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2】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小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小练习及答案

7、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 天看了全书的(
)。
二、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 1 分,共 5 分)。 1、在下面的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1 与 0.5 5
B. 1 和 7 7
C.1 4 和 1 5
5
4
1
1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 3 ,另一根用去3 米 ,剩下的铁
丝( )。 A. 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3 8
⑴第一周和第二周各卖出多少双?(4 分) 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1 分)
⑶还剩多少双?(1 分)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小练习
(一)知识点整理
分数乘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 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 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 1 的分数】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 1 的量,想单位 1 的几分 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 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比 1 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 1 大的数相乘,积大 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 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 数是分母为 1 的分数】 3.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 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 1(或者说不大于 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 1。

(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概念:理解分数乘法的定义,明确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3. 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分数乘法计算法则,通过例题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例题及解答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乘法运算题,巩固计算法则。

2. 提高题: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3. 家长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共同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一、看图列式计算。

二、解决问题。

1. (1)幸福花店里有玫瑰花275朵,康乃馨的朵数比玫瑰花多
252。

康乃馨有多少朵?
(2)幸福花店里康乃馨的朵数比玫瑰花多50朵,正好比玫瑰花多
252。

康乃馨有多少朵?
2.小明在计算
52×(85+A )时,因为漏看了括号,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1225
,则A 表示的数是多少?
3.(1)一桶油的净含量为40千克,倒出83,倒出多少千克?
(2)一桶油的净含量为40千克,倒出8
3,桶里还剩下多少千克?
(3)一桶油的净含量为40千克,倒出8
3千克,桶里还剩下多少千克?
(4)一桶油的净含量为40千克,倒出8
3,倒出的油比剩下的油少多少千克?
4.一根电线长90米,第一次用去51,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
1,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
5.六年级有138个学生,其中有65的学生订了《科学画》,有3
2的学生订了《美术画》,每个学生至少订其中一种读物,两种读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三、思维扩展。

1、操场上有30名学生在跑步,其中男生人数占
5
2,后来又有几名男生加入,这时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1。

后来又来了几名男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际问题的练习。

教材通过引入一些稍复杂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例1和例2两个实际问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后,对分数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分数乘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准备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起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例如:小明有2/3斤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3/4,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斤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两个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课时练第2单元《分数乘法》 练习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课时练第2单元《分数乘法》 练习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课时练第2单元分数乘法一、细心填写:(1)12的91是();54的21是();32米的6倍是();15个52吨是()。

(2)“一根绳子,截去32”,这里把()看作单位“1”,求截去多少,就是求()的32是多少?(3)“长的54等于宽”,这里把()看作单位“1”,求宽多少,就是求()的54是多少?二、解决问题:1、小汽车的速度65与大客车相等,已知小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学校购进3600本儿童读物,其中181是经典名著,403是科普读物。

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各多少本?3、教师公寓有三居室180套,二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32,一居室的套数是二居室的41。

教师公寓有一居室多少套?4、一只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每次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落下高度的52。

如果从100米的高度落下,那么第三次弹起多少米?5、某工长去年计划生产某种机器2800台,实际多生产了41,实际生产了多少台?6、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31,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7、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运进的运动鞋比皮鞋多51,运动鞋比皮鞋多多少双?8、打吊针,瓶里有药水500毫升,已经输了100毫升,再输多少毫升正好输完这瓶药水的21?答案一、细心填写:(1)12的91是(34);54的21是(52);32米的6倍是(4米);15个52吨是(6吨)。

(2)“一根绳子,截去32”,这里把(一根绳子)看作单位“1”,求截去多少,就是求(这根绳子)的32是多少?(3)“长的54等于宽”,这里把(长)看作单位“1”,求宽多少,就是求(长)的54是多少?二、解决问题:1、10065120=´2、经典名著:2001813600=´科普读物:2704033600=´3、二居室:12032180=´一居室:3041120=´4、第一次弹起:4052100=´第二次弹起:165240=´第三次弹起:5325216=´5、35004112800=÷øöçèæ+´6、2831121=÷øöçèæ+´7、12051600=´8、25021500=´150100250=-。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 5 ×( + 18) 5 9
5 5 5 6 ÷ + × 9 6 9 5
2 7 ÷[ 5 11
7 - (1- )] 10
4 4 4÷ - ÷4 5 5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1.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六年级去了60人,五年级去的 4 人数是六年级的 。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去了多少人?
5
2 2.(1)校园里有银杏树36棵,香樟比银杏少 。香樟 9
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香樟28棵,香樟与银杏棵数的比是7:9。 银杏有多少棵?
多少千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你能口算下面各题吗?试试看吧。
1 4 45Biblioteka = 5 4÷ = 5 9 51 5÷ = 25 5
2 1÷ = 3
5 5 ÷ = 9 6
1 8÷ = 32 4
6 3 ÷ = 7 5
7 14÷ = 16 8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
赣榆区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科中心组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
1.李林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经看了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2 3
。已
2.菜市场运来500千克白菜,运来的西红柿比白菜 少
1 5
。运来的西红柿比白菜少多少千克?运来西红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这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之后进行的一个实际问题的学习。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乘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实际问题理解不深,不能正确列出算式,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计算,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避免错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将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如何正确列式计算,以及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计算,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避免错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和计算结果。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它的 13,小红吃了它的 25,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分数乘法》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计算:(26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5分)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5=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6 = 411 × 114 =2.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每题3分,共21分)× ×7 20162017×2018 ×17- - ××6- ( -1)× × + ×二、填空:(每空1分,共34分)1.27+27+27+27=( )×( )=( ) 2.12个 56 是( );24米的 23是( )。

3.56与(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

4.16 ×( )=713 ×( )=119-( )=( )×0.3 =1 5. 25小时=( )分 58千克=( )克 1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 公顷=( )平方米 18立方米=( )升 6.在○里填上>、<或=67 ×59 ○ 67 78 ×119 ○ 78 5米的16 ○1米的5673511615161512331216598112323118591988523 ×65○23 ×1110 49 ×214 ○8×18 9×23 ○23 ×9 7.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9,3天看了全书的 。

8.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吃了( )kg,还剩这袋大米的 9.棱长 12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学资料·苏教版数学
第3课时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2)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先说说各个分数的意义,再把关系补充完整。

(1)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多14。

( )×14
=( ) (2)彩电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10。

( )×110
=( ) (3)铁丝比钢丝短23。

( )×23
=( ) 2. 解决问题。

(1)一件上衣的原价是28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37
,降低了多少元?
(2)去年小王家收入28000元,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17
,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元?
(3)饲养小组养了60只白兔。

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5
,黑兔有多少只?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看图列式计算。

(1)
(2)
4. 学校买了一台6200元的电脑,其中显示器的价格占电脑总价的15
,显示器的价格是多少元?
5. 某超市运来120箱果汁,运来的牛奶比果汁多14
,运来的牛奶比果汁多多少箱?运来牛奶多少箱?
6. 有20个桃子,小俊第一天吃掉了一些后,还剩15
,还剩多少个?小俊第一天吃掉了多少个?
7. 一块长方形的铁板长6米,宽是长的13
,这块铁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8.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掉了12米,第二根剪掉了12
,哪一根剪掉的多?为什么?
第3课时
1. (1)公鸡的只数×14
=母鸡比公鸡多的只数 (2)原价×110
=现价比原价降低的钱数 (3)钢丝的长度×23
=铁丝比钢丝短的长度 2. (1)280×37=120(元) (2)28000×17
=4000(元) (3)60×25
=24(只) 3. (1)1200×15=240(米) (2)840×27
=240(本) 4. 6200×15
=1240(元) 5. 120×14
=30(箱) 120+30=150(箱) 6. 20×15
=4(个) 20-4=16(个) 7. 宽:6×13
=2(米) 面积:6×2=12(平方米) 周长:(6+2)×2=16(米)
8. 不能确定。

如果绳长大于1米,那么第二根剪掉的多;如果绳长等于1米,那么两
根剪掉的一样多;如果绳长小于1米而大于12
米,那么第一根剪掉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