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密度温度系数

合集下载

原油密度换算说明

原油密度换算说明

原油密度换算说明
公式
P2o=P 视+ (T-20) r
P t=P20-(t-20)d
式中:Ro—20C下的原油标准密度
P视一T温度下测得的密度,即比重计上的读数
T――实测温度C
r ——温度补正系数,查表-1 得
R――t C下的原油标准密度
d――温度系数,查表-2得
t ――所要换算的某一温度
举例,测得某原油的密度是0.7625,温度是30C ,求20C和50C 的原油标准密度.
解: 查表-1 得r=0.000818
注: 查表-1 时, ”视”比重一栏是范围, 如0.7625,查0.7600 —0.7699 行
P20=0.7625+(30-20) X 0.000818=0.7707
查表-2 得d=0.00078
注:查表-2时,P20一栏是范围,如0.7707查0.7641--0.7707 行P 50= P 20- (50-20)d
=0.7707-(50-20) X 0.00078 =0.7467
表-1 石油产品比重的平均温度补正数表
石油产品“视”比重换算为实际比重的补正数表,本表包括用韦氏天平及比重瓶在实验温度下所测定的石油产品.
表-2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

船用燃油温度系数

船用燃油温度系数

船用燃油温度系数是指燃油的温度对其密度的影响系数。

这个系数通常用于校正船舶的燃油油量计量,因为燃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液体的密度会减小,而随着温度降低,密度则会增加。

船用燃油温度系数帮助校正燃油的实际体积,以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燃油质量准确无误。

燃油的密度通常以“kg/m³”(千克每立方米)为单位,而温度系数则以“kg/m³/°C”(千克每立方米每摄氏度)为单位。

具体的船用燃油温度系数的数值取决于使用的具体燃油种类和其性质。

船舶油量计量系统通常会考虑到燃油的温度变化,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燃油密度计等设备来进行实时监测。

这样,船舶可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准确测量燃油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体积。

在具体的应用中,最好根据燃油的具体规格和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来获取相应的温度系数值,以确保准确性和符合相关的标准。

原油和液体产品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原油和液体产品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1 概 要1.1 目的依据GB/T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以柴油样品进行密度测定为例,评估密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测量步骤使样品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 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样品中,使 其静止。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数和样品 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将测得的密度换算成20℃的标准密度, 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1.3 被测量)2020-(t t γρρ+= (1)式中:t ρ—t ℃下的视密度,kg/m 3;20ρ—20℃时的标准密度,kg/m 3;γ—石油密度温度系数,kg/m 3/℃;注:2020--=t t ρργt —实验测量温度,℃。

1.4 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图2列出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1.5 不确定分量的量化表1列出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

由各分量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2 kg/m3。

使用直方图表示各不确定度分量和合成不确定度的大小关系,如图3所示。

表1 密度测量实验分析的不确定度图3 20℃的标准密度的不确定度分量直方图2 详细讨论2.1 介绍本例探讨了GB/T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测量目的是将测量实验室密度换算成20℃的标准密度。

方法认为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的密度换算方法是行业内认可并统一的换算方法,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

2.2 步骤1:技术规定该步骤描述了密度测量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所列出的测量步骤,被测量的数学计算公式及其所依据的参数。

2.2.1 实验步骤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实验温度下,将样品转移到密度计量筒中,并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样品。

b)用适合的温度计或搅拌棒使量筒中样品的密度和温度达到均匀。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API度和含硫量分类。

API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API度分类类别 20℃密度(g/cm³) API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GB/T 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产生的影响

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产生的影响

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产生的影响摘要:温度是油品计量交接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在了解当前油品计量交接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代发展对油品计量的要求,研究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产生的影响,以期保障油品各项数据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关键词:温度;油品;计量交接石油作为一种物理性质随着温度与压力而改变的液体,是新时代发展下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实践案例分析可知,工作人员在引用流量计实施计量交接时,会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石油的体积和质量产生改变,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严重的很容易改变漏流量。

1.油品计量交接分析对石油企业而言,其在发展中提出的油品计量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对现场计量器具的应用和相关工作人员实施管理,而且会结合实践工作环节提出对应的管理方案。

油品计量管理是指对计量的数据、人员及器具提出的“三位一体的集中管理方法,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一般情况下,有关计量人员的管理工作会将油品计量的工作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计量检定者,另一种是计量交接员,两者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优化他们的基础条件、工作职责等;其二,计量器具属于油皮计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发展中却很容易出现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大对油品计量器具的关注,确保分类管理、流转等都可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此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在工作过程中构建与器具管理有关的动态数据系统,以此为监管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其三,计量数据作为实践管理的基础内容,通常情况下是指动态数据,其中包含了维护记录、计量参数及计量器具的检定证明等内容,在整体监管工作中占据重要作用。

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认识到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了解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像长期储备、现场管理等都是现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

计量交接管理是为了确定油品工序双方在计量工作中的责任内容,两者都要按照国家规定内容进行操作,也可以在协商中签订与计量工作有关的条款,进而获取符合实践工作需求的合同的计量附件。

数质量论文

数质量论文

浅议油品温度变化对库存损溢的影响作者:杜培之徐学洁实验人员:牛丁浩孟庆新指导:徐南单位:山东聊城销售分公司时间:2008年2月1日浅议油品温度变化对加油站库存损溢的影响摘要:概括论述了温度的变化造成油品体积的变化,针对加油站成品油销售实行“升进升出”的计量交接办法,分析了油品从油库到加油站所经历的温度和体积的相应变化,以及油品温度、体积变化对加油站库存损溢的影响。

关键词:温度;体积膨胀系数;加油站库存损溢;影响目前,我国加油站销售系统正在使用的以体积交接的新办法,加油站的进货、销售、储存统一到了以“升”为换算单位的办法,数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加油站“升进升出”的计量交接办法在运作中,鉴于液态石油产品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在加油站体积库存管理上,库存损溢较难控制,从每日计量过程中体现出的损溢变化波动频繁,给加油站库存损耗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对于加油站库存损耗原因,不少人归咎为运输损耗和油品温度变化。

为分清环节和对液态石油产品的损溢进行研究,通过近一年不同季节对不同方位加油站的多次试验,对进货、销售、储存各个环节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得出结论:剔除运输环节损耗的因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油品温度的变化改变了油品的体积,造成了加油站出现所谓的“虚假盈亏”,成为加油站库存损耗的一个所谓“正当”理由。

长期以来,加油站油品进、销、存数量管理沿袭的是“定耗管理”的粗放模式。

超耗给石油销售企业带来效益上的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加油站库存损耗探讨早已成为石油销售企业加强数质量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剔除其他各个环节及因素,本文仅就温度变化对加油站库存损溢的影响进行探讨,但温度给液态石油产品带来的体积变化究竟有多大呢?这种变化对加油站销售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会呈现一定的变化。

在夏秋两季,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温度,油品卸入加油站油罐后由于温度降低密度增大,体积减少;冬春两季,地表温度低于地下温度,油品卸入加油站油罐后,油温升高,密度降低,油品体积增大。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视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换算视密度换算成标准密度的方法很多可查“石油密度计量换算表”可用“石油产品密度及计量换算器”换算还可用公式近似计算ρ20ρt γt-20 推导公式ρt ρ20 -γt-20 式中ρ20 ——标准密度γ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可查表得知t ——测定油品密度时的温度? ρt ——t?时测得的密度。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γ值表密度ρ20 γ 密度ρ20 γ 0.6955-0.70130.7014-0.70720.7073-0.7132 0.7133-0.7193 0.7194-0.7255 0.7256-0.7314 0.7318-0.7380 0.7381-0.7443 0.7444-0.7509 0.7510-0.7574 0.7575-0.7640 0.7641-0.7709 0.7710-0.7772 0.00089 0.00088 0.00087 0.00086 0.00085 0.00084 0.00083 0.00082 0.00081 0.00080 0.00079 0.00078 0.00077 0.8214-0.8291 0.8292-0.8370 0.8371-0.8450 0.8451-0.8533 0.8534-0.8618 0.8619-0.8704 0.8705-0.8792 0.8793-0.8884 0.8885-0.8977 0.8978-0.9073 0.9074-0.9172 0.9173-0.9276 0.9277-0.9382 0.00070 0.00069 0.00068 0.00067 0.000660.00065 0.00064 0.00063 0.00062 0.00061 0.00060 0.00059 0.00058 0.7773-0.7847 0.7848-0.7917 0.7918-0.7990 0.7991-0.8063 0.8064-0.8137 0.8138-0.8213 0.00076 0.00075 0.00074 0.00073 0.00072 0.00071 0.9383-0.9492 0.9493-0.9609 0.9610-0.9729 0.9730-0.9855 0.9856-0.9951 0.9952-1.0131 0.00057 0.00056 0.00055 0.00054 0.00053 0.00052 注本表适用于石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换算。

货油计量的基本术语

货油计量的基本术语

货油计量术语为保证货油的计量的准确性以及计算,各国均制定有油量计算换算表(简称石油计量表)。

在石油计量表中常用的基本术语有: 1. 石油密度某一温度t 时,单位体积石油的质量用p 1 表示。

其单位为g/ml 或kg/l 。

关于石油密度还包括:⑴ 石油标准密度。

指标准温度时的石油密度。

我国国标的石油标准密度取标准温度20℃,用符号p 20 表示。

⑵ 石油相对密度(或比重)。

在温度t 1时的石油密度与t 2 时的纯水密度之比值,以符号S.G t 1 / t 2 (或R.D t 1 / t 2 )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与比重含义是相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R91石油计算表规定采用相对密度。

但目前还有不少国家仍使用比重。

作为标准的石油比重,日本等国以S.G15/4℃表示,英美等国以S.G60/60℉表示。

⑶ 石油视密度(或称观察密度)。

指在石油密度计上观测得的石油密度,我国用p ’t 表示。

视密度中包含了许多需要修正的误差,不能直接用于油量计量。

在油量计量中,可以根据视密度和测定油温在石油计量表的视密度(比重)换算中查取石油的标准密度(比重)。

表11-1为我国视密度换算表的格式和部分内容。

视密度换算表表11-12.石油密度(比重)温度系数又称石油密度(比重)修正系数,指温度变化1℃石油密度(比重)的变化值。

设温度t 1 时石油的密度为p 1 ,温度t 2 时的石油密度为p 2 ,则石油的密度温度系数Υ可以下式表示:Υ=(p 1 - p 2 )/(t 2 - t 1 )(g/cm 3/℃) (11-1) 计量时,其值可根据石油的标准密度(比重),在石油计量表中查得,(见表11-2)。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Υ值)表表11-2又称石油膨胀系数,指温度变化一度时石油体积的变化率。

若设温度t1时石油的体积为V1,温度t2时石油的体积为V2,则其体积温度系数f可以下式表示:f=V2 - V1(1/℃) (11-2) V1 (t2- t1)计量时常用下式求得:f=Υ(1/℃) (11-3) P204.石油体积系数K又称石油体积换算系数,指石油在标准温度时的体积与某一温度时的体积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