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

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尤其是系统中的氨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都有潜在的较大的危害性。

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和管理工作。

下面就围绕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氨制冷设备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制冷工作原理察尔森水库冷库属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水冷却装置,各种阀门、压力表、测温仪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

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之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液在系统内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进行冷热变换完成制冷。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轴、连杆、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该机活塞行程为1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

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氨气转化为高压氨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氨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氨。

第十一章冷冻设备第二节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一、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又称为油器,用于分高压缩后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润滑油,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冷凝器,使传热条件恶化。

氨制冷原理——精选推荐

氨制冷原理——精选推荐

氨制冷原理在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是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蒸发器制冷剂在低压蒸发压力下以较低的温度蒸发温度蒸发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实现制冷是向外输送冷量的设备。

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起到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同时保证蒸发器在低压下运行、冷凝器在高压冷凝压力下运行。

是输入功的设备。

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高压下将从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以及压缩功转化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冷凝成温度较高的冷凝温度液体。

是放出热量的设备。

节流阀将从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液体节流降压降到蒸发压力后进入蒸发器同时控制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设有一些辅助设备如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空气分离器、贮液器、集油器、过滤器以及安全附件、阀门等。

制冷原理从蒸发器出来的氨的低温低压蒸气被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

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氨液。

高压常温的氨液通过膨胀阀时因节流而降压在压力降低的同时氨液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下降从而变成了低压低温的氨液。

把这种低压低温的氨液引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即可使其周围空气及物料的温度下降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冷却水是带走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再到循环水的水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冷冻水在蒸发器里被降温后由冷冻水泵送到各个用冷设备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循环使用。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

不过电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

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

制冷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冷来。

氨制冷 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 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是利用氨作为制冷剂的一种制冷方式。

其制冷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压缩:氨制冷系统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氨气压缩成高压气体。

压缩机采用电机驱动,使氨气逐渐增压,将其压力提高到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2. 冷凝:高压氨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低温热交换介质(如水或空气)接触,使氨气的温度降低,发生冷凝作用。

在冷凝过程中,氨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且逐渐冷却下来,形成高压液体氨。

3. 膨胀:高压液体氨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调节液体氨流量和压力,使液体氨进入蒸发器后迅速蒸发。

在蒸发器中,液体氨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或水温度降低。

4. 蒸发:在蒸发器中,液体氨流体化为氨气,并吸收周围的热量,使蒸发器内部温度进一步降低。

蒸发器通常通过散热片或换热管将冷凝热传递给被制冷的物体或环境。

5. 循环:氨气被吸入压缩机,循环再次进行。

通过不断循环流动,氨制冷系统可以持续地将热量从制冷区域传递到周围环境中,实现制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氨制冷系统需要严格控制氨气的压力、温度和
流量,以确保制冷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同时,由于氨气有毒、易燃的特性,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1.压缩机:压缩机是氨制冷系统中的主要组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低压氨气压缩为高压氨气。

当氨气通过压缩机时,其压力和温度都会增加。

压缩机使氨气压力提高,使其达到足够高的压力,以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冷凝为液体。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压缩气体会升高其温度和压力的基本物理规律。

2.冷凝器:冷凝器是氨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将高温高压氨气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当高压氨气进入冷凝器时,其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接触来降低温度。

这种接触导致氨气中的热量被传递到冷却介质中,并将氨气冷却成液体。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热量传导和传热的原理。

3.蒸发器:蒸发器是氨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液态氨气蒸发为气态氨气。

在蒸发器中,液态氨气受到外部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并逐渐蒸发。

在蒸发过程中,液态氨气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降低环境的温度。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量传导和蒸发的物理原理。

4.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是氨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调节压力差。

通过节流装置,高压氨气的压力可以降低到低压状态,从而使其能够进入蒸发器,并通过蒸发过程将热量吸收。

节流装置可以是一个孔或一个阀门,其工作原理基于液体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时会发生蒸发的物理原理。

除了这些主要部件,氨制冷系统还可能包括一些辅助和控制设备,如油分离器、过滤器、冷却水泵、控制阀和传感器等。

这些辅助和控制设备可以帮助监测和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以达到最佳制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氨是一种有毒和易燃的气体,因此在设计和操作氨制冷系统时需要特别小心,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液氨制冷原理

液氨制冷原理

液氨制冷原理在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是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蒸发器:制冷剂在低压(蒸发压力)下以较低的温度(蒸发温度)蒸发,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实现制冷,是向外输送冷量的设备。

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起到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同时保证蒸发器在低压下运行、冷凝器在高压(冷凝压力)下运行。

是输入功的设备。

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高压下将从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以及压缩功转化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冷凝成温度较高的(冷凝温度)液体。

是放出热量的设备。

节流阀:将从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液体节流降压(降到蒸发压力)后进入蒸发器,同时控制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设有一些辅助设备,如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空气分离器、贮液器、集油器、过滤器以及安全附件、阀门等。

制冷原理从蒸发器出来的氨的低温低压蒸气被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

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氨液。

高压常温的氨液通过膨胀阀时,因节流而降压,在压力降低的同时,氨液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下降,从而变成了低压低温的氨液。

把这种低压低温的氨液引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即可使其周围空气及物料的温度下降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冷却水是带走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再到循环水的水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冷冻水在蒸发器里被降温后,由冷冻水泵送到各个用冷设备,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循环使用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析它的循环进行说明的。

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气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复原始状态变化所经过的全过程。

分四个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膨胀过程吸气过程。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制冷就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得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得温度降低到所要求得程度,这个过程就是靠热传递来完成得。

制冷技术就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得工作,尤其就是系统中得氨气,就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得气体,对人体健康与安全生产都有潜在得较大得危害性。

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得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与管理工作.下面就围绕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氨制冷设备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得理解与瞧法.一、制冷工作原理察尔森水库冷库属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水冷却装置,各种阀门、压力表、测温仪与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与蒸发器就是制冷系统中最基本得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得系统。

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就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得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得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得氨气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得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得目得。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在实际得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之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就是为了提高运行得经济性,可靠性与安全性而设置得,实际制冷工艺流程就是较为复杂得.制冷学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液在系统内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进行冷热变换完成制冷。

二、活塞式压缩机得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就是目前广泛用于大中型冷库得制冷机型。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氨制冷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制冷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制冷工作原理。

1. 蒸发器:蒸发器是氨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液态氨通过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传导给冷却对象(冷却水、空气等),从而使氨蒸发并吸收热量,使冷却对象冷却下来。

在蒸发过程中,液态氨通过换热管道的蒸发传热,将热量从冷却对象吸收,并将其自身变为气态。

这样,冷却对象就可以得到冷却。

2. 压缩机:压缩机是氨制冷系统中的心脏,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蒸发器中汽化的氨气吸入,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再将其排入冷凝器。

在压缩过程中,氨气被压缩机的压力提高,同时温度也随之上升。

这是因为压缩机将气体压缩时,将其分子挤到更接近的距离。

这种压缩过程可以将气体的能量转变成压缩热,提高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通过此过程,氨气被压缩并送入冷凝器。

3. 冷凝器:冷凝器是氨制冷系统中用于冷却和凝结氨气的部件。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外界的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将过热氨气冷却,使其冷凝为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高温高压的氨气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以及自身传热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外界,从而降低氨气的温度。

当氨气的温度降至饱和温度以下时,氨气开始凝结成液体。

这样,冷凝器就将氨气冷却并凝结成液体,并将其送至节流装置。

4. 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是氨制冷系统中提供恒定变压降的装置,通常是一个节流阀。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限制流体在节流阀内的通道,使氨气的压力和温度迅速降低,从而完成制冷的目的。

当液态氨通过节流装置流出时,其压力和温度都会降低,因为在通道过程中,液态氨的速度和动能会增加,从而导致压力和温度的降低。

通过节流装置,液态氨变为低压液体形态。

以上是氨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

不同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了氨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部件需要根据具体的制冷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高效、可靠的制冷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

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尤其是系统中的氨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都有潜在的较大的危害性。

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和管理工作。

下面就围绕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氨制冷设备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制冷工作原理
察尔森水库冷库属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水冷却装置,各种阀门、压力表、测温仪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

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之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液在系统内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进行冷热变换完成制冷。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

察尔森水库安装了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极氨压缩机,均是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

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联式电动机配装而成。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制冷剂,“W”表示气缸排列的样式如果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该机活塞行程为200毫米,转速为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汽缸,“A”表示氨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样式像扇子型,“J”表示单机两级,即在一台机体上没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

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气缸,3个低压排气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气缸,1个高压排气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气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
-45℃,标准制冷量为4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气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使低压氨气转化为高压氨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氨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氨。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它不断地吸回和输出制冷剂,起着主导和中枢的作用。

一旦压缩机在运转中发生故障而停止工作,则整个制冷系统工作就会随之而中断。

三、水冷式冷凝器的结构和作用
水冷式冷凝器按其形状可分为立式、卧式、套管式三种。

其作用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安装了一台中型卧式冷凝器,它是水平吊装安置在机房的,他的筒体是由8-16㎜的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筒内两端各焊接一块多孔管板,两块管板之间焊接或胀接有无缝细管数十根,形成了几束管簇,两端管板的外面用端盖封闭,端盖上铸有分水隔板,从而把全部管束分隔成几个管组,冷却水从一端端盖进入后,将按顺序通过每个管组,最后从同一端上部流出。

高温的制冷剂从冷凝器上部的进气管进入筒内管束之间,与管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液从下部出液管道流入贮液器。

此外,卧式冷凝器筒体上部还安装了安全阀、放空气阀、压力表和均压管接头,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四、节流阀的结构和作用
节流设备分为手动膨胀阀(调节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以及毛细管等几种。

其中最常见的属手动膨胀阀,它由阀体、阀针、调节杆、过滤器、传动杆、感温包、弹簧、填料等组成。

手动膨胀阀与普通截止阀的构造相似,只是手动膨胀阀的阀杆采用细牙螺纹,阀芯成针形或具有V型缺口的锥体,使其开启度缓慢地增大或减小,可保证良好的供氨调节作用。

节流阀的作用是:1、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使氨液从冷凝器的高压状态节流膨胀为蒸发器的低压状态,然后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

2、根据系统冷负荷的变化,调整进入蒸发器的氨液的数量。

冷库节流阀的开启大小,需要人工操作,要求制冷工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经验,适时调节好节流阀,以确保设备安全、低耗、高效运行。

五、蒸发器的结构和作用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

常见的蒸发器为排管式。

察尔森水库冷库的速冻间采用了两组集管式、搁架式排管,便于放置存取、冷冻各种水产品、畜产品和果蔬。

在三间冷藏室内采用了多组项排管吊装在棚顶,这些排管均采用D38×22㎜无缝钢管弯制和焊接而成的。

制冷工作时氨液从下部排管进来,吸收冷藏库内的食品和空气热量后,在管道内吸热蒸发转变成氨气,再从上部排管回气至氨液分离器和压缩机。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生产和输出冷量的低压设备,在这里氨液完成吸热过程,而食品被迫做放热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