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实验(共43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实验(共43题,有答案)1.(2019•鄂尔多斯)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2.(2019•莱芜区)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3.(2019•上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共35题,有答案)

2019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共35题,有答案)1.(2019? 恩施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当他把烛焰移到焦点处时,移动光屏,竟然在光屏上也看到了烛焰的像,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因为2.(2019?西宁)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 )。
3.(2019?鞍山)小明用焦距是15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他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 )向(填“左”或“右” )移动适当距离,就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的实像。
4.(2019?大连)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 实验中,物体指的是(填“烛焰”或“蜡烛” )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
5.(2019? 镇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少许。
6.(2019? 仙桃)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
显微镜的物镜是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选填“凸”或“凹” )。
7.(2019? 玉林)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选填“强”或“弱” ),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8.(2019?陕西)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透镜。
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物距是____cm.像距是____cm(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4)如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成____、____的实像.此时用一小块不透明的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___(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如果能,像变___(填“亮”或“暗”)。
答:20 40 放大右倒立缩小能暗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______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 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___ 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
(4)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0 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 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 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__。
完整版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9 青岛,141.(出,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 )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2.(2019上海,2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现蜡烛的位置如图9 所示10 。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厘米, 调至发现光屏上有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厘米为10 。
)(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一个倒立、)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2019聊城,(3.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为(1 )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 C.15cmB.10cm A.20cm的关系,可得出:2)比较物距μ与焦距f(。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或“<”)v.(选填“>”(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μ)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威海,234.(2019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cm(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818“、“17”、“17﹣16时,像距ν应该在(选填“15﹣16”、“﹣=(2)当u25cm)“缩小”(选填“放大”或当cm范围内;u=60cm时,光屏上成”“﹣19”或19﹣20);此(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选填“变暗”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时,用遮光板遮住LED“缩小”或“不完整”)。
的数据,如图u10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h′与物距=)(3LED光源的高度h ′与u的关系图象。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二)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像。
4.(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生活中的透镜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 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生活中的透镜专题1.(2019遂宁, 11)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好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能够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摄影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减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9 怀化, 14)小强在做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获得一个倒立、减小的清楚的像,以下器械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 平面镜3.( 2019 吉林, 8)“ 5G 时代”已经到临,手机功能日趋强盛。
人们在使用手机通话是是靠来流传信息的,使用手机摄影是利用来成像的。
4.(2019 娄底, 13)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纳了人脸辨别系统(以下图),辨别系统的摄像机能够自动将镜头前1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达给设施辨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 2019 江西, 4)校园内安装了很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能成倒立、减小的_____像。
6.( 2019 自贡, 5)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以下图,联合图片剖析,下边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面镜能成减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同样的状况下,拍摄乙照片刻,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同样的状况下,拍摄乙照片刻,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7.( 2019 襄阳, 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面镜能够成倒立、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乐古隆半途中,为父亲母亲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好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亲母亲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 ,他向退后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 一点。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含答案)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A.a端变细,b端变细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D.a端变粗,b端变细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4.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
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
5.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6.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习题及详细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及详细答案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成的像是__________立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________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_________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_________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_________的.4.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__________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__________.1大于二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倒相等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远景物大小4倒立放大的虚像下远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镜。
2.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______侧成______实像,光学装置______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______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______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专题1.(2019山西,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2.(2019鸡西,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3.(2019广东,27)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4.(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5.(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2019无锡,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
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7.(2019天水,1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8.(2019临沂,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 .65~80cm C .80~95cm(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9.(2019巴彦淖尔,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10.(2019辽阳,29)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井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填“光屏”或“凸透镜”)。
(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cm 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现清晰的像。
(5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透镜的焦距应(填“大于”或“小于”)10cm。
11.(2019北海,26)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作用,是(选填“凹”或“凸”)透镜(2)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cm。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12.(2019南京,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13.(2019沈阳,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 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____(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14.(2019宿迁,21)实验空常用蜡烛完成以图光学实验:(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5(2019长沙,20)如表是小海同学用焦距f=10cm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的记录表,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距u满足条件(选填“u<f”、“f<u<2f”或u>2f”)时,凸透镜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应用了凸透镜的这个成像规律。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物距由20cm变为22cm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小海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6.(2019咸宁,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