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的最经典的特征操作

合集下载

Proe全新教材(第十讲特征常用操作1)

Proe全新教材(第十讲特征常用操作1)

参照更改的主要作用有:
(1)变更草绘平面和特征的放置位置, (2)变更/脱离特征的父子关系。 直接法:
(1)模型树→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参照
(2)绘图区→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参照 (3)选定特征→编辑菜单→参照
间接法:
选定特征→编辑定义→重新定义草绘平面→重新定义参照
4 特征的删除 (1)独立子特征:可直接删除 (2)同一组特征:编辑定义→草绘截面删除→确定 (3)父特征:①编辑参照解除父子特征→删除
一、 特征的修改
1 特征尺寸的修改 尺寸驱动是Pro/Engineer全相关参数 化设计的主要依据。通过修改某特征 尺寸,即可以驱动与其相关的特征发 生相应的变化。
方法
模型树→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双击尺寸值→修改 绘图区→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双击尺寸值→修改
(1)修改前
(2)修改后
型树→选定特征→右键→隐含 (2)拖动插入符号 恢复方法(1)模型树→选定特征→右键→恢复 (2)编辑→恢复
采用“层树”来管理图层时,层的隐藏只对曲线、基 准等起作用,对特征的隐藏并不起作用。
2 特征属性的修改 包括改变特征草绘平面、截面尺寸及形状以及特征 属性等,如拉伸特征的实体、曲面、方向、加减材料关 系…… 方法
模型树→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定义→双击尺寸值→修改 绘图区→选定特征→右键→编辑定义→双击尺寸值→修改
修改加减材料关系
修改尺寸约束
修改草绘平面
3 参照的修改 参照主要有草绘平面参照、视图控制方向参照、尺寸 标注参照(2个)
②删除→挂起子特征→查看参照→重定
参照→YES
删除实例
加亮特征将被删除, 点击“选项”
加亮特征对象 “挂起”
检查“挂起”对 象参照丢失

第四章PROE特征基本操作1

第四章PROE特征基本操作1

(a) 原模型特征(b) “重定参照”菜单管理器图 4.20 替代草绘平面(1)下方继续命令提示“”,在“重定参照”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相同参照”;(2)下方还继续命令提示“”,仍选“相同参照”;(3)下方仍然继续命令提示→“”,仍继续选“相同参照”,系统重新计算新的特征模型如图4.21,显然模型中特征2的拉伸属性参数不正确,还需进行尺寸编辑;图 4.21 替代参照平面(4)选择“特征2”→右键菜单中选择“编辑定义”,出现拉伸操控板,通过修改拉伸方式并将深度值修改为“50”,如图 4.22(a)→单击图标→系统重新计算特征模型结果如图4.22(b)所示。

设计结果如附盘文件“SL04-04”。

(a) 原模型特征(b) 编辑参照后特征图 4.22拉伸操控板4.1.3特征创建顺序的变更Pro/ENGINEER 野火2.0建模是以特征作为零件创建或存取的单元,因此可以随时调整特征建立的顺序,也可以随时插入一个新的特征,同时,特征建立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最后产生的结果。

【实例4.5】完成图4.23(a)→(b)→(c)模型特征创建顺序的变更。

打开书附光盘练习文件LX04-03如图4.23(a),将图模型通过重新排序的变更修改至图4.23(b),再通过插入模式修改至图4.23(c)。

操作方法如下。

(a) 原特征模型(b) 重新排序(c)插入模式图 4.23 特征创建顺序的变更1.重新排序重新排序可以通过模型树直接拖拉或“编辑”命令来进行。

(1)通过模型树来进行特征的重新排序在图4.24(a)的模型树当中,用鼠标单击并按住鼠标直接将要变更的特征“拉伸3”往上拖拉到“拉伸1”的后面如图4.24(b),在新的位置放开鼠标,系统自动对模型进行重新计算后调整到图4.24(b)的模型结果。

设计结果如附盘文件“SL04-05b”。

(a) 原模型特征(b) 重新排序后特征图 4.24 重新排序(2)通过命令重新排序选择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重新排序”命令,然后按照菜单管理器里的提示一步步完成即可。

Proe第4章 常用特征

Proe第4章 常用特征

第4章常用特征一、拉伸特征1、关于拉伸特征(1)拉伸是定义三维几何的一种方法,通过将二维截面延伸到垂直于草绘平面的指定距离处来实现。

可使用“拉伸”工具作为创建实体或曲面以及添加或移除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

(2)使用“拉伸”工具,可创建下列类型的拉伸:伸出项- 实体、加厚剪切- 实体、加厚拉伸曲面曲面修剪- 规则、加厚(3)通常,要创建伸出项,需选取要用作截面的草绘基准曲线,然后激活“拉伸”工具。

Pro/ENGINEER 显示特征的预览。

可通过改变拉伸深度,在实体或曲面、伸出项或切口间进行切换,或指定草绘厚度以创建加厚特征等方法根据需要调整特征。

注意:在“组件”模式下,只能创建实体切口、曲面或曲面修剪。

2、拉伸用户界面(1)特征图标要访问“拉伸”工具,可单击“基础特征”(Base Featur es) 工具栏上的,或单击“插入”(Insert)>“拉伸”(Extrude)。

(2)对话栏对话栏包括以下元素:公共“拉伸”选项- 创建实体。

- 创建曲面。

“深度”选项- 约束特征的深度。

“深度”框和“参照”收集器- 指定由深度尺寸所控制的拉伸的深度值。

如果需要深度参照,文本框将起到收集器的作用,并列出参照摘要。

- 相对于草绘平面反转特征创建方向。

用于创建切口的选项- 使用拉伸体积块创建切口。

- 创建切口时改变要移除的侧。

和“加厚草绘”(Thicken Sketch) 选项一同使用的选项- 通过为截面轮廓指定厚度创建特征。

- 改变添加厚度的一侧,或向两侧添加厚度。

“厚度”框- 指定应用于截面轮廓的厚度值。

用于创建“曲面修剪”的选项- 使用投影截面修剪曲面。

- 改变要被移除的面组侧,或保留两侧。

“面组”收集器- 如果面组的两侧都被保留,则指定一侧来保留原始面组的面组标识。

(3)上滑面板“拉伸”工具提供下列上滑面板:放置(Placement) - 使用该上滑面板重定义特征截面。

单击“定义”(Define) 创建或更改截面。

ProE第5章-基准特征

ProE第5章-基准特征

单击按钮
,打开〖草
绘的基准点〗对话框, 选择所需的平面。
5.3 创建基准点— 草绘基准点
单击按钮 , 在绘图区建立草绘 基准点。
在底面上建立的两 个草绘基准点。
5.3 创建基准点—偏移坐标基准点
Pro/E允许用户通过 对指定坐标系进行偏移 产生基准点。可采用笛 卡尔坐标系、球坐标系 或圆柱坐标系来确定基 准点。 单击基准特征工具 栏中的按钮 ,打开〖 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对 使用 话框。 文 本 编 辑器 输 入 坐标,建立基准点 选定参照坐标系
5.1 概述
常用以下3种方法隐藏/ 显示基准特征: ⑴ 菜单 “工具” →“环境”→“显示” 。 ⑵ 菜 单 “ 视 这些项工具 图 ” → “ 显 示 设 栏没有 置”→“基准显示” 。 ⑶工具栏……
5.2 创建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理论上是一个无限大的面, 但为便于观察可以设定其大小(选中---右 击---编辑定义---基准平面---显示---调整轮 廓---宽度、高度),以适合于建立的参照 特征。 基准平面有两个方向面,系统默认的 颜色为棕色和黑色。 在特征创建过程中,系统允许用户使 用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单击菜 单〘插入〙→〘模型基准〙→〘平面〙选 项进行基准平面的建立。
3 基准坐标系
如果坐标系的方向不符合要求,可单击〘定向〙选 项卡更改。图中x轴更改了方向,可见x、z轴均进行了 调整。
5.5 创建基准坐标系
参照两条不平 行的线确定基准坐 标系:第一条线的 选取非常重要,决 定了x轴的方向,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 坐标原点的位置。 也可以单击 〘定向〙选项卡更 改坐标系的方向。
第5章 创建基准特征
5.1 概述
基准特征是零件建模的参照特征,其主要用途是 辅助3D特征的创建,可作为特征截面绘制的参照面、 模型定位的参照面和控制点、装配用参照面等。 基准特征包含基准平面、基准点、基准轴、基准 曲线以及坐标系等。 设计时,可选择系统提供的基准特征:3个相互正 交的标准基准平面、一个坐标系、一个特征的旋转中 心。也可以利用实体上现有的基准特征(如:实体表 面、圆柱的轴线、顶点等)或插入基准特征等方法来 获取基准特征。

Proe的最经典的特征操作

Proe的最经典的特征操作
⑵、隐含特征“子项”特征操作 :
在【隐含】对话框中点击【选项】,选择【子项处理】: 右击或使用菜单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①、隐含:隐含该子项; ②、保留(挂起):不隐含该子项特征,但需要重新定义
子项特征参照; ③、冻结:仅限于组件模式,将所选特征组件(子元件)
保留在其当前位置; ④、替换参照:重定义所选子特征的参照;
㈠、特征失败原因:
特征创建或再生时出现下列情况时,特征失败。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1、不良几何;(扫描时轨迹曲率小,截面大) 2、断开父子关系 ;例题:jieju-liti2(删除圆角) 3、参照丢失或无效等。Jieju-Liti2(修改圆角)
可直接点 击改变方向
上一页
可改变 草绘平 面方向
继 下续一页
注:①、在编辑参照过程中,系统会检测特征重定义的参照
情况,以确定新旧参照是否兼容,若不兼容系统会给 出警告,并继续处理。 ②、对过渡的倒圆角、成组的阵列特征、只读特征不能 重定义参照。
㈧、零件的精度设置:
“精度”命令可修改几何计算的计算精度。零件精度与零件 大小有关。精度的有效范围为:,系统默认值
可重新定义截面位置 重新定义截面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②、旋转:
修改截面 移出截面 增加截面 显示截面
选择截面方式
例题:显示截面:bianjijiemian-liti2
截面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㈤、特征的插入和重新排序:
1、插入特征:
步骤:①、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特征操作】命令,在
出现的【特征】菜单中选择【插入模式】命令,点
㈠、特征的隐含与恢复: 1、基本概念:
当零件模型比较复杂时,为了简化零件模型,加速显示 及再生速度,可以将一些特征暂时消去,可作隐含操作。

proe第8章 特征操作工具

proe第8章 特征操作工具

§8-1 复制特征
复制工具在【编辑】菜单的【特征操作】 复制工具在【编辑】菜单的【特征操作】菜单内 分为新参考复制、相同参考复制、 ,分为新参考复制、相同参考复制、镜向复制和移 动复制四种类型。 动复制四种类型。
各种复制的对比
复制特征的步骤
复制特征实例
各种复制特征的对比
镜像复制 相同参考复制 旋转轴线
阵列方向2 阵列方向
阵列方式列表
阵列方向1 阵列方向 实例数目
阵列方向参照
阵列特征的过程
3. 选择阵列特征属性
根据生成的特征和源特征的尺寸关系,可以把阵列分为3 根据生成的特征和源特征的尺寸关系,可以把阵列分为3种 类型,可以选择操控板【选项】命令,在出现的【选项】 类型,可以选择操控板【选项】命令,在出现的【选项】 上滑面板进行设定。 上滑面板进行设定。相同:生成的阵列的每个特征和源特征完全相同, 相同:生成的阵列的每个特征和源特征完全相同,放置在 同一曲面上。下页图所示的孔虽然大小相同, 同一曲面上。下页图所示的孔虽然大小相同,但深度不同 就只能使用【可变】或者【一般】属性来进行阵列。 就只能使用【可变】或者【一般】属性来进行阵列。 可变:阵列出的特征,其大小、放置属性, 可变:阵列出的特征,其大小、放置属性,参照面都可以发 生变化。并且创建出的阵列特征不与其它特征的边线相交。 生变化。并且创建出的阵列特征不与其它特征的边线相交。 一般:系统对于阵列出的特征不做要求,可以变更其大小、 一般:系统对于阵列出的特征不做要求,可以变更其大小、 放置属性和参照面。 放置属性和参照面。创建出的阵列特征可与其它特征的边 线相交。 线相交。 建议用户使用【一般】选项,这也是系统默认的选项。 建议用户使用【一般】选项,这也是系统默认的选项。

第5章 proe 特征的操作

第5章  proe 特征的操作

注意:子特征将随父特征一起隐含或删除
在模型树中或图形窗口选中特征,右击 →“隐含”或“删除” 或:编辑→ “隐含”或“删除” 恢复:隐含后看不到模型,应先调出,再恢复 设置→树过滤器→菜单:选择隐含的对象“√” →应用→确定 选择隐含的对象→右击:恢复
5.6 特征的简化 通过简化将零件上的一些特征隐藏起来。 应用场合: 1、通过包含或排除某些特征,简化模型的显 示。 2、通过明确“工作区”,简化模型的显示, 工作区内的模型被隐藏。 3、在模型显示中包括或不包括选中的面。 视图→ 视图管理器→简化表示→ 属性
二、修改特征名称 编辑→设置→菜单→名称 或:在模型树中双击特征
或:在模型树中选中特征,右击→重命名
三、移动基准面和坐标系注释文字 在模型树中选中特征,右击→移动基准标签 或:在图形窗口选中特征,右击→移动基准标签
5.2 重新定义存在的特征 重新定义特征的截面、参照等以改变特征的 创建。 在模型树中选中特征,右击→编辑定义 或:在图形窗口选中特征,右击→编辑定义 5.3 插入特征 在模型树中选中“在此插入”,按住左键, 拖移至插入处,然后建立新特征 或:编辑→特征操作→插入模式
第5章 特征的操作
Pro/E提供了一些修改和重定义特征的方法。 有以下内容: 修改模型的特征属性
重新定义存在的特征
在特征之间插入新的特征
特征排序的概念及使用意义 特征的隐含、恢复、删除的操作方法 特征的简化
5.1 修改模型的特征属性
一、特征只读
编辑→只读→菜单
选:选择该特征及以前特征为只读
特征号:输入特征序号,使该特征及以前特 征为只读 所有特征:使所有特征为只读 清除:撤消只读设置
5.4 特征排序
重新排列特征的生成顺序。但,父特征不能 移到子特征之后。 在模型树中选中要移动的特征,按住左键, 拖移至插入处。 或:编辑→特征操作→重新排序

ProE基础知识7实体特征操(阅读)

ProE基础知识7实体特征操(阅读)

▲ 隐藏和隐含
★ 隐藏是对非实体特征,如基准等,使其在设计环境中不可 见,在“设计树”浏览器中用灰色表示隐藏的特征。 ★ 会 再生隐含的对象,因此加快对象再生的速度。 隐含可以将实体特征暂时从设计树中除去,并且被隐含的 特征在设计环境中也是不可见的,设计对象“再生”时不


隐藏和隐含操作不是将特征删除,用户可以随时将其恢复。
使用隐藏操作不用考虑特征的父子关系,而使用隐含操作 时要考虑特征的父子关系,当父特征被隐含时,其子特征 也同时被隐含。
◆ 特殊的粘贴
这种粘贴方式可以实现特征的平移复制和旋转复制
◆ 镜像
镜像命令可以生成指定特征关于指定镜像平 面的镜像特征。
1.选取特征
2.选取平面
◆ 阵列
阵列就是通过改变某些指定尺寸,创建选定 特征的多个复制特征。
▲ 尺寸(线性)阵列 ▲ 方向(线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列 ▲ 轴阵列 ▲ 填充阵列
▲ 尺寸(线性)阵列
实体特征操作
▲ 再生操作 ▲ 复制和粘贴操作 ▲ 镜像操作 ▲ 阵列操作 ▲ 缩放 ▲ 隐含和隐藏
◆ 再生
当修改特征的尺寸后,尺寸预览线按修改值改 变,但是特征本身并不发生改变,只有在使用 “再生”命令后,特征的大小才按修改的尺寸值 改变。
◆复制和粘贴
复制命令和粘贴命令操作的对象是特征 生成的步骤,并非特征本身,也就是说,通 过特征的生成步骤,可以生成不同尺寸的相 同特征。
根据要阵列特征的定位参考尺寸确定阵列的方向 和距离。
▲ 方向(线性)阵列
以某个平面或直线(边)确定要阵列特征的阵列 方向,再给定阵列距离。
▲ 轴阵列
被阵列特征围绕给定的参考轴进行旋转阵列
▲ 填充阵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绘图工作区中:选中要重定义的特征,定义:
操作方法:同前。
1、扫描特征的重定义: ⑴、轨迹重定义: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⑵、截面重定义:
⑶、其它重定义:选择要重定义的【元素】,点击【定义】。
㈡、修改特征尺寸:
修改(编辑)特征尺寸包括尺寸的属性、文本和文本样式 进行修改。 操作方法: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1、在模型树中:选中要修改的特征后右击,选【编辑】 命令。所选特征尺寸显示在绘图区中。
⑴、左键双击要修改的尺寸,输入新的尺寸值即可。
⑵、选中要修改的尺寸,右键单击尺寸,弹出快捷 菜单,通过【尺寸值】和【属性】可编辑尺寸属性、 尺寸文本和 文本样式。
2、在绘图工作区中:用左键双击要修改的特征,在工作区中 会显示出要修改的特征尺寸,尺寸修改方法同前。
㈢、特征的重定义:
重定义(编辑定义)是指重新定义特征的创建方式,包括特征 的几何数据、草绘平面、参照、二维截面等。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操作方法:
1、在模型树中:选中要重定义的特征后右击,选择【编辑定义】 命令。
ProE野火版题提供了“选取工具”,以方便特征的 操作与编辑。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选取工具,可方便 的选取特征元素。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不同模式下的选取工具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1、零件模式下元素的选取:智能
注:点击鼠标左键或刷新工具,可取消选取。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注意按下Shift键进行曲面环的选取:
上一页
按下Shfit键 选择曲面
下继一续页
特征: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几何: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基准: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面组: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注释: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2、转配模式下的元素选取:零件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3、编辑模式下的元素选取: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4、查询选取模式: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二、特征的隐含、隐藏、删除和恢复
㈠、特征的隐含与恢复: 1、基本概念:
当零件模型比较复杂时,为了简化零件模型,加速显示 及再生速度,可以将一些特征暂时消去,可作隐含操作。
隐含特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零件的重新生成速度,可以 暂时不显示被隐含的特征。当需要时可以恢复显示。
隐含(Suppress)的特征不再参与任何计算和再生。
2、隐含特征的操作方法:
㈡、基准特征的隐藏(Hide)与恢复(Unhide): 可用隐藏操作隐藏选定的基准特征。
1、隐藏操作方法:选中要隐藏的基准特征后右击,选取 隐藏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2、隐藏恢复操作:选中被隐藏的基准特征后右击, 选取取消隐藏命令
㈢、特征的删除:
特征的删除操作与隐含操作十分相似,区别在于 被删除的特征不能再恢复。
⑤、重定义:重定义所选特征;
⑥、显示参照:显示所选子特征所使用的几何参照;
⑦、信息:显示所选子特征的信息。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3、隐含恢复(Resume)操作:
⑴、在模型树中:选中被隐含的特征后右击,选取【恢复】 命令。
⑵、选取【编辑】菜单中的【恢复】命令。
①、选定:恢复所选的特征; ②、上一个:恢复最后一个隐含的特征; ③、所有:恢复所有隐含的特征。
Pro/e的最经典的特 征操作
目录
一、概述
二、特征的隐含、隐藏、删除和恢复
三、零件(模型)的修改与重新生成 四、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办法
五、特征的复制与阵列 六、特征的成组
七、特征投影
八、特征包络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一、概述:
特征操作是对已建特征进行各种修改的一 些操作。
如修改特征尺寸、修改截面形状、变更父 子关系即重定一特征属性等;对某些相似的 特征进行复制、阵列、删除、调整生成次序 的操作及其它一些操作。 注:特征元素的拾取方法:
⑴、选取:选取特征,使其和所有该特征之前生成的特征 变为只读 。
⑵、特征号:输入一个特征编号使得它和所有之前生成的特 征变为只读 。
⑶、所有特征:是所有特征只读。
⑷、清除:取消特征的只读。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3、修改基准曲线的属性(线形、颜色等):
方法:在模型树中或工作区选中基准曲线后,选右击快捷 菜单中的【属性】命令或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属性】 命令,系统弹出【线体】对话框:
方法1:在模型树中选择特征,在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隐含】 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方法2:先选择特征,在主菜单中选择【编辑】→【隐含】 命令。
方法3:在主菜单中选择【编辑】→【特征操作】→从出现 的菜单中选择【隐含】,然后选取特征,单击【完成】。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注:
⑴、如果想在模型树上显示被隐含的特征名,可以在导航卡 中选择设置中的树过滤器,选中对话框中的隐含的对象,然 后确定。这时被隐含的特征名前有个添黑的小正方形标记。
1、特征删除的方式: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特征删除的方式:
①选中特征,选择主菜单【编辑】→【删除】选项。 ②选中特征,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③在模型树中选取特征,按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删除】;
注: 如果要删除复制子特征,须先使用【分解组】命令将
特征分解,然后再执行删除操作; 如果要删除阵列子特征,则需选择弹出菜单中的
⑴、在模型树中:右击要修改名称的特征,选择 【重命名】命令。
⑵、在绘图区中:选中要修改的特征后,选择【编辑】
菜单中的【设置】中的【零件设置】中的【名称】
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2、特征的只读设置: 当要保证特征不被修改时,可将特征设置为只读。
操作方法:在模型树或绘图区中选择特征后,选择【编辑】 菜单中的【只读】命令。
⑵、隐含特征“子项”特征操作 :
在【隐含】对话框中点击【选项】,选择【子项处理】: 右击或使用菜单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①、隐含:隐含该子项; ②、保留(挂起):不隐含该子项特征,但需要重新定义
子项特征参照; ③、冻结:仅限于组件模式,将所选特征组件(子元件)
保留在其当前位置; ④、替换参照:重定义所选子特征的参照;
【删除阵列】,否则将把父特征一起删除; 如果删除父特征,那么子特征也将受到牵连,其操作 同隐含操作。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三、零件(模型)的修改与重新生成:
通过修改零件中的模型特征达到修改零件的目的。
㈠、修改特征属性:
修改特征属性是指对已创建的特征属性如名称等进行 重新编辑。 1、修改特征名称:(养成好的习惯) 操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