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的各个发声器官的具体位置
声道包含的主要器官

声道包含的主要器官声道的主要结构为:声带、咽腔、喉腔、口腔、鼻腔、软腭、硬腭、舌、牙齿及口唇。
1.声带位于喉腔内,下接气管,左右两边各有一片,为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
声带一端的杓状软骨运动时引起声带的开闭。
声带之间的部分称为声门。
在吸气的时候,声带开放。
在说话时,声带的后端开始闭合,而声带的中部随着从肺部来的气流的压力大小而开闭。
当气管内的压力变大时,声带被冲开。
而当气流冲出后,声带上下的压力得以平衡,声门又关闭。
同时,由于Bernoulli作用,两侧声带之间的气流使其压力变小。
这也促使声门的闭合.这样,声带的反复开闭产生了周期性的三角形的气流波。
每个人的气流波形是不同的,因而每个人的嗓音就有所不同。
如果气流波形中的开放相较短,峰值较高,则产生较强的高频成分。
基频的大小取决于声带的长短、张力和质量。
声带越长、越松、质量越大则基频就越低。
这些解剖学的因素导致了男人、女人和各种年龄的儿童的基频的差异。
气管内的高压也可产生高强度的高频的基频声。
基频的平均范围在60至500Hz。
基频的平均值:成人男性120Hz成人女性225Hz小儿265Hz严格地说来,人体的声源器官只有声带。
它的振动虽然不能直接形成语声,但对语声的音高和音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咽喉咽喉分为咽腔和喉腔。
咽腔是一条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也叫咽管。
咽腔是一个容积较大的交叉路口,它上起颅底,下连食管及喉腔,前壁与鼻腔和口腔相通,后壁附于脊柱。
从上至下,咽腔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
咽腔为喉、口、鼻三腔的结合部,它连接着喉腔和口腔、鼻腔,是气流和声波必经的管道和三叉路口。
咽腔的形状变化可以改变整个的声音质量,它对声音的扩大以至美化都起很大的作用,是人体发声的重要共鸣腔体。
喉腔包括介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以及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部。
喉室的形状和容积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因而整个喉腔的形状和容积也就发生了变化。
这一方面是由于假声带的活动。
唱歌的声带发声点在哪些

唱歌的声带发声点在哪些大多数人都喜欢唱歌,歌唱得好的人在朋友中会很受欢迎,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唱歌声带的发声点在哪呢?下面就由小编来告诉你吧!唱歌声带发声点:1、人体的共鸣腔体人的共鸣腔体可以分成不可调节的共鸣腔:胸腔、鼻腔、额窦和蝶窦等,可以调节的共鸣腔:咽腔、喉腔、口腔,这部分是重要的共鸣腔体,可调节共鸣,上联头腔,下联胸腔,是个联络站。
歌唱发声时,应随着音的升高或降低的变化,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
一般来说,高音的共鸣区是分布在口腔,低音的共鸣区分布在胸腔。
但这样的分布并不是说可以将各个共鸣腔孤立地来用,而是应当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体,即所谓形成“整体共鸣”。
整体共鸣就是胸、口、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
2、共鸣的运用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里的混合比例,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
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加强一些,口腔、胸腔也要有;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腔共鸣应多一些,胸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掺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痕迹。
在歌唱发声中,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圆润、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
3、歌唱共鸣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获得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
1)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
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
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
人体发声原理

10
聲音結束稱之為釋放(release),如同起音一樣,結 束時也希望是個乾淨清楚的結束,聲門會回復到它開 啟的位置。所謂的硬釋放,聲帶肌肉會維持一定的張 力,使聲帶無法回到深吸氣時的完全開啟狀態,因此 延遲呼吸的回復以及有效的再關閉;另外更常見的是 軟結束,肌肉的力量慢慢釋放,會延遲聲門開啟的動 作,接著減緩了換氣的動作,軟結束常會伴隨著呼吸 機制的塌陷、身體姿勢明顯的改變。
喉腔、咽腔、口腔、唇腔和鼻腔组成人类发 音器官的声腔,是非常灵活富于变化的共振 腔。声带音通过声腔时,由于声腔形状的种 种不同变化,产生不同的公正共振,形成种 种不同的声音。
9
声音产生祥述
聲帶開始產生振動的方式有三種,分別稱為軟(soft)、 硬(hard)、平衡(balanced)起音。硬起音是聲帶會用 力的關閉,產生很高的聲門阻力,因此需要很高的聲門下 壓力才能誘發發聲,因此在歌唱聲音前會出現聲門的爆破 音,容易造成聲帶的傷害;軟起音是聲帶關閉前會有氣流 通過,使得聲門不會閉合,常常可以在聲門後區看到未完 全關閉的部分,聲音開始時較為柔軟但帶有氣息音;最好 的方式是平衡起音,在發聲的瞬間,不會看到上腹部突然 地向內移動,聲音清楚的開始。
人体发声原理
作者:6—408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声器官
• 呼吸器官:口、鼻、喉管、肺、会厌等。 发声器官:声带、喉头、咽壁、软腭、硬 腭等。 共鸣器官:头腔、胸腔、口腔。 咬字吐字器官:唇、舌、牙、齿、喉。
2
1唇 2齿 3齿龈4硬腭 5软腭6小舌 7舌尖8舌面 9舌根10咽腔 11会厌软骨 12声带 13喉头 14气管 15食道 16口腔 17鼻腔
7
• 声带是发声的音源,发声时的声带要随着音 调的高低、强弱不同作出相应的变化。发高 音时,声带缩短变薄张力加大,振动频率就 快;发低声时,声带拉长变厚张力减小,振 动频率就慢。同时,气流量及力度对声带也 有影响。
口腔共鸣

气流冲击声带产生的喉原音本身是很微弱的,当这种声音在人体各共鸣气官内得到共振时,使原来微弱的喉原音得到了扩大和美化,形成圆润明亮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说共鸣。
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和提高声音色彩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一)共鸣器官共鸣器官有喉腔、咽腔(喉咽、口咽、鼻咽)、口腔和鼻腔(包括鼻窦、蝶窦、额窦)、气管、胸腔。
人的共鸣器官有些是可调节的,也就是说可改变其大小形状等,如喉腔、咽腔、口腔;有些是不可调节的,如鼻腔、胸腔。
胸腔--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频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喉腔--指声带与假声带间的喉室及喉前庭。
播音发声中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口腔--是发声过程中运动最灵活、复杂的腔体。
播音发声以口腔共鸣为主,其他腔体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口腔共鸣又称为中音共鸣。
强调以打牙关,提颧肌,挺软腭,松下巴来打开口腔,使口腔在发声过程中处于积极的状态。
鼻腔--底部是硬腭,外面是鼻甲,由鼻孔与外界相通,是除口腔外呼吸的另一通路,后方通向鼻咽腔。
鼻腔容积固定,属不可调共鸣腔。
(二)共鸣的作用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声带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其本身是很微弱,必须要通过共鸣才能得到扩大、美化。
2通过共鸣腔的调节可以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三)播音共鸣的特点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
(构成声道的腔体可粗略划分为头腔、口腔和胸腔。
)播音发声要求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前提下,对声音的美化要朴实大方。
共鸣要以文字内容、吐字的需要为依据。
通过调节、控制取得较丰富的口腔共鸣,善于运用胸腔共鸣。
以使声音浑厚结实、明朗圆润、集中有力。
(四)共鸣控制的训练1.共鸣的调节要取得良好的共鸣,就要保持话筒前积极的、朝气蓬勃的精神,各共鸣器官也要有精神。
松软无力的共鸣腔壁是不会产生良好的共鸣的。
语音的生理性质(发音器官)

语音的生理性质(发音器官)要学习普通话,应当简单了解一下语音的生理性质。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语音则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一)动力部分:即呼吸器官,包括气管和肺。
发音体要振动,必须有力的作用。
那么人要发音,也首先必须有“动力”,这个动力则来自肺和气管。
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到达喉头,冲击声带,从而发出声音。
练习艺术发声的人常要练习“运气”,其道理就在这里。
(二)发音体:即声带。
声带在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
声带拉紧或放松,在气流的作用下,就发出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三)共鸣腔:即口腔和鼻腔,是学习普通话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其具体情况可见下面的“发音器官示意图”:
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必须在口腔或鼻腔中“共鸣”后才可以传出来被人听到。
“共鸣腔”构造、形状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声音。
因为人可以通过口腔和鼻腔的发音器官改变口腔的形状(鼻腔的形状几乎不会改变),所以人就可以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如口腔张大和缩小、舌头前伸或后缩、舌尖靠前或靠后等等,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学习普通话,必须对这些发音器官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关于这些发音器官的具体知识,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详细讲解。
发音器官示意图

发音器官示意图声母是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中共有22个声母,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
辅音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zh ch sh r z c s零声母: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即没有声母,习惯上叫零声母。
声母难点之一:f----hf 唇齿擦音。
发音时下唇略内收,靠近上齿,形成一条窄缝,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不振动,气流从唇齿音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h 舌根擦音。
发音时,唇齿不接触,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出来。
皇后惶惑谎话挥霍挥毫徽号回合回话悔恨毁坏会合绘画昏花浑厚混合火候火花祸害f、h对比辨音练习:舅父 fù-救护 hù公费 fèi -工会 huì附 fù注-互 hù助仿佛 fǎngfú-恍惚 huǎnghū防 fáng 虫-蝗 huáng虫防 fáng 止-黄 huáng 纸斧 fǔ头-虎 hǔ头飞 fēi 机-灰 huī鸡非凡 fēifán -辉煌 huīhuáng 奋 fèn 战-混 hùn 战复 fù员-互 hù援方 fāng 地-荒 huāng 地读准f和h:发话 fāhuà发慌 fāhuāng 反悔 fǎnhuǐ繁华fánhuá丰厚fēnghòu 复合fùhé混纺h ùnfǎng 后方 hòufāng 化肥 huàféi洪峰hóngfēng 画符 huàfú花粉 huāfěnf-h辨别记忆方法举例1 利用形声字的声旁类推记忆如:皇煌偟凰惶蝗徨篁湟隍胡湖糊葫蝴瑚煳鹕猢醐2 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记忆如:普通话中f不与uai相拼,因此“坏怀淮槐踝徊”等字都要读成“huai”。
人体发音原理

发音部位
• 双唇 唇齿 •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尖后 • 舌面 舌根
发音方法
• 1.塞音【瞬间完成】:发音部位先形成闭 塞,然后保持对气流的阻塞,最后让气 流冲破阻碍,爆发成声。如:b、p、d、 t、g、k。
• 2.擦音【可以持续】:两个发音部位靠近, 形成缝隙,然后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磨擦成声。如:f、s、sh、r、x、h。
发音原理
一、人类的发音器官
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 构成:
1. 肺(动力) 2. 声带(发音体) 3. 口 腔 、 鼻 腔 、 咽 腔 ( 共 鸣 腔 )
发音器官图
1唇 2齿 3齿龈 4硬腭 5软腭 6小舌 7舌尖 8舌面 9舌根 10咽腔 11会厌软骨 12声带 13喉头 14气管 15食道 16口腔 17鼻腔
• 5. 鼻腔胸腔共鸣训练
• 方法:先将歌词轻声朗读, 而后用“哼哼”音哼出歌调。
• 如:《青花瓷》
三、元音与辅音发音
(一)元音:
舌位的前后, 舌位的高低, 嘴唇的圆展。
普通话单元音
ɑoe iuü
本课程考核方式:
• 30% 课堂表现、平时练习 • 30% 期中考试(配乐朗读音频) • 朗读文章长度需超过400个音节,
塞 不送气 b
d
音 送气 p
t
塞 不送气
擦音 送气
鼻音 浊
m
n
边音 浊
l
擦清
f
音浊
发音部位 双唇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尖后 舌面 舌根 发音方法
塞 不送气 b
d
g
音 送气 p
t
k
塞 不送气
擦音 送气
鼻音 浊
m
如何打开口腔发声的基本方法

如何打开口腔发声的基本方法口腔在吐字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重要的咬字器官——唇、齿、舌、腭等都在口腔里,它是语音的制造场,同时,口腔又是有声语的“中音区”共鸣腔。
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示掌握口腔控制的要领和技巧,做到“腔圆壁坚”,有一个“后开前有力”的口腔状态,对增强字音的清晰度及圆润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挺颧肌。
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叫颧肌,发音时,颧肌提起,似兴奋地要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
打牙关。
有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
两颊肌肉松懒下挂(俗称“拉着个脸”),这个样子口腔必然不开,音色发闷、发扁,还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打开牙关的动作要领是:说话时,上腭主动拾起。
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示这一点很重要!挺软腭。
是抬起上颚后部的动作,即软腭部分向上用力,这个动作可以使口腔后部空间加大,并减少灌人鼻腔的气流,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醒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的鼻音色彩。
挺软腭可以用“半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
同时,要减小鼻腔通道的入口,以避免气流过多的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
二、闭塞、晦暗的重鼻音,听起来令人不悦耳。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软腭和小舌放得太往下,大舌后部抬得高,使气流不能自然流畅地通过口腔流出,大部分气流进入鼻腔内而产生重鼻音。
纠正的方法是:放松大舌根部,稍抬高软腭和提高小舌,使气流畅通,从口腔直冲硬腭便可避免和减少鼻音。
练习初期不要闭口哼唱和带“m”的各种母音练习,以免进一步加重鼻音。
可练习“a”母音,把口自然张开,使共鸣位置尽量靠前,还可在母音前(韵母)加一个“g”的声母,使发音时小舌能自然的提高。
三、颤抖音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波动的感觉。
主要是由于紧张或激动造成的,有的则是故意模仿“波动”造成的,也有的是练习共鸣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纠正的方法是:掌握胸腹式呼吸方法,控制气息平稳流畅有支持点,练唱时精神要愉快,不要紧张,使发声器官正常地运动。
可选做短时值的发声练习,声音稳定不颤抖时,再逐步唱延长音,注意要求气息平稳和喉头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
4 上齿龈;
5 硬腭;
6 软腭;
7 悬雍垂;
8 鼻腔;
9 咽部;10 声带;11 下唇;12 舌尖;13 舌前;14 口腔;
15 舌中;16 舌后。
声带(10)位于喉结(男人的喉结比女人明显)部位气管内。
声带分为二片,不发声时分开,气流畅通,不引起声带振动。
发声时二片声带相互靠拢,气流便能引起它振动,从而成为一个产生声音的振动源,就好似中国乐器唢呐(又名喇叭)的双簧苇哨、芦笙中的铜制簧片。
硬腭(5)上颌左右双尖牙连线以前的部分称为硬腭,就是当舌尖使劲抬起~感觉上面有一层疙疙瘩瘩的东西~ 那里叫做硬腭~~
再把舌尖往后伸...软软的..那里就是软腭
鼻音,是由于软腭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鸣所致。
声音暧昧不悦耳。
纠正可张大口练a母音,感觉声音打在硬腭上。
乐器除了振动体外,还需要有共鸣腔,有的共鸣腔还是可控可调的,共鸣腔不仅能使声音因共鸣而增强,而且还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频率的高低。
人发声器官的共鸣腔有两个,以口腔为主,鼻腔为辅,使用哪个,依靠软腭及悬雍垂(7)来选择。
口腔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相当于一个形状和体积都可控制的共鸣腔。
在舌的动作、口的开合与唇形的变化共同作用下,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例如口技演员能将自然界的许多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语言所利用的声音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鼻腔仅用来产生鼻音。
因为除了悬雍垂,鼻腔没有其它可控的部件。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
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
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
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
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
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
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