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智能网联技术题库--单选题

智能网联技术题库--单选题一、选择题(单选)1、下列不属于无人驾驶系统中的线控部分的是?答案:DA、线控刹车B、线控转向C、线控速度2.下列有关无人驾驶汽车控制说法正确的是BA.无人驾驶技术中只要用我们手机上的地图数据就可以满足车辆的无人驾驶。
B.无人驾驶中必须需要高精度地图数据,高精度地图数据还要配合高精度导航技术,对定位以及车道信息有清晰的描述。
C.无人驾驶中的传感器不需要标定3、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无人驾驶车载视觉的因素有?答案:cA、天气变化B、车辆运动速度C、驾驶员状态4、以下不属于无人驾驶常用的定位技术是?CA、航迹推算(DR)技术B、惯导导航技术C、UWB定位技术5下列关于自动泊车系统,有误的是AA、自动泊车包过车位识别、轨迹规划、两项B.轨迹跟踪中APA控制器需要控制方向盘的转角,泊车过程中的车速和档位,因此需要线控底盘的支持C.在泊车过程当中要求车速控制在5~12km/h范围内,能够根据实际情形做出轨迹批改的调解,半自动泊车系统只需求线控转向的撑持,全自动泊车就需求线控转向线控驱动线控制动的撑持6下列关于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叙述有有误的是BA.ABS ECU:吸收轮速信号及其他信号,计算车轮的滑移率、车轮的加速率、减速率等信号,判断车轮是否有抱死的趋势从而输出控制指令给液压控制单元ABS HCU:相称于传感器器,吸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命令,检测汽车各类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ECU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速度,这个速度信号会输入ABS ECUB.C.7以下哪些是属于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地盘上面的功能?CA、车机互联B、环境感知C、智能泊车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CA.大众CC搭载了一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这一套系统具备干预纠正转向的功能。
B.奥迪侧向盲点辅助系统采用的是24GHZ的毫米波雷达实现,雷达是安装在尾部保险杠内。
C.2018款的Tesla Model 3电动汽车具有无人驾驶功能9.关于汽车ACC系统工作模式错误的选项是?A、定速形式是指ACC将会依照设定行驶车速对汽车进行定速巡航控制,不会应为外界身分变化。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考核试卷

B. GPU
C. FPGA
D. UPS
( )
20.以下哪个公司不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A.特斯拉
B.比亚迪
C.丰田
D.谷歌
( )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具有哪些优势?
B.充放电控制
C.预防电池过热
D.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 )
8.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A.碳纤维复合材料
B.铝合金材料
C.高强度钢
D.塑料材料
( )
9.车联网的通信协议包括哪些?
A. TCP/IP
B. MQTT
C. CAN
D. DSRC
( )
10.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 )
9.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可以通过使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材料实现。
( )
10.智能网联汽车的计算平台通常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组件。
(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C.北斗导航系统
D.蜂窝网络定位
( )
19.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
A. AC充电
B. DC充电
C.无线充电
D.电池更换技术
( )
20.以下哪些公司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 )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8. ABC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 习题及答案 第1--4章

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是指自动驾驶系统根据环境信息执行转向和加减速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
A、驾驶辅助(DA)B、部分自动驾驶(PA)C、有条件自动驾驶(CA)D、高度自动驾驶(HA)2、辅助驾驶阶段的主要特点是()oA、驾驶员和系统共同控制车辆运行,但驾驶员要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由驾驶员来做出应对B、驾驶员和系统共同控制,驾驶员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由驾驶员来做出应对。
C、车辆的运行由系统控制,同时系统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系统会请求驾驶员,由驾驶员做出应对。
3、有条件自动驾驶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驾驶员和系统共同控制车辆运行,但驾驶员要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由驾驶员来做出应对B、驾驶员和系统共同控制,驾驶员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由驾驶员来做出应对。
C、车辆的运行由系统控制,同时系统负责监视车辆,当智能控制失效时,系统会请求驾驶员,由驾驶员做出应对。
4、环境感知主要包括()oA、车辆本身状态感知,包括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行驶状态、车辆位置等;B、道路感知,包括道路类型检测、道路标线识别、道路状况判断、是否偏离行驶轨迹等;C、行人感知,主要判断车辆行驶前方是否有行人,包括白天行人识别、夜晚行人识别、被障得物遮挡的行人识别等;D、以上都是5^所谓V2X,意为vehic1etoeverything,即()。
A、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B、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C、车辆安全6、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英文简称()。
A、S1AMB、SA1MC、S1MA7、车联网的功能有()<,A、信息服务及管理B、减少交通事故C、实现节能减排D、以上三项都是8、车联网关键技术分布在“()”三个层面。
A、端-管-云B、端-管-车C、网-管-车9、依据人驾驶车辆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将驾驶员行为特性分为三个部分:()行为特性、决策行为特性和操作行为特性。
A、认知B、感知C、驾驶10、在“管”层面,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A、车辆和路侧设备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快,关键技术包括汽车电子、车载操作系统技术等;B、4G/5G车载蜂窝通信技术、1TE-V2X和802.I1p直连无线通信技术等;C、实现连接管理、能力开放、数据管理、多业务支持的车联网平台技术是核心。
1+x汽车智能网联测试

1+x汽车智能网联测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能网联汽车由()三部分组成 [单选题] *A、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硬件系统对外通讯系统软件系统C、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正确答案)D、传感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进行拆装前,启动开关应在哪个档位() [单选题] *A、ON档B、ACC档C、LOCK档(正确答案)D、start档3、卫星定位系统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单选题] *A、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地面控制系统、空间部分、用户设备部分(正确答案)C、地面天线、监测站、通讯辅助系统D、GPS接收机、卫星天线、用户设备部分4、对车辆进行以下哪些操作需要对视觉传感器进行标定。
() [单选题] *A、实验车辆需要再不同行驶测试道路上行驶、测试时。
B、调整摄像头位置C、后桥的前束调整后D、以上都需要(正确答案)5、智能汽车是一般汽车增加( a)等先进( b)等装备,通过( c)实现车,路,人等的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的行驶状态,并使用车辆按照人的意愿达到目的地,最终实现代替人来操作的目的。
() [单选题] *A.a: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信息终端c:雷达,摄像头B.a:车在环境感知系统和信息终端b:雷达,摄像头c: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C.a:雷达,摄像头b: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c: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信息终端(正确答案)1、环境感知系统的任务是利用()感知环境,通过提取路况信息、检测障碍物,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决策依据。
*A、摄像头(正确答案)B、雷达(正确答案)C、超声波(正确答案)D、V2X通讯系统(正确答案)2、智能决策技术的决策机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尽可能多的工况,进行舒适、节能、高效的正确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等。
*A、状态机(正确答案)B、决策树(正确答案)C、深度学习(正确答案)D、增强学习(正确答案)3、信息安全技术是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实际,确定网联数据管理对象并实行分级管理、建立数据、()三维度的数据安全体系,制定智能网联数据安全技术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期末考试卷A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期末考试卷知道怎样操作便可使车辆按照期望路径行驶。
相反,没经验的对车辆的操控就相当于闭环控制模型,需要时刻观察的变化,实时的对车辆方向进行修订,从而完成车辆按期望路径行驶。
6、无人驾驶汽车的纵向控制主要研究如何控制运动,即控制车辆按照期望的速度行驶、控制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控制车辆间距离、控制制动器。
无人驾驶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即当驾驶员给工业控制计算机一个期望的车辆后,该系统能够通过输入的及反馈信号的反馈值,计算处理后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让无人驾驶汽车自动保持设定的速度行驶。
7、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其主要通信链路是以太网链路。
以太网是车内网络的主要网络。
车载信息系统、辅助驾驶系统都使用技术与其他车内网络组件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车内依旧存在CAN子网络。
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具有中心网关,动力制动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车身检测系统等系统的速率要求较低,沿用原有的CAN总线网络,CAN总线网络与中心网关进行数据交互。
8、在交通信号指示识别场景中,测试内容基本涵盖标志、标线、信号灯、手势等信号的识别。
根据相关规程,交通信号指示识别测试基本流程为:测试车辆首先能准确识别重要标志和标线的特征、前方汽车的尾灯、方向指示的信号灯,解读这些信号指示的内容,将识别结果到车辆后续的控制器,使汽车执行相应的决策。
二、判断题(15分)1、车联网相关供应商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通信服务商、平台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
()2、环境感知层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夜视传感器、GPS/BDS.4G/5G、V2X等。
()3、微机械陀螺仪可以根据制作材料、振动方式、有无驱动结构、检测方式及加工方式等进行分类。
()4、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位置的雷达系统,其功能包含搜索和发现目标;测量其距离、速度、角位置等运动参数;测量目标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状等特征参数。
(J)5、视觉传感器主要由光源、镜头、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图像处理器、图像存储器等组成。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 习题及答案 第5--7章

第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智能网联汽车行为决策系统的目标是()。
A、是根据局部环境信息、上层决策任务和车身实时位姿信息,在满足一定的运动学约束下,为提升智能汽车安全、高效和舒适性能。
B、对感知所探测到的物体进行行为预测。
C、使车辆像熟练的驾驶员一样产生安全、合理的驾驶行为。
2、智能车辆行为决策方法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方法两大类。
A、学习B、实践C、制度3、()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方法,是一种能够模拟出人脑的神经结构的机器学习方法。
A、人工智能B、深度学习C、人工神经网络4、下列属于信息融合的特点的是()oA、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性能B、可以提高空间分辨力C、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目标信息D、以上三项都是5、()主要应用于多传感器的目标跟踪领域,融合系统首先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完成数据配准,在数据配准之后,融合处理主要实现参数关联和状态估计。
A、目标状态融合B、传感器数据融合C、目标特性融合6、按信息融合处理层次分类,多源信息融合可分为()、特征层信息融合、决策层信息融合等。
A、局部信息融合B、数据层信息融合C、云平台信息融合7、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以()作为信号源,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等特征量。
A、激光B、光束C、超声波8、关于激光雷达说法错误的是()。
A、全天候工作,不受白天和黑夜光照条件的限制B、可以获得目标反射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C、不受大气和气象限制D、抗干扰性能好9、由于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像人类驾驶员一样能够准确感知障碍物、可行驶区域和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环境信息,因此需要()、惯性导航系统、高精地图等将自动驾驶汽车与周边交通环境有机结合,实现超视距感知,降低车载感知传感器计算压力。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发动机电控系统C、底盘电控系统D、车载网络控制系统10、从获取障碍物信息是静态或是动态的角度看,全局路径规划属于()规划(又称离线规划),局部路径规划属于()规划。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后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项目一习题及思考题【填空题】1.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信息融合、识别、通信网络及等技术,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驾驶辅助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拥有相互依存的技术链和产业链体系。
参考答案:传感;模式;自动控制;多等级2. 当两个车辆距离较远或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直接无法完成时,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进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无中心、完全自组织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依靠短距离实现V2V和V2I之间的通信。
它使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车辆可以各自的车速、位置等信息和车载感知的数据,并自动连接建立起一个移动的网络,典型的应用包括行驶安全预警、交叉路口协助驾驶、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基于通信的车辆控制等。
参考答案:通信;路侧单元;通信技术;相互交换;传感器;纵向3. 控制和执行层控制和执行层的主要功能是按照决策层的指令,对车辆进行和协同控制,并为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安全信息、娱乐信息、救援信息,以及办公、网上消费等,保障汽车安全行驶和舒适驾驶。
从功能角度上讲,智能网联汽车与一般汽车相比,主要增加了与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车载自组织和先进驾驶等。
参考答案:职能;操作;联网汽车;商务;环境感知;网络系统;辅助系统【问答题】1.简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史。
参考答案: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于汽车感知与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应用信息通信(ICT)技术实现车-X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即网联化技术的应用;第三阶段是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实现,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
基于此,各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智能汽车的研究,随着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产业创新和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创新,汽车产业正迎来承接着第四次重大变革的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时代。
2.简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异同点。
智能网联汽车140题(附答案)

智能网联汽车140题(附答案)1. ACC 的目的是通过对车辆()运动进行自动控制,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A. 横向B. 纵向C. 泊车D. 变道正确答案:B2. 自适应巡航控制不能通过控制()实现与前车保持适当距离的目的。
A. 发动机B. 传动系统C. 制动器D. 转向正确答案:D3. 车间距是指()。
A. 前车尾部与本车头部之间的距离B. 前车尾部与本车尾部之间的距离C. 前车头部与本车尾部之间的距离D. 前车头部与本车头部之间的距离正确答案:A4. 以下不属于倒车雷达结构组成的是()。
A. 超声波传感器B. 控制器C. 蜂鸣器D. 图像传感器正确答案:D5. 关于超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A. >20kHz 的声波B. 沿直线传播C. 穿透力弱D. 遇到障碍物会产生反射波正确答案:C6.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信息辅助类和控制辅助类,以下不属于信息辅助类的是()。
A. 前方交通穿行提示B. 盲区监测C. 智能限速提醒D. 交通拥堵辅助正确答案:D7. 自动紧急制动的简称为()。
A. AEBB. EBAC. ESAD. LKA正确答案:A8. 盲区监测的简称为()。
A. LCWB. BSDC. FCWD. AVM正确答案:B9. 智能决策层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环境感知层的信息并进行融合,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等进行识别、决策分析和判断车辆驾驶模式及将要执行的操作,并向()输送指令。
A. 环境感知层B. 信息融合层C.控制和执行层D.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0. 激光雷达以激光作为载波,激光是光波段电磁辐射,波长比微波和毫米波()。
A. 长B. 短C. 一样长D.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B11. 关于激光雷达说法错误的是()。
A. 全天候工作,不受白天和黑夜光照条件的限制B. 可以获得目标反射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C. 不受大气和气象限制D. 抗干扰性能好正确答案:C12. CAN 总线网络传输的帧中用于接收单元向发送单元请求主动发动数据的帧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卷共 2 页 第1页
XXXX 职业技术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 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
1.智能网联汽车:
2.传感器融合:
3.移动通信:
4.
车载网络:
5.高精度地图:
二、选择题(25分,每题5分)
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执行单位不包括( )。
A.报警模块
B.转向盘操纵模块
C.发动机控制模块
D.制动器操纵模块 2.不属于GPS 的是( )。
A.卫星
B.控制站
C.接收器
D.高精度地图 3.属于车载移动互联网的是( )。
A.GPS B.V2V C.4G 网络 D.MOST 4.行人识别常用的传感器是( )。
A.超声波传感器
B.毫米波雷达
C.激光雷达
D.视觉传感器
教学系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题__________不__________得__________超__________过__________此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
5.能够实现V2X通信的是()。
A.蓝牙
B.WIFI
C.DSRC
D.4G
三、简答题(共50分)
1.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0分)
2.智能网联汽车中图像识别的典型应用都有哪些?(10分)
3.汽车总线相对传统布线有何优势?(10分)
4.车载以太网在智能网联汽车中有哪些优势?(10分)
5.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都哪些?(10分)
本试卷共 2 页第2页
答案: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
1.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2.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同类或不同类传感器所提供的局部数据资源加以综合,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加以互补,降低其不确实性,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从而提高系统决策、规划、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使系统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其信息融合在不同信息层次上出现,包括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融合。
3.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
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
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
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
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4.车载网络是早期的汽车内部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之间的通讯用点对点的连线方式连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5.高精度地图的定义分为两种:狭义高精度地图和广义高精度地图。
狭义高精度地图是由传统图形商定义的精度更高、内容更详细的地图。
例如,定义更详细信息(如车道和交通标志)的地图。
广义的高精度地图直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真实的三维世界。
除了绝对位置的形状信息和拓扑关系外,还包括点云、语义和特征等属性。
二、选择题(25分,每题5分)
CDCDC
三、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是实现汽车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
2.智能网联汽车中图像识别的典型应用都有哪些?
智能网联汽车中图像识别的典型应用包括对车牌、道路边界、车道线、交通信号、交通标志、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自由行驶空间等对象的感知等。
3.汽车总线相对传统布线有何优势?
传统的布线方式会带来布线复杂、占用空间、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总线技术。
采用汽车CAN总线技术可以将汽车电控系统之间的通信线束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4.车载以太网在智能网联汽车中有哪些优势?
1)低成本下的高带宽。
新的汽车功能需要的是更加开放、高速,车载以太网有助于减少功耗,线束重量和部署成本。
2)支持不同应用的多种协议和功能。
以太网可以同时支持AVB、TCP/IP、DOIP、SONIP等多种协议或应用形式。
3)适应未来的能力。
以太网是一种可持续更新、发展的技术。
不仅仅是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更是一种对未来的适应能力。
4)无线功能。
车载以太网的普及将加快引入WAVE,在智能交通时代,WAVE也将为V2X提供新的技术拓展潜力。
5.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都哪些?
(1)环境感知技术。
(2)智能决策技术。
(3)控制执行技术。
(4)V2X通信技术。
(5)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
(6)信息安全技术。
(7)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技术。
(8)标准与法规。
(9)试验评价。
本试卷共 3 页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