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7年湿地资源情况统计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3年3月28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公布2017年12月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8号修改)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履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国际湿地公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第三条国家对湿地实行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协调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科学研究,应用推广研究成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
第七条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和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 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第八条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湿地资源分布情况、类型及特点、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状况;(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三)湿地生态保护重点建设项目与建设布局;(四)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五)保障措施。
第九条经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调整或者修改。
2017年天津大港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水质量状况及富营养化状

图72016年石油类平面分布图
2.1.7化学需氧量CODMn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2016年5月份研究区域化学需氧量含量范围在1.50~3.39 mgL,平均值2.12 mgL。对照区域范围1.72~1.93 mgL,平均值1.82 mgL。8月份研究区域化学需氧量含量范围在0.72~2.06 mgL,平均值1.44 mgL。对照区域范围1.77~1.85 mgL,平均值1.81 mgL。10月份研究区域化学需氧量含量范围在1.34~2.44 mgL,平均值2.04 mgL。对照区域范围1.26~1.52 mgL,平均值1.35 mgL。
2016年无机氮含量平面分布趋势见图5。由此看出,2016年从沿岸方向向对照区域无机氮变化趋势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对照区域无机氮最低。由此也可以看出,陆源径流是该海域无机氮的主要。
图52016年无机氮平面分布趋势图
图62016年活性磷酸盐平面分布图
2.1.5活性磷酸盐PO43P活性磷酸盐是浮游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浮游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调查结果表明,活性磷酸盐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波动。2016年5月份研究区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在0.004~0.009 mgL,平均值0.004 45 mgL。对照区域范围0.004~0.010 mgL,平均值0.006 mgL。2016年5月份和10月份研究区域活性磷酸盐含量均未检出。
2016年盐度平面分布趋势见图2。由此看出,5月份在调查区域中部有一个低值区,盐度等值线向外辐射,逐渐递增。8月份盐度从沿岸向外海方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0月份盐度变化趋势与5月份相似,向外海方向逐渐升高。总体来说,由于受陆地径流影响较大,盐度从沿岸向外海方向呈升高趋势。
热点06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原卷版+解析)

2021年8月时政热点专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园地2017.16万公顷(30257.33万亩),林地28412.59万公顷(426188.82万亩),草地26453.01万公顷(396795.21万亩),湿地2346.93万公顷(35203.9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万公顷(52959.5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955.31万公顷(14329.6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万公顷(54431.78万亩)。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我国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可结合我国土地资源进行考查,主要考点有: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资源分布、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1.我国土地利用结构(1)利用类型:主要有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等)、建设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利用的土地等。
(2)利用条件:利: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弊: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耕地少,通常情况下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2.土地资源分布我国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干湿地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区(干湿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草场退化、土地污染等。
(2)对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原创)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全国主要地类数据(如下表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3年3月28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公布2017年12月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8号修改)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履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国际湿地公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第三条国家对湿地实行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协调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科学研究,应用推广研究成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
第七条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和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第八条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湿地资源分布情况、类型及特点、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状况;(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三)湿地生态保护重点建设项目与建设布局;(四)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五)保障措施。
第九条经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调整或者修改。
滨海湿地现状与保护建议

2.抵御自然灾害功能
• 滨海湿地能够对内涝洪水起到 控制作用,湿地植物丰富的根 系能够起到防止盐水入侵,防 洪护堤的作用,为城市建设形 成天然的屏障与疏水渠
4.降解吸收功能
• 湿地植物能够使水中污染物沉降, 植物根系能够对某些重金属活有 机污染物产生聚集作用。植物与 微生物也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吸收 与转化,达到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我国自然岸线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四大三角洲自然湿地面积变化 (崔保山等,2017)
我国滨海湿地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
滨海湿地是陆源污染的主要 承泻区和转移区,工农业生产、 生活和沿岸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水 输入滨海湿地内部,改变环境中 海水及滩涂的理化特征, 使生态 环境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随之 产生变化的是生态环境的面貌和 结构。
大连市1995-2015 年围填海图(杜家伟等,2017)
大连市滨海湿地开发现状—围填海
20 年来大连市进行了多次大规模 的围填海活动,围填海的面积不 断增加,年均增加面积约为 1352.31公顷,其中2005-2015 年、港口用海、盐田用海为 主;渔业养殖用海和盐田用海转 为港口用海和城镇建设用海等其 他用海类型
大连市滨海湿地动植物种类
名称
科
种
木本植物
40
117
草本植物
49
172
野生动物
61
269
总计
150
558
大连市滨海湿地污染开发现状-围填海
大连地区滨海湿地面临的问题 与其他地区类似,同样面临着 围填海、陆源污染物污染以及 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 最为主要的是围填海对滨海湿 地的破坏。有关数据显示围填 海造地工程使得沿海湿地面积 以每年约14km2的速度减少。
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井—厅堂—左右厢房—楼梯—楼梯—厨房—庭院”,以天井为核心,以厅堂为主轴,以“一明两暗”三间式为基本单元。
5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对比分析,梅县客家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起源于中原地区,都是中原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继承与发展。
两者在建筑布局还有选址上都能感受到相似之处。
布局上,它们都设有堂厅,都是以堂厅为主轴线,点线围形式。
同时均具有建筑中轴线,左右对称,具有向心性,整体性和秩序性等特点。
此外,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运用天井作为连接点,但围龙屋的一般天井设置在横屋与堂屋之间,作为连接点与徽派建筑的天井具有差异性。
在建筑取材上均遵循就地取材原则,运用当地材料与工艺,营造出与环境相和谐,与宗教文化相适应的建筑结构与特征。
梅县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遵循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基本原则,营造了尊重自然,与生态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发展了民居建筑“风水”学说等。
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具体象征,至今对现代民居建筑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1]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6.[2]刘托.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罗迎新,王彩莲.广东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民居建筑“风水”观—以围龙屋为例[N].梅州:嘉应学院学报,2012.收稿日期:2018-1-12作者简介:蔡超俊(1992-),男,汉族,佛山人,学生,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
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郑开宇1梁亚丽2(1.广州市绿化公司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摘要:海珠国家湿地作为广州城央湿地,由海珠万亩果园打造而成,被称为“广州南肺”,其作为湿地公园,还具有农基保护、园林科研、湿地教育和城市生态观光等功效,通过疏通海珠区周边众多大小河涌、联通海珠湖、打通珠江水系,恢复农田果园基本排灌系统,呈现了湿地独有的园林生态景观效果和生物多样性,彰显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2017年整理】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摘要: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仍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其中包括土壤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两类环境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面临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
关键词:中国;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
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长期积累的结果。
概括起来,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两类环境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
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也在扩大和加深。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环境污染虽然“八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
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为严重。
1.水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为世界总量的第六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0000立方米的1/4,其排位在世界100—117位之间,是世界缺水国之一。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8:历年水环境情况统计(2000-2017)(一)

中国历年水环境情况统计(2000-2017)(一)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7701 26868 28261 27460 24130 28053 25330 25255 27434 24180 30906 23257 29529 27958 27267 27963 32466 28761
7308
65850
2310.4
0
2186.2
6963
62674
2059.7
6742
1998.6
6735
62569
2039.2
7662
68672
2354.9
7295
2074.5
计范围扩展为工业源.农
鉴2018》
26562 25933 27243 26251 23126 26982 24358 24242 26377 23125 29798 22214 28373 26839 26264 26901 31274 27746
8502 8390 8697 8299 7436 8091 7643 7617 8122 7267 8417 7214 8296 8081 7745 7797 8855 8310
注:1.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对统计制度中的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及相关技术规定等进行了修订.统计范围扩展为工业源.农
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个部分.
2.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