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时钟》学案-word文档
灰姑娘的时钟导学案

灰姑娘的时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能够深入理解灰姑娘角色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讨时间、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其次,我希望能够学习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此外,能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明智的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最后,通过这部作品的学习,激发自己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灵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即时间管理、人生选择以及命运把握的深刻内涵。
通过阅读灰姑娘的故事,我们需要体会时间的宝贵,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难点则在于对作品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文学手法的分析。
作者可能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展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我们需要仔细品味这些手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全面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灰姑娘的时钟》是一部关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童话故事,通过灰姑娘的经历,揭示了时间的珍贵和__________的重要性。
2.灰姑娘在故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是__________,这让她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
3.作品中的“时钟”象征着__________,提醒我们要珍惜并合理利用时间。
二、选择题1.灰姑娘最终能够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什么?A.魔法的帮助B.英俊王子的出现C.自己的努力与智慧D.仙女教母的指引2.《灰姑娘的时钟》所传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追求物质享受B.依赖他人帮助C.珍惜时间,把握机会D.逃避现实困境三、简答题1.请简述灰姑娘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2.你认为“时钟”在《灰姑娘的时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四、论述题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灰姑娘的时钟》中时间管理重要性的理解。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灰姑娘的时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灰姑娘、仙女教母和王子等角色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通过阅读《灰姑娘的时钟》,了解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参加王子的舞会,并与王子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2.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灰姑娘、仙女教母和王子等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 主题探讨:从故事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
三、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能够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2. 角色特点的分析,能够描述灰姑娘、仙女教母和王子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3. 对主题的认识,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
四、教学难点1. 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够理解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参加王子的舞会,并与王子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2. 对角色特点的分析,能够深入理解灰姑娘、仙女教母和王子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3. 对主题的探讨,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
五、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灰姑娘的时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讨论分析: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让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角色分析和主题演讲,评价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灰姑娘的时钟》故事文本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3. 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灰姑娘的时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阅读《灰姑娘的时钟》,在阅读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接受、理解故事,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使他们学会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中的思想和情感;2、通过故事,让小学生学会乐于助人,懂得帮助他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故事让小学生更加融入故事情节,引发对故事的热爱。
如:今天我们讲一位非常勤劳又善良的姑娘,姑娘原本家庭富裕,但不幸地父亲先后去世。
后来,她成了一个可怜的女孩,被她那无情的继母和公主姐妹们欺负。
现在,请注意听我讲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的故事。
2、讲述故事:根据故事情节,讲述灰姑娘的生活和命运的逆转。
在讲述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唱唱跳跳,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整个故事,抓住关键词和思想,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重点讲解:课后,老师可重点讲述以下内容:1)善良,助人为乐灰姑娘的母亲在去世前教育她无论做何事,都要善良对待他人,乐于助人。
灰姑娘默默的忍受着继母和公主姐妹们的欺辱,总是无条件的给他们带来帮助与快乐。
2)坚定,勇敢迎接挑战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迎接挑战。
灰姑娘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努力,成就未来努力就会有成绩,灰姑娘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让我们来学习灰姑娘昂扬的精神。
4、活动设计活动一:制作灰姑娘的时钟准备工具:方便面盖,图纸、胶水、温水。
活动过程:让小朋友先按照要求画一个时钟的图纸模板,然后讲解制作、步骤,最后自由发挥小朋友的想象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改样式,最后使用方便面盖制作功成后,学生可以将制作好的时钟拿回家。
活动二:自编版的“灰姑娘的时钟”舞蹈舞蹈过程:请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以快乐、轻松、自信的方式进行展现,充分体现“灰姑娘”的风采。
选修2教案4文档

2016年3月21 日第四周第一节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无暇、诱发、自鸣、猛然、雇佣、偷懒、何等、处罚、侵犯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无论……还是……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4.领悟本课中的记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
5.在课文学习和真实交际中,扩展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能力。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会与同学相处,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习指导1.借助工具书查找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语,按照学习提示中的要求自主学习词语,课堂教师注意检查、落实。
2.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毕淑敏的情况。
3.让学生搜集有关处理人际关系的资料,培养同学间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任务设计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描写方式。
2.分析课文的结构,深刻领会课文中每句话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3.从作者处理问题的过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并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世纪时钟的出现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伦理习惯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按照事件的发生循序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导入1:老师让学生给大家讲给灰姑娘的故事,使学生感悟约定时间是多么重要。
导入2:让学生说出灰姑娘没有遵守约定的时间就是什么后果。
二、阅读课文1.方法和任务:通过自读、小组内讨论交流初读感受。
1.预设问题:(1)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就讲灰姑娘的故事?(2)文灰姑娘的故事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3)公共时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座钟呢?2.预设问题:(5)作者是如何确定要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的?(6)仔细想想,作者说的“第一个凝团被解开了”,其具体答案是什么?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主要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学案

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中的奇幻色彩。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1.理解灰姑娘的时钟寓意,感悟时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童话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灰姑娘的时钟与时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时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钟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时间有关的故事或感悟。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课堂讨论a.灰姑娘为什么会有一个特殊的时钟?b.灰姑娘的时钟有什么特殊意义?c.故事中灰姑娘是如何珍惜时间的?四、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扮演灰姑娘和她的时钟,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灰姑娘与时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灰姑娘的时钟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
二、课文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课文中灰姑娘的时钟与时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解析,进一步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a.故事中灰姑娘是如何关爱他人的?b.你认为灰姑娘的时钟对她有哪些启示?c.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珍惜时间的价值观?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灰姑娘的时钟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珍惜时间。
二、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时间管理”主题活动,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借鉴案例中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灰姑娘的时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运用时钟知识,如认识时钟的指针、数字、刻度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时钟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过制作时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故事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时间、珍惜时间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良仁爱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时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时钟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学生表演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灰姑娘的时钟》故事文本。
(2)时钟图片或实物。
(3)制作时钟的材料和工具。
2. 教学环境:(1)教室或活动室。
(2)足够的桌椅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灰姑娘》的故事情节。
(2)展示《灰姑娘的时钟》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故事理解:(1)分组阅读《灰姑娘的时钟》故事文本。
(2)小组讨论故事中时钟的作用和意义。
3. 时钟知识学习:(1)介绍时钟的基本知识,如指针、数字、刻度等。
(2)学生操作时钟,加深对时钟知识的理解。
4. 制作时钟:(1)分组进行制作时钟的活动。
(2)学生动手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写一篇关于《灰姑娘的时钟》的故事感想。
(2)绘制一幅关于《灰姑娘的时钟》的插图。
2. 评价:(1)学生制作时钟的创意和质量。
(2)学生在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学生对时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灰姑娘的时钟》九年级语文教案

《灰姑娘的时钟》九年级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九年级语文教案一、导入新课"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文章用仙女的再三叮嘱作为开篇,向灰姑娘警示过时的后果。
这说明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先不要着急回答。
先让我们一起研读《灰姑娘的时钟》。
二、指导预习①提示预习的'要点(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体会本文中童话语言和推理语言的特点。
B、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C、识记文中自己认为生疏的词语和"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
②学生各自默读(朗读)课文并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并及时修正)。
A、边读边标示自然段和生疏的词语。
B、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a祈祷:一种宗教形式。
"祈"就是向神求祈,"祷"义同于"祈"。
b无暇顾及:没有空注意到。
"暇"空闲;"顾"注意、照管;"及"达到。
c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
也指天方教会中神甫的机构。
d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C、本文《灰姑娘的时钟》所记叙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属于哪一种主要情节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明概括。
("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这句话在第13段中。
)三、研读课文①朗读全文并思考怎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朗读课文可以请若干个同学进入角色,逐段连续读完;也可以组为单位朗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②学生回答如何划分段落层次。
(学生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修正后概括板书。
)③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本文的论点。
(论点是"时间等于金钱",这话在末段的首句中。
《灰姑娘的时钟》教学设计

1、学生读、理解词义并造句
2、学生观影片思考影片中有没有值得你怀疑的地方。
1、此活动的设计目的:一是训练学生的发音,引起学生对此的重视;二是让学生除掌握查阅词典了解词义的方法外,掌握在无词典的情况下如何联系语境解释词义的方法。
2、观影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考及学习本文的兴趣。
. .
学习第二语言必须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脱离汉语教学的根本。我上课的班级是高二年级(20)班,这个班的学生平时运用汉语的机会少,但是由于生活在以哈语言为主的语言环境中,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在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课文中生词的意义和用法。所以要让学生能够品味汉语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内容。
那作为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的角山荣又据灰姑娘的这一故事提出了哪些疑问呢?
三、问题探究:
1、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在课文中勾画出)
2、对于这两个问题,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在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加以引导提示:注意关键句的位置(首、中、尾)、上下文的连接词。)
《灰姑娘的时钟》教学设计
语文 常莉萍
课题
汉语选修2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第二课时)
预设课时
4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灰姑娘的时钟》是新教版高中汉语选修2第二单元以“珍惜时间”为话题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也是议论文。作者由《灰姑娘》的故事出发引出问题——在那个时代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通过讲述中世纪时钟的发展历史以及时钟的出现给人们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与习惯带来的影响,最终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
课前导语:
灰姑娘的故事,也许你很熟悉。
可是,面对这熟悉的故事,你有没有产生过疑问?日本经济史学家角山荣是对它产生过疑问的。
由这疑问,他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
学习《灰姑娘的时钟》,我们的目标是:
1.理解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2.学习从故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的写法。
3.增强自己的“怀疑”精神,敢于怀疑,从怀疑、探索中
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的学法是: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走近作者:角山荣,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
1921 年出生于大阪,一九四五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专攻经济史,曾任和歌山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和歌山大学荣誉教授,土界市博物馆馆长。
著有:《经济史学》、《产业革命与民众》、《讲座:西洋经济史》全五卷、《路地里的大英帝国》、《时钟的社会史》、《辣的文化、甜的文化》、《亚细亚文化复兴》、《时间革命》。
融入文本:
1.跨越障碍
家鼠。
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细小鳞片,有四肢,尾巴细长,容易断。
高级官员的住所。
少见。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没有空闲的时间照顾到。
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
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了解决。
可以通过思考知道这件事。
2.解读文本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构,作好圈点、批注,为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3.互动课堂
师问:作者从“灰姑娘的时钟”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他持什么观点?生答:第一个问题: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观点: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的时钟发出的。
第二个问题:灰姑娘为什么要严守时间的约定?观点:“灰姑娘”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
师问:作者的这两个观点是通过哪些论据证明的?我来回答(口头):我来编写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书面)质疑交流:生1 问:文章开头的记叙有什么作用?生2 答:叙述故事,引出下文的议论。
师问:《谈骨气》一文中记叙起什么作用?生3 答: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师:对,议论文中的记叙基本上就是这两种作用。
生4 问:为什么先讲时钟问题,再讲严守时间问题?我来回答(书面):生5 问:一般的说来,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是这篇文章有两个论点,这是什么回事?师答: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这篇文章论述的是两个问题,作者对两个问题各有一个观点,所以全篇就有两个论点。
我也来问(书面):我能够回答自己所提问题(书面)拓展延伸:1.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作者就是从
灰姑娘》中分析出与童话不相干的经济学问题的。
试从学过的童话、寓言或民间故事中找出一二个问题来加以论述。
示例1:《滥竿充数》
齐宣王喜欢听吹竿,要几百人一齐合奏,使根本不会吹竿的南郭先生得
以混迹其中,得到许多俸禄,由此谈到吃“大锅饭”的害处。
示例2:《亡羊补牢》
从亡羊补牢犹未迟也谈到考卷的订正问题,再谈到错误和缺
点是难免发生的,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我来说(先口头交流再书面整理):
2.学贵有疑,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是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哥白尼敢于怀疑,推翻了教会的地心说,创建了日心说;李时珍敢于怀疑,亲自考察研究,遍尝百药,写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谈一谈,你对什么(结论、现象等等)产生
了怀疑。
示例1:《掩耳盗铃》中,盗铃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就听不
见铃声吗?
示例2:《惊弓之鸟》中,鸟能听到拉弓的声音吗?
示例3:人们常说“纸包不住火”,难道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吗?我来说(先口头交流再书面整理)名题共享:阅读《错过就会永远失去》,完成1-4 题。
(本试题为2018
年黄冈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错过就会永远失去青杨
⑴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
的音乐磁带,分地悠远苍凉。
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
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
问了一下价,卖15 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
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 元买门票,便作罢。
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
然而,别处竟然没有。
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⑵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
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
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
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篷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⑷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
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
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⑸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⑹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⑺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
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 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 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都永远嗅不到她的馨 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 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⑻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的面前 经过。
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 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 深渊。
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⑼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这一点不容置疑。
1.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在第⑴段中找出与第⑷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
3. 请在文中第⑶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字左右)。
4. 品析文章第⑹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
附答案)
1.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2.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
般地痛。
的好东西” 句相照应的语句。
50
3.略。
4.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
②示例: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