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论的角度
高中议论文写作辅导-观点明确、论点集中范文

高中议论文写作辅导:观点明确、论点集中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自己应该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这个观点与看法对于议论文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论点。
议论文的写作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观点明确、论点集中。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即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可以有分论点,但分论点是服务于中心论点的,所以不管怎样,作为议论性的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展开议论的时候可以围绕这个观点作多层表述,切不可旁枝斜出,中途偏离目的地。
固然,我们的作文是需要联想,需要挥发,但联想与挥发不是旁枝斜出,而是围绕观点的一种艺术阐述,一种层进的展开。
而议论性文章的旁枝斜出并不是丰富内容,而是损害内容的表达,会把议论引入到岔路,使行文脱离方向。
一、确立论点的原则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要表明己见,进而关注生活,所以议论文确立论点的原则是:首先观点明确。
明确是要态度鲜明地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要陷入绝对和片面的境地,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
第二论点有针对性。
因为议论文一般只要解决一个问题,所以立论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让读者读后一目了然知道作者要传递的思想和看法。
其三论点有新意。
这里所说的“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人无我有。
另一层是已有说法,再另创新意。
在日常议论文写作中要求篇篇文章都有新意是比较困难的,但“新意”是议论文写作的追求所在,应该把这条标准作为始终追求的对象。
其四论点要集中。
一般一篇文章论证透一个论点就很不容易,所以千万不要贪多求大,东拉西扯。
这四个方面,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观点明确、论点集中这两条。
二、怎样使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明确要使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
因此,应该注意这样三点:写前明意、写时宗意、写后查意。
(一)写前明意为了使文章写得好,对自己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从材料中的“才可能”或是客观规律上,我们可以明确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只 有坦诚交流,实现心与心相连,交流才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的相遇。 ④实现“真正的相遇”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 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 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 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
(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 (第二分论点,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 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 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 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 。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 。
(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例文点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 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 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 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 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 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 ,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之如何运用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
例如,有一篇发表在报纸上谈教育重要性的文章,为了论证“发展经济,教育先行”的观点,列举了日本战后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确凿的数据,有力地证实了观点的正确性。
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尽人所知并为人所工人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选用作论据的理论必须是经过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而且至今仍有生命力的。
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如是原文摘引,应避免断章取义;如是原意概括,应该符合原文的基本内容。
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一句话,就是选择那些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一、要善于选择论据1.吻合性原则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
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
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
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例如下面三个材料: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
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1.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定稿

多角度思考
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
常见思维方式
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
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 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 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只限于对一种事物的思考。 坚持正向思维,就应充分估计自己现有的工作、 生活条件及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就应了解事物发 展的内在逻辑、环境条件、性能等。这是自己获 得预见能力和保证预测正确的条件,也是正向思 维法的基本要求。
逆向思维: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
思维方式,如“司马光砸缸”。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 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 王说(yuè)之,廪[lǐn]食(sì ) 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 内储说上》)
1.正面思考: 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2.侧面思考: A.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 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
•正面(赞美)
1.洁白无瑕、一尘不染 2.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反面(批评)
3.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4.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 山枯寂、万木萧条
以“牛”为对象,类比现实生活,写出不 同立意的文章提要。
1.牛的雄壮形象,暗喻时代特征。生活在当下社会,也 应像牛一样充满活力。 2.牛性格温和,又有犟劲,为人、为学应有这股牛劲。 3.牛甘于奉献,写人的奉献精神。 4.写伟人的谦虚。鲁迅先生自比一头牛,郭沫若自比牛 尾巴,茅盾先生自比牛尾巴上的一根落毛。 5.牛反刍(生理特点),引申到学习也应用此法——温 故而知新。 6.牛有多种:耕田的、运输的、提供肉食的、用来角斗 的„„人生也可以有很多方向,成就各自的精彩。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技巧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技巧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技巧篇1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写文章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
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
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也就是议论文的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即正文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即观点+论据+分析+归纳。
按照高考作文的字数等的限制,本轮部分一般情况下,由这样的三个层次展开,这样三个分论部分就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论点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或者几个材料,逐一论证。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一个向度,就是说,分论部分必须要据中心论点的同一角度,同一层次展开,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部分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同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几个分论部分要做到分得开,扣得住,排得顺的原则。
所谓分得开就是说几个分论部分之间必须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或交叉关系;扣得住就是分论部分必须根据中心论点的走向而展开论述;排得顺其实是作文形式方面的要求,就是分论部分的几个层次之间的句式大致要做到结构一致性,文字量也要均衡等。
所谓递进式,就是要求文章总体上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但在主体部分要纵向展开,运用层递式结构,即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层深入一层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高考作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高考作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1)概述材料,提炼观点①概述材料的方法指导第一,要选好概述的角度。
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给我们的思维指向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
我们要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进行概述,以便提炼出一个正确的观点来。
第二,概述的材料与观点要保持一致。
第三,要有重点、有条理地概述。
第四,语言要准确、简洁、灵活,用较少的文字或一句话概述材料。
第五,概述材料的位置一般放在开头,有利于作者因材料而发表议论。
②提炼观点的原则第一,准确、新颖。
第二,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第三,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③概述材料、提炼观点的基本模式如:最近,我读了《美丽一生》一文,这篇文章主要叙写了……(概述材料)读完文章,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提炼观点)。
综上所述,概述材料提炼观点,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思维指向。
第二,从材料中提取的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第三,概述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第四,概述材料力求语言简洁、明了。
第五,提炼的观点要用判断句为好。
(2)选用典型充分的论据①选择论据的要求第一,围绕中心论点,能证明中心论点。
第二,准确、真实。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够道听途说、虚构臆造,也不能用想象和比喻构成论据。
第三,典型。
要借一斑而窥全豹,以一当十,不在多而在精。
第四,新颖。
要有时代性,角度独特,独具慧眼。
写老例要变换角度,避免雷同。
第五,论据的表述要概括、简洁、准确、清楚。
②如何寻找、选用典型充分的论据第一,从课文中寻找论据。
第二,从现实中寻找论据。
第三,从历史中选取论据。
第四,从文学作品中寻找论据。
第五,从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中选取论据。
③论据的表述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用凝练、概括的语言表述原材料。
第二,根据论点对材料作适当的补充。
第三,要分析、阐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④训练方法第一,建立素材库,头脑里多储存一些古今中外的事例,寻找论据时要做到“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2011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因果立论分析与示例

认识 “ 对人们做事及身体等方 面的危害 , 而提 怒” 从
高制怒 的 自觉性。 由果 溯因 , 则与上述 思维相反 , 是对 已经发 它 生的现象 、 事件 回溯其原 因。 比如“ 业精于勤 荒于 嬉”行成 于思毁 于随”这样警策性 的话语 , “ , 就是典 型的由果溯 因。 业精” “ “ 、业荒” “ ”之所 以如此 是 果 ,
果关系分析事物 ,简化了事物的各种矛盾关系 , 从
其发展首尾两端对事物作出评价 , 有利 于在纷繁 复
杂 的矛 盾中抓住 主要 矛盾 ,找 出问题 的关 键和 实
质。
由因求果 ,可 以对事 物 的发 展作 出明确 的预
—
—
—
—
—
印制的挂 面包装袋 。 由于一点之 差全部报废 。这一 点就 差在 “ 字错 印成 了“ 字 。 乌” 鸟” 堂堂的“ 市” 乌X 变成“ 市” 乌X 。
’
・
・
’
Y ’ - ・ ; ・;・ t ; - ・ .・
-・
. ・ -.
21 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 0 1 因果立论分析与示例
内蒙古 鄂尔 多斯市 第一 中学 龙 天华 南 开大学 文学 院 徐 江
因 果 立 论概 述
徐江
一
见 。比如以“ 制怒 ” 为题作文 , 人们很容易提 出以下
年这个厂 专 门设计 了精 美的包装袋 。但 这一 点之 差, 致使花 巨资印成的 1 重包装袋 变成废纸 。 0吨 就 这件事写 篇评论 ,运用 因果 立论法最 为有 利 , 以由果溯 因。所 谓 由果 溯因 , 可 从思维 方法上
() 5 精神意识腐败 , 借机 出国旅游 , 尝不 是此 未 次事故 的深层 因素 。按照常规 , 这一设计样稿起码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确立中心论点并拟写分论点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确立中心论点并拟写分论点什么是论点呢?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我们在确立论点时要注意这样三个原则:第一,论点要正确。
也就是说作者所提出的论点要符合辩证法不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论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
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示其规律。
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使整篇文章失败。
第二,论点要鲜明。
就是说在一篇议论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态度要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论点鲜明还包含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确立的论点要有明确的目的。
议论文所要论证的事情概括起来有三种:一种是解答“是什么”的问题,一种是解答“为什么”的问题,一种是解答“怎么办”的问题。
第三,论点要新颖。
写作议论文,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不同于“旧识”的新观念,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时代在前进,在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应随之改变,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对前人的看法提出补充意见也可以是匡正性论点。
一、确立中心论点01.议论文提炼论点的切入点①谈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②谈对陈旧观念的不同看法;③谈对历史典故的偏颇评说。
当然,以上三个方面不能孤立起来,很多时候是综合运用的,只有将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才能提炼出好的论点。
还应注意,在提炼论点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准一个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从大处着眼,才能高瞻远瞩,体现时代精神;只有从小处着手,才能以小见大,言之有理。
注意事项:①抓主要信息;②角度多元化;③立意要新颖;④语言要简洁。
02.提出中心论点的技巧①开门见山法: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
②释题入篇法:在文章开头,就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释题入篇法。
这种开头方式往往使文章节奏舒缓,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
③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贴切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考作文立论的角度
古人云:“一树梅花万首诗。
”我们观察事物,所站位置不同,所取角度不同。
所持情感态度不同,就会触发不同的感想,引起不同的联想,获得不同的结论。
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
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把握。
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主题,写出异彩纷呈的文章。
结论是否新颖、独到,完全取决于立论角度的选择。
同一作文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写作角度,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
一、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写作角度
从自己感到陌生的角度写作,自己心中无数,无话可说,写起来不是胡编乱造,就是言不由衷。
如“不诚信不为过”,虽然“逆向立意。
反弹琵琶”,但这样的提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不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
观点本身错误,当然也无法写得很充分。
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作者本人对所论问题没有足够的了解有关,写作的失败实际上是没有正确选取写作角度所致。
二、要选择切入点较小的写作角度
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出现大而空洞,泛泛而
谈之病。
角度小,笔力易集中,就容易写出好文章。
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
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
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
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
总之,立论角度小。
可以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
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
就是缺乏新意。
而有一篇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文章中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
作者就是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
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
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三、要选择见解新的写作角度
立论追求新颖。
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
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
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
主要有:
1.角度新。
是指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陈规,学会逆向思维。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事物是多侧面的,但选择立论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不适合现今人们思想的内容,也要从新时期的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全部要创新这样的观点。
2.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
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识。
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3.境界新,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客观实际。
从特定的材料人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
如论证“舅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意。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
四、要选择有社会价值的写作角度
如有一则竞赛作文材料:“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饥饿的狼发
现了一只野兔,便不停地追赶。
兔子走投无路,情急之中钻进了一个树洞。
狼哪肯放过就要到手的美味,便死死守住洞口。
夜深了,狼冷得直发抖,但为了吃到野兔,狼怎么也不愿离开。
第二天早上,野兔从树洞里探出头来,发现狼已经冻死了。
野兔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踏过狼的尸体扬长而去。
”参赛作品主要呈现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野兔的角度立论,主要观点有“坚持就是胜利”,第二种观点是从狼的角度立论,主要观点有“成功在于变通”。
最后评定,获奖作文多半是写第二种观点“成功在于变通”,这一立论能切合当今世界形势。
更具有社会价值。
确立论点的过程在议论文中就是要作者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
生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相、矛盾冲突中,分清主次,认识本质,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即文章要论证的论点。
对于同一事理,立论角度变换,往往翻出新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就会发现不同的思维意义,才会写出“笔走龙蛇意高远,纸留珠玑旨深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