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课件第十六章 肝胆胰疾病胆道疾病讲学课件
合集下载
胆道疾病全析讲解ppt课件

G+(肠球菌、粪链球菌)厌氧菌、混合感染
胆道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临床表现:
❖ Reynolds五联征:Charcot 三联征+休克+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畏寒、发热:39-40°C或以上 疼痛:依梗阻部位而异 黄疸:肝内胆管一侧梗阻可不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淡漠、嗜睡、神智不清、昏迷 休克:
❖ 手术原则:取尽结石,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 ❖ 方法: 1.胆总管探查引流 适应证:胆管无狭窄或其它病变 术中检查:造影、B超、胆道镜 T管注意:观察胆汁、T管造影、
纤维胆道镜取石、 拔管指征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2胆肠吻合术(胆汁内引流术):(已少用) ❖ 适应证:1)CBD下端梗阻无法解除,
诊断: ❖ 临床表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 三联征) ❖ 体检:剑突下、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胆囊触痛、
腹膜炎体征.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 ❖ 影像学检查:B超首选、EUS……
肝外胆管结石
鉴别诊断: ❖ 右肾绞痛 ❖ 肠绞痛 ❖ 胆道恶性梗阻(壶腹癌、胰头癌)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实验室检查: WBC Plate LF受损
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受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治疗原则:紧急解除梗阻,有效引流胆道(减压) 方法:
非手术治疗 紧急胆管减压引流 后续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非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及术前准备 – 恢复血容量 – 抗生素:足量、有效、广谱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纠正休克、低氧血症 – 对症治疗 – 血管活性药/激素 以上治疗无效者,抗休克同时行胆道引流
有创 可胆道引流 可置内支架
胆道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临床表现:
❖ Reynolds五联征:Charcot 三联征+休克+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畏寒、发热:39-40°C或以上 疼痛:依梗阻部位而异 黄疸:肝内胆管一侧梗阻可不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淡漠、嗜睡、神智不清、昏迷 休克:
❖ 手术原则:取尽结石,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 ❖ 方法: 1.胆总管探查引流 适应证:胆管无狭窄或其它病变 术中检查:造影、B超、胆道镜 T管注意:观察胆汁、T管造影、
纤维胆道镜取石、 拔管指征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2胆肠吻合术(胆汁内引流术):(已少用) ❖ 适应证:1)CBD下端梗阻无法解除,
诊断: ❖ 临床表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 三联征) ❖ 体检:剑突下、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胆囊触痛、
腹膜炎体征.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 ❖ 影像学检查:B超首选、EUS……
肝外胆管结石
鉴别诊断: ❖ 右肾绞痛 ❖ 肠绞痛 ❖ 胆道恶性梗阻(壶腹癌、胰头癌)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实验室检查: WBC Plate LF受损
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受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治疗原则:紧急解除梗阻,有效引流胆道(减压) 方法:
非手术治疗 紧急胆管减压引流 后续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非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及术前准备 – 恢复血容量 – 抗生素:足量、有效、广谱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纠正休克、低氧血症 – 对症治疗 – 血管活性药/激素 以上治疗无效者,抗休克同时行胆道引流
有创 可胆道引流 可置内支架
《肝胆疾病课件》

胆囊癌
探索罕见但严重的胆囊癌, 包括早期症状和有效的治 疗选择。
胆管疾病
胆管结石
深入了解胆管结石的病因、症 状以及治疗方法。
胆管炎
了解胆管炎的分类、症状以及 如何预防和治疗。
胆管癌
探索胆管癌的发展过程、治疗 选择以及提供支持和指导的机 构。
脂肪肝
1 原因和类型
了解脂肪肝的不同原因和类型,如何 预防和减轻症状。
肝癌
1
早期检测
了解肝癌的早期检测方法,包括常见
治疗选择
2
的医学检查和筛查项目。
介绍肝癌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化
疗、放疗等,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和风
险。
3
康复与心理支持
探索肝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以及提供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胆囊疾病
胆结石
深入了解胆结石的形成原 因、症状以及常见的治疗 方法。
胆囊炎
了解胆囊炎的病因、症状 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肝胆疾病课件
欢迎来到《肝胆疾病课件》!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肝胆疾病的概述、各种 类型以及预防与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肝脏健康。
肝炎
病毒பைடு நூலகம்肝炎
探索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 了解其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 措施。
酒精性肝炎
深入了解酒精性肝炎的成因、 影响及如何减少风险。
自身免疫性肝炎
探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 症状和治疗方法。
预防病毒性肝炎
了解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 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肝硬化
1 病因与症状
2 并发症
探索导致肝硬化的原因以及常见症状, 了解如何预防和提早检测。
了解肝硬化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 如何有效管理和减轻不适。
《肝胆胰疾病课件》

饮食中要注意摄入黑色食物、 蔬菜和水果等,以保护肝胆 胰健康。
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肝胆胰 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3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压力对肝胆胰健康的影响。
肝胆胰疾病的误区
吃肥肉会引发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很复杂,不仅与 肉类摄入有关,还与其他因素 相互影响。
胆囊疾病只有剧痛
胆囊疾病的症状可能多种多样, 不仅仅是剧痛,还包括其他不 适。胆囊疾病Fra bibliotek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 和恶心等。了解其种类和症状可提早发现问题。
胆结石
胆结石是由胆固醇和胆色素积聚形成的,可能引 发剧烈腹痛和黄疸等症状。了解成因、症状和治 疗方法有助于处理此问题。
胆疾病的饮食
1
低脂饮食
避免高脂、油腻食物,有助于减轻胆疾
多纤维素
2
病的症状。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促进
胰腺疾病无法治愈
胰腺疾病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和 合理管理得到控制。
胆汁分泌和消化。
3
戒酒戒烟
限制酒精和烟草的摄入,有助于保护肝 胆健康。
胰腺疾病
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预防和早期检测非常重 要。了解预防措施和治疗进展可提高对胰腺癌的认 识。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了解其危害和诊 断治疗方法对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保护肝胆胰健康
1 均衡饮食
2 定期体检
《肝胆胰疾病课件》
肝胆胰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本课件将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以及相关疾病的种类、症状和治疗方法。
肝脏疾病
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脏常见的疾病,可能由于饮食不当、肥 胖等引起。了解其成因和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治疗很 重要。
病理生理学--肝功能不全 ppt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 高蛋白饮食 肠道细菌产 氨增加
肾脏产氨
血氨升高
肝硬化
门静脉淤血 pH对肠道氨吸收的影响 OHNH4+ NH3 H+ ppt课件
肌肉分解代 谢增强
55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
(易破裂出血)
ppt课件
56
(2)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①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氨从四个环节干扰脑组织有氧氧化)
ppt课件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七)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障碍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门脉高压 局部因素 血浆胶体渗透压↓ (腹腔内因素) 淋巴回流障碍 GFR↓ 全身因素 ADS↑ (腹腔外因素) 利钠激素活性↓
ppt课件 35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ppt课件 36
1、氨中毒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4、GABA学说
5、当前观点
6、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ppt课件 53
1、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
(1)血氨升高 ①氨的清除不足
A、酶系统受损 B、底物不足
C、消耗大量ATP
ppt课件
54
②氨的产生过多
2、枯否细胞功能受抑
3、内毒素从结肠漏出
4、内毒素吸收过多
内毒素→肝损害
1) 直接作用 2)细胞因子 3)肝微循环障碍 4)过度炎症反应 ppt课件
32
正常
1、 枯否细胞
2、 Ig、补体
3、 处理Ag-Ab复合物的场地 后果 1、 细菌感染 2、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肾脏产氨
血氨升高
肝硬化
门静脉淤血 pH对肠道氨吸收的影响 OHNH4+ NH3 H+ ppt课件
肌肉分解代 谢增强
55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
(易破裂出血)
ppt课件
56
(2)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①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氨从四个环节干扰脑组织有氧氧化)
ppt课件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七)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障碍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门脉高压 局部因素 血浆胶体渗透压↓ (腹腔内因素) 淋巴回流障碍 GFR↓ 全身因素 ADS↑ (腹腔外因素) 利钠激素活性↓
ppt课件 35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ppt课件 36
1、氨中毒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4、GABA学说
5、当前观点
6、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ppt课件 53
1、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
(1)血氨升高 ①氨的清除不足
A、酶系统受损 B、底物不足
C、消耗大量ATP
ppt课件
54
②氨的产生过多
2、枯否细胞功能受抑
3、内毒素从结肠漏出
4、内毒素吸收过多
内毒素→肝损害
1) 直接作用 2)细胞因子 3)肝微循环障碍 4)过度炎症反应 ppt课件
32
正常
1、 枯否细胞
2、 Ig、补体
3、 处理Ag-Ab复合物的场地 后果 1、 细菌感染 2、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肝胆胰疾病全课程课件资料》

肝胆胰疾病全课程课件资 料
本课程提供了全面的肝胆胰疾病知识,包括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胆囊疾病、 肝炎、胆管疾病和胰腺癌的概述、分类、症状、治疗、预防和早期诊断。
胰腺疾病的概述
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癌等。 胰腺疾病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等。 胰腺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和放射治疗等。
戊型肝炎病毒
通过水源污染和生猪等动物传播。
胆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1 内镜下胆管探查术
用内镜探查和取出胆管内 的结石。
胆管扩张术
3 胆道外引流术
手术治疗严重的胆管狭窄。
通过手术建立胆汁引流途 径。
胰腺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预防措施
• 不吸烟 • 限制饮酒 • 健康饮食
早期诊断
1. 胰腺超声检查 2. CT扫描 3. 病理活检
肝脏疾病的分类
1 炎症性肝病
包括肝炎和脂肪肝等。
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肝细胞逐渐受损,导致肝脏 结缔组织增加和功能减弱。
3 肝肿瘤
恶性肿瘤(肝癌)和良性肿瘤等。
胆囊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胆绞痛
剧烈的腹痛,常伴随恶心和 呕吐。
胆囊炎
腹痛、发热和恶心等炎症症 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和内 镜下胆囊结石摘除术等。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预防
1
形成原因
胆固醇过多、胆囊蠕动减缓和胆汁成分异常等。
2
预防措施
加强运动、减少胆固醇摄入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3
饮食建议
选择低脂肪、高纤维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减少糖分摄入。
肝炎的病因与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
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感染者的体 液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
通过血液传播,与注射药物和输 血有关。
本课程提供了全面的肝胆胰疾病知识,包括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胆囊疾病、 肝炎、胆管疾病和胰腺癌的概述、分类、症状、治疗、预防和早期诊断。
胰腺疾病的概述
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癌等。 胰腺疾病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等。 胰腺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和放射治疗等。
戊型肝炎病毒
通过水源污染和生猪等动物传播。
胆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1 内镜下胆管探查术
用内镜探查和取出胆管内 的结石。
胆管扩张术
3 胆道外引流术
手术治疗严重的胆管狭窄。
通过手术建立胆汁引流途 径。
胰腺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预防措施
• 不吸烟 • 限制饮酒 • 健康饮食
早期诊断
1. 胰腺超声检查 2. CT扫描 3. 病理活检
肝脏疾病的分类
1 炎症性肝病
包括肝炎和脂肪肝等。
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肝细胞逐渐受损,导致肝脏 结缔组织增加和功能减弱。
3 肝肿瘤
恶性肿瘤(肝癌)和良性肿瘤等。
胆囊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胆绞痛
剧烈的腹痛,常伴随恶心和 呕吐。
胆囊炎
腹痛、发热和恶心等炎症症 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和内 镜下胆囊结石摘除术等。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预防
1
形成原因
胆固醇过多、胆囊蠕动减缓和胆汁成分异常等。
2
预防措施
加强运动、减少胆固醇摄入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3
饮食建议
选择低脂肪、高纤维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减少糖分摄入。
肝炎的病因与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
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感染者的体 液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
通过血液传播,与注射药物和输 血有关。
胆道疾病授课PPT

影像学检查
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胆道形态、大小、胆 囊壁厚度等情况。
进行CT或MRI检查,了解胆道病变的部 位、范围和程度。
进行ERCP或MRCP检查,了解胆道内部 情况,并可进行取样或治疗。
04
胆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9字
药物治疗是胆道疾病常见的 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和预 防并发症。
胆囊炎
总结词
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受到感染或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
详细描述
胆囊炎的常见原因是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胆囊内压力升高,导致细菌感染 。胆囊炎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胆管炎
总结词
胆管炎是胆管内发生的炎症反应 ,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详细描述
胆管炎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发热 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和休 克。
肪饮食习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
03
进行针对性的筛查。
注意身体症状
04 如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食欲
不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以便早期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5
胆道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胆道疾病的重 要措施,应注重营养均衡,控
制脂肪摄入量。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如鱼、瘦肉、豆类等,以满足 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 炸食品、肥肉等,以降低胆道 疾病的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9字
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 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9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利 胆药、镇痛药等,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药物。
病理生理学—肝PPT课件

神志完全丧失, 不能唤醒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 可出现阵发性惊厥和换气过 度。
二、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假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失衡学说 r-氨基丁酸学说 神经毒物的作用 综 合 学 说
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 神经传导
正常神经递质: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谷氨酸、乙酰胆碱等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 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苯乙胺 酪胺
苯乙醇胺 羟苯乙醇胺
苯乙胺
MAO 酪胺
苯丙AA
苯乙胺 酪胺
酪AA
正常神经递质
HO
CHOHCH2NH2
HO
去甲肾上腺素
HO
CH2CH2NH2
HO
多巴胺
假性神经递质
CHOHCH2NH2
肝脏合成与分泌的主要蛋白质
主要在肝脏代谢的激素
二、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
• 生物性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 理化性因素:四氯化碳、杀虫剂、酒精、药物 • 遗传性因素:肝豆状核变性等 • 免疫性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损害肝脏 • 营养性因素:饥饿、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
铜盐沉着环
三、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星形细胞 内皮细胞
Kupffer细胞
肝细胞
淋巴细胞
三、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肝细胞
肝脏细胞
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 淋巴细胞、肝窦内皮细胞
(一)肝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1、代谢障碍
(1)糖代谢障碍
(2)蛋白质代谢障碍 低白蛋白血症: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物质转运功能障碍
水肿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 可出现阵发性惊厥和换气过 度。
二、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假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失衡学说 r-氨基丁酸学说 神经毒物的作用 综 合 学 说
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 神经传导
正常神经递质: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谷氨酸、乙酰胆碱等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 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苯乙胺 酪胺
苯乙醇胺 羟苯乙醇胺
苯乙胺
MAO 酪胺
苯丙AA
苯乙胺 酪胺
酪AA
正常神经递质
HO
CHOHCH2NH2
HO
去甲肾上腺素
HO
CH2CH2NH2
HO
多巴胺
假性神经递质
CHOHCH2NH2
肝脏合成与分泌的主要蛋白质
主要在肝脏代谢的激素
二、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
• 生物性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 理化性因素:四氯化碳、杀虫剂、酒精、药物 • 遗传性因素:肝豆状核变性等 • 免疫性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损害肝脏 • 营养性因素:饥饿、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
铜盐沉着环
三、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星形细胞 内皮细胞
Kupffer细胞
肝细胞
淋巴细胞
三、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肝细胞
肝脏细胞
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 淋巴细胞、肝窦内皮细胞
(一)肝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1、代谢障碍
(1)糖代谢障碍
(2)蛋白质代谢障碍 低白蛋白血症: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物质转运功能障碍
水肿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肝、胆、胰疾病PPT课件

-
12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3.AFP的局限性 •约30%~40%的原发性肝癌其AFP阴性 •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升高 •胚胎生殖腺肿瘤,少数胃肠道肿瘤AFP可升高
-
13
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
B超
肿瘤外周“声晕征”
-
14
原发性肝癌彩色超声诊断
低回声及血流信号
-
15
原发性肝癌彩色超声诊断
等回声及血流信号
-
30
肝囊肿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1.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2.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病)
X线检查:大的包虫囊致肝影增大,右膈肌抬高, 外囊可显示环形或弧形钙化影。
B超、CT、MRI与X线检查有类似发现,对母子 囊型可见有囊中子囊征象。
•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阳性
-
31
肝囊肿 CT平扫
-
32
END
结束
-
33
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
吴在德 黄志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
原发性肝癌居中国内陆癌症相关死亡 原因第二位。近年来肝癌的早期筛查诊 断较大提高了肝癌的手术切除率,改善 了总体预后。然而迄今仍有不少误诊漏 诊。因此对于筛查中发现肝占位病变及 时作出正确诊断十分重要。
-
2
询
超问 声病 发史 现体 肝检 占辅 位助
-
6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 消化道症状 全身表现
-
10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1.血清AFP>400μg/L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和转 移性肝癌,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腹痛: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多为绞痛,呈阵
发性发作,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 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 寒战、高热: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后,胆管内压力增
高,感染向上扩散,细菌和毒素经毛细胆管进入肝 窦,再入全身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 39℃~40℃。
✓ 黄疸:胆管梗阻后可出现黄疸,其轻重程度、发生
有厌油、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
➢ 体格检查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
2.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1)肝外胆管结石与急性胆管炎:
肝外胆管结石一般可无症状 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 表现,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称为夏柯( Charcot)三联征。 考点
夏柯(Charcot)三联征
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是否并发感染 等因素。
病因:
①梗阻——结石梗阻导致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
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
②细菌感染——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 ③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所致。
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主要与饮食习惯的改 变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女 性,女:男为2:1。
病理类型分3型:
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炎症初期,病变局限于粘 膜层,仅有充血、水肿和渗出;
➢ 寄生环境改变→蛔虫上窜至
十二指肠
➢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可钻
入胆道
蛔虫钻入胆道→Oddi括约肌 痉挛→胆绞痛;钻入胰管→ 急性胰腺炎;
虫体带入的肠道细菌可导致 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急 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肝 脓肿;
蛔虫在胆道内死亡后,期残 骸和虫卵可在胆道内沉积, 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扩散到胆囊全层,白 细胞弥漫性浸润,粘膜有散在的坏死和溃疡, 胆汁呈脓性,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变进一步加重,胆囊内 压力持续增高,压迫囊壁致血运障碍,引起胆 囊壁坏死、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使胆囊壁纤维 化,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萎缩,形成慢 性胆囊炎。
➢ 成因: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等
有关。
➢ 特点:
• 色棕褐或棕黑,大小不一; • 可为粒状或长条状,质软易碎; • 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泥沙样结石; • 剖面呈层状,可有或无核心; • X线检查常不显影;
③混合性结石
➢组成: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 ➢特点:
• 呈现不同性状和颜色; • 切面呈多层状或中心放射状,外周层状; • 含钙较多,X线检查可显影。
考点
①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
➢成因:由于饮食、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因而发生沉淀和结晶;胆囊收缩功能 紊乱,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是重要病因。
➢特点:
• 色灰黄,表面光滑,质硬,大小不一; • 可呈多面体、球形或椭圆形; • 切面呈放射状排列纹路; • X线检查多不显影。
考点
② 胆色素结石:以胆红素为主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病因:最常见为胆管结石,其次是胆道蛔虫、胆管
狭窄、胆管及壶腹部肿瘤等。
病理: • 胆管梗阻和狭窄→胆汁排出不畅、淤滞→继发感染
→胆管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发生急性胆管炎→
→胆源性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胆道蛔虫病
肠道蛔虫上行钻入胆道后所 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
(1)静止性胆囊结石:约20%~40%的胆囊结
石病人终生无症状,而在其他检查或手术时 被偶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考点!
(2)急性胆囊炎:约95%伴有胆囊结石
主要表现是:
①胆绞痛:多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疼痛位
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和 背部放射。 ②多伴有恶心、呕吐 ③发热 ④墨菲(Murphy)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⑤并发症: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胆管炎、胰腺炎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胆石病和胆道感染常有反复发作史,病人常厌食
油腻食物,中年妇女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 发病率高。
✓ 应注意询问是否出现过腹痛、寒战、高Leabharlann 、黄疸等,有无胰腺炎发作病史;
✓ 怀疑胆道蛔虫者,应注意询问有无呕虫、便虫史
,了解病人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
(二)身体状况
1.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
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胆囊结石、肝外胆 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病人约占全部胆石病人的50%左 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 合性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结石或以胆 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急性胆囊炎
定义: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
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医学课件第十六章 肝胆 胰疾病胆道疾病
第四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生理功能:
➢ 胆管:
a. 乳化脂肪; b.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 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
素形成; d. 刺激小肠和结肠蠕动; e. 中和胃酸。
①分泌胆汁,800~1200ml/天;
②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
➢ 胆囊:
①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胆囊容积40~60ml,24
小时内接纳胆汁约500ml,浓缩5~10倍)
②分泌粘液,20ml/天,保护润滑胆囊黏膜。
2.胆管异物:
3.虫卵或成虫尸体、手术线结、反流的食物残渣
等,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3.胆道梗阻:
4.胆汁淤滞,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
胆红素;
5.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
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4. 代谢异常:
• 胆汁内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盐、卵磷脂;
• 正常状态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呈微
胶粒溶解状态;
• 当胆固醇代谢失调时,胆汁内胆固醇浓度↑
、胆盐↓,三种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沉淀而析出结晶(胆固醇结石) 。
结石种类:
按胆石的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 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3种。
墨菲(Murphy)征
检查者以左手掌放在患 者的右肋缘部,将拇指 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 交界处 (胆囊点)。
首先以拇指用中度压力 压迫腹壁,然后嘱患者 行深呼吸,深吸气时, 发炎的胆囊触及正在加 压的大拇指,引起疼痛 ,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 气则为阳性。
(3)慢性胆囊炎:
➢ 其表现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其后
发性发作,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 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 寒战、高热: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后,胆管内压力增
高,感染向上扩散,细菌和毒素经毛细胆管进入肝 窦,再入全身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 39℃~40℃。
✓ 黄疸:胆管梗阻后可出现黄疸,其轻重程度、发生
有厌油、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
➢ 体格检查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
2.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1)肝外胆管结石与急性胆管炎:
肝外胆管结石一般可无症状 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 表现,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称为夏柯( Charcot)三联征。 考点
夏柯(Charcot)三联征
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是否并发感染 等因素。
病因:
①梗阻——结石梗阻导致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
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
②细菌感染——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 ③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所致。
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主要与饮食习惯的改 变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女 性,女:男为2:1。
病理类型分3型:
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炎症初期,病变局限于粘 膜层,仅有充血、水肿和渗出;
➢ 寄生环境改变→蛔虫上窜至
十二指肠
➢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可钻
入胆道
蛔虫钻入胆道→Oddi括约肌 痉挛→胆绞痛;钻入胰管→ 急性胰腺炎;
虫体带入的肠道细菌可导致 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急 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肝 脓肿;
蛔虫在胆道内死亡后,期残 骸和虫卵可在胆道内沉积, 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扩散到胆囊全层,白 细胞弥漫性浸润,粘膜有散在的坏死和溃疡, 胆汁呈脓性,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变进一步加重,胆囊内 压力持续增高,压迫囊壁致血运障碍,引起胆 囊壁坏死、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使胆囊壁纤维 化,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萎缩,形成慢 性胆囊炎。
➢ 成因: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等
有关。
➢ 特点:
• 色棕褐或棕黑,大小不一; • 可为粒状或长条状,质软易碎; • 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泥沙样结石; • 剖面呈层状,可有或无核心; • X线检查常不显影;
③混合性结石
➢组成: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 ➢特点:
• 呈现不同性状和颜色; • 切面呈多层状或中心放射状,外周层状; • 含钙较多,X线检查可显影。
考点
①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
➢成因:由于饮食、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因而发生沉淀和结晶;胆囊收缩功能 紊乱,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是重要病因。
➢特点:
• 色灰黄,表面光滑,质硬,大小不一; • 可呈多面体、球形或椭圆形; • 切面呈放射状排列纹路; • X线检查多不显影。
考点
② 胆色素结石:以胆红素为主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病因:最常见为胆管结石,其次是胆道蛔虫、胆管
狭窄、胆管及壶腹部肿瘤等。
病理: • 胆管梗阻和狭窄→胆汁排出不畅、淤滞→继发感染
→胆管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发生急性胆管炎→
→胆源性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胆道蛔虫病
肠道蛔虫上行钻入胆道后所 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
(1)静止性胆囊结石:约20%~40%的胆囊结
石病人终生无症状,而在其他检查或手术时 被偶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考点!
(2)急性胆囊炎:约95%伴有胆囊结石
主要表现是:
①胆绞痛:多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疼痛位
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和 背部放射。 ②多伴有恶心、呕吐 ③发热 ④墨菲(Murphy)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⑤并发症: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胆管炎、胰腺炎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胆石病和胆道感染常有反复发作史,病人常厌食
油腻食物,中年妇女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 发病率高。
✓ 应注意询问是否出现过腹痛、寒战、高Leabharlann 、黄疸等,有无胰腺炎发作病史;
✓ 怀疑胆道蛔虫者,应注意询问有无呕虫、便虫史
,了解病人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
(二)身体状况
1.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
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胆囊结石、肝外胆 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病人约占全部胆石病人的50%左 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 合性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结石或以胆 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急性胆囊炎
定义: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
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医学课件第十六章 肝胆 胰疾病胆道疾病
第四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生理功能:
➢ 胆管:
a. 乳化脂肪; b.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 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
素形成; d. 刺激小肠和结肠蠕动; e. 中和胃酸。
①分泌胆汁,800~1200ml/天;
②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
➢ 胆囊:
①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胆囊容积40~60ml,24
小时内接纳胆汁约500ml,浓缩5~10倍)
②分泌粘液,20ml/天,保护润滑胆囊黏膜。
2.胆管异物:
3.虫卵或成虫尸体、手术线结、反流的食物残渣
等,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3.胆道梗阻:
4.胆汁淤滞,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
胆红素;
5.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
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4. 代谢异常:
• 胆汁内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盐、卵磷脂;
• 正常状态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呈微
胶粒溶解状态;
• 当胆固醇代谢失调时,胆汁内胆固醇浓度↑
、胆盐↓,三种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沉淀而析出结晶(胆固醇结石) 。
结石种类:
按胆石的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 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3种。
墨菲(Murphy)征
检查者以左手掌放在患 者的右肋缘部,将拇指 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 交界处 (胆囊点)。
首先以拇指用中度压力 压迫腹壁,然后嘱患者 行深呼吸,深吸气时, 发炎的胆囊触及正在加 压的大拇指,引起疼痛 ,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 气则为阳性。
(3)慢性胆囊炎:
➢ 其表现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