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视光学基础

视光学基础

睫状体
• 睫状体的组织结构:睫状肌、实质层、睫状上皮层
• 睫状肌收缩,与悬挂的晶状体参与调节
• 实质层:睫状体血管层的突起形成睫状突,其前表面产生房水。 后表面朝向玻璃体。
脉络膜
•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分为血管层和Bruch膜 • 脉络膜的功能: 营养视网膜的外层组织 含有大量色素细胞可吸收穿过视网膜的过量光线,防止光线在 眼内反射并起暗房作用 调节与视网膜之间的热量交换
近反射三联动
•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视觉的组成
• 形觉——中心视力、周边视力
• 色觉——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
• 光觉——感觉光亮、光源的位置,称光定位(包括明适应、暗适
应)
• 立体觉——是双眼视觉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双眼能辨别物体深度、
距离、凹凸的能力。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
角膜分层示意图
巩膜
• 巩膜的弹性:巩膜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具有一定弹性的 纤维膜,与角膜共同构成眼球的外壁。主要功能是:保护眼内容 物,维持眼球的正常外形。 • 巩膜的遮光性:保证眼球视轴以外的部分无光线进入。 • 巩膜的创伤愈合:表面肉芽组织、巩膜、脉络膜组织共同参与修 复。
虹膜
• 为一圆盘状的色素隔膜,将眼前节分为前房和后房。
正常眼底图片
视杯视盘
• 视盘中央没有神经纤维的凹陷区域 • 颜色较浅 • 大小和形状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黄斑
• 视盘颞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5mm的椭圆形的浅凹陷区,色泽淡 黄色,称为黄斑。 •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位于视盘颞侧缘处3.5-4mm处 略偏下,此处仅有锥细胞,为视力最敏锐的区域。眼底镜检查时可 见中心凹有一针尖大小的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一、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近视的概念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轴过长或眼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远视的概念远视是另一种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远视眼。

远视眼通常是由眼轴过短或眼的屈光力过弱引起的,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处物体看不清楚。

远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处物体模糊,远处物体相对清晰。

散光的概念散光是眼球前房和后房长度和一等 from 物,不 flops each avid 师 or 能力闷倒导致 astigmatism in 书本 geometry in 让. 散光会导致眼睛焦点不只形成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发散的焦点,影响视觉质量。

二、眼部解剖学知识角膜的结构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皮,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它主要由五层组成:上皮层、泪膜层、玻璃体层、中层和内皮层。

角膜在光通过时对光线起到一个主要的屈折作用。

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晶状体主要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组成,能够通过对屈光度进行调整来使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三、视觉现象及其原理测量视力的方法视力测量是一种眼科检查,用于测量人眼的视觉能力。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nellen 测试、反射光屏测试和电动测试等。

其中Snellen 测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识别不同大小的字母或数字来确定他们的远视和近视程度。

光学原理在视觉中的应用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它会根据折射定律发生弯曲。

这种光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帮助人们改善视觉并观察微小对象。

四、视光学技术和工具眼镜设计的原理眼镜设计是根据视力的问题和度数来设计的,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眼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瞳孔间距、视觉几何关系和镜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

视光学基础-推荐下载

视光学基础-推荐下载

第三章 视光学知识第一节 眼及眼的结构人们认知世界,75%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人们用眼睛的瞳孔缩小或扩张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睫状肌牵动其相连的悬韧带调节人眼晶状体屈光度,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象,由于人眼所观察的物体是三维的,双眼的瞳孔距离不断的调节即眼集合又称辐辏,从而产生双眼单视现象。

眼球结构图眼球成像结构图角膜:眼球前端表面的透明圆形表层结构, 直径为11.5~12mm ,厚度约0.6mm 。

瞳孔:角膜后虹膜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隙,光路就是通过该小孔,它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或视近视远来改变大小。

晶状体:是人眼内的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焦距的凸透镜,人自所以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改变。

又称调节。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初生婴儿的眼轴长度为17.6mm;0-3周岁小孩子眼轴增长约5mm;3-7周岁儿童眼轴再增长约1mm;7周岁以后眼轴增长趋向于成人,成人的眼轴为24mm。

如眼轴每增长1mm,就会有300度左右近视。

缩短1mm就有300度左右远视。

眼轴的长短是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视力:眼科临床所谓视力系指视网膜中心凹处型觉的视锐度,也就是人眼对客观物体的形态的辨析能力。

习惯上称视力均为远视力或视力表视力。

(视力分为:远视力、近视力、视力表视力及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第二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弱视、老花、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属于屈光不正。

一、近视近视: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投射入眼内,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即视网膜的位置在眼睛的主焦点之后,平行光线在眼内先形成焦点而后再行分散,当其到达视网膜时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象,而是一个弥散的环状区域,从而影响视力的清晰度,。

近视眼成像图远视眼成像图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

而且近视的产生和增加的原因很复杂,至今我们还不能全部清楚近视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基本上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大体上有以下一些因素。

视光学基础资料

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1.近视可以恢复吗?答:假性近世经过治疗有恢复的可能,而真性近世不可能。

2.为什么会有假性近视?答: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处于发育期,长期近距离视近物眼睛睫状肌易紧张,形成睫状肌痉挛,肌肉拉紧眼球拉长,形成看远时物体不清,而当休息得当时,睫状肌松弛,视力恢复正常。

3、什么叫瞳距?答:眼睛正视并且视线平行时,两瞳孔中心间的距离。

4、什么是弱视?答:弱视是指眼镜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这种现象,弱视要从小治疗,最佳年龄在5—8岁,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弱视的现象是可逆的,如果过了最佳的治疗阶段,弱视只能得到改善,也有可能或不可逆的现象,延误终身。

5、近视怎么预防?答:端正姿势眼和书的距离保持在30cm以上,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望远,做眼保健操,光线暗的地方不能看书,强光下也不能看书,台灯放在左前方,使光不直接进入眼里,不可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东西,例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看电视的理想位置在3m以上,近视眼中戴眼镜看时,从看清位置起后退50cm观看较好,不要熬夜,特别是通宵使用电脑,保证眼眠8—9小时,眼睛感到疲劳时,做眼保健操。

6、视光学名词解释(1)、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统称屈光不正;(2)、正视:眼球在无调节的情况下,来自5米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称为正视;(3)、近视:眼球轴度过长或角膜及晶状体屈光力过大,使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形成了模糊的影像,以致无法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可配戴凹透镜矫正;(4)、远视: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太短,使物体的影像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以致看远、看近的事物皆无法清楚,可配戴凸透镜矫正;(5)、散光:指角膜不规则,形状上是非球面的。

这种情况改变了光线的光路,造成视网膜上影像模糊,有阴影或重影。

近视和远视常常伴有散光,散光在医学上用来描述角膜的凹凸不平,它是先天性,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可用柱面镜矫正。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1.什么是近视和远视?2.什么是散光?3.什么是角膜?4.什么是眼底?5.什么是玻璃体?6.什么是视网膜?7.什么是眼睑?8.什么是晶状体?9.什么是视神经?10.什么是眼压?11.什么是眼球运动?12.什么是视觉感受?13.什么是色觉?14.什么是视野?15.什么是眼球结构?16.什么是散光原因?17.什么是近视原因?18.什么是远视原因?19.什么是老花?20.什么是白内障?21.什么是色盲?22.什么是斜视?23.什么是弱视?24.什么是眼震?25.什么是屈光不正?26.什么是视力?27.什么是眼疲劳?28.什么是散光度?29.什么是光敏感?30.什么是视物模糊?31.什么是眼睛疼痛?32.什么是视物发黑?33.什么是瞳孔?34.什么是瞳孔反射?35.什么是眼角膜?36.什么是散光手术?37.什么是近视手术?38.什么是远视手术?39.什么是晶体植入术?40.什么是视网膜裂孔?41.什么是视神经退行?42.什么是青光眼?43.什么是虹膜?44.什么是眼部疾病?45.什么是视觉障碍?46.什么是眼压升高?47.什么是眼疾预防?48.什么是角膜炎?49.什么是泪囊炎?50.什么是眼睑肿胀?51.什么是结膜炎?52.什么是晶体混浊?53.什么是视神经炎?54.什么是视神经瘤?55.什么是眼严重变态反应?56.什么是眩光?57.什么是眼结膜病毒感染?58.什么是眼底病变?59.什么是眼部水肿?60.什么是白内障手术?61.什么是黄斑退行?62.什么是眼外伤?63.什么是干眼症?64.什么是眩晕?65.什么是眼角膜炎?66.什么是角膜病?67.什么是结膜浅层炎症?68.什么是结膜平滑?69.什么是虹膜葡萄肿?70.什么是结膜脓肿?71.什么是玻璃体震荡?7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73.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74.什么是视网膜血管虚弱?75.什么是眼球结构异常?76.什么是眼球虹膜结构异常?77.什么是眼球显著影响视力结构异常?78.什么是泪腺功能异常?79.什么是眼球眼外伤异常?80.什么是角膜屈光不正异常?81.什么是角膜黄斑省略异常?82.什么是晶体翳翳霞霞异常?83.什么是颞上颞下异常?84.什么是晶体横线异常?85.什么是色素庸庸慧慧异常?86.什么是虹膜递次异常?87.什么是红眼病?88.什么是青光病?89.什么是结膜炎?90.什么是结膜显血管扭曲?91.什么是结膜白斑?92.什么是结膜明显肿块?93.什么是结膜明显凹陷?94.什么是葡萄膜炎?95.什么是视网膜粘液病?96.什么是视网膜裂孔?97.什么是视网膜血管破裂?98.什么是视网膜成瘤?99.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100.什么是视网膜动脉反射缰?。

视光学知识

视光学知识

3.近视的临床表现
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距离视力好,集合功 能相应减弱,近视初期常有远视力波动, 看远时眯眼。 近视度数较高者,常伴有夜视力差、飞蚊 症、眼前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 可能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
4.近视眼的预防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姿势端正,用眼1小时 应休息10分钟左右。 教室明亮,照明应无眩光或闪烁。 不要看字迹模糊,过小的书籍。 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异常应及时矫正治疗。 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使眼和全身均能正 常发育。
散光的临床表现分类


轻度散光:看近易视力疲劳,视力减退不 明显。 高度散光:视力下降,有重影,眯眼,斜 轴散光会出现歪头,扭头,容易出现弱视。
屈光参差

定义: 两眼屈光度性质和程度不等,当相差 2.5D以上,称为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的成因来自有眼的发育过程中,眼轴长度在逐渐增加, 伴随角膜和晶状体逐渐变扁平,故远视的 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进 展,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 起屈光参差。除发育因素外,外伤或角膜 病变,白内障手术后也可引起屈光参差。
斜视

双眼的眼位表现有偏斜倾向,但可通过正 常的融合力而能得到控制时称为隐斜,如 果融合机理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间歇性 或恒定性偏斜状态时,则称为显斜。斜视 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麻痹 性斜视)两大类。
弱视


定义: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为矫正的屈光 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及醒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 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或双眼视力 相差两行或以上。 弱视分类: 1:斜视性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 3:屈光参差性斜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
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免费下载】视光学基础资料

【免费下载】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