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
人物: 李鸿章、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割及附三属地岛—屿—、更 瓜割澎严 分辽湖东重 中列半破 国岛岛坏 野给、主 心日台本权湾,刺激列强
赔银二二亿亿两——赔清 民偿负财日政担本不,军堪列费重强白负控,制更中加国重经人济
允设厂——允资许本日输本出在,中国加开深设掠夺,阻
工厂(产品运碍销中中国国内民地族免资收本内主义的发
经过、戊戌六君子 4、影响 5、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概况兴起、初步发展、
繁荣、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起因,经过、结果?
根因 1868,日本明治维新后,侵略扩张,蓄 谋侵略中国。
导火线 1894年,朝鲜民变 准备工作 1874年侵入台湾 1879年吞并琉球改
为冲绳岛,侵略朝鲜半岛
开始标志 1894年7月,丰岛海战
A.遵义会议 B.巧渡金沙江
C. 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4.红军三大主力在下列哪个场景
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A.甘孜
B .甘肃会宁会师楼
C.吴起镇
D.四川懋功会师桥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
找一找
1、甲午中日战争起因、经过主要战役结果。 2、《马关条约》内容、影响 3、维新变法背景、目的、领导阶级、序幕、
王明
博古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革命 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
二、长征
1、长征的路线
请同学们先看书,然后请一个同学给我们讲解红军是怎样 在前土匪后有追兵没吃没穿的艰难环境下走完二万五千 里长征的?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 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
1934年10红一方面军8万 人从瑞金出发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红 军 报 刊
红军帮农民收割
学 文 化
红 军 医 院
三、红色政权的建立
时间:1931年 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色政权的首都:江西瑞金 领导人: (主席)毛泽东 (红军总司令)朱德
苏区金库 毛 泽 东 在 瑞 金
苏区印刷厂
红军女 兵
四、红军反围剿失败和长征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
“重走 旅游线路 什么?使用 如何?带什
么衣服等)
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1936年,红
军三方面军在 会宁 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
连线题 突破 四渡 巧渡 过 强渡 爬 会宁 金沙江 大渡河 四道封锁线 彝族区 赤水 草地 雪山

三军大会师
参照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以 长 征路”为主题,设计一条红色 (包括哪一天去哪里?参观 什么交通工具?当地气温
叶挺
朱德
刘 伯 承 周恩来
恽 代 英
南 昌 起 义 军 南 下
秋收起义领导人
三湾
红都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源自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井冈
山建立
第一支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 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朱 德任军长) 鼎盛时期:1927-1930年,中共建立了10多个 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
这次起义也成为创建 革命军队 的开始。 秋收起义 2、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 爆发,起 义受挫后,毛泽东毅然把部队拉到 井冈山 ,建
立了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此中国革命走
上了一条 农村 包围 城市 的道路。
3、1931年,第一个红色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 瑞金 成立, 毛泽东 在江西 国临时中央政府 当选为政府主席, 朱德 当选为红军总司 令。 4、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转移,实 行长征,在贵州召开的 遵义会议 是挽救红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课件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课件 华东师大版
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___B____。
A、红一、二、三方面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三、四方面军 D、红二、三、四方面军
1、八七会议
( (12))内1容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 (1)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派的总方针;
2、秋收起义: (3)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 3、井冈山革命根据义地,的起建立义失败,被迫退到文家市。
• 意义: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井冈山根据地很 快进入全盛时期。
南昌 起义
转战广东海陆丰
转战湘南(陈毅,朱德)
井冈山
会师
秋收起义 毛泽东
• 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建立(第一 个)
井冈山会师
三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 农 村 川陕
鄂豫皖 闽浙赣

湘鄂赣


左 湘赣
中央
据 地
右 江
海陆丰

井冈山
中央根据地
四、红军长征:
• 原因:根本原因:
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
直接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 时间:
经过:
• 转折点: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 两次会师: 遵义会议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 •镇意胜义利: 会师; 2、1936年10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 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结果: 起义获得胜利,之后迅速南撤。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 南昌起义图
朱 德
叶挺
周恩来
贺龙
刘伯承
3、南昌起义意义: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命红军”根强据:渡地当乌出然江发可,以刚。开19始33由年于10犯月了,“我右们”从倾井投冈降山主革 义错误损失惨重,四渡赤水四之渡后赤,水在遵义召开了会议, 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之后我们巧渡金沙江,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一路胜利进军,最终在1936 年与项英、陈毅在陕西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 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四、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三、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 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②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看图片,说说红军长征故事。
强 渡 乌 江
遵 义 会 议 召 开 的 地 方
巧渡金沙江
因为敌人在城市里的统治力量强大,当时敌 强我弱,起义部队遭受挫折的情况下,继续攻 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切实际的,会给革命带来惨 重的损失甚至断送革命前程,到敌人统治力量 薄弱的农村为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 量。)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有什么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为其他根据地的创立树立了榜样,是后来燎原 之势的第一点星火,在实践上完成了从城市移 向农村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四召巧开渡渡遵赤金义沙会水议江。,
跳出冲包破围四圈道封锁线,
遵义
强渡湘江
雪山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重走
征路”为主题,设计一条红色
旅游线路
(包括哪一天去哪里?参观

真正的红军概括主要内容

真正的红军概括主要内容

真正的红军概括主要内容
真正的红军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主
力军之一。

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创建和发展:红军于1927年8月初在江西南昌市创建,起初只有
几千名队伍,经过长征和游击战争的锻炼和发展,逐渐壮大为一个具
备正规军队特征的力量。

2. 地区和基地:红军主要活动地区为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山区,其中包括江西瑞金、井冈山、湖南永新、湖南韶山以及陕西延安等地。

这些地方成为红军的主要基地和据点。

3. 游击战争策略:红军采取游击战争的战略,运用快速机动、袭扰打
击的战术,以小部队对抗强敌。

他们通过游击战争的方式,削弱敌人
力量,争取群众支持,建立革命根据地。

4. 红色政权建设:红军不仅致力于打击敌人,还积极建设红色政权,
组织人民自己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

红色政权的建设成
为红军取得胜利的保证。

5. 长征:1934年至1935年,红军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围追堵截。

他们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长征,经历了艰苦的战斗、远征和自然环境
的考验,最终到达陕北,与中国工人农民红军会师,形成中国共产党
的主要武装力量。

红军的创建、地区和基地、游击战争策略、红色政权建设以及长征是
其主要内容,这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⑴掌握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

⑵了解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情况。

2.能力目标⑴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导学案自学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⑵通过学习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事迹和英雄业绩,培养学生的看图表达能力。

⑶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⑴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⑵认识到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特别是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所以本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教材重点南昌起义;长征精神及遵义会议。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设计问题层层深入解决问题。

3.教材难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本课内容较多,适当进行详略选择。

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教授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二学生。

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历史学习,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对历史事件的理性思维认识逐渐形成。

同时,怎样去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相应对策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多年前的历史真相,让学生形成一个由表象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造教学情境,以加强课堂的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并且借用网络上的有效资源制成课件,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材依据: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节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虽然历史时间跨度不大,但容量非常大,要求学生识记、掌握的知识要点非常多,学习难度较大。

但由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近,现实感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尽量使教学方法尽可能灵活多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而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本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则表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而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走向成熟的历史,尤其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探索出一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在遵义会议上成功地解决了党内的重大分歧,使党的路线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学情分析:由于所带班级多,学生学习程度不一,在教学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要多做启发诱导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对基础差的班级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加强课堂提问力度多做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三讲:讲学生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

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和学不懂的知识点。

设计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历史2、课时:1课时3、教师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题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2.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情感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八年级历史第十一课

八年级历史第十一课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青板中学 邱荣越
1927年白色恐怖下的中国大地
国民党的血腥屠杀
一、南昌起义
❖ 时间:1927年8月1日
❖ 地点:南昌
❖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等
❖ 经过:占领南昌城 南下广东
受挫后,一
部分进入海陆丰地区,坚持战斗;一部分由朱德、 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腰带也拿来充饥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 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 利结束.
长征的意义:
(1)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 神”?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 中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一 七
过 后
岷 山
桥 横
水 拍
磅 礴
逶 迤
千 山
不 怕
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 4124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 的第一座大雪山。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 草地 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但是红军没被
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红军过雪山时 御寒用的棉片
红军过雪山时御 寒用的棕背心
草根树皮也据地?
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而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是农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秋收起义:
(1)毛泽东 1927、9 湖南
(2)文家市(决策):放弃进攻长沙,转
向农村进军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井冈山会师:1928、4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 陈毅
井冈山会师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星火燎原(结合P68示意图):
小结:
创建第一支革命军队:南昌起义
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成立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遵义会议 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
本课知识点检测: 1、红军被迫实行长征的原因是-- -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
2、-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 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4)召开遵义会议(1935)
(5)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6)强度大渡河、飞夺泸桥:视频文件 (7)翻雪山、过草地:视频文件
(8)吴起镇会师(陕北):1935、10
(9)甘肃会宁会师:1936、10
(问)红军从什么地方开始跳出敌人的包围 圈?红军为什么能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遵义会议的召开
想一想:
1、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 南下广东?
南昌起义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急 调重兵向南昌反扑。敌强我弱,不撤离会导 致全军覆没。
2、南昌起义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视频 文件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
(1)、1927、8、7 汉口
(2)、内容: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 收起义。
3、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
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4、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领导是在-遵-义-会议后。
5、请把下列长征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 重新排列:
(3)强渡乌江 (4) 遵义会议 (5)四渡赤水 (9)会宁会师
(2)渡过湘江、 (7)过雪山草地 (6)飞夺泸定桥 (8)吴起镇会师。
时间: 1935、1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
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意义: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 国革命。
想一想:
1、红军历经磨难走完了艰难的历程,红 军在这长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
长征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 合作、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
(1)、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最大的
农村革命根据地
(2)、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请同学们看69页这个五角星的代表证,并
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
时间:1931
首都: 瑞金
主席:毛泽东 总司令:朱德
这是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
四、红军长征:
1、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1)前四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谁?战果如何?
2、长征的原因:
(1)第五次反围剿中,博古在军事上采取了 什么作战方法?导致了什么后果?
3、长征的过程:(结合P72长征路线图)
(1)瑞金出发:1934、10 (2) 湘江战役:突破敌人四到封锁线 (3)强渡乌江,夺取遵义(毛泽东提议)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 与红军长征
()
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以“八一”命名的事 物名称 ; 为什么军旗上有“八一”二个字?
一.南昌起义:
(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
1、历史背景:由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 共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统治
2、1927、8、1
南昌
3、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
(3)(2)(4)(6)(7)(5)(8)(9)
6、连线(红军长征中在下列江河上发 生过什么事情):
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召开
强度乌江
飞夺泸定桥
巧度金沙江
与敌人恶战损失惨重
强度大渡河
跳出敌人包围圈
欣赏歌曲:歌颂军民一家亲
《十送红军》:视频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