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的概念

合集下载

产业集聚的意义

产业集聚的意义

产业集聚的意义一、产业集聚的定义与概念产业集聚是指相同或相似产业在特定区域内大量聚集的现象。

在这个区域内,同一产业的企业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形成一个产业链。

产业集聚可以是跨行业的,也可以是同一产业的。

二、产业集聚的原因1.资源禀赋:某个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的丰富或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得某个产业在这个地区具备竞争优势,吸引其他企业进驻。

2.市场因素: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大,对于某个产业来说,市场需求充足,有利于企业规模扩大,形成集聚效应。

3.技术创新:某个领域内的技术革新和突破,会吸引相关企业进入该地区,以便更好地获取技术分享和创新合作的机会。

4.政策支持:政府为某个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该地区。

三、产业集聚的意义1.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2.人才聚集: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因为企业众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

人才的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和共享,形成创新驱动的强大力量。

3.增加就业机会:产业集聚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相应地,增加的收入也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4.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5.地区竞争力:产业集聚提高了地区的产业集束能力,增强了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产业集聚区形成了辐射带动效应,吸引了更多企业和投资进入该地区。

四、产业集聚的案例1.硅谷:硅谷是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集聚了众多的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

硅谷拥有着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中心之一。

2.上海浦东新区:浦东新区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发展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商务枢纽。

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模式和国内部分城市的经验做法

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模式和国内部分城市的经验做法

产业集聚的概念和形成模式一、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二、产业集聚形成模式1、市场创造模式。

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附近。

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2、资本转移模式。

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

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

这种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被称为资本迁移模式。

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产业集聚的五种主要类型1、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

该类型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1—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比如江苏吴江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集聚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

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导下,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

例如,江阴以一家上市公司(申达集团)为启引点,吸引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投资商进入,逐步形成为“亚洲包装中心”;许昌以瑞贝卡公司为龙头,汇集了龙正、神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112家、个体生产专业户900多家,发制品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15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产业聚集基本知识

产业聚集基本知识

产业聚集基本知识一、产业聚集的概念释义及理论简介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理论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二、产业聚集的形成模式1、市场创造模式: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聚集地点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

2、资本转移模式: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某一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在生产区位上做出重新选择时,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新悬着区域汇聚。

这种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

我部主导的台湾项目所含属的太平湾产业聚集区项目就类属于资本转移模式的产业聚集模式。

三、产业聚集形成分类1、指向性集聚:是指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

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并形成产业集聚体。

2、经济联系集聚: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另一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是指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

四、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区别: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重庆打造亿台级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按照其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大体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三种。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并不矛盾,而是互动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来看,产业聚集必然牵动起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的方法

产业集聚的方法

产业集聚的方法(原创版4篇)《产业集聚的方法》篇1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供应商、客户、人才、资金等资源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促进产业集聚的方法:1.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集聚。

例如,政府可以在某一地区提供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2. 人才吸引: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因此可以通过吸引人才的方式促进产业集聚。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集聚。

3. 产业链完整性:产业集聚需要产业链的完整性支持,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企业投资、完善产业链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

4. 创新环境:创新是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创新环境,如技术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

5. 金融支持: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金融支持,如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

6. 产业协同:政府可以通过促进企业间的产业协同,如共同研发、生产协作、市场拓展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

7. 集聚区建设:政府可以在某一地区建设集聚区,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等支持,吸引企业集聚。

《产业集聚的方法》篇2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供应商、客户、人才、资金等要素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促进产业集聚的方法:1.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集聚。

例如,政府可以在某一区域划定产业集聚区,对进入该区域的企业给予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集聚。

2. 人才吸引: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人才。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等福利,企业可以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等福利,以吸引人才集聚。

3. 产业链完整性:产业集聚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政府和企业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完整性。

产业集聚的意义

产业集聚的意义

产业集聚的意义一、引言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在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内集中分布,并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协同效应的产业群体。

它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集聚,可以将同一行业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这样可以减少企业间的重复投资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中国南方地区,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就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由于企业密度高,供应链完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企业进驻。

2.促进就业产业集聚能够带动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人员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例如,在中国华南地区,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在此地就职的员工数量也随之增加。

3.提高地区经济活力产业集聚能够带动地区经济活力的提升。

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内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后,会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进驻,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在中国东北地区,沈阳市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业群体,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的发展。

三、企业竞争力提升1.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业集聚,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

例如,在中国西南地区,重庆市江北新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体。

由于供应链完善、人才储备充足,这里的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提高创新能力在一个行业内形成集聚效应后,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创新等活动。

这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例如,在中国华东地区,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光电子产业群体。

这里的企业之间经常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推动了光电子产业的发展。

3.提高品牌影响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规模效应后,企业可以共同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例如,在中国南方地区,深圳市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

这里的企业通过合作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一、产业集聚概念解析

一、产业集聚概念解析

一、产业集聚概念解析《江苏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摘录)》(江苏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合作与产业处,2006年2月24日发布)(一)产业集聚的内涵产业集聚是指围绕某一特定或相关产业,众多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地理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产业经济学认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源泉。

(二)产业集聚的基本属性一是空间属性,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的地理集中,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并带来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产业属性,更多地关注主导产业、相关及支持产业所组成的产业网络以及由此而产生结构关联效应的聚合效应。

产业集聚追求的是地理集中和产业关联的综合效应,产业的技术特性是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

《解读产业集群》(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产业集群研究专家王缉慈)集群这个专有名词来源于英文中的cluster,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使得持续了100年的对产业集聚的关注从纯学术讨论走进了商界和政界的讲坛,并成为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

从1999年开始,很多欧美国家实行了集群战略,用组织的方法将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研究共同体结成伙伴,共同促进集群的发展。

知识经济和企业发展国际组织2004年发表了集群政策白皮书。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积极研究、提倡和推广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

镇江市中小企业局在理论研讨中,普遍认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是同一概念;为便于工作指导和推进,根据江苏省中小企业局相关意见,镇江市中小企业局明确:1.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区:前者是某一特定或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大量集聚,形成特色优势的现象;后者是依托特定的园区、由特定法人机构管理运营、以特定产业为主导定位的产业集中区域;前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是法人实体,后者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后者往往以镇工业集中区或省级开发区的专题产业板块为基础发展而成;前者由一个或多个产业集聚区构成,但往往局限于县(区)域范围内。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期,同一类型的产业企业数量突然增加,熟练技巧、资金和信息充分地流通,出现区域产业发展方式得以实现的一种聚集现象。

产业集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既有市场力量,又有技术力量,学术、技术专家密集,可以加速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又规模经济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区规模效应和配套服务效应大大提高了产业效率,从而推进了市场的统一。

此外,同时会催生出一系列的有益影响,如技术会合作就可以增加竞争,各种资源的整合分流,为企业提供优势,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进一步的产业密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同时也可以减少产品流通成本,提高行业内生产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产业地域效应也会使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总之,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催化剂。

如果能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把握行业发展走向,加快行业发展步伐,将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更多好处。

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集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本文将探讨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指的是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生产,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这种现象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聚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1、经济方面产业集聚可以明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方面,相同的企业可以大量采购相同的原材料,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减少了原材料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共享方面也可以降低成本。

例如,许多科技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共性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共享和推广。

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而受益。

这种竞争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革新和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2、社会方面产业集聚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人力资源在当地工作和生活。

由于工业聚集区内部的经济规模较大,因此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包括金融和物流等方面。

这些资源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环境方面产业集聚可以明显降低环境污染。

由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可以共用设备和技术,从而可以降低污染排放。

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来引导企业优化环保设施或建立共性的环保设备,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

四、结论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聚的概念、案例及现状要素产业集聚的含义
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也有学者称为产业集群,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者是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

西方的产业集聚是经历了18世纪和19世纪开始的两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衍变、自然形成的。

中国没有经历过这种时代,目前已经形成的集聚都没有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化生产的特点,而是杂乱无章。

因此,研究和利用产业集聚理论,规划有效集聚发展模式,是中国产业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选之路。

过去20世纪,产业集聚在全球获得了广泛成功。

国际经典案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意大利托斯卡纳家具工业区
美国硅谷微电子生物群、好来坞影视娱乐业群、加利福尼亚酒类集群... ...
曼萨诺家具集群
曼萨诺集群被誉为“椅业三角”,占地90平方公里,在意大利乌迪内省,有11个区,4万居住人口。

该区有1000家家具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椅子4400万张,相当于意大利全部椅子产量的80%,欧洲椅子产量的50%,全球椅子产量的30%。

该区的竞争策略为:集群内的生产分工严密,企业专业从事一到两个特定生产工序,很少存在一个企业包揽全部的生产工序。

区内的企业类型包括三类,分别是:
(1)小手工作坊,他们生产半成品或从事专业化的工序(木材旋切、弯曲、抛光、雕刻、油漆、填料),为本地其他企业配套生产;
(2)中等规模的企业,他们购买半成品后完成生产程序中的最后阶段(组装和油漆),然后出售最终产品。

有些中等规模的企业,能完成生产链条的大部分工序,但只有一种生产方式,当他们的生产超负荷时,将其分包出去加工,当收缩阶段还可以重新吸收生产;
(3)小型企业,他们完成生产中所有的程序,除了少部分的特定类型的产品。

我国家具产业集聚发展
家具制造在一个地理区域内集聚,形成工业
群落或工业区(Manufacturing cluster or
industrial district )已成为一个全球现象。

在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意
大利早在20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就形成
了几个大的家具工业区,如贝萨罗、波吉邦西、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椅子工业区等,在美国有北卡罗来纳等等。

在发展中国家有马来西亚的麻坡家具产业区、菲律宾的宿务家具产业区等。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已经浮现了一个产业集群的龙脉。

不仅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城市的产业集群明显,中西部的广大城市也出现了产业集群。

中西部由产业集群所导致的从点状到带状经济的隆起,也越来越清晰。

包括:长沙、武汉、郑州、西安、成渝等城市和地区。

产业的集聚必将产生新型的工业群或工业区(Manufacturing cluster or district)。

这种工业群(区)的特点之一,就是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

家具是一种最终产品,它的产业链包括上游产业如木材加工业、人造板业、皮革业、纺织品业、金属制品业等,配套产业有胶粘剂业、涂料业、五金业、装饰材料业等。

因此,如何与上游产业、配套产业合作,甚至
利用经济地理优势,把这些相关产业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整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产业集群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使产业的工业化、集约化、配套化和区域品牌化得以实现。

产业集聚形成要素分析
产业集聚形成有四个必要条件:需求要素、资源要素、相关配套产业、同行业结构以及竞争的状况。

同时,它还必须具备如下几个充分条件:一是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体系;二是合理科学的规划园区,不同企业形成专业性合作分工,形成生产、物流、商贸和园区社会一体化的园区产;三是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搭建公共平台。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意大利、北欧、东南亚等地家具产业及其工业园建设状况,丰富了实践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