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

合集下载

唐代古诗词大全600首。

唐代古诗词大全600首。

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7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12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绝 句 》——僧志南(宋)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 《题都城南庄》——崔护(唐)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5 《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诗里最出名的十首诗

唐诗里最出名的十首诗

唐诗里最出名的十首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大财富,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其中有许多诗歌广为传诵并被喜爱,下面就围绕唐诗里最出名的十首诗展开阐述。

一、《登高》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雄阔、笔力雄健而有口皆碑。

在游赏西岳华山时,杜甫按捺不住自己的豪情,借登高之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春晓》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写了大地的宁静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发人深省。

此诗为唐代绝妙佳作之一,被广为传诵。

三、《行路难》此诗为元稹所作,描写了行路人在山路崎岖、险阻漫漫中遭遇的各种坎坷,极具感人之力。

由于其内容感人至深、语言简洁易懂,因此被后人广为传颂。

四、《静夜思》此诗为唐代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朴实、自然、质朴的风格被后人传颂至今。

此诗中婉约清新的意境、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情不自禁的沉迷其中。

五、《登鹳雀楼》此诗为唐代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雄健的笔力、宏伟的气势抒发了作者的抱负和志向。

此诗用词华丽,寥寥数语中又蕴含了厚重的哲学思想,被誉为唐代绝妙佳作。

六、《将进酒》此诗为唐代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歌展现出李白豪放不羁的人格。

以饮酒为主题,歌颂了逍遥自在、奔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此首诗语言生动、酣畅淋漓,风格奔放不羁。

七、《悯农》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所作,描绘了农民的贫寒与辛劳,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种种不公。

此诗以其内容真切生动、语言朴实易懂的特点,深深牵动的人心。

八、《山中问答》此诗为唐代刘禹锡的代表作,以对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文人墨客的嘲讽,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此诗引人入胜,颇具哲思意味。

九、《月下独酌》此诗为唐代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自由奔放、独立自主的生命品格,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此诗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传统限制,并且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十、《长恨歌》此诗为唐代著名女诗人白居易所作,以武则天的生平事迹为主题,描绘了大唐王朝的辉煌与衰落。

唐代作者诗歌诗赋

唐代作者诗歌诗赋

唐代作者诗歌诗赋古体诗是诗歌体裁,根据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唐代作者诗歌诗赋,仅供大家参考!唐代作者诗歌诗赋11、无题李商隐?〔唐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一作:蓬莱)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2、锦瑟李商隐?〔唐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唐代作者诗歌诗赋21、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唐代艳情诗

唐代艳情诗

唐代艳情诗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其中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艳情诗。

以下是一些代表作品:
1.《江南春》- 杨炯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青楼月色咏良夜,玉楼宝镜照空城。

2.《送君之京师》- 王之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长恨歌》- 白居易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春夜洛城闻笛》- 杜牧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听不尽,往年相识尽如今。

5.《夜泊牛渚怀古》- 杨炯
牛渚西江夕,孤帆一何萧。

暮色渡江去,河清火镜遥。

这些唐代的艳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美景的追求和向往。

它们在诗歌史上独具一格,被后世广为传颂。

唐代诗人最出名的诗歌

唐代诗人最出名的诗歌

唐代诗人最出名的诗歌
以下是三条关于唐代诗人最出名诗歌的内容: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可是李白《静夜思》里超级经典的诗句呀!你想想看,在寂静的夜晚,那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可不就像那冷冷的霜嘛!就好比大夏天你看到那白花花的太阳光,哎呀,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呢!李白在远离家乡的时候,看到这月光,心里该多思念家乡呀!咱有时候出远门,看到个熟悉的东西不也会想家嘛!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的这首《绝句》真的是太绝啦!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叫着,就好像咱过年的时候放着鞭炮,那叫一个热闹!而一行白鹭直直地飞向那蓝天,哇,那场面,简直就像一群白鸽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美!杜甫用这么简单的词句就描绘出了这么生动的画面,能不让人佩服嘛!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可是李绅《悯农》里大家都熟悉的呀!农民伯伯在大中午的时候还在地里辛苦劳作,汗水不停地滴在土地上,这得多辛苦呀!就像咱大热天在外面跑一天,那汗流得跟下雨似的!所以呀,咱们可得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呀,不然怎么对得起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唐代诗人的诗句真是太经典啦,不仅词句优美,还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道理,值得我们一直传颂和学习!。

唐代的代表诗人以及诗歌

唐代的代表诗人以及诗歌

一:先秦诗歌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唐代的代表诗人以及诗歌(李白):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宋朝代表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清朝代表诗人(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半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程,裹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诗十九首唐代诗歌的优美风格

古诗十九首唐代诗歌的优美风格

古诗十九首唐代诗歌的优美风格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诞生了众多优美的古诗,被后人誉为“古诗十九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其中几首代表作的优美风格。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脍炙人口。

诗人通过运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人类的渺小相互映衬,表达了向上奋进的豪情壮志。

二、《杂诗·秋日忆山东兄弟》——刘禹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遭遇佳节思乡之情。

抒写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受。

通过简单明了的描写和自然流畅的句子结构,诗人将个人感情与社会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月夜忆舍弟》——白居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以写月,抒怀思念的手法为主题。

以短小、简练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运用平易、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五、《渡荆门送别》——杜牧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首诗通过描写离别场景,表现出离情之苦。

运用短小、简练的诗句,将壮美的自然景色和心绪相互映照,使人感受到离别中的无边思念。

六、《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首诗表达了对五岳山的景色和崇拜之情。

通过简洁而清新的文字,将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人的感受深度融合,给人以广阔无垠的胸怀。

七、《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

以短小、押韵的诗句,通过对风景的真实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震撼和自己的豪情壮志。

唐代古乐府诗

唐代古乐府诗

唐代古乐府诗
以下是几首唐代古乐府诗:
1. 《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些古乐府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珍品。

希望这些作品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君臣的宫廷诗歌创作
贞观年间是唐王朝基业初创、力求巩固的时期,当 时宫廷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应制颂圣、润色鸿业和以隋 为鉴、谏议讽喻两个方面,诗风开始由六朝绮靡浮艳 向典雅中和转变。 卢照邻曾在《南阳公集序》中云:“贞观年中,太 宗外厌兵革……内兴文事,虞(世南)、李(百药)、 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王(珪)、 魏(徴)、来(济)、褚(亮)之辈以才术显。咸能 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指 唐王朝)之得人,于斯为盛。……变风变雅,立体不 拘于一途;既博既精,为学遍游于百氏。”概括了贞 观宫廷文苑兴盛的气象。 这一大批宫廷文人绝大多数是元老重臣。他们深受 围绕在太宗周围,深受赏识,身居要职,参与新朝的 重大政治和文化学术建设,不仅对实现贞观之治做出 了重大贡献,而且形成了当时的文学中心,以他们较 为鲜明的文学观念和大量的宫廷诗作,领导着当时文 学创作的主要潮流。 其中成就较大的诗人当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 魏徴、李百药等人。
南北文化的交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差异颇大,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学,其 面貌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北风与南骚的不同,即是明证。自晋室南渡,南北方长期对 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下,南方与北方的文学,形成了 不同的风貌与特征。 魏徴《隋书·文学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 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 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即指出了南北文学的不同面貌。 自隋统一之后,南北政治上的对峙被打破。政治上的一统,也带来了文化 上交流与融合趋势的加快,南北的文风也在逐步的融合。清丽而又略嫌纤巧柔 弱的南朝文学,与北朝的刚劲、粗犷、沉厚、朴实的文风相结合,为一种既优 美又刚健的新文风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魏徴《隋书·文学传序》中所说的 “若能擢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矣。”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文学风貌。 唐代诗人经过近百年的摸索探讨,到盛唐前期终于将南北两种文风融合在 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诗歌最成熟的典范。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 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 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 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成二泣下数行(《旧唐书· 李密传》)。 再如魏徴,于唐高祖武德元年随李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在出关时作《抒怀》(一作《出关》) 诗: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 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 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 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抒发了他风云际会、君臣遇合后,为国请缨、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情,风骨凛然,气格高迈。
唐代诗歌
618 — 907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
2006年3月29日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杜晓勤
唐诗创作的繁荣

数量众多
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全唐诗》,收录诗人2200余人,诗48900余首,共 900卷。其中有别集者691家,这个收录并不完备,尚有不少遗逸。陈尚君《全唐诗补编》 在吸收近现代唐诗辑佚成果的基础上,续收唐五代逸诗6300多首。徐俊的《敦煌诗集残 卷辑校》又新辑唐人逸诗近千首。三书共收唐五代诗歌约55000多首,如果再加上散佚 不传的,数量应该更加可观的。所以,在有唐一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 如此巨大的收获,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
上官婉儿
初唐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颇有诗才,深得武
后赏识,为当时诗坛领袖,被后人称为巾帼首相第一人。
武后 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像
乾陵
无 字 碑
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
唐代统治者,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象汉代那样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 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儒、释、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终唐一 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虽然在各个时期互有消长,但基本上都得到了 自由发展,并且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 由于思想界的自由,异域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原。龟兹乐、胡旋舞、 琉璃瓦、夜光杯、胡饼、胡药乃至于袒胸露臂甚至半裸的乐伎,都成为 长安这个世界性的名都的奇观。 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互相影响,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 新的手法。如山水诗与山水画、舞蹈与书法等的相互影响。苏轼曾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 图》)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中则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 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思想文化的活跃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立,对于新的文学 形式的出现(如变文、词)也有积极的影响。
隋末唐初山东士子的刚健之作
隋末唐初,许多文士尤其是山东士子(因为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因时乘势, 纷纷希望在改朝换代、开国奠基的过程中建立功勋。他们的诗歌多表现经年征战生活和奔波求主的 境遇,得志的慷慨、豪迈与失意的潦倒、怨愤并呈于诗中。 如李密在起事反隋过程中,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曾隐姓埋名,聚徒教授。经数月,郁郁不得 志,作《淮阳感怀》诗:
张旭草书欣赏
张旭(658-74 2),字伯高,苏州人,唐 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 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 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 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 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 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 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 风之势,被称为“狂草”, 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 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 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 书《肚痛贴》、《心经》、 《醉墨贴》、《千字文》、 《自言贴》、《古诗四贴》 等。
唐诗繁荣诸因素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为唐代文学繁荣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为唐代作家提供了良好的 创作环境。唐代文学的繁荣也与当时思想、文化环境 的宽松、活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有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唐 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 外,对文人的创作也加以奖励、提倡。 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了准备。 文学的发展,总是从幼稚到成熟,从朴质到完美的。 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学高潮的到来。
唐代的异域文化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
唐王朝是继隋初统一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唐王朝建立后,接 受了前代王朝覆灭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措施,调整了当时的生产 关系,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使得社会经济很快走向繁荣,形成了“贞观之 治” 与“开天盛世” ,成为唐代乃至于封建时代繁荣盛世的象征与标志 。 《资治通鉴》载开元末(740)的情况:“天下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 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西京、东京米斛 钱不满二百,绢匹亦如之。海内富安,行者万里不持寸兵。” 不仅经济繁荣,当时唐王朝国家的版图也空前扩大。盛唐时期唐王朝影 响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 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使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样的背 景下,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人民的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曾 有过一段漫游的生活,其中一些人甚至漫游过大半个中国。如李白的“五岳寻 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杜甫的“放荡齐赵间,逑马颇清狂”。 孟浩然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两京”等等。这种漫游生活,不仅开阔了诗人 的眼界,而且增强了诗人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体验。漫游也改变了诗人的 行为方式,许多诗人具有侠客的气质,这也使他们的诗歌充满一种豪放不羁的 魅力。 所以,当时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空前繁荣,是唐代文学得以繁荣的肥沃 的政治经济土壤。
唐王朝国家的版图
唐诗史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唐代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在唐代历史发展 的不同时期,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对此,前人早已有所认识。 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 晚四个阶段: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 元初(713)近百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 历元年(766)约五十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文宗开 成元年(836)约七十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哀帝天 祐四年(907)约七十年。
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
唐以前,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等已经 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 汉魏乐府的叙事抒情手法,都给唐代作家以丰富的营养。 同时,六朝以后山水田园题材的开拓,以及对声律、对 偶等艺术技巧的探索与运用,也为唐代作家的创作提供 了很好的借鉴。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 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为唐人提供 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作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了 前人的经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把唐代文学推向高 峰的。
唐代皇帝的提倡与重视
唐代历朝皇帝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 创作也时加倡导、褒奖。 唐太宗为秦王时,于武德四年(621)打败王世充后,就开设文学 馆,置文学学士。后又开设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 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繁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 婉儿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计有功《唐诗纪事》载: “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 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 代宗皇帝也非常重视文学,王维死后,他曾关心王维的诗集编纂工作。 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等等。 另外,唐代皇帝,为了吸引人才,以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 进士科,这对于吸引士子研习诗文,促进诗歌创作繁荣,都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胡震亨《唐音癸签》说:“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 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 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 尤其大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