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种植标准
中药材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中药材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土壤的选择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土壤质地、营养、水分、酸碱度、土壤空气及土壤微生物等均影响土壤肥力及中药材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土壤污染程度也是中药材品质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外,种植中药材选择土壤地块重点关注四个指标。
指标1:土壤质地沙土:沙粒含量在50%以上,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好,但保水能力差,土壤温度变化剧烈,对热的缓冲能力差,所以易干旱。
如河滩、季节性河床等。
此类土壤适宜种植耐旱的药用植物,如甘草、防风等。
黏土:土壤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差,但供给养分慢,土壤耕性差,耕作阻力大,不利于根系生长。
药用植物一般生长周期较长,不能每年进行耕翻,同一般农作物相比,对多数中药材更不适宜。
品种也只能选择以植株、花朵、叶子、果实入药的品种。
如紫苏、蒲公英、枸杞等。
壤土(两合土):土壤各种颗粒的粗细比列适度,沙粒、黏粒适宜,兼有沙土和黏土的优点,是多数中药材栽培最理想的土壤类型。
特别是以根、根茎、鳞茎做药的植物最为合适。
适于沙土种植的中药材在此类土壤中也能更好的生长。
指标2: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对植物生长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所含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含有较多的大量元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是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三是腐殖质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四是腐殖质为黑色,容易吸收光能,提高土温。
五是有机质可以使土壤保持较好的水、肥、气、热条件,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指标3:土壤PH值酸碱度(PH值)小于6.5的为酸性土壤,在6.5---7.5的为中性土壤,大于7.5的为碱性土壤。
不同的酸碱度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从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对中药材种植来讲,酸碱度中性土壤最好。
PH值调节改良大多数植物在ph值大于9.0或小于2.5的情况下都难以生长。
对于北方碱性土壤,通常每亩可用15-25公斤石膏(硫酸钙)作为基肥施入改良。
管理薏苡的好措施

管理薏苡的好措施杨碧富薏苡为禾本科植物,种仁(又名薏苡仁),是药食兼优的佳品。
供药用的。
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浓的作用。
主治:脾虚腹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白带,阑尾炎,肺脓疡的病症。
供食的。
薏苡仁可用于煮粥羹供食,还可以加工制作酱油,烧酒,面条,豆豉,糕点,以及可制成普通的薏苡仁茶。
由于薏苡仁用的广泛,用的量大,所以要大面积种植,为使薏苡高产,稳产,优质,就必须采用好的管理措施: 一丶种植地管理1.植地中耕。
薏苡种植地的中耕。
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在薏苡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苗高30厘米进行。
以促进分蘖;第三次,在苗高50厘米,植株尚未封行前进行,以促进根系生长和防止植株倒伏;每次都以浅松土为宜。
2.做好除草。
为了防止杂草与薏苡植株争养分,以促进薏苡植株分蘖和生长,就要除净薏苡种植地杂草。
3.适时培土。
培土有利于薏苡根系生长,防止植株倒伏。
适时培土的时间:是在薏苡苗高32厘米时进行培土。
4.做好灌溉。
薏苡的生长习性,在苗期,抽穗,开花灌浆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如遇天气干旱,要在傍晚及时浇水,以保持薏苡植地的湿润。
以利于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稳产高产。
5.及时排水。
在薏苡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若是遇大雨后,就要及时疏通沟渠,及时排除积水。
6.合理施肥。
施肥是薏苡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具体施法:第一次。
以促幼苗生长健壮和多蘖,在苗高11厘米时,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尿水1100公斤;第二次,是为了促薏苡植株生长,有利孕穗,每亩施入硫酸鞍18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第三次,以促进多结实和籽粒充满,提高产量,每亩要浇施腐熟人畜粪水2300公斤即可。
二丶植株管理1.做好间苗。
当薏苡苗长高至10厘米时就要近行间苗,每穴留壮苗3株,多余的苗拔除去,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2.及时补苗。
为了薏苡高产稳产,在薏苡种植地就要有足够数量的苗株数,所以当遇缺棵,就要及时补苗。
3.摘薏苡脚叶。
为了利于薏苡株间通风透光,促进茎秆粗壮,防止薏苡植株倒伏,就要在拔节停止后,要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脚叶和无益的分蘖。
适合不同地形土质的中药材种类

适合不同地形土质的中药材种类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根据土壤的特性,选准选好土质,是种植中药材关键的一步。
适宜的土质,种出的药材不但质量好、产量高,增产增收,而且还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一举两得。
一、荒山秃岭适宜在荒山秃岭种植的药材种类很多,主要品种有:蒲公英、、菊花、牛膝、黄芩、徐长卿、防风、远志、山茱萸、连翘、马兜铃、酸枣仁、金银花、枸杞、荆芥、紫草、穿山龙、土贝母等。
二、盐碱沙地盐碱沙地中只要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适当增施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和田间管理,同样可以获得好收成。
主要适宜品种有:射干、白术、沙参、枸杞、金银花、水飞蓟、大麻、蓖麻、酸枣、牛蒡子、知母、麻黄、小茴香等。
四、土质肥沃地排水良好,疏松、土层较厚、肥沃沙质地适宜种植菊花、防风、桔梗、党参、紫苏、红花、沙参、黄芪、板蓝根、苍术、黄芩、贝母、决明子、黄柏、白芷、知母、丹参、白术、山药、款冬花等。
五、耐干旱地主要适宜品种有:柴胡、远志、射干、黄芪、红花、牛膝、枸杞等。
六、黏土地块适宜的品种有:荆芥、牛膝、栝楼、薏苡仁、薄荷,藿香、紫苏、决明子等。
七、闲散地块可充分利用城市公园、人行道两旁、单位院内、楼前楼后以及农村的房前屋后、河边地堰、农家庭院等闲散地块,种植中药材,既美化环境,还有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如:牡丹、芍药菊花、银杏、麦冬、杜仲、花椒、枸杞、牛蒡、车前草、蒲公英、黄芩、合欢、黄柏、金银花、槐树、皂角、鸡冠花、蓖麻、薄荷、款冬花等等。
八、光少蔽荫地主要适宜品种有:天南星、太子参、白及、百部、当归、党参、地丁、半枝莲、平贝母等。
这些品种喜蔽荫环境,喜温暖,怕畏光,较温润的气候。
九、土质肥沃不黏适合菊花、荆芥、紫苏、红花、沙参、黄芪、桔梗、党参、白芨、防风、板蓝根等多数药材。
十、贫瘠土地适宜品种有:甘草、丹参、花粉、枸杞、山药、决明子等。
薏米水栽法种植管理技术

10 /N ON G C ̄ J N X I N j I S t /农树 挫术
种 植 园地
壮 、多 分 枝 , 一 般 有 1 0 ~2 O节 ,节 间 有 泡 沫 状 填 充 或 中 空 ,基 部 节 上 生 根 薏 米 喜 湿 、嗜 阳 ,适 宜 温 暖气 候 ,对 土
三 、 病 害 防 治
1 . 选地整地。除长年积水 的烂泥 田 外 ,各类 土壤 均可种植 。生产上 常选用 灌溉条件 较好 的河边 沙质壤 土 田种植 。
整 地 方 法 与 稻 田相 同 ,先 灌 水 溶 田 ,再
犁耙耕整 ,整平后 即可栽插。
2 . 种 植 方 法 。春 种 薏 米 于 4月 中 、
基肥 用量 占 6 0 % ~ 6 5 % 、穗 肥 占
2 5 % ~3 0 % 、粒 肥 占 5 % ~l 0 %。基肥
以有 机 肥 为 主 ,在 整 地 时 每 6 6 7 平方米
壤条件要求不高 ,可在 国内大部分地 区 种植。于河边 沙质壤 土地带种植产量较
高 ,品质 较 好 。 二 、 种植 技 术
1 0 . 播种过 晚造成 的弱苗 。多因冬 前 生长期短 ,积温不足 ,导致麦苗生长 瘦 弱 、分蘖少。管理要点 :以划锄和补 肥 补水 为主 ,3 叶期 每 6 6 7 平 方米 施碳 铵 1 5千克 ;土壤 墒情 差 、渗水 快 的麦 田,3 叶期后 及时浇 分蘖水 ( 墒 情适宜 或土壤黏重 、渗水性差 的地块 ,冬前不 宜浇水 ) ,冻 前最 后 1 次划锄 ,要 注意 壅土围根 ,以护苗安全越冬 。
过 几年研究探索 ,摸索 了水耕 水栽法
种植 技 术 。
适合南方种植的中药材

适合南方种植的中药材檀香、沉香、板蓝根、金钱草、芦荟、灵芝、橘红、益智、何首乌、生姜、南肉桂、砂仁、、巴戟天、山药、茯苓、泽泻、玄参、广藿香、天花粉、佛手、使君子、薏苡仁、紫苏、白扁豆、金银花、射干、芡实、穿心莲、鸡骨草、十大功劳、广防己、广金钱草等。
一、适期播种生姜源于南方热带森林地区,长期的系统发育构成芒人温暖、不耐旱、不耐霜的特性,因而必须将生姜的整个生长期精心安排在温暖无霜的季节。
具体内容确认生姜的播种期应当考量以下3个条件:第一,需在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第二,从播种至初霜适合生姜生长的天数应当在135天以上,生长期间有效积温超过1200-1300℃以上。
第三,把根茎形成期安排在昼夜温差大而温度又适宜的月份里,以有利于产品器官的形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相差很大,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亦有较大差别,因而各生姜产区适宜的播种期各不相同。
生姜应适期收割,不容过早或过晚。
若收割太早,地温高,热量严重不足,播出后种姜迟迟无法播种,极容易引致烂种或死苗;收割过晚,则播种晚,从而延长了生长期导致减产。
收割原则:就是在适合的收割季节内,以适度晚刘聪子不好,收割越迟,产量越高。
南方地区播种期:广东、广西等地,全年气候温暖,冬季无霜,播种期不甚严格,1-4月均可播种;长江流域各省,露地栽培一般于谷雨至立夏播种;二、培育壮芽培育壮芽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健壮的幼芽才可能长出茁壮的幼苗,也才能为生姜的旺盛生长奠定好的基础,所以各姜区均对种姜进行必要处理,以培育壮芽。
培育壮芽通常按3个步骤展开,即为晒太阳姜困于姜、稻种、丫蕊。
1晒姜困姜于适期收割前20-30天南方春分前后,从储藏窖内抽出姜种,用清水洗脸回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席或整洁的地上晾干1-2天,傍晚载入室内,以免夜间挨饿。
姜种晾晒1-2天后,即将其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以草帘,促进养分分解,称"困姜"。
薏苡的栽培技术

薏苡市场的需求和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在薏苡的生长期间 ,价格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因此,在栽培过程中, 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
薏苡的种植风险与对策
自然风险
薏苡是旱地作物,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栽培过程中,需 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旱能力,以降低自然风险。
企业二
云南普洱市薏苡加工厂:该厂注重薏苡原料的采购和质量控 制,采用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生产出优质的薏苡粉和 薏苡饮料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优质薏苡产品的推介与宣传
产品一
贵州薏米精:该产品以薏苡为原料,经过科学的加工和提取,富含多种营养 成分,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是健康食品的首选。
薏苡的收获时间与方式
收获时间
薏苡的收获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具体时间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当薏苡的籽粒饱满、颜色变成深褐色或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方式
薏苡的收获方式包括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人工收获需要手动摇动薏苡 植株,收集落下的籽粒。机械收获则使用专门的薏苡收割机,能够高效地收 集籽粒。
产品二
云南薏仁饮料:该产品采用优质的薏苡原料,经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配方, 口感清爽、营养丰富,具有解渴、提神、健胃等功效,是夏季消暑的最佳选 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等。
薏苡的繁殖方法
1 2
种子繁殖
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然后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
将母株上的萌蘖分离出来,栽种在营养土中, 及时浇水和施肥,加强管理。
3
扦插繁殖
选择健壮的枝条,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扦插, 及时浇水和施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薏苡品种文薏2号及主要栽培技术

薏苡品种文薏2号及主要栽培技术作者:农明英张世鲍高海涛等来源:《中国种业》 2018年第10期农明英张世鲍高海涛农传江何金宝王献(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文山663099)摘要:文薏2号是从收集的薏苡种质资源本地种“小五谷”中选出的一个天然变异株,2007-2009年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和连续种植观察鉴定,2010年进入预备试验,2011年参加品比试验,2012-2014年参加第二轮国家薏苡区域试验,3年汇总每667m2平均产量244.08kg,居参试品系的第2位。
2014年同时参加国家薏苡生产试验,在5个试验点中有4个试验点比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增产点率达80%。
2015年5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杂2015016。
概述了文薏2号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文薏2号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薏苡;文薏2号;选育;栽培技术薏苡(Coix lachryrma-jobi L.)又名薏苡仁、薏仁米、苡仁水、薏珠子、六谷子、珍珠米、回回米等[1],为禾本科(Graminneae)薏苡属(Coix)一年生或多年生C4草本植物[2-3],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禾本科作物,其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高蛋白质、中脂肪及中糖食品[4],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除疲止泻、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药理作用[4-6];薏苡仁酯、薏苡仁油等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7-8],薏苡仁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显著的降糖降脂作用[9]。
薏苡种植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耐湿性、耐盐性强,种植薏苡经济效益高,还可以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如薏苡仁可食用、可入药,薏苡坚硬的外皮及麸皮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薏苡的茎叶及根可作饲料或制作珍贵的药剂,可降低人体胆固醇、抗癌抗肿瘤作用[10-11]。
近年来,随着“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的兴起和中医、中药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对薏苡资源收集、薏苡新品种选育试验研究以及薏苡的开发利用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我国薏苡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我国薏苡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作者:郑新利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5期郑新利(辽阳市农林科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摘要:从薏苡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入手,阐述了我国薏苡生产现状以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薏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薏苡;生产;问题;对策薏米别名薏苡。
为禾本科薏苡属草本植物,它的干燥成熟种仁称为薏苡仁,为常用中药,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本草纲目》中称其乃上品养心药[1]。
薏仁营养价值高,药食兼用。
薏仁既是传统食品,又是珍贵的药材。
因此薏仁既可从食品着手,更可从药品着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薏仁食品老少皆宜,消费群体广,市场前景良好。
薏仁及其加工产品不但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薏仁及其加工产品素来供不应求,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经济交往的增加,以及国内中医保健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薏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我国对薏苡仁保健食品研究开发也日益重视,已有薏米乳精、薏米乳酸饮料、薏米保健酒、薏米糕点等推出[2]。
此外薏苡仁药膳众多,如薏苡仁粥、嫩肤饮等[3]。
薏仁及其产品的销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薏苡的生产现状1.1 薏米的生产现状薏米在全国都可以种植。
由于原来薏米价格相对不高,人们对薏米的生产处于小杂粮的认识,所以生产相对简单,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种植。
近些年来,随着薏米的各种价值被人们的充分认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出口量的逐年增加,致使薏米的生产及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初具生产规模的薏米种植专用合作社和以薏米为原材料的食品深加工企业。
薏米分枝能力比较强,枝繁叶茂,所以蒸发量也相对比较大,通过灌溉能够提高产量。
个别地区种一年薏米可以连收3年,第二年产量最高。
薏苡是一种喜湿性植物,根、茎、叶和叶鞘都有明显的通气组织,水生栽培比旱地栽培可大幅度提高产量[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薏苡对种植土地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种植,但以向阳、肥沃的壤地或粘土地及低洼涝地种植为宜。
干旱严重环境不宜种植。
薏苡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有较强的耐受性,故也可在海滨、湖畔、河道和灌渠两侧等地种植。
选好地后,翻地20-25cm深,每亩施人土肥2000-3000kg(如果无土肥种植时需添加复合肥料增加肥力),耙细作成40-50cm的宽垄备用。
2、育苗播种
2.1选种及种子处理
薏苡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要选择植株粗壮、分蘖强、分枝多、结籽率高、种壳呈现灰褐色、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作种用。
株选之后粒选,以饱满有光泽的种子作种。
播前用布袋将种子装好,浸入120倍波乐多液或5%石灰水内,用物压紧其上,使其不露出水面。
浸24小时,用水冲洗2次之后即可播种。
2.2播种
地温12 ℃以上时即可种植,在备好的垄上开沟4-5 cm将种子播入沟内盖土3-5 cm压实。
如果没有土肥种植时可以加人高效复合肥每亩约12.5-15 kg做低肥。
气温15℃时开始出苗,高于25 ℃,相对湿度80%-90%以上时,幼苗生长迅速。
温湿度适宜大约7-10天出全苗,亩(667 m2)用种子2-2.5 kg。
薏苡种植分条播和穴播。
条播按行距50 cm,开沟深4-5 cm,均匀播种。
穴播按行距50 cm,28-32 cm开挖3-5 cm深的穴,每穴种3-4粒。
3田间管理
3.1间苗补苗
当苗高5-10 cm、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3株。
缺棵要及时补苗。
3.2中耕除草
由于薏苡幼苗与一些杂草相似,一定要及时除草,以防草药同长影响产量。
除草可先用阔锄等阔叶化学除草剂,再用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结合定向喷头防除窄叶杂草。
也可以在苗高5-10 cm和苗高15-20 cm时进行浅中耕除草,分别可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防止倒伏。
3.3追肥培土
高产栽培应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苗高5-10 cm时,结合中耕可施入粪水或沼气液15 t/hm2,以促蘖壮蘖;第2次在苗高30-35 cm或孕穗期进行,施入粪水或沼气液22.5 t/hm2,以利孕大穗;第3次在开花前,用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可以促进开花结实,使籽粒饱满,粒重增加,提高产量。
另外,可以在植株分蘖中期和拨节中期分别用1 000-2 000 mg/kg B9溶液喷施于叶面和茎杆,可促使植株矮化,分蘖增多,主茎抽穗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
3.4合理管水
薏苡属于湿生性生物,在苗期、拨节、抽穗、开花和灌浆期均要求有足够的水分,尤其在抽穗前后,缺水会使穗小。
结籽少,空批数增加,产量下降。
此间必须灌2次透水,否则影响后期生长发育。
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若遇天气干旱,要在傍晚及时浇水。
3.5摘叶除蘖
摘叶是摘除老叶,除蘖是除去无效分蘖。
是指在拨节结束后,除去第1分枝以下的老脚叶和无效分蘖,有利通风透气,促使茎杆粗壮,防止植株倒伏。
3.6辅助受粉
薏苡是雌雄异穗同株植物,以风媒传粉,但自然授粉率低,产量不稳定.空籽较多。
在花期每隔3-4 d于9:00-10:00以绳索或长竹杆等工具振动植株上部,使花粉飞扬,可起到人工辅助授粉的作用,明显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4病虫害防治
通过种子处理,基本可以防除。
如果发现病株立即将其拨除烧毁。
4.2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害叶部,病叶先呈现淡黄色小病斑,最后枯死,雨季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无效萦和老脚叶。
②发病初期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7-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4.3粘虫
粘虫幼虫为害叶片。
发现后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心叶,或用5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杀。
5适时采收
当植株下部叶片转黄,有80%果拉变黑褐色时收割,然后堆放2-3 d,促其后熟。
过早过迟均影响产量。
脱粒后晒干即为壳薏米。
用碾米机或脱壳机碾去外壳和种皮,筛净晒干即得薏苡仁,可供药用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