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综合实验报告
gis专业实习报告

gis专业实习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gis专业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gis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并且广泛运用到各方面,所以作为该专业的我们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很重要的,毕业实习是对我们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
通过实习,要求我们对目前社会或企业的前沿知识或技术有所了解,明确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方向,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在实践中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
主要任务,熟练运用所学的MAPGIS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编辑处理。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协助完成所在单位的不稳定耕地数据库建设工作。
通过一个半月实习加深和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提升自己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是广西第一测绘院。
广西第一测绘院是广西测绘局直属的事业性测绘单位,是国家测绘局首批授予的甲级测绘资格单位,是ISO9001:20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形成“以项目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现已发展壮大成为广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设备精良、快速反应的综合性测绘队伍。
多年来,广西第一测绘院一直秉承“科技兴测”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有六个科技开发项目获自治区(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3个项目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个项目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工程铜奖。
有二个科技开发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20xx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于20xx年被广西区政府授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广西双保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GIS实验报告五

GIS实验报告五GIS实验报告五一、实验目的:1.了解GIS数据输入和处理方法。
2.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
4.通过实验加深对GIS应用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数据采集与输入:对于采集与输入Oracle数据库中的中国高速公路kml数据文件,将数据加以拆分,只保留名称、路线、路宽、所属省份五个字段,分别输入为文件数据库、面要素类和点要素类,并设置相关属性;3.地理数据的查询与分析:通过ArcGIS工具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如查询属于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数量、查询具有一些路宽的高速公路、分析各个省份的高速公路数量等;4.空间数据的绘制与符号化:利用ArcGIS软件对高速公路数据进行空间数据绘制与符号化操作,如绘制高速公路的线要素类、使用相关符号表示路宽等。
三、实验步骤:1.数据采集与输入:(1)打开ArcGIS软件,选择新建文件数据库,命名为“Highway.gdb”;(2)右键点击新建的文件数据库,选择新建要素类,类型选择线要素类,名称为“Highway_line”;(3)在数据库中新建点要素类,名称为“Highway_point”;(4)在数据库中新建表,名称为“Highway_table”;(5)将中国高速公路kml数据文件导入到ArcGIS软件中,选择要保留的字段为名称、路线、路宽、所属省份,并将其导入到数据库中的表中;(6)将表中的数据导入到线要素类和点要素类中;(1)在ArcGIS软件中打开属性表,对所属省份字段进行删除操作;(2)使用要素统计工具,统计各个省份的高速公路数量,并将结果保存为Excel文件;3.地理数据的查询与分析:(1)利用选择工具,选择属于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线要素类;(2)使用属性查询工具,查询具有一些路宽的高速公路线要素类;(3)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分析各个省份的高速公路数量;4.空间数据的绘制与符号化:(1)选择要素渲染工具,设置高速公路路宽属性的符号化方式;(2)通过要素绘制工具,绘制高速公路的线要素类。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了解地理数据的组成和类型。
2.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地图扫描、GPS定位等。
4.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等。
5.完成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出一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图。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实验环境准备:安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
4.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绘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
5.实验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还可以进行遥感监测、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IS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GIS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GIS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IS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计算机;
2.ArcGIS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实验原理: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的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可以用来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GIS技术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1.启动ArcGIS软件,在主界面点击“打开”按钮,选择一个已有的地理数据文件进行加载。
3.通过“绘制”工具栏的不同绘图工具,可以在地图上绘制点、线、面等地理要素。
4.选择“选择”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选择操作,如选择一个
区域内的所有要素。
5.选择“查询”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属性查询操作,如查询
其中一字段大于其中一值的要素。
6.选择“分析”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分析操作,如计算
两个要素之间的距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实验总结: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GI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ArcGIS
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查阅相
关资料和询问老师的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实验。
实验中,我发现GIS技术
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我们理解地理问题和进行地理数据分析非常有帮助。
我会继续学习和研究GIS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gis实验报告二

gis实验报告二GIS实验报告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GIS在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GIS在地理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空间可视化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二、实验过程1.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图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地形图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或者实地测量获得。
2. 数据处理:在GIS软件中,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数据匹配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地图制作:利用GIS软件,我们可以将处理好的地理信息数据制作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矢量地图、栅格地图、三维地图等。
通过地图制作,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特征。
4. 空间分析:GI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插值等。
通过空间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关联性和规律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结果展示:最后,我们将制作好的地图和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以便他人了解和使用。
三、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GIS在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我们成功地制作了各种类型的地图,并进行了空间分析,得到了有价值的结果。
四、总结与展望GIS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处理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IS的功能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展望和期待。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GIS软件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GIS在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GIS 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 GIS 在地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6,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等。
三、实验内容1、数据导入与预处理首先,将实验所需的各类数据导入 ArcGIS 中。
在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坐标系的定义、数据的裁剪和拼接等。
通过这些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奠定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在 ArcGIS 中,使用编辑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修改和完善。
例如,对道路数据进行线段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对土地利用数据中的错误分类进行纠正,保证数据的质量。
3、空间分析运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1)缓冲区分析:以道路中心线为基础,创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用于评估道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
(2)叠加分析:将土地利用数据与地形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
(3)网络分析:通过构建道路网络模型,计算最短路径、服务范围等,为交通规划和资源配送提供决策支持。
4、地图制作与输出根据分析结果,制作专题地图。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合理选择地图符号、颜色和标注,以清晰直观地展示地理信息。
同时,添加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等地图要素,增强地图的可读性。
最后,将制作好的地图以多种格式输出,如图片格式(JPEG、PNG 等)和 PDF 格式,以便于分享和使用。
四、实验结果1、数据预处理后,各类数据的坐标系统一,数据完整性得到保障,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使得道路和土地利用数据更加准确和合理,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关于GIS的,主要是在地图软件上进行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加工,得到新的数据信息。
在实验中,我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逐步掌握了GIS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导入、图层的设置和样式、属性表的编辑、查询、统计和符号化等等。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个人非常欣赏GIS软件为我们省去了手工制作地图等大量工作,为地理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播提供便利。
通过GIS软件,我们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精确的数据处理,加快更新周期,保证地图数据详实、准确,并方便各类用户获取各种形式的地图数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并总结了其中的核心思想:GIS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是对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它涉及到数据收集、传输以及处理、分析、展示等多个方面。
因此,GIS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我在实验中也强调了突出重点,避免走进一些非本质的细节。
比如说,我们需要在一些不必要的属性的时候,即要排除掉这些信息所造成的干扰,更要着重考虑与我们研究主题相关的要素。
而比如属性数据的筛选、符号化等重要步骤,则为我们获得合理性分析、图形化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思辨是学会GIS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
如果仅仅局限于钦定的操作步骤,那么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提出问题时显得不知所措的困境。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思考,要反复尝试不同手段,达到更好的结果分析,并无限提高自己的操作效率。
最后,我还想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报告中不能出现过多的错别字和语病,不仅显得粗糙,而且会严重影响读者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知识的体验与情感的表达有机结合,以有意义的方式将我的体验和见解呈现给读者。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GIS实验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我对GIS技术本身的深入理解。
GIS综合实验实习报告总结

GIS综合实验实习报告总结姓名:刘保林学号:2007083017通过GIS综合实验的各阶段分步实习成果的提交,熟悉了Arcgis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以下对各实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实习心得做一简要总结。
1.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对创建拓扑后的一些工作,如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在ArcCatalog下的地理数据库创建,数据集中数据的导入要素类的子类型的创建等步骤创建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拓扑关系,并对拓扑关系进行相应操作及几何网络的建立和分析。
通过该实习深入理解了数据在空间分析中的重要性,熟悉了数据库的建库过程和对数据进行了基本拓扑操作。
但由于对Arcgis的熟悉程度不足,在操作中出现控件无法找见的操作问题,需要在以后实习中熟悉并掌握。
2.数据处理与变换:该实习的目的是获取具有投影坐标系统的特定边界的DEM数据。
通过两幅给定的DEM 数据提取出白水县县界范围内的DEM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通过练习,掌握数据提取、裁切、拼接及投影变换的方法。
通过对白水县行政范围进行提取并对DEM 数据进行拼接,通过提取和DEM拼接图通过裁减操作提取出白水县DEM数据,并对提取后的数据进行投影变换操作。
该实习中初步掌握了DEM数据的拼接,并熟悉了对DEM数据进行特定范围的裁减和投影转换。
3.数据可视化表达:该实习的目的是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以及地图整饰的意义,掌握符号化中一些方法的应用,掌握自动标注操作以及一些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
对数字地图制图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基本掌握了在Arcgis环境下利用软件所提供的各种分析和线化工具对地图要素进行分析和综合,使其在图面上显示较为完整且突出重点的专题数字地图,为决策和分析提供依据。
在实验中熟悉了地图制作的基本步骤,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出图中对点化和线化要素的配色和各要素色调协调中存在混杂情况等,需要在以后多做实习以熟练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综合实验报告篇一:GIS综合实验报告安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XX年11月目录前言-------------------------------------------------3 实验一:几何校正-------------------------------------4(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二:数据库设计基本流程---------------------------9(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三:空间分析-------------------------------------12(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四:地图制图-------------------------------------20(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总结------------------------------------------------25 前言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的学习,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建立、采集、处理与存储组织、gis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地图可视化等内容,并了解常用gis软件的操作,为后续其它gis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实验课程要求掌握: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arcmap地图可视化、空间分析等操作。
强化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并不断学习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实验一:几何校正一、实验目的利用影像配准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熟悉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如何进行几何校正。
二、实验原理通过已校正图像数据对未校正的图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
三、实验软件arcgis 10.2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地理配准工具数据:05年淮南土地现状图.jpg、rectify05年淮南土地现状图wgs84.tif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05年淮南土地现状图.jpg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地理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2)添加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本实验取点为控制点)找到适当位置,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输入控制点的真实坐标。
重复上述步骤,一直到添加完所有控制点坐标。
(3)查看链接表控制点添加完成后,点击查看链接表查看。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4)保存结果将结果保存。
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篇二:gis应用综合实习报告考察报告学班组指导实习院:级: XX级地信1、2班别:第二组教师:刘京高义民时间:gis应用综合实习小组成员介绍:组长:禹刚目录一、实习目的 ................................................ ............................. (2)二、本组任务 ................................................ ............................. (2)三、实验内容 ................................................ ............................. (3)1.数据预处理 ................................................ ........................................................................ 3 1地理配准 ................................................ ........................................................................ 3 2.数字化 ................................................ ............................................................................4 3.dem生成 ................................................ ....................................................................... 5 2.地形分析 ................................................ ............................................................................7 3.地貌分析图 ................................................ ...................................................................... 12 4.水文分析 ................................................ ............................. (16)1.无洼地dem生成 ................................................ ......................................................... 16 2汇流累积量 ................................................ .................................................................. 20 3.水流长度生成 ................................................ .............................................................. 21 4.河网提取 ................................................ ...................................................................... 21 5.流域分析 ................................................ ...................................................................... 22 5.土地利用现状图 ................................................ .............................................................. 24 生成《合阳县土地利用现状》 .............................................. ....................................... 24 分析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方式并统计面积; (27)一、实习目的加深对gis 原理、方法的理解,更全面了解gis在各领域的应用。
掌握应用gis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gis实习以课堂所讲授的gis的原理、方法为指导,结合gis通用平台的具体操作和应用,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gis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更广泛地了解gis的应用领域,并且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gis 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的目的:1. 熟练运用gis软件矢量化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熟练掌握gis空间数据输入与输出及图形编辑等功能。
3. 了解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方法。
4. 了解gis相关产业的业务流程,以及发展状况、方向和趋势。
5. 了解gis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实例,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原理以及分析需求的方法。
二、本组任务1.对陕西合阳县路井镇地形图进行配准、校正和矢量化;2. 对分幅地形图数据进行拼接,根据“合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边界进行裁剪;3. 利用等高线及高程点生成dem,4.由dem生成坡度图及坡向图,并进行地形分析、地貌分析、流域分析等;5. 利用dem、坡度图、坡向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方式并统计面积;6. 各种专题图的编制与制图输出,包括dem、坡度图、坡向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文分析图、地貌图等。
三、实验内容1.数据预处理1地理配准1.首先将jpg格式的地形图导入arcgis软件中,然后给数据框选择坐标系。
双击内容列表中的“图层”,弹出图层“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下,单位中“显示”一项中选择“米”;2.添加坐标系:地理坐标系gcs_beijing_1954投影坐标系:beijing_1954_gk_zone_19n3.在软件界面上方,工具栏右侧右击——弹出菜单——选择“地理配准”工具条;选择工具条前端的向下箭头,去掉“自动校正”选项,使其处于非选中状态在地形图的四角添加控制点,每添加一个控制点,右击弹出菜单,选择“输入经度和纬度?”,进而输入该位置的地理经纬度;四个控制点添加完成后,在内容列表中右击地形图图名,选择“数据”——“导出数据”然后添加为图层,这时,地形图就有了坐标系,配准完成。
2.数字化1.首先新建shapefile文件,添加高程字段;2.利用绘图工具在配准的地图上添加矩形框划分不同区域,分区域数字化篇三:gis二次开发综合实验报告i 二次开发综合实验报告二零一五年1月8日一、1.11.21.3二、2.12.22.3三、3.13.23.3四、4.14.24.3五、5.15.25.3六、6.16.26.3七、7.17.27.3八、目录实验一:设计界面,添加鹰眼控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 实验二:利用菜单,打开mxd文档,shapefile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三:实现鹰眼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步骤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四:实现右键查询图层信息以及删除图层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五:使用多边形选择区域内部要素,并高亮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 实验六:实现柱状图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3 实验七:实现最短路径分析(网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实验步骤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7 实验总结篇二:gis实验报告GIS设计与开发实验报告姓名:郭伟学号: X班级: 11级地理信息系统实验p2.2 使用控件创建第一个桌面应用程序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控件创建桌面应用程序的主要流程;2)掌握MapControl控件、TOC控件、Toobar控件的特性及其与ArcMap中的对应关系 3)编写代码实现加载Mxd 文档、添加 Shape 文件、鹰眼放大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