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题型经典
八年级物理大题

八年级物理大题一、运动和力相关题目。
题目1: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为10N。
求拉力F的大小。
解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拉力F = f = 10N。
题目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
求汽车的牵引力。
解析:汽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牵引力F = f = 2000N。
题目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拉力增大到40N,物体将做什么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1.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f=F = 30N,方向向左。
2. 当拉力增大到40N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N。
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将做加速直线运动。
二、密度相关题目。
题目4:一个质量为270g的铝块,求它的体积是多少?(铝的密度ρ = 2.7g/cm³)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V = m/ρ。
已知m = 270g,ρ=2.7g/cm³,则V=m/ρ = 270g÷2.7g/cm³ = 100cm³。
题目5:有一块体积为50cm³的金属块,质量为0.4kg,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³,铜的密度为8.9g/cm³,铝的密度为2.7g/cm³)解析:1. 首先将质量m = 0.4kg = 400g。
2.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ρ = 400g÷50cm³=8g/cm³。
3. 这种金属可能是铜,因为计算出的密度接近铜的密度。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1. 自由落体。
一颗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已知它下落的时间为2秒,求小球下落的高度。
2. 速度计算。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问它在1小时内能行驶多远。
3. 加速度。
一辆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经过5秒,求这辆车的加速度。
4. 力的计算。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一个50 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5. 重力计算。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重力作用,求它所受的重力大小。
6. 功的计算。
一辆车以2000 N的力推动一个物体10米,求做的功。
7. 能量转换。
一颗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2米高处自由下落,求下落前的重力势能和下落后的动能。
8. 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 N的水平力推动,但物体不动。
求摩擦力的大小。
9. 牛顿第二定律。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4 kg,受10 N的净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10. 重力与质量。
在地球上,一个物体的质量是8 kg,求它的重力。
11. 运动学公式。
一物体以初速度为5 m/s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 ²,求经过3秒后的速度。
12. 能量守恒。
一个弹簧压缩后释放,弹簧的势能为100 J,假设没有能量损失,求释放后小球的动能。
13. 功率计算。
一台电机在10秒内做了500 J的功,求电机的功率。
14. 平衡力。
一个物体受到的向右的力为30 N,向左的力为20 N,求物体的合力。
15. 竖直上抛。
一颗小球以15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它上升的最大高度。
16. 简单机械。
使用一个滑轮提升重物,重物的重量为200 N,如果用力100 N提升,求效率。
17. 冲量。
一物体的质量为3 kg,以5 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量。
18. 重力势能。
如果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提升至5米高度,求其重力势能。
19. 匀速直线运动。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2 km的速度匀速行驶,问它经过15分钟行驶多远。
20. 小车实验。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1.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2.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 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增加还是减小?答: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减小。
4. 简述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
答: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推进剂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5.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答: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和压缩冷却实现的。
6. 什么是电流?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其单位是安培(A)。
7.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答: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8. 简述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答: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9. 什么是功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或转换的速率,其单位是瓦特(W)。
10.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答: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11.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12. 什么是共振?举例说明。
答:共振是指当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频率相等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当一个人在摇摆上升的秋千上用力推动,如果推动频率与秋千的固有频率相等,秋千将会达到最高点。
13. 什么是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答: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恒定,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
14. 简述水平抛体运动,并给出公式。
答:水平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公式为:水平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竖直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初二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二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
B. 太阳
C. 镜子
D. 手电筒
答案:B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答案:B、C、D
二、填空题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答案:直线
2.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
三、计算题
1. 已知一物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物体在空气中传播1000m所需时间。
答案:t = s/v = 1000m / 340m/s ≈ 2.94s
四、实验题
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一面平面镜、一个激光笔和一个可调节角度的量角器。
(2)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4)改变入射角,再次测量反射角,观察两者是否相等。
(5)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五、简答题
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这些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时,就产生了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精选题型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2. 声音的特性●物体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3. 声的利用●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应用非常广泛。
●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
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三个方面着手。
考查内容: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问题、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声音的波形图、声的利用、噪声的防治等。
声音的产生1.以下物体不是声源的是()A.蝙蝠正在觅食B.静静悬挂在床头的吉他C.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D.正在挥舞的手臂2.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科学推理法”或“转换法”).3.音乐会上,一位歌手正在用竹制的笛子吹奏乐曲,此时笛子发声是因为()A.歌手嘴唇振动发声B.竹管振动发声C.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D.都不正确4.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发生的响声D.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声音的传播5.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___(选填“强”或“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6.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鱼B.小鸟C.同时听到D.无法确定7.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A.1.5km/h B.1.5m/sC.150m/s D.1500m/s8.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都会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C.为了美观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9.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则小明距山崖()A.1020m B.2040mC.340m D.510m10.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11.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
八年级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八年级物理速度与路程的典型例题

八年级物理速度与路程的典型例题
一、基础题型: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1. 例题
一辆汽车以公式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公式,求汽车行驶的路程公式。
2. 解析
首先进行单位换算,因为公式,所以公式。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则公式。
二、综合题型:多段路程的速度与路程问题
1. 例题
一个人从公式地到公式地,先以公式的速度走了前半段路程,后以公式的速度走完后半段路程,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 解析
设全程的路程为公式,则前半段路程公式,后半段路程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
全程的平均速度公式,而公式。
所以公式。
三、相遇问题中的速度与路程
1. 例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公式的公式、公式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公式,乙的速度公式,求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公式。
2. 解析
两人相向而行,他们的相对速度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公式。
四、追及问题中的速度与路程
1. 例题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以公式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后方公式
处有一辆摩托车以公式的速度同向行驶,求摩托车多长时间能追上汽车?
2. 解析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摩托车比汽车多行驶公式。
设摩托车追上汽车所用时间为公式。
根据路程公式公式,摩托车行驶的路程公式,汽车行驶的路程公式。
因为公式,即公式。
化简得公式,公式,解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题型经典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
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这是国人值得骄傲和永远
纪念的一刻,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
此次太空行走历时19min35s,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
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为___________K m/s。
他身着
的舱外航天服几乎是一个小型太空飞船,根据他所处的环
境,请你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答案:7.8,供氧、抗撞击、抗辐射、保温、维持压强(保压)等任何一个即可。
2、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4)以什么为参照物时,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答案:(1)以路旁的树木、房屋等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时,三辆车均向北运动(2)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北运动运动,丙车静止;(3)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丙两车均向南运动;(4)以在同一条路上向北行驶、速度比乙车快的车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3、在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
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答案:D。
4、两辆客车同向行驶,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再往后退,
乘客是以____________车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这时两车相比
较__________车的速度大。
答案:甲、甲。
5、小明看到医生再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
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相同的,气
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
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0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cm/s。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乙图中先描点,在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关系图像。
(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后变____(选填“大”或“小”);当θ角为__________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1.2,大、小、45.
6、请你观察如图甲、乙,并判断辆车的运动情
况是()
A.两车都在运动 B.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C.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D.两车都静止答案:B
7、新型飞机的研制都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
模拟气流 C.地面 D.飞行员本身
答案:B。
8、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40Km/h,一位女士驾驶私家小轿车,因超速而被罚款,如图所示,是交通警察和她的一段对话。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士对下列物理概念没有理解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时间 C.路程 D.速度
答案:D.
9、百米赛跑过程中
的某时刻,甲、乙两
名运动员位置的示
意图如图所示。
(1)两名运动员中,
__________的速度
较快,因为在相等时
间内该运动员_____
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
绩是10s,他的速度
是________m/s。
答案:(1)乙,跑过的路程(2)10.
10、2003年1月26日,首架飞临祖国
大陆的台湾民航飞机从台北非经香港在
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
商及眷属返回台北,经大陆和台湾双方
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直航,已知香港至台
北的距离为760Km,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Km,上海至台北的距离
为550Km,若飞机从上海以500Km/h的速度直飞台北与以相同飞行速
度从上海经香港到台北相比,可节约时间__________(飞机在两地间
均为匀速飞行)答案:2h42min(或2.7h)
11、甲、乙、丙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甲=750m/min,
v乙=15m/s,v丙=3.6Km/h,则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A.v甲>v乙>v丙B.v乙>v丙>v甲C.v丙>v甲>v乙D.v乙>v甲>v丙
答案:D。
12、为了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已开工建设武汉——咸宁的城际轻轨铁路,轻轨列车在武汉实验测试时3min行驶了10Km,如图所示。
开通以后,如果以此速度行驶,武汉到咸宁只需28min。
(1)轻轨列车的机车头部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轻轨列车的速度和武汉到咸宁的距离。
答案:(1)减小空气阻力;(2)200Km/h,93.3Km。
13、郑州快速公交(BRT)已开通运行,某时刻一辆快速公
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
驶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运行2min后,甲车
相对于乙车向__________行驶,两车相距______m。
答案:东,
600.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原站动车组倒开时刻表 2009年4月1日执行
(1)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后退,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乘客坐在车内,不会因窗外的景物移动太快而感到晕车,是因为动车的车窗选用了__________。
关闭发动机后,动车仍能继续行驶,是由于动车具有________。
(2)动车客运专线采用无缝钢轨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动车的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利用了其_________的特点。
(3)结合时刻表分析,D2008次动车从太原站到北京西站行驶558Km,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车厢(或其他乘客),特殊的减速玻璃,惯性。
(2)声源处,密度小。
(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