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红——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活动征文范文

合集下载

最新红色文物故事400字 红色文物党史故事精选10篇

最新红色文物故事400字 红色文物党史故事精选10篇

最新红色文物故事400字红色文物党史故事精选10篇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

这双草鞋编得细密、周正,不但有鞋底,还编出了鞋帮,编鞋子用的不是粗粝的稻草,而是柔软细密的黄麻,黄麻里还细心地捻上了布条……草鞋的鞋尖上绑着小绣球,这两个小绣球是草鞋的主人谢志坚系上去的。

谢志坚是于都县岭背镇燕溪村人,他14岁那年,家乡来了红军,他当过儿童团团长,当过侦察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于都的时候,谢志坚担任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

出发那天,于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乡亲为红军送行,有送鸡蛋的,有送花生的,还有送草鞋和鞋垫的……当时,有个叫春秀的姑娘也在送行的队伍中,她是谢志坚的恋人。

穿过拥挤的人群,春秀一眼看到了谢志坚,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谢志坚身边,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泪止不住地流。

春秀给谢志坚带了香喷喷的茶叶蛋、金黄金黄的米果,还有一双黄麻编的草鞋。

这双草鞋,是前一天晚上她连夜编制的。

谢志坚紧紧攥着春秀的手说:“别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也会回来的,你放心地等待红军的好消息吧,我们很快就会打败反动派。

”听了谢志坚的话,春秀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说:“我会等。

”谢志坚带着这双特殊的草鞋,带着春秀的深深情意告别了家乡,踏上了战斗征程。

在长征路上,谢志坚非常爱惜这双草鞋,只穿过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当地老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时,让谢志坚想起了家乡人送红军过于都河的情景,想起了春秀送草鞋的情景,他便穿上春秀送的草鞋,渡过了金沙江;还有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时,由于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谢志坚心想死也不能与春秀的草鞋分开,于是他又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

山盟海誓随着春秀编制的那双草鞋,一路征战。

一个接一个硬仗,这双草鞋陪伴谢志坚一次次闯了过来。

新中国成立后,谢志坚带着草鞋回到于都寻找春秀,可那个说“我会等”的姑娘早已不在人世。

原来,当年红军走后不久,春秀就被敌人杀害了。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征文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征文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
红色,是一种鲜艳的颜色,象征着革命、勇气和牺牲。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红色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

我的家乡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有许多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烈士——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尽了苦难。

但她非常坚强,一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47 年,刘胡兰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审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党的机密。

最后,敌人残忍地将她杀害,年仅15 岁。

刘胡兰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坚定信念和勇气,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她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除了刘胡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其他的红色故事。

比如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穿越了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红色故事在发生。

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他们就是现代的英雄。

红色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记录了我们的历史,传承了我们的文化,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们要珍惜这些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富强。

红色革命故事征文

红色革命故事征文

红色革命故事征文《红色革命故事: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当吟诵起这句诗,我的眼前就仿佛浮现出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英勇无畏的身影,他们的红色革命故事,犹如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在众多的红色革命故事里,《金色的鱼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红军进入草地后,许多战士得了肠胃病。

三个病号走不快,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老班长带着三个病号艰难地走着,草地的环境十分恶劣,粮食短缺成为了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了让三个小战士能吃上东西,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怎么能填饱肚子呢?有一天,老班长在一个水塘边发现了鱼,他便用一根缝衣针做成鱼钩去钓鱼。

从那以后,老班长每天都会端着鱼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却总是吃他们剩下的草根和鱼骨头。

小战士们见老班长一天天消瘦下去,心里十分难受,可老班长总是安慰他们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终于有一天,老班长支撑不住了。

在快要走出草地的时候,他倒下了。

小战士们发现,老班长用来钓鱼的鱼钩是用缝衣针烧红了弯成的,那是他的全部希望啊!这个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却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那光芒是老班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象征。

老班长的故事只是红色革命故事中的一个缩影。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有无数像老班长这样的英雄人物。

刘胡兰,一位年轻而英勇的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铡刀,她面不改色心不跳,坚贞不屈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从容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还有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10篇)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10篇)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10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10篇)五星的光芒照耀着无数中华儿女,红色基因让华夏儿女成为每个时代的传奇,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亦在中华儿女的身上流淌着,传承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满分作文【篇1】冬去春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再次到来了,这天下午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浓厚的气氛,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为革命付出生命的烈士们。

董存瑞是八路军烈士的一员。

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他带着战友连续炸毁了敌人三个炮楼、五个地堡,当打开隆化中学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到了严重的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也一个个在中途倒下,董存瑞自告奋勇,前去爆破,他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下,可这时他的左腿已经被机枪打断,但离暗堡还有一段距离,他两次安放的炸药都未成功,炸毁暗堡,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友受到伤害,他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烈的巨响,红旗也插进了隆化中学。

董存瑞用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最英勇的烈士之一。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

他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参加了攻坚小组,战斗中,两位战友牺牲了,他也连中四枪,昏迷过去。

敌人的机枪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黄继光用他年仅20岁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烈士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我希望能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治愈病人的病痛。

和妈妈一样把欢乐留给他们,让他们不再受到痛苦,摆脱病痛的折磨,使他们能够与家人快快乐乐、幸福安康地生活在一起。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0篇)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0篇)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0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0篇)百年前的中国,黎明前的黑暗。

漆黑的夜空中,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更多人的觉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篇1】又是一年的清明节,这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去济宁烈士陵园扫墓。

早晨,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学校。

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肃穆。

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了。

路程比较远,平常我们谁也没有步行过这么长时间,但同学们竟没有一个喊累的,伴随着一路的脚步声,我们已经站在了“烈士陵园门口”了。

同学们一个个的表情分外庄重。

我们整齐的在园内排好了队,静静的参观了葬在园内的无数著名烈士的事迹。

但更多的是在战场上为和平而战死的无名英雄,为了战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为我们当地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是他们却不求人们记住,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的和平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班首先进入了烈士们的墓群区,放眼望去:无数个小小的土丘在这儿静静的挺立着,小土丘下装着的是烈士们的伟大身躯,同时这里也装着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指引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去传承这一宝贵的革命精神。

同学们五个一组围在烈士墓前:鞠躬、献花、静默。

然后解散。

自由参观烈士陵园。

同学们的脸上庄严而肃穆。

最后,大家集体拍照留念,走出了“烈士陵园”。

这次活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意义是重大的,我们这一代这个时期人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它强烈地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辈用热血、生命创造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为和平建设贡献也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无闻的为人民、为祖国、为和平出力。

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该想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该说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想得很多,要说的也很多,但我希望这些能化作一种动力,激励着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每一天,要自己渐渐变得强大起来,那么我们的祖国就会强大起来。

2023年红色革命题材征文十三篇

2023年红色革命题材征文十三篇

红色革命题材征文十三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色革命题材征文十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红色革命题材征文 __的革命老区中,__的历史了解得相对多一些,但是赣南苏区的革命史却没有认真学习过。

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中华苏维埃政权发源地瑞金红色故都的革命历史,但是始终没有机会。

这次终于有幸在局党校的统一组织下,来到瑞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叶坪革命旧址群,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

叶坪革命旧址群包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中央邮政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红军烈士纪念塔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一刻,更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接下来参观的是沙洲坝和瑞金革命纪念馆,参观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中央教育部旧址,中央审计委员旧址,中央内务部旧址,特别参观了红井。

红井是当年毛主席为了解决苏区人民用水问题而带领战士挖的,井口很大但不算深,井旁立着一块硬石碑,上面是苏区人民为了感谢毛主席而题写的十四个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沙洲坝最重要的建筑当属那栋造形如一顶红军八角帽的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和一苏大会址不可同日而语。

礼堂的变化见证着中央苏区当年的迅猛发展。

听着讲解员细细深情的讲解,看着一张张革命历史图片,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先辈们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奋发图强,不怕苦、不怕累,有的是冲劲和干劲。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瑞金是我们党践行治国理政的第一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定都瑞金,瑞金随之更名为瑞京,成为全国苏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

七年级学生作文《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七年级学生作文《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征文永不褪色的血红记忆历史是记忆的长河。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个十年值得我们去回忆?有多少个最深刻的记忆印在我们心中?我们深深的知道,在历史中我们中国人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被人重视,过么得备受欺凌。

但是,在我们心中永恒的是那血色记忆,它是在我们脑海里最深刻的伟大。

那是我们历史中革命的见证。

红色,代表着希望,和谐和美好,是中华名族的颜色。

每当春节到来,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街头巷尾的红红的装饰。

到处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洋溢着每一个人。

但是欢乐背后的心酸,大概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懂得。

曾几何时,出现红军在枪林弹雨中飞奔的声影。

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终于盼来了渴望中的胜利。

这,就是长征精神。

在电影《我的长征》中,那血与火的场面震撼了我,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刺激。

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呀!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那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

在枪林弹雨中忍受严寒饥饿,转战南北。

他们没有根据地,前有强敌后又追兵,红军就是靠“解放全中国”的信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长征是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是红色的记忆。

中国人建党伟业,开创历史征程,踏着艰难的步伐,越过长长的岁月。

有流血过得走过抗战,不屈的头颅迎着耀眼的阳光,飘扬的旗帜屹立在祖国的边疆。

未曾放弃过心中的信仰,世界的东方,跳动的心脏,红色的心,是代代相传的梦想,先烈的事迹依然口口相传,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的骄傲。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

今天,我们生活在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记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才不愧对胸前的红领巾,革命的岁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革命精神却永驻我们心间,它永远指引我们的前进.......。

红色故事优秀征文600字红色故事优秀征文(精选5篇)

红色故事优秀征文600字红色故事优秀征文(精选5篇)

红色故事优秀征文600字红色故事优秀征文(精选5篇)红色故事优秀征文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那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

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活力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

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激历史的选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从此,炎黄子孙们的梦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不褪色的红——我身边的革命文
物故事活动征文范文
永不褪色的红——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活动征文范文
在我们身边,有着一些看似普通却饱含革命记忆的文物。

它们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因此,近日我参加了一个名为“永不褪色的红——我身边
的革命文物故事”的征文活动,用文字记录下身边的革命文物
故事。

以下是我的征文范文。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是关于我的祖父的。

祖父是一位老红军,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年过九旬的祖父,依旧铭记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逢年过节总是给我讲一些他参加过的战斗和故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一张旧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解放战争时期,祖父经过长途跋涉,化装打扮,进入国民党军营地打探情报,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照片上的祖父,脸色苍白,衣服破旧,一手拿着手枪,一手拿着烟斗,面容坚毅,眼神透着坚定。

这张照片让我仿佛看到了祖父当年的壮志豪情,感受到了他坚毅的革命信仰。

这张照片曾经在祖父的战友之间流传,后来被祖父珍藏于家中。

它见证了祖父为国家和人民而顽强奋斗的过程,也象征着祖父对革命、对民族的坚定信仰。

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忆。

它提醒着我,坚持信仰的重要性,也深深地激励着我,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红色基因。

与此同时,家中还保存着一把祖父用来自卫的手枪,这也是我身边的另一件革命文物。

这把手枪,沉甸甸的,散发着浓浓的金属气息。

它曾经陪伴祖父走过了无数的艰难与危险,让祖父在那个动荡的时局中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全。

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把手枪依旧历久弥新。

它是祖父勇敢的代表,也是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革命文物,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

在这次征文活动中,我还听到了许多身边的朋友和亲戚所讲述的革命文物故事。

有人手握着一把装满回忆的毛瑟枪,有人娓娓道来关于抗日救亡、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等革命历史风云。

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明白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战士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仰。

总之,从革命历史的角度出发,革命文物活化了历史的味道,打开了一扇扇沉寂了的窗户。

在这扇窗户里,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们的寒窑之中的情形,也看到了他们的坚韧和决心。

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存在新时代的人来说,振兴民族、建设家园的初心应在心中不曾改变,焕发奋斗之光,一定要继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用新时代的坚定信仰,铭记革命历
史,不断学习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