得迁/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益相率从乱/东南骚动。

C.时福建参政交阯人宋新/贿王振得迁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益相率从乱/东南骚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A. 执拗niù祛暑qū阿其所好ē吆五喝六hēB. 汤匙chí巷战xiang 久假不归jiǎ不揣冒昧chuǎiC. 鬓角bìn 蛇蝎jié稗官野史bài 成绩斐然fěiD. 窗xuan 炽热chi 浑浑噩噩hún 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炼俏皮话集腋成裘动则得咎B.朱砂冷飕飕锥心泣血犯而不校C.恭候岔路口废话连篇故弄玄虚D.敲诈副作用大块朵颐分庭抗礼3.下列语句中,加点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视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

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

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

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

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5.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6.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

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

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

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②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

”如其言。

(4分)(2)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鹧鸪天预报[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分)(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3)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4)千里澄江似练,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____________。

(6)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浆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紧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

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木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

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

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

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咱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的梦。

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

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

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

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

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

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

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4.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化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15.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6分)16.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17.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

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8.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需保持原意。

(1)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曾经播下两粒宝贵的种子:一粒叫做梦想,另一粒叫做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