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探测器1

合集下载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黑体6、绝对白体7、灰体8、绝对温度9、辐射温度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11、大气窗口12、发射率13、热惯量14、热容量15、光谱反射率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和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和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乘是常数2897.8。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μ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问答题: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第二章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名词解释:1、遥感平台2、遥感传感器3、卫星轨道参数4、升交点赤经5、轨道倾角6、近地点角距7、地心直角坐标系8、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9、卫星姿态角10、开普勒第三定理11、重复周期12、近圆形轨道13、与太阳同步轨道14、近极地轨道15、偏移系数16、GPS 17、ERTS_1 18、LANDSAT_1 19、SPOT 20、IRS 21、CBERS 22、ZY_1 23、Space Shuttle 24、MODIS 25、IKONOS 26、Quick Bird 27、Radarsat 28、ERS 29、小卫星填空题: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天体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天体运动
123456789
3.如图所示是行星m绕太阳M运行情况的示意图,A点是远日点,B点是 近日点,CD是椭圆轨道的短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星运动到A点时速度最大 B.行星运动到C点或D点时速度最小
√C.行星从C点顺时针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D.行星从B点顺时针运动到D点的时间与从A点顺时 针运动到C点的时间相等
√C.从 P 到 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 P 到 Q 所用时间、从 M 到 N 所用时间均等于T20
123456789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从P到Q速率在减小,从Q 到N速率在增大,B错误,C正确; 由对称性知,P→M→Q 与 Q→N→P 所用的时间均为T20, 故从 P 到 M 所用时间小于T40,从 Q 到 N 所用时间大于T40,从 M 到 N 所用时间大于T20,A、D 错误.
2.如图所示,椭圆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A、B两点分别为地球绕太 阳运动的近日点(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和远日点(行星距离太阳最远的 点),地球经过这两点时的速率分别为vA和vB;阴影部分为地球与太阳的 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分别用SA和SB表示,则vA > vB、SA = SB. (均填“>”“=”或“<”)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天体运动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 课时对点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理解开普勒定律,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3.知道行星运动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的近似处理.
内容索引
Part 1
Part 2
Part 3
返回
Part 2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一、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15第3章_电气式传感(1)

15第3章_电气式传感(1)
Rx kl x s xp Rp R
x
B
C
A
x
xp
灵敏度
dR dx
kl

e0 ey
e0
x
ey
x
x pey e0
1.1 变阻器式传感器

x x pey e0 kley
e0
ey
0
x
Hale Waihona Puke xp1.1 变阻器式传感器
后接分压电路
R p Rx
e0
Rx
ey
RL
V
ey

A
dl
l
A
2
dA
l A
d
代入 R l / A
dR R

dl l

dA A

d

1.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金属丝 A r 2 金属丝体积不变
dR dl l
dr r dl l
2 d

2 dr r

d

R


器(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2.1 自感型(self-inductance)(可变磁阻式)
原理:电磁感应
线圈
由电磁学原理可知: L W m i 其 中 : L 电 感 ; W 线 圈 匝 数 ; i 电 流 ;
m 电 流 i产 生 的 磁 通
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strain effect),即
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 阻值随着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 发生变化象。
1.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c)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地球物理勘探第三章磁法勘探1

地球物理勘探第三章磁法勘探1
• 扰动变化,磁场突然性、不规则的变化,它们形态复杂, 变化急烈。强度大的磁扰称磁暴,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效应, 延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按强度可分为中强、中烈、强烈 磁暴三级,中暴可达数百nT,磁暴的成因与太阳粒子流有 关。
地磁场的空间变化:I、T、Z、H等值线图几乎是沿磁纬度 线均匀分布的,其最大梯度方向就是磁子午线方向。地磁场随 子午线方向的变化率称为正常水平梯度;
ECIT
1980.0年代世界磁偏线图(单位:度)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从世界地磁图中减去地磁场的偶极子磁场(约占主磁场的 80%),即可得到非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围绕着几个中心 分布,每个中心都有各自的正、负极性,且分布的地域很广。
ECIT 1980.0年代世界非偶极子磁场垂直分量等值线平面图(单位为μT)
I、D、X、Y、Z、H和T各量都是表 示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称为 地磁要素。
地磁绝对测量通常测定I、D、H三要 素的绝对值,磁法勘探则是测定T的相 对值。
H T cosI Z T sin I HtgI Y H sin D X 2 Y 2 H 2
X H cosD
X
2
Y
2
Z2
T
2
我国地磁要素图有以下特征:①磁偏角的零偏线由蒙古穿过我 国中部偏西的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延伸到尼泊尔、印度。零偏线 以东偏角为负,其变化由0度至-11度;零偏线以西为正,变化范
围由0度至5度。②磁倾角由南向北,I 值由-10度增至70度。
ECIT
③地磁场水平强度(H) 从南至北,H 值由
40000nT降至21000nT。 ④垂直强度自南至北由 -10000nT增加到 56000nT。 ⑤总场强度由南到北, 变化值为41000nT至 60000n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1-3节知识点+练习(含答案)难度中等偏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1-3节知识点+练习(含答案)难度中等偏上

九上第三章1-3节知识点+练习第2节机械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二)势能A.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越大、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B.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对于同一物体,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B.机械能守恒:如果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例1: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

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2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让同一钢球A从鞋面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中通过来判断钢球A的动能大小,运用了方法。

实验中控制小球质量不变来研究动能大小跟的关系。

3 篮球落到地面又弹起来,接触地面时被压缩,然后恢复原状,若不计一切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A.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压缩过程中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C.恢复过程中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 D.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4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升空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在近月点时动能最大,在远月点时势能最大C.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绕月球飞行,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D.嫦娥三号探测器接近月面减速下降时,机械能不变5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A.助跑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D.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6 如图所示,小雨在公园里滑滑梯,他分别沿三条长短不同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他到达滑梯最底端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第3节能量转化的亮度(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物体在这个3.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原因实例有距离无力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这时没有力做功足球离开脚后在水平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有力无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动,即物体没有通过距离两名同学没有搬起石头,所以对石头没有做功力与距离垂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通过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提着水桶水平移动一段距离,竖直提水桶的力不做功(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则W = Fs或PtW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第三章探索地球1-3节复习课》的评课稿

《第三章探索地球1-3节复习课》的评课稿

《第三章探索地球1-3节复习课》的评课稿2018.6.19 听了陈成辉老师的《第三章探索地球1-3节的复习》,对于他精彩的上课的亮点留下了颇深的印象,现摘录反思他处理该复习课所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吸其经验,参考学习。

一、以探月旅程为主线,连串起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有关知识点。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1号”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我国开始进入探月的实践阶段,预计2024年,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那么谁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

这样的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感受到学习科学很有用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为实现理想而读书,学习科学也就有了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起来,接着围绕探月过程,复习巩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科学知识,水到渠成。

于是探月旅程开始了,从温州的西昌,结合中国政区,计算出实地距离。

这里复习了地图的相关知识,如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等。

到了西昌,登上嫦娥X号飞船,在太空的旅程过程中,你会看到什么景观呢?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如果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适宜的话,还能看到日食、月食等自然景观。

二、设疑求真,激发求真探究实践的意识。

美国人真的登月了吗?通过一张人类登月的留照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许多同学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为什么在月球上国旗还会飘啊?为什么天空上没有星星啊?这些知识和已知的知识点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寻找问题答案的动力,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学生真得会因为老师的这样的教学而让某些同学走上探月之路。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登上了月球,对于宇航服应当有什么要求呢?学生就会想到设计的宇航服应当解决氧气的供应,气压要恒定,保暖保湿,克服温差,保持恒温,要设计的有利于在月球上行走,解决大小便的问题等的。

三、培养学生技能,融攻克重难点以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绘图经纬网确定登陆点的位置,对学生来讲难度很大,正因为难度大,反而能激发出学生对经纬网知识的掌握,如何攻克理解经纬网确定位置呢?一步登天是不行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1-2节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1-2节测试卷(含答案)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三章第1-2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

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母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水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2、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

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 D.无法确定4、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5、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

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 .28.33米/秒B .13.60米/秒C .14.78米/秒D .14.17米/秒7、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8、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Φ0 j (t ) T e Gt (1 2 t2 )1 2
Rt 1 Gt
称为热阻,
的热时间常数,热时间常数一般为 ms至s的数量级,它与器件的大小、 形状和颜色等参数有关。
arctan( t ) 是温升与辐照通量之间的相角,说明温升滞后调制辐射 功率瞬变的程度。
U o A ΔT R
dQ dT is A dt dt
1 R C
2 2
2 12
e jt
热释电器件的电压灵敏度Sv定义为输出电压的幅值U与入 射光功率之比,
Uo A R Sv o G(1 2 t2 )1/2 (1 2 e2 )1/2


按工作原理分:
探测器件
光子探测元件
热电探测元件
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非放大型 真空光电管
放大型 光电倍增管
光电导探测器 光磁电探测器
光生伏特探测器
充气光电管
像增强器 本征型 掺杂型
非放大
光电池 光电二 极管
放大型 光电三极管
光电场效应管 雪崩型光电二极管
摄像管
变像管
光敏电 红外探测 阻 器



1.

主要有温差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 温差电效应
原理: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接成回路,当两个 接头处于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即产生电流—— 温差电效应。 热电偶热端接收辐射后 升温,载流子浓度增加, 热端 冷端 电子从热端向冷端扩散, 光 从而使P型材料热端带 温差电偶 负电,冷端带正电。N 型相反。


二、 热释电器件 1. 热释电器件的工作原理
设晶体的自发极化矢量为Ps,Ps的方向垂直于电容器的 极板平面。接收辐射的极板和另一极板的重迭面积为A。由 此引起表面上的束缚极化电荷为
Q =APs
若辐射引起的晶体温度变化为ΔT,则相应的束缚电荷变化为 ΔQ =A(ΔPs/ΔT)ΔT = AγΔT 式中,γ = ΔPs/ΔT称为热释电系数,其单位为c/cm2∙K,是与材 料本身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量,表示自发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率。
Gt
提高温升将使器件的时间响应变坏。
的好方法,但是热导与热时间常数成反比,
3. 当高频 t 1 时,有:
0 T Ct
温升与热导无关,而与热容成反比,且随频率的增高 而衰减。 4. 因此,光热探测器常用于接收低频调制辐射信号。 同时,应降低器件的热容量。
二、 热电转换(第二阶段)
光电器件分类:
紫外光探测器 可见光探测器 红外光探测器
按工作波段分

按应用来分 换能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探测器——光信息转换成电信息
非成像型:光电池、光敏电阻、 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 光电倍增管等 成像型:变像管、像增强器、摄像管
3.1.1 光热效应

光热效应: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将吸收所有 波长的全部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过程。 光热探测器:热能导致物体的物理、机械性能 (温度、体积、电阻、热电动势等)变化,测量 这些变化量可确定光能量或光功率的大小。 光热探测器件吸收光辐射能量后,并不直接引起 内部电子状态的改变,而是把 光能转变为晶格 的热运动能量,引起探测元件温度上升,进一步 使探测元件的电学性质或其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Φ Gt T
式中Gt为器件与环境的热传导系数。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器件吸收的辐射功率应等于器件内能的
增量与热交换能量之和。即 d T Φ Ct Gt T dt 设入射辐射为正弦辐射通量 Φ Φ0 (1 e jt ) ,则上式变为
d T0 Ct Gt T0 Φ0 dt
+ + + + + + + + + + + + + + - - - (c)温度变化时 的等效表现 + + + +
- - - (a)恒温下
- - - (b)温度变化
3.1.2 光热探测器
一、 热敏电阻
凡吸收入射辐射后引起温升而使电阻改变,导致负载电阻 两端电压的变化,并给出电信号的器件叫做热敏电阻。
若在晶体的两个相对的极板上敷上电极,在两极间 接上负载RL,则负载上就有电流通过。由于温度变化在 负载上产生的电流可以表示为
dQ dT is A dt dt

2. 基本电路
热释电器件为电容性元
件,输出阻抗特别高
(>1010 )。
热释电器件为电容性元件,输出阻抗特别高(>1010 )。因此,必须配高阻抗的负载。常用JFET(junction
1. 热敏电阻及其特点
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 10~100倍以上, 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
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 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 用于-273℃~55℃;
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 体内血管的温度; 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 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
与时间无关的 平均温升
d T Ct Gt T Φ0e jt dt
与时间有关的 温度变化
若选取刚开始辐射器件的时间为初始时间,则,此时器 件与环境处于热平衡状态,即t = 0,ΔT = 0。将初始条件代入 微分方程并求解,得到热传导的方程为
T0
Φ0
Gt
Ct 式中 T G Rt Ct 称为热敏器件 t
e RC 电路时间常数
AR Sv G(1 2 t2 )1/2 (1 2 e2 )1/2
(1) 当入射为恒定辐射,即ω=0时,Sv=0,说明热释电器件 对恒定辐射不灵敏;
(2) 在低频段ω<1/τt或1/τe时,灵敏度S v与ω成正比,为热释 电器件交流灵敏的体现。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热电偶热端时,该端温度升 高,而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在热电偶回 路中将产生热电势,热电势的大小反映了热端 吸收红外辐射的强弱。 实际应用中常将几个热电偶串联起来组成热电 堆来检测红外辐射的强弱。 响应时间较长,动态特性较差,被测辐射变化 频率一般应在10Hz以下。
2.

热释电效应
具有极化现象的热释电晶体,也称铁电体,具 有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结构(自发极化)。 晶体分子本身具有固有的电偶极矩,因此,晶 体存在宏观的电偶极矩。
+ + + + +

+
+
+

- - - (a)恒温下
通常铁电体的表面俘获 大气中的浮游电荷而保 持电平衡状态。



当有红外线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引起铁电体温度迅 速升高,极化强度很快下降,极化电荷急剧减少; 而表面浮游电荷变化缓慢,跟不上铁电体内部的变 化; 从温度变化引起极化强度变化到表面重新达到电平 衡状态的时间内,在铁电体表面有多余的浮游电荷 出现,相当于释放出一部分电荷,称为热释电效应。
常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外形
可在室温下使用、光谱响应宽、工作频 率宽,灵敏度与波长无关,容易使用。 这种探测器,灵敏度高,探测面广,是 一种可靠性很强的探测器。 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入侵报警器,自动 开关、非接触测温、火焰报警器等。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自动节能灯 ……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结晶型场效应晶体管 )器件作热释电探测
器的前置放大器。
常用的电路:用JFET构成源
极跟随器,进行阻抗变换。
最后,要特别指出,由于热释电材料具有压电特性,因而 对微震等应变十分敏感,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减震防震。
Φ0 j (t ) T e Gt (1 2 t2 )1 2
(3) 当τe ≠ τt时,通常τe<τt,在ω=1/τt ~ 1/τe范围内,Sv与ω无 关; (4) 高频段(ω>1/τt、 1/τe)时,Sv则随ω-1变化。

3. 热释电器件的主要材料
铌酸锶钡 (SBN)
硫酸三甘肽(TGS)晶体


钽酸锂(LiTaO3) 钛锆酸铅 (PZT)陶瓷

有机聚合物:聚二氟乙烯(PVF2)、聚氟乙
烯(PVF)及聚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共聚物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自发极化突然消失,这个温度常 被称为“居里温度”或“居里点”。
在居里点以下,极化强度PS是温度T的函数。

热释电探测器的特点是它只在由于外界的辐射 而引起它本身的温度变化时,才会给出一个相 应的电信号,当温度的变化趋于稳定后,就再 没有信号输出,即热释电信号与它本身的温度 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热释电传感器只对运 动的人体或物体敏感。
Φ0 j (t ) T e Gt (1 2 t2 )1 2
结论:
1. 热敏器件吸收交变辐射能所引起的温升与吸收系数成正 比,因此,几乎所有的热敏器件都被涂黑。 2. 工作频率ω 增高,其温升下降,在低频时( t 1 ), 它与热导Gt 成反比,即
T
Φ0 可见,减小热导是增高温升、提高灵敏度
光辐射探测器件
光信息 电信号
光源
信息载体
光电探测信号的器件。
光辐射探测器件的分类
光热探测器件和光子检测器件。 光热探器件是利用热敏元件的热效应来探 测光,即通过器件吸收光辐射后温度升高, 使器件的某一参数发生变化,进而探测出 输入光信号的大小。 光子检测器是利用器件的光电效应把光信 号转变成电信号。通常光电检测器件指的 就是光子检测器件。
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2. 热敏电阻的原理、结构及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