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含答案)

GPS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含答案)
GPS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含答案)

GPS测量试卷A卷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一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一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

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稳定而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用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在GPS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

9、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样的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一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

2、GPS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 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4、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

成的闭合环。

5、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由于这种星历是在事后向用户提供的在其观测时间内的精密轨道信息,因此称为后处理星历。

6、静态定位: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过程中, 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

三、简答(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GPS系统的特点。

答:①定位精度高;(1分)②观测时间短;(1分)③测站间无需通视;(1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1分)⑤操作简便;(0.5分)⑥全天候作业;(1分)⑦功能多,应用广;(0.5分)(回答: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也各1分。)

2、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

答:当GPS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2分);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2分);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2 分)。

3、简述无摄运动中开普勒轨道参数。

答:轨道椭圆的长半径;(1分)轨道椭圆偏心率(或轨道椭圆的短半径);(1分)卫星的真近点角;(1分)升交点赤经;(1分)轨道面倾角;(1分)近地点角距。(1分)

4、简述伪距定位观测方程中划横线参数的含义。

1

x S X 2 Y S j Y 2 z S z 2 2 c_t k二」c£式中,j 为卫星数,j = 1 ,

2,3,…

答:t k:接收机钟差(1分);'j:(对j号卫星的)伪距观测值(2 分);j1、j2:分别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的改正数(2分);t j:为卫星钟差(1分)。

5、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答:利用双频观测;(2分)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2分)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