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艺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题库和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题库和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闻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1) 2 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1)是新石器时代要紧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挑选,(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1) 3 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1)在红铜中加入锡,能够落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1)起源于商代往常,(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降。
(1) 4 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办法,又称“错金银”。
(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往后仍在沿用。
(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1)使器物有精致华丽的装饰效果。
(1) 5 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1)正面光滑璀璨,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降,(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1) 6 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1)浮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1)7 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办法,纻即麻布。
(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1)8 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
(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别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事情直到清代才改变。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工艺美术是以下哪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音乐2. 哪个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期?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3. 以下哪种工艺美术形式属于金属工艺?A. 刺绣B. 刻瓷C. 铸铁D. 陶瓷4. 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B. 中世纪C. 文艺复兴D. 现代5. 著名的工艺美术学院"黑山学院"位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中国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工艺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工艺美术是一种将实用性与美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手工艺制作、材料处理和创造性设计,创造出具有美观和功能的物品,如陶瓷、玻璃、银器等。
它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体现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2. 请谈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特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以传统技术与独特审美观念为基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其中,景泰蓝、瓷器和丝绸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而著名。
同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追求和谐的整体效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3. 谈谈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工艺美术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
例如,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和家居饰品制作,使得工艺美术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此外,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兴起也影响了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以及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三、论述题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更反映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审美观念。
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在古代,工艺美术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载体。
例如,中国古代的陶瓷和丝绸制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闻名于世。
《中国工艺美术史》(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与室内设计合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连同工艺美术在内的艺术起源,一般有(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2、(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
陶器的制坯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
3、黑陶是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里烧成的。
烧成温度一般高于(红陶)和灰陶。
4、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于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
按矿物学标准,玉是坚硬的(角闪石)或(辉石)。
5、古代青铜器铸造一般利用(陶范),也有少数用(石范)。
春秋晚期,出现了以(失蜡)法为代表的新铸造方法。
6、青铜器中鼎、鬲、簋、豆等都属于(食器)。
7、《考工记》是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8、隋唐五代是陶瓷大发展时期,如(邢窑)、巩义窑、定窑的白瓷,(越窑)、瓯窑、黄堡窑的青瓷,都极富盛名。
9、元代陶瓷最大的贡献是(青花)瓷的成熟。
它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10、宋代五大名窑为(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1、丝绸的(刻丝)工艺特点是通经断纬。
12、明朝丝织作坊大量兴起,(南京的内织染局)和(苏州织染局)可视为官府织造的代表。
的漆器达到了巅峰,进入东汉中期以后,漆器盛极而衰,数量减少,装饰趋于简素。
这与陶器的进步与瓷器的崛起有关。
13、清代的刺绣十分繁荣,出现了(粤绣)、(蜀绣)、(湘绣)、(苏绣)等,称四大名绣。
14、战国中晚期铜镜发现已多,在湖南(长沙)一带及安徽(寿县)一带出土尤多。
那时(山字)纹铜镜特别流行。
15、战国漆器装饰以彩绘为主,着色以(黑)漆地上绘(红)花最为常见。
16、(汉)代的璧出土很多,碾琢精致,被视为玉璧的艺术高峰。
17、河南安阳1939年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大青铜器。
二、选择题【20分】:1、中国古代所称“琉璃”是( D )。
A陶器B瓷器C玉器D玻璃2、1955年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的时期是( B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第一题: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简述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类物品、技艺、工艺、材料等。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涉及到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演变。
例如陶瓷、金属器、漆器、纺织品等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等。
其次,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需要对传统工艺技艺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传统工艺技艺丰富多样,如陶瓷的制作、漆器工艺、金属器的铸造等。
对这些技艺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简述陶瓷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陶瓷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红陶、灰陶到青铜器时代的青瓷,再到宋代的钧窑、汝窑、官窑等各类名瓷,都代表了中国陶瓷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其次,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
中国陶瓷制作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体系。
从原料的选取、配比到繁琐的制作工序、烧制过程,都需要工匠们精心设计和细致操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 试题五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五一、判断题1. 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2. 商代玉器以器皿居多。
(错,兵器、工具、欣赏品)3. 北方地区使用带钩早于中原。
4. 丁缓是汉代著名工匠。
5. 木画是一种在木器上镶嵌图案的装饰方法。
6. 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错,早期素瓷无纹,晚期印花刻花)7. 铁画即以铁为呈色剂的一种瓷器装饰方法。
(错装饰画)8. 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银匠。
错,元代金银器雕刻铸造工艺家9. 窦师纶是初唐丝绸纹样设计家。
二、单项选择题1.何朝宗是明代___德化__ 窑的瓷塑名家。
A. 宜兴B.德化C.景德镇D.龙泉2.张成是元代__________ 工匠。
A.雕漆A.雕漆B.金银C.玉器D.陶瓷3.古人沿佩玉是由于看重玉被赋予的______ 的意义。
B.道德A. 经济B.道德C.宗教D.爱情4.青铜豆有____ 足。
A.高A.高B.矮C.大D. 小5.拨镂是_____器的装饰方法。
A.象牙A.象牙B.金银C.漆器D. 陶瓷6.唐三彩是D. 铅釉陶器。
A.彩绘瓷 B.彩绘陶C.铅釉瓷 D. 铅釉陶7.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瓷著称。
D. 青白A.白B.黑C.青D. 青白8.黑陶的装饰常采用 C.镂空的手法。
A.彩绘 B.镶嵌 C.镂空 D. 模压三、多项选择题(有两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 紫砂陶(c d)A.产于浙江宜兴B.器物多施釉C.常以造型取胜D.产品以茶壶居多2. 殷墟妇好墓(b c d)A.发现在河南郑州B.时代属商晚期C.出土了大批玉器D.出土了司母戊鼎3. 春秋战国青铜器(b )A.主要为王室铸造B.已转向适用C.装饰仍多有浓郁的神秘色彩D.采用了许多新的装饰技法4. 中国铜鼓()A.不仅见于汉代 B.流行于西南地区C.常带金银错装饰 D.云气纹是其主要装饰题材5.秘色瓷(ac ) A.是贡瓷 B.常以贵金属装饰 C.釉色粉青 D.造型多硕大雄浑6.钧窑()A.窑址在今河南钧县B.以窑变为特征C.鼎盛于北宋D.釉层透明7.纳石失()A.是波斯语的译音B.指一种织金锦C.做法是在丝绸上以金线绣花D.明代中国曾大量织造8.釉里红()A.元代中国开始烧造B.以铜做呈色剂C.图案绘于釉上D.图案多呈白地红花效果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____红山__文化的遗址,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___西北__部。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第一章〔1〕原始社会的彩陶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特点:半坡陶器早期是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装饰花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在半坡型彩陶的文饰中,人面形花纹很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
庙底沟彩陶是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色,还消灭了带白衣的彩陶,彩陶图案都画在陶器的外外表,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繁复连续的带状花纹为主,也有带状方格纹、涡纹和圆点纹构成的成组图案。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局部地区,器形与文饰接近于庙底沟类型,器形以壶罐为主,也有盆钵碗和平底瓶等,盆钵碗中盛行内彩。
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外表打磨的相当精细,常用黑颜色绘,一般多用线条的平行、弯曲、穿插、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正雅致的图案,绚丽对称,美丽流畅。
田自秉先生总结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半山型的彩陶文饰华美堂皇,荣耀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带锯齿形的变化,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旋涡纹、水波浪、格花菱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多饰于高颈贯耳壶、大口圆腹瓮、小口鼓腹瓮和内彩的盆碗上,这种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器,是半山类型的盛行风格。
这类彩陶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的绚丽华彩。
马厂型彩陶以黑红两色,也有用单黑色的,先涂红色或施红、白色陶衣的彩陶,是马厂型彩陶的彩绘方法,他主要是始终线构成的,因此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
其次章:〔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3〕商代的青铜器有六大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
第三章〔4〕周代为什么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答:周代可以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时期。
佩玉的风气大为盛行,一切服饰之物,也都有玉石所取代。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所以君子常佩玉,除了服饰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朝聘所用的礼器和符节器的进展,符节器是传达王命的信号,无论用途和名称如何,其根本的形制都是玉刀和玉斧的化身。
工艺美术史试卷试题及含答案

工艺美术史复习纲要一、填空题1.吉州窑的窑址在__江西 _省的吉安,它鼎盛于宋朝(南宋)期间。
2.青铜是红铜_与 __锡 ________的合金。
3.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____满城 ___县,它以4.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域的主要彩陶种类有半坡、_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___庙底沟 _______、 _____马家窑_____、半山和马厂。
5.德清窑在今日的_____浙江省_____省,六朝时,其产品的主要釉色为_____青色_____色。
6.青花以 _____钴 _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此刻_____元朝 _____代。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云气纹 ____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双菱纹_______纹最常有。
8.明朝金属工艺以景泰蓝最为有名。
9.我国最早的对于工艺的特意著作《考工记》出现于战国期间期间。
10.宋朝除了五大名窑外,还有一些特别出名的民间窑场,比方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
11.清朝祥瑞图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图必存心,意必祥瑞”。
12.青花瓷以__钴 ____为呈色剂,成效一般为白地 ____青 __ 花。
13.磁州窑鼎盛于____金代 __时代,常有的装修手法有___划花、白地绘黑花 ___地黑花等。
14.秘色瓷烧造于___五代 ___代。
1、15、 ____鎏金 _____ 又称“火镀金”。
汉代时称“金涂”或许“黄涂”。
这种加工技术在 _春秋战国__期间已经出现,汉代时比较流行。
16、朱碧山是 ____元 _________ 代有名 _______银 ___________匠。
17、铜鼓最早出现于 ________春秋 ________期间,而 _______汉代 ________代的作品最为精良。
18、古彩又称 _____硬 ________彩,以 ________康熙 ________年间的作品最负盛名。
19、瓷酒具是宋朝瓷器的要点产品,特别是梅瓶和玉壶春可谓宋朝酒具产品设计的新创建。
中国工艺美术史 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中,而琮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朱碧山是 ____ 代著名 ____ 匠。
3.信期绣出土于湖南省 ____ 市,其时代为 ____ 。
4.铜鼓最早出现于 ____ 时期,而 ____ 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5.古彩又称 ____ 彩,以 ____ 年间的作品最负盛名。
6.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7.龙泉窑以烧造青瓷釉瓷器著称,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窑扬。
8.魏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 ____ 纹和 ____ 纹。
9.最早出现于四周时期,而汉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10.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散点花纹和卷革纹。
11.吉州窑的窑址在江西省的吉安,它鼎盛于宋代(南宋)时期。
12.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半山和马厂。
13.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瑬金工艺制成。
14.青铜是铜与锡合金。
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16.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瑬金工艺制成。
17.料器雕,所谓料器其实就是玻璃。
18.邢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丘县。
盛于唐朝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有白地黑花等。
19.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它们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
20.“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时期青铜器。
21.我国已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度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22.秦汉陶塑首推陕西临潼的秦始黄兵马俑。
23.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9分)1.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3.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4.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5.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吉州窑的窑址在__江西_省的吉安,它鼎盛于宋代(南宋)时期。
2.青铜是红铜_与__锡________的合金。
3.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____满城___县,它以_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4.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___庙底沟_______、_____马家窑_____、半山和马厂。
5.德清窑在今日的_____浙江省_____省,六朝时,其产品的主要釉色为_____青色_____色。
6.青花以_____钴_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现在_____元代_____代。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云气纹____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双菱纹_______纹最常见。
8.明代金属工艺以景泰蓝最为著名。
9.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出现于战国时期时期。
10.宋代除了五大名窑外,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民间窑场,比如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
11.清代吉祥图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12.青花瓷以__钴____为呈色剂,效果一般为白地____青__ 花。
13.磁州窑鼎盛于____金代__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有___划花、白地绘黑花___地黑花等。
14.秘色瓷烧造于___五代___代。
1、15、____鎏金_____ 又称“火镀金”。
汉代时称“金涂”或者“黄涂”。
这种加工技术在_春秋战国__时期已经出现,汉代时比较流行。
16、朱碧山是____元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银___________匠。
17、铜鼓最早出现于________春秋________时期,而_______汉代_______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18、古彩又称_____硬________彩,以________康熙________年间的作品最负盛名。
19、瓷酒具是宋代瓷器的重点产品,尤其是梅瓶和玉壶春堪称宋代酒具产品设计的新创造。
20、龙泉窑以烧造______粉青__________釉瓷器著称,是______宋代_____时期的重要窑场。
(210)21、魏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____忍冬_________纹和______莲花_________纹。
22、最能体现元代时代特色的丝织品代表品种是一种加金的织物,在元代文献中被称为纳石失。
23、隋代的印染工艺中,有一种用木板雕出花纹,然后将布夹着入染的,称为夹缬。
(154)24、明代宋应星的《开工天物》,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7)25、果园厂是明代封建官营的漆器生产机构。
《髹饰录》是明代的一部漆艺专著,由黄大成所著。
26、青铜器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硬度高和熔点低的特点。
27、西汉末期流行规矩镜,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
28、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南方的楚国。
29、元代的工艺美术,其中在染织工艺中较有成就的是纳石失,即在丝织物中采用加金技术,这是元代的特色。
30、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塑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工艺品。
31、隋代的陶瓷,在除了传统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继续生产外,唐三彩也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就。
32、唐代家具、其品种和样式,正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
33、汉代铜镜发展过程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镜是规矩镜。
34、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的装饰题材,如采桑、水陆攻战、弋射、宴饮歌舞、车马狩猎的画像纹,代表作有宴乐水陆攻战铜壶。
35、铜鼓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__时期,而_汉代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36、明宣德瓷器以青花最有名,成化瓷器则多小件作品,其中尤以鸡缸杯最为著名。
37、唐三彩的制品,可分为__ 器皿_、__ 人物/ 动物_三类。
38、六朝的鸡头壶到唐代演变成了__凤首壶。
39、三国时的织染工艺,以四川生产的蜀绣最著名。
40、明清时期,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县的杨家埠。
41、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为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_和文字等几种。
42、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马家窑型的彩陶。
43、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扭四个特点。
44、彩陶的制作方法是用手捏制制的,黑陶的制作方法是轮制制的。
45、宋代五大名窑为定、汝/ 官、哥、钧。
46、元代时创烧青花、釉里红,到明代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是景德镇窑。
47、“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48、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49、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50、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后者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
51、明式家具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意匠美材料美结构美、工艺美四个面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52、明末上海的顾绣是闺阁绣中的杰出代表。
53、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青瓷以越窑成就最高。
54、隋唐时期,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指越窑窑;北指刑窑窑。
55、汉代熏炉中以博山炉炉最精美绝伦。
56、宋窑中以开片为主要特征的是哥窑窑。
开片又称“蟹爪纹百圾碎”、“鱼子纹”等。
57、五彩瓷器调子较重,注重突出红色。
也称“古彩”、“硬彩”。
58、元代使用的比较多的装饰纹样为松、竹、梅。
59、夹贮,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
60、清代家具以苏作广作京作为代表,被称为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特色,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61、商代和西周前期的青铜纹样以饕餮纹纹、夔龙纹为主。
62、染缬是集印、染装饰技法的总称,分为夹缬\绞缬和蜡缬三种。
63、宋代时期以白釉剔划花和釉下黑彩为典型装饰方法的是磁州窑。
64、宋瓷中乳浊釉中含铜,青中泛红,犹如天空的晚霞的是钧窑窑。
65、明代棉花种植遍及全国。
66、宋代崇文,元代尚武,在工艺美术上的表现则是:宋代“严谨含蓄”,有高雅的艺术格调;元代“粗狂、豪放、”,犹如其民族性格。
67、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宜兴。
68、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德炉”。
69、忍冬纹称卷草,魏晋南北朝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
70、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
71、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器。
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72、在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是我国木构架特有的结构构件。
73、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称为彩陶。
74、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75、商代青铜器中爵、斝,角、觚、觯五器合称为五爵。
76、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__庙底沟,马家窑__、半山和马厂。
77、青花出现在_____元代___代。
78、秦代青铜器中蒜头瓶和____鍪_____是最具有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
79、明代宣德时期时期青花瓷器的原料是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
81、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马家窑型的彩陶。
82、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
83、宋代五大名窑为定、汝、官、哥、钧。
84、元代时创烧青花、釉里红,到明代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是景德镇窑。
85、六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86、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87、秦代陶塑十分发达,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卓越技艺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88、中国瓷器生产自宋代进入黄金时期,从横向来说,是由于该时代的手工业的发达。
二、判断题1.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X )2.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X )3.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 V )4.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型。
( X )5.在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中出土了大批玉器。
( X)6.多子奁盒装饰有许多童子。
( X )7.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V )8.窑变指钧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纹。
( X )9.祭红指明以来生产的一种红釉瓷器。
( V )10.“纳失失”是明代统治者所享用的织金织物。
(X )11.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V )12.商代玉器以器皿居多。
(X )13.北方地区使用带钩早于中原。
(V)14.在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中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玉器。
(X )15.木画是一种在木器上镶嵌图案的装饰方法。
(X )16.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X )17.铁画即以铁为呈色剂的一种瓷器装饰方法。
(X )18.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银匠。
(V )19.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信期纹。
(V )20.彩陶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烧后再绘花纹的陶器。
(X )21.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V)2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V )23.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V)24.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V)25.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V )26.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V)27.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V )28.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V )29.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X)30.宋代的建窑和吉州窑以烧制青瓷著称。
(X)31.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长江流域(X)32.《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类典籍,里面谈到了饕餮纹饰的形成与发展。
(X)33.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广泛流行,是受到当时厚葬之风的影响。
(V )34.彩绘陶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其主要用于陪葬。
(X )35.彩陶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烧后再绘花纹的陶器。
(V)36.陆羽评价越窑的青瓷是“类银类雪”,邢窑的白瓷是“类玉类冰”。
(X)37.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已经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瓷都的地位。
(V)38.明式家具的艺术特点,可以用四个字:简、厚、精、雅来概括。
(V )39.紫砂壶相传是正德年间一位卓越的匠师龚春所作,此后,名家辈出,著名的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成为四大名家。
(V )40.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惠山泥塑的总称,因以制作阿福最有特色,因此人们又称“大阿福”。
(V )41.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V)42.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V )三、选择题D1、安徽___D_______是铁画的主要产地。
A.安庆B.合肥C.蚌埠D.芜湖A2、妇好墓的年代属于__________。
A. 商晚期B.商早期C.商中期D.西周B3、唐以后的织绵大多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
A. 经线起花B.纬线起花C.通经断纬D.挖花B4、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__________。
A. 战国B.西汉C.秦D.魏晋A5、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__________。
A. 荆楚B.吴越C.齐鲁D.巴蜀C6、磁州窑的鼎盛期在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