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第一部分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word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word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5.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相似的种归为属,相近的属归为科。
3.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 五界系统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并能传给后代的现象。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负责控制生物的某个性状。
4. 进化是生物种类的逐渐演变过程,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驱动。
5.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其基本功能。
3.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4.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方式。
5.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到结果。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4. 植物的繁殖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5. 植物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体成长和生殖。
2.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3. 动物的生命周期可能包括变态发育,如青蛙的生命周期。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doc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学习生物不单单只是课上学了就行了,还要找对学习方法,以及考试的时候加以复习,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一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1.受精完成后的雌蕊;子房珠被------- 受精卵--------胚种子受精极核-----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时代相续,生生不息。
3.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竹用地下茎生殖。
5、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分为;枝接( 以枝作接穗)和芽接(以芽作接穗)两种。
7、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8、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无性生殖的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代的优良特性。
11、扦插植物茎段的处理: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的蒸发)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1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
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生物学概论复习提纲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生物学》复习资料2012年1月1.在你一生中,与你关系最为密切的各种生物加起来也不过百种,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你甚至连见也没见过。
为甚麽我们还是要不遗余力地保护现存的各种生物?答: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生活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群落中,维持着微妙的生态平衡。
如果某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甚至带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作用如下:1、提供了食物的来源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类生存需要通过农、林、牧、副、渔业生产获取动植物资源来满足对事物、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等基本生存的需要。
人类目前仅用20余种植物生产粮食,其它未被人类食用的生物有许多可以食用,是今后潜在的食物来源。
2、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的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遗传多样性是提高生物生产量和改良生物品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生物多样性“遗传库”中的野生物种取得的材料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做出了近一半的贡献,这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和农业研究开发来完成。
3、物种是许多药物的来源在世界最常用的10种处方药中,有9种是以天然化合物为基础的,这些化合物来自植物、菌类、动物和微生物。
所以这是10种中有9种是以生物多样性的产物为基础的。
据报道,发达国家,每年约40%的药方中,至少有1种药物来源于生物。
它们可直接用做药物或作为药物的配料。
4、物种资源能够提供大量工业原料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向人类提供毛皮、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各种原料,其价值十分可观。
5、物种具有科研价值仿生学的研究表明,生物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可以给科学技术的发明以莫大的启示。
例如雷达、红外线追踪、声纳等先进技术的发明,都得利于生物机制的启迪。
6、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群落通过占据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态位,采取不同的能量利用方式,以及食物链网的相互关联作用,维持生态系统中基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初中生物全册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1. 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6.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7.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越亮。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8.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10.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 ,DNA 上有遗传信息。
1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分裂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加重点知识归纳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加重点知识归纳《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自学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
(二)填空题1、从课程内容的非政府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成课程和课程。
1、(分科、综合)2、代莱高中生物学课程包含和两部分内容2、(必修课程、报读),其中前一部分就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科学知识的拓展和延展,意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挑选自学内容,以便为学生自学方向和求职提供更多协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颁布,就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赠布了《》,2021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3、(《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内容标准都就是叙述学生自学的,就是用叙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4、(成果、行为动词)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使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5、(课程目标、内容标准)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挑选出了个主题,并挑选了做为主线,横跨在这些主题之中。
6、(10个、“人与生物圈”)7、课程目标就是生物教师复习、听课、分析课的和。
(出发点、依据)7、(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8、(总目标、具体内容目标)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学生学习的。
中学生物学概论复习资料

贵州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度《生物学学科教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复习一、问答题1.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答: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地更加有效地生活。
岗位要求:①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②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③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④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⑤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⑥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⑦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答: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区别?答:相同点: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1. 生物课程标准主要描述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生物教学大纲则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2. 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生物教学大纲则是统一的要求。
3.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4. 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5. 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5.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几个主题?主线?答:主线是人与生物圈,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6.我国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答:1.前言部分:简要地阐明了生物学的特点和价值,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观以及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
初中生物学统考复习资料资料重点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学习框架】 • 人类的起源 • 人的生殖与发育 • 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要排出体内废物 •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人的由来
1.人的起源和发展
森林消失→下地生活→人类 达尔文提出:森林古猿
仍过着以树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现代类人猿
△ 食品安全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
体温暖、湿润、清洁。不过,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 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体的呼吸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缺乏时的症状 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食物来源 ……
…… …… …… ……
食物来源 …… …… …… ……
二、人体的营养
2.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digestion)。如下所示:
从形成受精卵开始至38周(266天),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阴道产出,这个过 程叫分娩。
◇男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女 男
一、人的由来
3.青春期
青春期
身高突增(显著特点)
身体变化 神经系统、心和肺等功能明显增加 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一些生理现象 心理矛盾
心理变化及卫生 性意识萌动
遗精(男孩) 月经(女孩)
△人类与人猿的区别
类人猿脑的容量 约为400 mL,没有语 言文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2015 - 2016学年度《生物学学科教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复习一、问答题1.小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答: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索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地更加有效地生活。
岗位要求:①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②理解-11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③理解牛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④掌握学牛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⑤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⑥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⑦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 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答: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区别?答:相同点: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佔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1・生物课程标准主要描述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生物教学大纲则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 高中阶段共同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生物教学大纲则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屮的要求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岀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5.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几个主题?主线?答:主线是人与生物圈,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6.我国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答:1.前言部分:简要地阐明了生物学的特点和价值,生物学课程的地位, 作用和价值观以及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木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
2•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休目标3•内容标准:根据而言中的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及课程冃标,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需要和生物科学发展4.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7.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于能力目标的要求分为几个方面?答:1 •实验操作技能2.科学探究技能3.获取信息的能力4•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8.教师能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吗?答:能,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而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第一、对教材进行添加。
添加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
第二、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第三、删减。
第四、简化。
第五、重新排序。
9.桑代克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答: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确立了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他开创了对学习问题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先河,其理论以动物实验为依据,初步建立了教育心理学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另外,他的学习理论也反映了动物在木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经验进行学习的实际过程,抓住了学习过程中刺激和反应这两个基本变量间的关系。
这种理论能够用于解释许多简单的学习和新为训练问题,对于小学生部分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该理论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并别也没有充分注意认识忽视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木质井别,忽视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木质差别,活动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按照准备律,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预先告知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轻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咼。
练习律提示着练习经过强化才能得到巩固,否则会逐渐被遗忘。
从效果中可以看到,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丁学习。
只有练习没有答案,不知道对还是错,即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没有效果的。
从桑代克后来对效果律来看,奖赏和惩罚的作用并不等同,奖赏比惩罚更加有力, 我们应当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的教育措施。
10.行为学习理论包括哪些不同的理论?答: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1•以巴市洛夫,华生为代表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1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应遵循?答:频因律和近因律12.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对教学中的启示?答:启示: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明新的学习总是以原冇的学习为基础。
2.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连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貝的使用有利于教学。
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同的必要性4.近因律捉示我们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重难点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练习。
13.认知学习论中包括哪几种学习论?答: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1915-)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David P. Ausubel,1918-)的意义学习论14.奥苏伯尔的讲解教学分为哪几个阶段?答: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①提供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指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材料。
②呈现学习材料:教师呈现新材料的方式,可以以讲解为主,讲解是用语要清楚明确,不要让学生感到难懂或使学生产生误解。
同时,讲解要遵守渐进分化分化和整和协调的原则。
渐进分化是从一般概念的说明,逐渐进入详细内容的讲解,即从概括到分化。
整和协调是将分化后的知识再前后联结起来, 使之成为一个整合性的协调性的知识整体。
15.概念转变理论的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答:他们认为,一个人原来的概念耍发生顺应需耍满足四个条件:1•对现冇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16.建构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建构主义对生物教育的启示?答:①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经验性学习理论:②维果斯基(LevS. Vygotsky, 1896-1934)的思想:维果斯基强调,个人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③皮亚杰学说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17.教学基木语言技能包括哪些要素?答:1•语咅和吐字2.咅量和语速3.语调和节奏4.词汇5.语法18.运用教学语言时应注意哪些原则?答:(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19.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扌E?答:教态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20.板书分哪?设计目的?答:板书的类型:①提纲式;②表格式;③图示式;④综合式⑤计算式和方程式设计目的:(1)捉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
(2)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板书还能从认识过程、论证过程、操作过程(如实验)等方血來设计,因此它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好的板书,对学生无疑还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漂亮的字体,巧妙的构思,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板书的形式之美,而且会从教师的艺术创造中体会到教师的内在的品格Z美。
板书在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学习效果提高21.强化教学技能的类型?答:强化技能的类型(1)语言强化(2)标志强化(3)动作强化(4)活动强化(5)变换方式进行强化强化技能的目的(1)引起学生的注意(2)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兴趣(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4)形成和改善学生的正确行为,如遵守纪律、正确观察等。
22.课堂组织技能分为哪几种类型?答:课堂组织技能的类型:(-)管理性组织;管理性组织是指课堂纪律的管理。
其作用是使教学能在一种冇秩序的环境屮进行。
教师在课堂管理组织的时候,既要不断地启发诱导,又要不断地纠正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1课堂秩序的管理2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
教师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1)做出安排,使他们不能得到奖赏,从而门行停止不良行为。
(2)奖励与行为替换。
教师为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合乎耍求的替换行为。
为了达到效果,对替换行为的奖赏必须是有力的,足以抵消不正当行为,而选择替换行为。
(3)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指导性组织;1阅读、观察、实验等指导组织。
2课堂讨论的指导组织(三)诱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和热情的语言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冇趣、富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3.概念图的作用?特征和制作?答: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二)概念图作为学的工具(三)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一方面可以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或学生自己捉供反馈信息概念图可以在课程屮用于评测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程度和范围的变化。
概念图的特征l、b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这些事例有助于我们澄清所给定的概念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冇明显的不同。
一)要有效地应用概念图策略,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1在学习绘制概念图的过程屮,从-个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绘制第一个概念图,知识领域不要选择太宽。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來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3慚出概念图的草图。
把草图画在易擦写的纸上或用电脑软件绘制,这样可以随时对概念层级进行调整。
4对草图进行修正。
要意识到没有完美的概念图,对概念图进行修正是完全必要的。
5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它反映了各知识点Z间的相互关系。
(二)绘制概念图不仅耍注意以上步骤,同时也要注意绘制规范1概念图中毎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一个概念图通常只用来表达一个主概念;主概念之下分出几个相关的支概念,支概念下又可分出几个支概念,依次分下去。
概念的词必须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3 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以交错,但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加箭头。
4概念名词要用方框和圆圈圈起来,而联系词则不同。
24.根据活动情况可将探究活动分为哪些类型?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那六个环节?答:探究形式(一)发现式探究;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屮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
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开放性的问题,封闭性的问题,(-)推理性探究;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 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