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测试方法四、环氧树脂主要检测项目1、凝胶时间:使用凝胶时间测定仪,调节到规定温度后,将约1g的试料放在仪器指定部位,用搅拌捧或刮刀匀速同向搅拌,到试料不成丝状拉出时结束,试料放在仪器上到结束时所用时间即为凝胶时间。
2、吸水率把试料按其固化条件做成10515mm的固化块,用分析天平称出固化块的重量,然后放入25℃的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把固化块表面的水份擦干净,再用分析天平称出浸泡后的固化块重量,按%比计算出。
3、硬度:把试料按其固化条件做成50505mm的固化块,确保固化物表面平整,然后用邵氏D 型的橡胶硬度计垂直压下,硬度计指针所在位置的数据就是被测物体的硬度。
4、外观:用肉眼观察色调,有否异物的混入;5、比重:使用MD-200S型电子比重计测试;6、粘度:在内径约25mm,深度约75mm的容器中注入试料到容器口部,保持温度在250、3℃,按规定的转子和转数,打开粘度计,读出5分钟后的数值,再乘上不同转子和转数代表的系数,就是该试料的粘度。
7、热变形温度:将长宽高为1101015mm的样块平放在间距为100mm的支座上,在样块的中间加上压头,压头上加上所需的砝码(A+C+D),将百分表调零,然后开始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块的变形量加大,当变形量达到0、25mm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
8、触变性:把被测试的产品用玻璃棒或铁棒点在PCB板和铁片上,观察点胶后的形状,记录下来,(点胶的直径约10mm)然后放在烤箱中按其固化条件固化后取出来再观察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是否有变化。
触变性分三个等级:①、触变性较好:固化后的形状与固化前的形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②、触变性一般: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比固化前的形状稍有流动扩散现象。
③、触变性较差: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比固化前的形状明显不一样,胶水在固化过程中有流胶的现象。
9、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将直径100mm,厚10、3mm的圆形试片放在ZC-3型高阻计底座上,将上压板放在试片中央,将高阻计调到Rs,测出的数据即为表面电阻;将高阻计调到Rv,测出的数据即为体积电阻。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
为了确保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1.物理性能指标1.1密度检测环氧树脂的密度是其质量与体积比值。
可使用比重瓶法或密度计进行测定。
1.2硬度检测硬度是环氧树脂固化后的表面硬度,常用方法有巴氏硬度法和杜氏硬度法。
1.3耐磨损性检测可使用砂轮磨耗试验机进行环氧树脂的耐磨性检测。
1.4耐冲击性检测可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环氧树脂的耐冲击性检测。
1.5耐热性检测可使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检测。
2.力学性能指标2.1抗张强度检测抗张强度是材料抵抗拉伸破裂的能力,可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2弯曲强度检测弯曲强度是材料抵抗弯曲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弯曲试验机进行测定。
2.3压缩强度检测压缩强度是材料抵抗压缩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4剪切强度检测剪切强度是材料抵抗剪切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剪切试验机进行测定。
2.5冲击强度检测冲击强度是材料抵抗冲击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测定。
3.热性能指标3.1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分子态的温度,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测定。
3.2热膨胀系数检测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膨胀程度,可使用热膨胀仪进行测定。
3.3热导率检测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可使用热导率测定仪进行测定。
4.电气性能指标4.1介电常数检测介电常数是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可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进行测定。
4.2介电强度检测介电强度是材料抵抗漏电和绝缘破裂的能力,可使用介电强度测试仪进行测定。
4.3体积电阻率检测体积电阻率是材料导电的难易程度,可使用体积电阻率测试仪进行测定。
5.化学性能指标5.1耐酸碱性检测可使用酸碱溶液对环氧树脂进行浸泡测试,观察其变化情况。
5.2耐溶剂性检测可使用溶剂对环氧树脂进行浸泡测试,观察其溶胀情况。
环氧树脂标准

环氧树脂标准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环氧树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1.环氧树脂基础标准
环氧树脂基础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的分类、名称、符号、性能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标准是制定其他环氧树脂标准的基础。
2.环氧树脂检测方法标准
环氧树脂检测方法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老化性能测试等。
这些标准为保证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3.环氧树脂应用标准
环氧树脂应用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规范,包括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
这些标准为保证环氧树脂产品的应用效果提供了指导。
4.环氧树脂安全规范
环氧树脂安全规范规定了环氧树脂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以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这些规范包括防火、防爆、防毒等方面的内容。
5.环氧树脂行业标准
环氧树脂行业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地的标准。
这些标准为保证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依据。
总之,环氧树脂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应用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推动环氧树脂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一、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相对密度
环氧树脂的相对密度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指环氧树脂在20℃时,其质量与容积之比,也就是单位质量的体积,通常以g/cm3为单位。
环氧树脂的相对密度值一般在1.1~1.7之间,值越高表示密度越大。
2、熔点
熔点是指环氧树脂在恒定压力下既未融化又不发生结晶的最低温度,即树脂的固化温度,也叫液化温度。
环氧树脂熔点一般在80~200摄氏度之间,值越低表示可以在低温下完成固化反应,具有更好的耐热特性。
3、模量
模量,又称弹性模量,是指环氧树脂在机械拉伸状态下的弹性程度,也就是树脂受到一定的外力拉伸时,其形变量与外力的比值。
常用的单位是GPa。
一般而言,环氧树脂的模量越高,树脂的弹性越大,耐扭曲性能越好,抗冲击性能也会更高。
4、硬度
硬度是指环氧树脂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其表面受到的拉伸、挤压等外界力弹性反应的程度,也就是树脂的塑性程度。
常用的单位是Shore A。
通常50~90之间的值表示良好的塑性程度,值越高表示越能承受外力,硬度越高。
5、抗紫外线性能
抗紫外线性能是指环氧树脂对紫外线的耐受能力,也就是树脂的紫外老化性能。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三、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1、环氧树脂环氧值、环氧当量的测定可用光谱分析法或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光谱分析比化学分析容易操作,但是需要用标准试祥做成定量线。
①光谱分析法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谱等分析方法是很普及的,可用于环氧树脂的定性分析或环氧基的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吸收法:首先用一系列已知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做出A910cm-1/A1610 cm-1 (其中910cm-1是环氧基的吸收峰,1610 cm-1是苯环的吸收峰)基线,然后做出A910cm-1/A1610 cm-1与环氧当量标准曲线。
这样在测定某一环氧树脂试样的环氧当量时,只需知道该环氧树脂A910/M1610的比值,即可确定其环氧当量。
②化学分析法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过量的盐酸与环氧基作用,定量生成氯醇,将过且的盐酸用碱滴定法定量,。
常用的溶剂有丙酮、无水醚、吡啶等。
有时不用盐酸,而用溴化化氢酸、碘化钾与盐酸、过氯酸与季铵溴化物等为卤化剂,进行直接滴定。
方法多种多样,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法是高氯酸法,适用于各种环氧树脂,但操作过程繁琐。
另外还有盐酸/丙酮法、盐酸吡啶法以及盐酸二氧六环法。
我国沿用的测定方法以盐酸一丙酮法和盐酸一吡啶法,其中盐酸一丙酮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环氧树脂,而盐酸一吡啶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环氧树脂。
相对来说,盐酸一丙酮法应用较多。
溴化季按盐直接滴定法a)原理原理是通过高氯酸(HClO4)与溴化四乙基铵(NEt4Br)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与1,2-环氧基的定量反应。
该程序包括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溶解在含溴化四乙基铵的环氧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以结晶紫为指标剂,当环氧基被消耗完,过量的溴化氢会引起过量的结晶紫指标剂变色。
b)溶液配制结晶紫指标剂:取结晶紫0.5g,溶解于100ml冰醋酸中即得,0.1 mol /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配制取无水冰醋酸550ml,加入高氯酸HClO4(W/W在70%左右,比重1.75)8.2ml摇匀,在烧杯中缓缓滴加24ml醋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放冷至室温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冰醋酸稀释至刻度线,摇均匀后,放置24小时使醋酐与溶液中的水充分反应完全。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三、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1、环氧树脂环氧值、环氧当量的测定可用光谱分析法或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光谱分析比化学分析容易操作,但是需要用标准试祥做成定量线。
①光谱分析法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谱等分析方法是很普及的,可用于环氧树脂的定性分析或环氧基的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吸收法:首先用一系列已知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做出A910cm-1/A1610 cm-1 (其中910cm-1是环氧基的吸收峰,1610 cm-1是苯环的吸收峰)基线,然后做出A910cm-1/A1610 cm-1与环氧当量标准曲线。
这样在测定某一环氧树脂试样的环氧当量时,只需知道该环氧树脂A910/M1610的比值,即可确定其环氧当量。
②化学分析法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过量的盐酸与环氧基作用,定量生成氯醇,将过且的盐酸用碱滴定法定量,。
常用的溶剂有丙酮、无水醚、吡啶等。
有时不用盐酸,而用溴化化氢酸、碘化钾与盐酸、过氯酸与季铵溴化物等为卤化剂,进行直接滴定。
方法多种多样,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法是高氯酸法,适用于各种环氧树脂,但操作过程繁琐。
另外还有盐酸/丙酮法、盐酸吡啶法以及盐酸二氧六环法。
我国沿用的测定方法以盐酸一丙酮法和盐酸一吡啶法,其中盐酸一丙酮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环氧树脂,而盐酸一吡啶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环氧树脂。
相对来说,盐酸一丙酮法应用较多。
溴化季按盐直接滴定法a)原理原理是通过高氯酸(HClO4)与溴化四乙基铵(NEt4Br)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与1,2-环氧基的定量反应。
该程序包括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溶解在含溴化四乙基铵的环氧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以结晶紫为指标剂,当环氧基被消耗完,过量的溴化氢会引起过量的结晶紫指标剂变色。
b)溶液配制结晶紫指标剂:取结晶紫0.5g,溶解于100ml冰醋酸中即得,0.1 mol /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配制取无水冰醋酸550ml,加入高氯酸HClO4(W/W在70%左右,比重1.75)8.2ml摇匀,在烧杯中缓缓滴加24ml醋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放冷至室温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冰醋酸稀释至刻度线,摇均匀后,放置24小时使醋酐与溶液中的水充分反应完全。
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技术

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技术
环氧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涂料、电子和航空等领域的高分子材料。
其性能稳定、耐腐蚀、耐热、耐候性好,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环氧树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环氧树脂的成分控制、质量检测等。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快速、无损、可靠的物质检测技术。
红外光谱法通过分析物质吸收、反射、透射红外光谱的特点,来确定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因此,红外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物质检测中。
在环氧树脂的生产和使用中,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环氧树脂的成分和结构。
环氧树脂的主要成分是环氧基团和酸酐团,通过红外光谱仪可以检测到它们的吸收峰。
环氧树脂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如固化剂、助剂等,这些物质也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法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法的优点在于快速、无损、可靠,同时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因此,它在环氧树脂的生产和使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环氧树脂耐黄变测试标准

環氧樹脂耐黄变测试标准
一、测试样品准备
1.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環氧樹脂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光滑、无气泡、无杂质。
1.2 将样品制作成规定尺寸的试样,厚度控制在2-3mm之间。
1.3 准备若干个空白对照组,以评估测试样品的耐黄变性能。
二、测试环境控制
2.1 确保测试环境温度保持在25±2℃,相对湿度保持在65±5%。
2.2 选用符合要求的紫外光老化试验机,设置试验条件为连续光照,温度为50±2℃,相对湿度为65±5%。
三、测试程序
3.1 将试样放置在紫外光老化试验机中,保持试样表面与紫外光源垂直,且无遮挡物。
3.2 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和性能检测。
3.3 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包括颜色变化、硬度变化、弹性变化等。
四、数据分析
4.1 将检测数据整理成表格,列出每个时间点的数据。
4.2 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判断试样的耐黄变性能。
4.3 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估样品耐黄变性能的优劣。
五、结果判定
5.1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试样的耐黄变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5.2 如果试样的耐黄变性能达到预期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的检测规范
一、试剂和溶液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盐酸(GB 622);硫酸(GB 625);重铬酸钾(GB 642);丙酮(GB 686)。
稀盐酸溶液:用1份体积的盐酸与17份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
氯化钴溶液:用1份质量的氯化钴与3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
三氯化铁溶液:用5份质量的三氯化铁与1.2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
氯铂酸钾溶液:在50mL的烧杯中称取790mg的氯铂酸钾,准确至0.1mg,用稀盐酸溶液溶解。
溶解时,可略加热,直至所有的氯铂酸钾全部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全部倒入100m 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二、仪器钠氏比色管:25mL,管外径20mm;分析天平:感量0.1mg;架盘天平:感量0.1m g;容量瓶:25m L、100m L;移液管:0.1m L、1m L、10m L、50m L。
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配制1~8号色标的配制。
用移液管将氯铂酸钾溶液按下表所示量分别移到8个25mL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
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1~8号。
9~18号色标的配制。
用移液管将氯化钴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按表2所示量移到10个100m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
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9~18号。
色标的存放。
配成的加德纳色标应存放在暗处,每半年至少用参比溶液校核一次。
四、试样将4份质量的环氧树脂溶解于6份质量的丙酮。
五、操作步骤将试样倒入干净的比色管中,然后把装有试样的比色管与装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比色管并列放置,在白天的散射光下,从侧面目测,比较颜色。
注:白天散射光,是指日出后到日落前3h,从无日光直接照射的朝北窗户进来的光。
六、结果表示以与试样溶液颜色相同或最接近的色标号码表示试样的颜色。
在需要更精确的表示时,则应说明与其相近的程度。
例如,颜色在5和6之间时,则可表示为5、5+、6-和6几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