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压轴题之四边形的存在性(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中的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中的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已知抛物线223y x x =+-的图像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C 三点,连接AC ,点M 是AC 的中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F ,作直线FM .(1)直接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F ______,M ______;(2)若点P 为直线FM 下方抛物线上动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FM 于点Q ,当PQM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若点N 是x 轴上一动点,则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E ,使以点F M N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y x =-+交坐标轴于B 、C 两点,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B 、C 两点,且交x 轴于另一点()1,0A -.点D 为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过点D 作DQ CO ∥,DQ 交BC 于点P ,交x 轴于点Q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在点D 的移动过程中,存在DCP DPC ∠=∠,求出m 值;(3)在抛物线上取点E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取点F ,问是否存在以C 、B 、E 、F 为顶点且以CB 为边的矩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抛物线223y x x =--+的顶点为D 点,且与x 轴交于B ,A 两点(B 在A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E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1)当点E 在x 轴上方且CE BD ∥时,求sin DEC ∠的值;(2)若点Р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点B ,E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点Р的坐标;(3)若抛物线对称轴上有点E ,使得55AE DE +取得最小值,连接AE 并延长交第二象限抛物线为点M ,请直接写出AM 的长度.4.如图,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1,0A -和()4,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点D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 ,CD ,DB ,试求四边形ABDC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点(),1D m m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AD ,BD ,点E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M AD ∥交BD 于点M ,EN BD ∥交AD 于点N .①判断四边形EMD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①四边形EMDN 是否能成为正方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B ,其中1OA =,OC=3.(1)若二次函数经过A 、B 、C 三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1)条件下,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l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A PC +最小?若P 点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P 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1)条件下,若E 为x 轴上一个动点,F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使得B 、C 、E 、F 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求E 点坐标.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4y x bx c =++与直线AB 交于点()0,3A -和()4,0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E ,过点P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点F ,求PEF 周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中PEF 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点Q 为点P 的对应点,点N 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在平移后抛物线上确定一点M ,使得以点B ,Q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M 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上一动点,连接PB ,PC ,求PBC 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中PBC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2个单位,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Q ,M 为y 轴上一点,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确定一点N ,使得以点P ,Q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N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N 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4,0A ,()2,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y 轴上有一点()0,3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AD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PH 交直线AD 于点E ,作PF BC 交直线AD 于点F ,求11510PF PH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点P 向右平移15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98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将抛物线沿着射线BC 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抛物线,点M 为新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N 为新抛物线上一点,Q 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请写出所有使得以点P ',M ,Q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点Q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Q 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9.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C ,交x 轴于点()1,0A -、()4,0B (A 点在B 点左侧),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Q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F ,过点Q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E ,求矩形PQEF 的周长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45BMC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纵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1,抛物线232y ax x c =++与x 轴交于点A 、(4,0)B (A 点在B 点左侧),与y 轴交于点(0,6)C ,点P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PB PC B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所示,当点P 在直线BC 上方运动时,连接AC ,求四边形ABPC 面积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P 点坐标.(3)若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P 的横坐标为3.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以点,,,B M N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AC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CP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和ACP △的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N 为x 轴上一动点,当以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M 的横坐标.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x 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坐标为()5,0-.(1)求点C 的坐标;(2)如图1,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求三角形ACP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若点M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N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M 使以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10A -,,()30B ,和()01C -,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与顶点坐标;(2)点Q 在y 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要使Q 、P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点P 的坐标.14.如图,抛物线2()y a x h k =-+的顶点坐标是19,24⎛⎫ ⎪⎝⎭,与x 轴交于点A 、点()2,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Q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2142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和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P 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1)求点B 的坐标和直线AC 的解析式;(2)如图1,过点P 作PD y ∥轴交直线AC 于点D ,过点P 作PE AC ⊥,垂足为E ,当PD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点M 在抛物线上运动,点N 在x 轴上运动,以点B ,C ,M 和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借助图2探究,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参考答案: 1.(1)(1,0)F - 13(,)22M - (2)点P 的坐标为:1P (210322---,) 21555(,)22P ---- (3)存在,13(,)22E 或3(1,)2E --2.(1)223y x x =-++(2)2m =(3)存在,此时点F 的坐标为()4,1或()5,2--3.(1)55(2)存在 ()2,3P - ()4,5P -- ()2,5P -(3)754AM =4.(1)213222y x x =-++ (2)四边形ABDC 面积的最大值为9(3)①矩形①能,7,03E ⎛⎫ ⎪⎝⎭5.(1)2=23y x x --(2)存在(3)(72,0)-或(72,0)--或(1,0)6.(1)239344y x x =-- (2)365 92,2P ⎛⎫- ⎪⎝⎭ (3)13693,216M ⎛⎫ ⎪⎝⎭ 727,216M ⎛⎫-- ⎪⎝⎭ 333,216M ⎛⎫ ⎪⎝⎭7.(1)2=23y x x --(2)315(,)24P - (3)17(,)24N -或533(,)24N 或57(,)24N --8.(1)2142y x x =-- (2)11510PF PH +最大值为758,此时点P 的坐标为335,28⎛⎫- ⎪⎝⎭ (3)点Q 的坐标为()2,39或()2,29或()2,10-9.(1)213222y x x =-++ (2)9(3)3132+或3912--10.(1)233642y x x =-++ (2)2t =时,ABPC S 四边形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4,点P 的坐标为(2,6)(3)存在,点M 的坐标为(0,0)或()14,0-或(14,0)或(8,0)11.(1)223y x x =-++(2)(1,2)P 1032+(3)2或17+或17-12.(1)(0,5)(2)1258(3)存在,点M 的坐标为:()3,8-或()3,16-或(7,16)--13.(1)212133y x x =--,顶点坐标为413⎛⎫- ⎪⎝⎭, (2)()21-,或543⎛⎫ ⎪⎝⎭,或()47-,14.(1)22y x x =-++(2)存在,点Q 的坐标为:35,24Q ⎛⎫ ⎪⎝⎭或37,24⎛⎫-- ⎪⎝⎭或57,24⎛⎫- ⎪⎝⎭15.(1)点B 的坐标为()20,,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y x =-- (2)()24--,(3)()24--,或()1174--,或()1174-+,;。
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特殊四边形存在性判定(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二次函数专题06 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特殊四边形存在性判定【方法综述】知识准备:特殊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和正方形。
它们的判定方法如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判的定方法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判定方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特性;平行四边形+菱形的特性解答时常用的技巧:(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条性质,应用中点坐标公式,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已知点A、B、C三点坐标已知,点P在某函数图像上,是否存在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
如,当AP、BC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a+m=c+e,n+b=d+f则m= c+e-a;n= d+f-b,点P坐标可知,将其带入到函数关系式进行验证,如果满足函数关系式,即为所求P点,同理,根据分类讨论可以得到其它情况的解答方法。
(2).菱形在折叠的情况下,可以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以底边所在直线折叠所得,因此,菱形的存在性讨论,亦可以看做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讨论。
(3).矩形中的直角证明出来常规直角的探究外,还有主要是否由隐形圆的直径所对圆周角得到。
【典例示范】类型一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探究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要求PQ∥OB),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答案】(1)y=12x2+x-4;(2)当m=-2时,S有最大值,S最大=4;(3)满足题意的Q点的坐标有三个,分别是(-2+2-,(-2-2+,(-4,4).【思路引导】(1)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点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利用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出点M 的纵坐标,从而得到点M 到x 轴的距离,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并整理即可得解,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求出第三象限内二次函数的最值,然后即可得解;(3)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出点P 、Q 的坐标,然后求出PQ 的长度,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算式,然后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解.【解析】(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4)(x -2),把B (0,-4)代入得,-4=a×(0+4)(0-2),解得a=1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4)(x -2),即y=12x 2+x -4; (2)过点M 作MD ⊥x 轴于点D ,设M 点的坐标为(m ,n ), 则AD=m+4,MD=-n ,n=12m 2+m -4, ∴S=S △AMD +S 梯形DMBO -S △ABO =111(4)()(4)()44222m n n m +-+-+--⨯⨯= -2n -2m -8=-2×(12m 2+m -4)-2m -8=-m 2-4m =-(m+2)2+4(-4<m <0);∴S 最大值=4.(3)设P (x ,12x 2+x -4). ①如图1,当OB 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PQ ∥OB ,∴Q 的横坐标等于P 的横坐标,又∵直线的解析式为y=-x ,则Q (x ,-x ).由PQ=OB ,得|-x -(12x 2+x -4)|=4,解得x=0,-4,-x=0不合题意,舍去.由此可得Q (-4,4)或(-2--2-;②如图2,当BO 为对角线时,知A 与P 应该重合,OP=4.四边形PBQO 为平行四边形则BQ=OP=4,Q 横坐标为4,代入y=-x 得出Q 为(4,-4).故满足题意的Q 点的坐标有四个,分别是(-4,4),(4,-4),(-,2-,(-2-.【方法总结】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交点式求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的公共底的辅助线的做法要注意,二次函数中存在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要分别对已知边的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或是对角线进行分类讨论.针对训练1.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点A (﹣4,0).(1)求抛物线与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D (m ,n )是抛物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四边形OCDA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3)若点E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F 为x 轴上任意一点,当以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E 的坐标.【答案】(1)(2)S=﹣m 2﹣4m+4(﹣4<m <0)(3)(﹣3,2)、(,﹣2)、(,﹣2)【解析】 (1)∵A (﹣4,0)在二次函数y=ax 2﹣x+2(a≠0)的图象上, ∴0=16a+6+2,解得a=﹣,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 2﹣x+2; ∴点C 的坐标为(0,2),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kx+b ,则, 232(0)2y ax x a =-+≠122y x =+32--32-3212123204{2k b b=-+=解得,∴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为:;(2)∵点D (m ,n )是抛物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D (m ,﹣m 2﹣m+2),过点D 作DH ⊥x 轴于点H ,则DH=﹣m 2﹣m+2,AH=m+4,HO=﹣m ,∵四边形OCDA 的面积=△ADH 的面积+四边形OCDH 的面积,∴S=(m+4)×(﹣m 2﹣m+2)+(﹣m 2﹣m+2+2)×(﹣m ),化简,得S=﹣m 2﹣4m+4(﹣4<m <0);(3)①若AC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则C 、E 到AF 的距离相等,∴|y E |=|y C |=2,∴y E =±2.当y E =2时,解方程﹣x 2﹣x+2=2得,x 1=0,x 2=﹣3,∴点E 的坐标为(﹣3,2);当y E =﹣2时,解方程﹣x 2﹣x+2=﹣2得,x 1=,x 2=,∴点E 的坐标为(,﹣2)或(,﹣2);②若AC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则CE ∥AF ,∴y E =y C =2,∴点E 的坐标为(﹣3,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 的坐标为(﹣3,2)、(,﹣2)、(,﹣2).1{22k b ==122y x =+123212321212321212321232123232-32-+32-32-32--32-+2.(云南省弥勒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如图,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 的函数表达式;(2)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点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 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点G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A 、C 、F 、G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不要求写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1,0),B(3,0),y =−x −1。
专题6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6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以二次函数为载体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难点之一,其图形复杂,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对这类题,常规解法是先画出平行四边形,再依据“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来解决.由于先要画出草图,若考虑不周,很容易漏解.解决抛物线中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常用的结论和方法有: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公式、画平行四边形.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11(,)x y ,点B 的坐标是22(,)x y ,则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1212(,)22x x y y ++. 2.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A x y 、(,)B B x y 、(,)C C x y 、(,)D D x y ,则A C B D x x x x +=+,A CB D y y y y +=+.3.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在平面内找到一个点D,使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三种情况:【例1】(2020•甘孜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3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经过A,B两点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C(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为线段AB上一点,∠APO=∠ACB,求AP的长;(3)在(2)的条件下,设M是y轴上一点,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A,P,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即可.(2)求出AB ,OA ,AC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形:①P 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点M 的横坐标可以为±2,求出点M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②当AP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M ″的横坐标为﹣4,求出点M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解析】(1)∵直线y =kx +3分别交y 轴于B ,令x =0,得到y =3,∴B (0,3)由题意抛物线经过B (0,3),C (1,0),∴{c =3−1+b +c =0, 解得,{b =−2c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对于抛物线y =﹣x 2﹣2x +3,令y =0,解得x =﹣3或1,∴A (﹣3,0),∵B (0,3),C (1,0),∴OA =OB =3,OC =1,AB =3√2,∵∠APO =∠ACB ,∠P AO =∠CAB ,∴△P AO ∽△CAB ,∴AP AC =AO AB , ∴AP 4=3√2, ∴AP =2√2.(3)由(2)可知,P (﹣1,2),AP =2√2,①当AP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点N 的横坐标为2或﹣2,∴N (﹣2,3),N ′(2,﹣5),②当AP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N ″的横坐标为﹣4,∴N ″(﹣4,﹣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N 的坐标为(﹣2,3)或(2,﹣5)或(﹣4,﹣5).【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例2】(2020•天水)如图所示,拋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坐标为A (﹣2,0),点C 的坐标为C (0,6),对称轴为直线x =1.点D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1<m <4),连接AC ,BC ,DC ,D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BCD 的面积等于△AOC 的面积的34时,求m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点M 是x 轴上一动点,点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以点B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题意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过点D 作DE ⊥x 轴于E ,交BC 于G ,过点C 作CF ⊥ED 交ED 的延长线于F ,求出点B 的坐标为(4,0),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32x +6,则点D 的坐标为(m ,−34m 2+32m +6),点G 的坐标为(m ,−32m +6),求出S △BCD =−32m 2+6m =92,解方程即可;(3)求出点D 的坐标为(3,154),分三种情况,①当DB 为对角线时,证出DN ∥x 轴,则点D 与点N关于直线x =1对称,得出N (﹣1,154)求出BM =4,即可得出答案;②当DM 为对角线时,由①得N (﹣1,154),DN =4,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N =BM =4,进而得出答案; ③当DN 为对角线时,点D 与点N 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N (1+√14,−154)或N (1−√14,−154),再分两种情况解答即可.【解析】(1)由题意得:{−b 2a =14a −2b +c =0c =6, 解得:{ a =−34b =32c =6,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34x 2+32x +6; (2)过点D 作DE ⊥x 轴于E ,交BC 于G ,过点C 作CF ⊥ED 交ED 的延长线于F ,如图1所示: ∵点A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0,6),∴OA =2,OC =6,∴S △AOC =12OA •OC =12×2×6=6,∴S △BCD =34S △AOC =34×6=92,当y =0时,−34x 2+32x +6=0,解得:x 1=﹣2,x 2=4,∴点B 的坐标为(4,0),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n ,则{0=4k +n 6=n, 解得:{k =−32n =6, ∴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32x +6,∵点D 的横坐标为m (1<m <4),∴点D 的坐标为:(m ,−34m 2+32m +6),点G 的坐标为:(m ,−32m +6),∴DG =−34m 2+32m +6﹣(−32m +6)=−34m 2+3m ,CF =m ,BE =4﹣m ,∴S △BCD =S △CDG +S △BDG =12DG •CF +12DG •BE =12DG ×(CF +BE )=12×(−34m 2+3m )×(m +4﹣m )=−32m 2+6m ,∴−32m 2+6m =92,解得:m 1=1(不合题意舍去),m 2=3,∴m 的值为3;(3)由(2)得:m =3,−34m 2+32m +6=−34×32+32×3+6=154, ∴点D 的坐标为:(3,154),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DB 为对角线时,如图2所示:∵四边形BDNM 是平行四边形,∴DN ∥BM ,∴DN ∥x 轴,∴点D 与点N 关于直线x =1对称,∴N (﹣1,154),∴DN =3﹣(﹣1)=4,∴BM =4,∵B (4,0),∴M (8,0);②当DM 为对角线时,如图3所示:由①得:N (﹣1,154),DN =4,∵四边形BDNM 是平行四边形,∴DN =BM =4,∵B (4,0),∴M (0,0);③当DN 为对角线时,∵四边形BDNM 是平行四边形,∴DM =BN ,DM ∥BN ,∴∠DMB =∠MBN ,∴点D 与点N 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D (3,154),∴点N 的纵坐标为:−154, 将y =−154代入y =−34x 2+32x +6中, 得:−34x 2+32x +6=−154, 解得:x 1=1+√14,x 2=1−√14,当x =1+√14时,如图4所示:则N (1+√14,−154), 分别过点D 、N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Q ,在Rt △DEM 和Rt △NQB 中,{DM =BN DE =NQ, ∴Rt △DEM ≌Rt △NQB (HL ),∴BQ =EM ,∵BQ =1+√14−4=√14−3,∴EM=√14−3,∵E(3,0),∴M(√14,0);当x=1−√14时,如图5所示:则N(1−√14,−15 4),同理得点M(−√14,0);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8,0)或(0,0)或(√14,0)或(−√14,0).【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例3】(2020•青海)如图1(注:与图2完全相同)所示,抛物线y=−12x2+bx+c经过B、D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y轴相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求四边形ABMC的面积.(请在图1中探索)(3)设点Q在y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请在图2中探索)【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解答便可;(2)求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A、C坐标及抛物线顶点M的坐标,再将四边形ABMC的面积分为三角形的面积的和,进行计算便可;(3)分两种情况:AB为平行四边形的边;AB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解答便可.【解析】(1)把B (3,0)和D (﹣2,−5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 {−92+3b +c =0−2−2b +c =−52, 解得,{b =1c =3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2+x +32;(2)令x =0,得y =−12x 2+x +32=32, ∴C(0,32),令y =0,得y =−12x 2+x +32=0, 解得,x =﹣1,或x =3,∴A (﹣1,0),∵y =−12x 2+x +32=−12(x −1)2+2, ∴M (1,2),∴S 四边形ABMC =S △AOC +S △COM +S △MOB=12OA ⋅OC +12OC ⋅x M +12OB ⋅y M=12×1×32+12×32×1+12×3×2=92;(3)设Q (0,n ),①当AB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有AB ∥PQ ,AB =PQ , a ).P 点在Q 点左边时,则P (﹣4,n ),把P (﹣4,n )代入y =−12x 2+x +32,得n =−212,∴P (﹣4,−212); ②当AB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有AB ∥PQ ,AB =PQ , 当P 点在Q 点右边时,则P (4,n ), 把P (4,n )代入y =−12x 2+x +32,得 n =−52, ∴P (4,−52);③当AB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图2,AB 与PQ 交于点E , 则E (1,0), ∵PE =QE , ∴P (2,﹣n ),把P (2,﹣n )代入y =−12x 2+x +32,得 ﹣n =32, ∴n =−32, ∴P (2,32).综上,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为:(﹣4,−212)或(4,−52)或(2,32).【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题关键是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进行解答,第(3)题关键是分情况讨论.【例4】(2020•玉林)如图,已知抛物线:y 1=﹣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直接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将抛物线y1经过向右与向下平移,使得到的抛物线y2与x轴交于B,B'两点(B'在B的右侧),顶点D的对应点为点D',若∠BD'B'=90°,求点B'的坐标及抛物线y2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若点Q在x轴上,则在抛物线y1或y2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B′,C,Q,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令x=0或y1=0,解方程可得结论.(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a)2+b,如图1中,过点D′作D′H⊥OB′于H.,连接BD′,B′D′.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即可.(3)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的纵坐标为3或﹣3时,存在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分别令y1和y2等于3或﹣3,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析】(1)对于y1=﹣x2﹣2x+3,令y1=0,得到﹣x2﹣2x+3=0,解得x=﹣3或1,∴A(﹣3,0),B(1,0),令x=0,得到y1=3,∴C(0,3).(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a)2+b,如图1中,过点D′作D′H⊥OB′于H,连接BD′.∵D′是抛物线的顶点,∴D′B=D′B′,D′(a,b),∵∠BD′B′=90°,D′H⊥BB′,∴BH=HB′,∴D′H=BH=HB′=b,∴a=1+b,又∵y2=﹣(x﹣a)2+b,经过B(1,0),∴b=(1﹣a)2,解得a=2或1(不合题意舍弃),b=1,∴B′(3,0),y2=﹣(x﹣2)2+1=﹣x2+4x﹣3.(3)如图2中,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的纵坐标为3或﹣3时,存在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对于y1=﹣x2﹣2x+3,令y1=3,x2+2x=0,解得x=0或﹣2,可得P1(﹣2,3),令y1=﹣3,则x2+2x﹣6=0,解得x=﹣1±√7,可得P2(﹣1−√7,﹣3),P3(﹣1+√7,﹣3),对于y2=﹣x2+4x﹣3,令y2=3,方程无解,令y2=﹣3,则x2﹣4x=0,解得x=0或4,可得P4(0,﹣3),P5(4,﹣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3)或(﹣1−√7,﹣3)或(﹣1+√7,﹣3)或(0,﹣3)或(4,﹣3).【点评】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例5】(2020•绵阳)如图,抛物线过点A (0,1)和C ,顶点为D ,直线A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BD 的交点为B (√3,0),平行于y 轴的直线EF 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直线AC 交于点F ,点F 的横坐标为4√33,四边形BDEF 为平行四边形.(1)求点F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C 上方,当△P AB 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及△P AB 面积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取一点Q ,同时在抛物线上取一点R ,使以AC 为一边且以A ,C ,Q ,R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Q 和点R 的坐标.【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3x +1,求出F 点的坐标,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3a +1=163a ﹣8a +1﹣(−13),求出a 的值,则可得出答案; (2)设P (n ,﹣n 2+2√3n +1),作PP '⊥x 轴交AC 于点P ',则P '(n ,−√33n +1),得出PP '=﹣n 2+73√3n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答案;(3)联立直线AC 和抛物线解析式求出C (73√3,−43),设Q (√3,m ),分两种情况:①当AQ 为对角线时,②当AR 为对角线时,分别求出点Q 和R 的坐标即可. 【解析】(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 ∵A (0,1),B (√3,0),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m , ∴{√3k +m =0m =1,解得{k =−√33m =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3x +1,∵点F 的横坐标为4√33,∴F 点纵坐标为−√33×4√33+1=−13, ∴F 点的坐标为(43√3,−13), 又∵点A 在抛物线上, ∴c =1,对称轴为:x =−b2a =√3, ∴b =﹣2√3a ,∴解析式化为:y =ax 2﹣2√3ax +1, ∵四边形DBFE 为平行四边形. ∴BD =EF , ∴﹣3a +1=163a ﹣8a +1﹣(−13), 解得a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3x +1;(2)设P (n ,﹣n 2+2√3n +1),作PP '⊥x 轴交AC 于点P ',则P '(n ,−√33n +1), ∴PP '=﹣n 2+73√3n ,S △ABP =12OB •PP '=−√32n 2+72n =−√32(n −76√3)2+4924√3, ∴当n =76√3时,△ABP 的面积最大为4924√3,此时P (76√3,4712). (3)∵{y =−√33x +1y =−x 2+2√3x +1,∴x =0或x =73√3, ∴C (73√3,−43), 设Q (√3,m ), ①当AQ 为对角线时, ∴R (−43√3,m +73),∵R 在抛物线y =−(x −√3)2+4上, ∴m +73=−(−43√3−√3)2+4,解得m =−443,∴Q (√3,−443),R (−43√3,−373); ②当AR 为对角线时, ∴R (103√3,m −73), ∵R 在抛物线y =−(x −√3)2+4上, ∴m −73=−(103√3−√3)2+4, 解得m =﹣10, ∴Q (√3,﹣10),R (103√3,−373).综上所述,Q (√3,−443),R (−43√3,−373);或Q (√3,﹣10),R (103√3,−373).【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例6】(2020•雅安)已知二次函数y =ax 2+2x +c (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1,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A 点坐标;(2)D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位于第三象限内的点,求点D 到直线AC 的距离取得最大值时点D 的坐标; (3)M 是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上的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N ,使以M 、N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有,请写出点N 的坐标(不写求解过程).【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即可.(2)如图1中连接AD ,CD .由题意点D 到直线AC 的距离取得最大,推出此时△DAC 的面积最大.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点G ,设点D 的坐标为(x ,x 2+2x ﹣3),则G (x ,﹣x ﹣3),推出DG =﹣x ﹣3﹣(x 2+2x ﹣3)=﹣x ﹣3﹣x 2﹣2x +3=﹣x 2﹣3x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形:OB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分别求解即可. 【解析】(1)把B (1,0),C (0,﹣3)代入y =ax 2+2x +c 则有{c =−3a +2+c =0,解得{a =1c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令y =0,得到x 2+2x ﹣3=0,解得x =﹣3或1, ∴A (﹣3,0).(2)如图1中连接AD ,CD . ∵点D 到直线AC 的距离取得最大, ∴此时△DAC 的面积最大, 设直线AC 解析式为:y =kx +b , ∵A (﹣3,0),C (0,﹣3), ∴{b =−3−3k +b =0, 解得,{k =−1b =−3,∴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3,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点G ,设点D 的坐标为(x ,x 2+2x ﹣3),则G(x,﹣x﹣3),∵点D在第三象限,∴DG=﹣x﹣3﹣(x2+2x﹣3)=﹣x﹣3﹣x2﹣2x+3=﹣x2﹣3x,∴S△ACD=12•DG•OA=12(﹣x2﹣3x)×3=−32x2−92x=−32(x+32)2+278,∴当x=−32时,S最大=278,点D(−32,−154),∴点D到直线AC的距离取得最大时,D(−32,−154).(3)如图2中,当O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OB=MN=1,OB∥MN,可得N(﹣2,﹣3)或N′(0,﹣3),当OB为对角线时,点N″的横坐标为2,x=2时,y=4+4﹣3=5,∴N″(2,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为(﹣2,﹣3)或(0,﹣3)或(2,5).【点评】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020•齐齐哈尔)综合与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经过点A(﹣4,0),点M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y轴上,且OA=OB,直线AB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2,6),如图①.(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4,点M的坐标为(﹣2,﹣2),cos∠ABO=√22;连接OC,若过点O的直线交线段AC于点P,将△AOC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点P的坐标为(﹣2,2)或(0,4);(3)在y轴上找一点Q,使得△AMQ的周长最小.具体作法如图②,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MA'交y轴于点Q,连接AM、AQ,此时△AMQ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Q的坐标;(4)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O、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点A (﹣4,0),OB =OA =4,故点B (0,4),即可求出AB 的表达式;OP 将△AOC 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AP =13AC 或23AC ,即可求解;(3)△AMQ 的周长=AM +AQ +MQ =AM +A ′M 最小,即可求解; (4)分AC 是边、AC 是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析】(1)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12×16−4b +c =012×4+2b +c =6,解得{b =2c =0,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2x 2+2x ;(2)点A (﹣4,0),OB =OA =4,故点B (0,4),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4, 将点A 坐标代入得,﹣4k +4=0, ∴k =1.∴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x +4; 则∠ABO =45°,故cos ∠ABO =√22;对于y =12x 2+2x ,函数的对称轴为x =﹣2,故点M (﹣2,﹣2); OP 将△AOC 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AP =13AC 或23AC ,则y P y C=13或23,即y P 6=13或23,解得:y P =2或4,故点P (﹣2,2)或(0,4); 故答案为:y =x +4;(﹣2,﹣2);√22;(﹣2,2)或(0,4);(3)△AMQ 的周长=AM +AQ +MQ =AM +A ′M 最小, 点A ′(4,0),设直线A ′M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4k +b =0−2k +b =−2,解得{k =13b =−43, 故直线A ′M 的表达式为:y =13x −43,令x=0,则y=−43,故点Q(0,−43);(4)存在,理由:设点N(m,n),而点A、C、O的坐标分别为(﹣4,0)、(2,6)、(0,0),①当AC是边时,点A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C,同样点O(N)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N(O),即0±6=m,0±6=n,解得:m=n=±6,故点N(6,6)或(﹣6,﹣6);②当AC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4+2=m+0,6+0=n+0,解得:m=﹣2,n=6,故点N(﹣2,6);综上,点N的坐标为(6,6)或(﹣6,﹣6)或(﹣2,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的平移、面积的计算等,其中(4),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2.(2020•平顶山二模)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38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C,与y轴交于点B,直线y=34x+3经过A、B两点.(1)求b、c的值.(2)若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F⊥x轴于点F,交直线AB于点D,求线段PD的最大值.(3)在(2)的结论下,连接CD,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以C、D、G、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直线AB 的解析式可求出点A ,B 的坐标,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y =−38x 2+bx +c 可得出答案;(2)设点P (m ,−38m 2−34m +3),则D (m ,34m +3),可得出PD =−38m 2−32m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答案;(3)分类讨论,一是当CD 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二是当CD 为平行四边形一边时,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及平移规律即可求出点G 的坐标.【解析】(1)∵直线y =34x +3经过A 、B 两点. ∴当x =0时,y =3,当y =0时,x =﹣4,∴直线y =34x +3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A (﹣4,0),B (0,3).分别将x =0,y =3,x =﹣4,y =0代入y =−38x 2+bx +c 得,{c =30=−38×(−4)2−4b +c , 解得,b =−34,c =3,(2)由(1)得y =−38x 2−34x +3,设点P (m ,−38m 2−34m +3),则D (m ,34m +3),∴PD =−38m 2−34m +3−(34m +3)=−38m 2−32m =−38(m +2)2+32, ∴当m =﹣2时,PD 最大,最大值是32.(3)存在点G ,使得以C 、D 、G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G 点的坐标为(1,158)或(3,−218)或(−5,−218); ∵y =−38x 2−34x +3, ∴y =0时,x =﹣4或x =2, ∴C (2,0),由(2)可知D (﹣2,3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设G (n ,−38n 2−34n +3),Q (﹣1,p ),CD 与y 轴交于点E ,E 为CD 的中点, ①当CD 为对角线时, n +(﹣1)=0, ∴n =1, 此时G (1,158).②当CD 为边时,若点G 在点Q 上边,则n +4=﹣1,则n =﹣5,此时点G 的坐标为(﹣5,−218). 若点G 在点Q 上边,则﹣1+4=n ,则n =3,此时点G 的坐标为(3,−218).综合以上可得使得以C 、D 、G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G 点的坐标为(1,158)或(3,−218)或(−5,−218);【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0•菏泽)如图,抛物线y =ax 2+bx ﹣6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OA =2,OB =4,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在直线l 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D ,连接AD ,BD ,BC ,CD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D 在x 轴的下方,当△BCD 的面积是92时,求△ABD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点M 是x 轴上一点,点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N ,使得以点B ,D ,M ,N 为顶点,以BD 为一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OA =2,OB =4确定点A 和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列方程组解出即可; (2)如图1,过D 作DG ⊥x 轴于G ,交BC 于H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C 的解析式,设D (x ,34x 2−32x﹣6),则H (x ,32x ﹣6),表示DH 的长,根据△BCD 的面积是92,列方程可得x 的值,因为D 在对称轴的右侧,所以x =1不符合题意,舍去,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 (3)分两种情况:N 在x 轴的上方和下方,根据y =±154确定N 的坐标,并正确画图. 【解析】(1)∵OA =2,OB =4, ∴A (﹣2,0),B (4,0),把A (﹣2,0),B (4,0)代入抛物线y =ax 2+bx ﹣6中得:{4a −2b −6=016a +4b −6=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34x 2−32x ﹣6;(2)如图1,过D 作DG ⊥x 轴于G ,交BC 于H ,当x =0时,y =﹣6, ∴C (0,﹣6),设BC 的解析式为:y =kx +n ,则{n =−64k +n =0,解得:{k =32n =−6, ∴BC 的解析式为:y =32x ﹣6,设D (x ,34x 2−32x ﹣6),则H (x ,32x ﹣6),∴DH =32x ﹣6﹣(34x 2−32x ﹣6)=−34x 2+3x ,∵△BCD 的面积是92,∴12DH ⋅OB =92,∴12×4×(−34x 2+3x)=92,解得:x =1或3,∵点D 在直线l 右侧的抛物线上, ∴D (3,−154),∴△ABD 的面积=12AB ⋅DG =12×6×154=454;(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N 在x 轴的上方时,四边形MNBD 是平行四边形,∵B (4,0),D (3,−154),且M 在x 轴上, ∴N 的纵坐标为154,当y =154时,即34x 2−32x ﹣6=154,解得:x =1+√14或1−√14, ∴N (1−√14,154)或(1+√14,154);②如图3,点N 在x 轴的下方时,四边形BDNM 是平行四边形,此时M 与O 重合,∴N(﹣1,−15 4);综上,点N的坐标为:(1−√14,154)或(1+√14,154)或(﹣1,−1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会求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并结合方程思想解决问题.4.(2020•东莞市校级一模)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点为A(﹣1,0)和点B,与y轴交点为C (0,﹣3),直线L:y=kx﹣1与抛物线的交点为点A和点D.(1)求抛物线和直线L的解析式;(2)如图,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当点M在直线L下方时,过点M作MN∥x轴交L于点N,求MN的最大值;(3)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M'为直线AD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C、D、M、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设点M的坐标为(m,m2﹣2m﹣3),则点N(﹣m2+2m+2,m2﹣2m﹣3),则MN=﹣m2+m+2,进而求解;(3)分CD 为边、CD 为对角线两种情况,利用图象平移和中点公式求解即可. 【解析】(1)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1−b +c =0c =−3,解得:{b =−2c =−3,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①,将点A 的坐标代入直线L 的表达式得:0=﹣k ﹣1,解得:k =﹣1, 故直线L 的表达式为:y =﹣x ﹣1②;(2)设点M 的坐标为(m ,m 2﹣2m ﹣3), 点N 的纵坐标与点M 的纵坐标相同,将点N 的纵坐标代入y =﹣x ﹣1得:m 2﹣2m ﹣3=﹣x ﹣1, 解得:x =﹣m 2+2m +2,故点N (﹣m 2+2m +2,m 2﹣2m ﹣3), 则MN =﹣m 2+2m +2﹣m =﹣m 2+m +2,∵﹣1<0,故MN 有最大值,当m =−b2a =12时,MN 的最大值为94;(3)设点M (m ,n ),则n =m 2﹣2m ﹣3③,点M ′(s ,﹣s ﹣1), ①当CD 为边时,点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 ,同样点M (M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M ′(M ), 即m ±2=s 且n =﹣s ﹣1④,联立③④并解得:m =0(舍去)或1或1±√172, 故点M 的坐标为(1,﹣4)或(1+√172,1−√172)或(1−√172,1+√172); ②当CD 为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12(0+2)=12(m +s )且12(﹣3﹣3)=12(n ﹣s ﹣1)⑤,联立③⑤并解得:m =0(舍去)或﹣1,故点M (1,﹣4); 综上,点M 的坐标为(1,﹣4)或(1+√172,1−√172)或(1−√172,1+√17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题组二】5.(2020•雁塔区校级二模)已知抛物线L :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1,﹣2)两点,抛物线L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的为抛物线L ′,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 (1)求抛物线L 和L ′的表达式;(2)是否在抛物线L 上存在一点P ,抛物线L ′上存在一点Q ,使得以AA ′为边,且以A 、A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抛物线L 解析式,由中心对称的性质可求抛物线L ′的表达式; (2)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解.【解析】(1)∵抛物线L :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1,﹣2)两点, ∴{0=1−b +c −2=1+b +c , 解得:{b =−1c =−2,∴抛物线L 的解析式为:y =x 2﹣x ﹣2, ∵y =x 2﹣x ﹣2=(x −12)2−94, ∴顶点坐标为(12,−94),∵抛物线L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的为抛物线L ′, ∴抛物线L ′的解析式为:y =﹣(x +12)2+94; (2)∵点A 关于原点O 对应点为点A ′, ∴点A '(1,0), ∴AA '=2,∵以AA ′为边,且以A 、A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Q =AA '=2,PQ ∥AA ', 设点P (x ,x 2﹣x ﹣2), 当点P 在点Q 的左侧, ∴点Q 的横坐标为x +2, ∴x 2﹣x ﹣2=﹣(x +2+12)2+94, ∴x =﹣1,∴点P (﹣1,0)(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点Q的右侧,∴点Q的横坐标为x﹣2,∴x2﹣x﹣2=﹣(x﹣2+12)2+94,∴x1=√2+1,x2=−√2+1,∴点P1(√2+1,√2),P2(−√2+1,−√2).【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中心对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6.(2020•怀化)如图所示,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点M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点C及顶点M的坐标.(2)若点N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N、CN,求△BCN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N的坐标.(3)若点D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点B、C、D、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4)直线CM交x轴于点E,若点P是线段EM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点P、E、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令抛物线解析式中x=0即可求出C点坐标,写出抛物线顶点式,即可求出顶点M坐标;(2)过N点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Q点,设N(n,n2﹣2n﹣3),求出BC解析式,进而得到Q点坐标,最后根据S△BCN=S△NQC+S△NQB即可求解;(3)设D点坐标为(1,t),G点坐标为(m,m2﹣2m﹣3),然后分成①DG是对角线;②DB是对角线;③DC是对角线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4)连接AC ,由CE =CB 可知∠EBC =∠E ,求出MC 的解析式,设P (x ,﹣x ﹣3),然后根据△PEO 相似△ABC ,分成EO BA=EP BC和EO BC=EP BA讨论即可求解.【解析】(1)令y =x 2﹣2x ﹣3中x =0,此时y =﹣3, 故C 点坐标为(0,﹣3), 又∵y =x 2﹣2x ﹣3=(x ﹣1)2﹣4, ∴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为(1,﹣4);(2)过N 点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Q 点,连接BN ,CN ,如图1所示: 令y =x 2﹣2x ﹣3=0, 解得:x =3或x =﹣1, ∴B (3,0),A (﹣1,0),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ax +b ,将C (0,﹣3),B (3,0)代入直线BC 的解析式得:{−3=b 0=3a +b ,解得:{a =1b =−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设N 点坐标为(n ,n 2﹣2n ﹣3),故Q 点坐标为(n ,n ﹣3),其中0<n <3,则S △BCN =S △NQC +S △NQB =12⋅QN ⋅(x Q −x C )+12⋅QN ⋅(x B −x Q )=12⋅QN ⋅(x Q −x C +x B −x Q )=12⋅QN ⋅(x B −x C ),(其中x Q ,x C ,x B 分别表示Q ,C ,B 三点的横坐标),且QN =(n ﹣3)﹣(n 2﹣2n ﹣3)=﹣n 2+3n ,x B ﹣x C =3,故S △BCN =12⋅(−n 2+3n)⋅3=−32n 2+92n =−32(n −32)2+278,其中0<n <3, 当n =32时,S △BCN 有最大值为278,此时点N 的坐标为(32,−154),(3)设D 点坐标为(1,t ),G 点坐标为(m ,m 2﹣2m ﹣3),且B (3,0),C (0,﹣3) 分情况讨论:①当DG 为对角线时,则另一对角线是BC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线段DG 的中点坐标为(x D +x G 2,y D +y G 2),即(1+m 2,t+m 2−2m−32),线段BC 的中点坐标为(x B +x C 2,y B +y C 2),即(3+02,0−32),此时DG 的中点与BC 的中点为同一个点,∴{1+m 2=32t+m 2−2m−32=−32,解得{m =2t =0, 经检验,此时四边形DCGB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G 坐标为(2,﹣3);②当DB 为对角线时,则另一对角线是GC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线段DB 的中点坐标为(x D +x B 2,y D +y B 2),即(1+32,t+02), 线段GC 的中点坐标为(x G +x C 2,y G +y C 2),即(m+02,m 2−2m−3−32), 此时DB 的中点与GC 的中点为同一个点,∴{1+32=m+02t+02=m 2−2m−3−32,解得{m =4t =2, 经检验,此时四边形DCBG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G 坐标为(4,5);③当DC 为对角线时,则另一对角线是GB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线段DC 的中点坐标为(x D +x C 2,y D +y C 2),即(1+02,t−32), 线段GB 的中点坐标为(x G +x B 2,y G +y B 2),即(m+32,m 2−2m−3+02), 此时DC 的中点与GB 的中点为同一个点,∴{1+02=m+32t−32=m 2−2m−3+02,解得{m =−2t =8, 经检验,此时四边形DGCB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G 坐标为(﹣2,5);综上所述,G 点坐标存在,为(2,﹣3)或(4,5)或(﹣2,5);(4)连接AC ,OP ,如图2所示:设MC 的解析式为:y =kx +m ,将C (0,﹣3),M (1,﹣4)代入MC 的解析式得:{−3=m −4=k +m, 解得:{k =−1m =−3∴MC 的解析式为:y =﹣x ﹣3,令y =0,则x =﹣3,∴E 点坐标为(﹣3,0),∴OE =OB =3,且OC ⊥BE ,∴CE =CB ,∴∠CBE =∠E ,设P (x ,﹣x ﹣3),又∵P 点在线段EM 上,∴﹣3<x <1,则EP =√(x +3)2+(−x −3)2=√2(x +3),BC =√32+32=3√2,由题意知:△PEO 相似于△ABC ,分情况讨论:①△PEO ∽△CBA ,∴EOBA=EP BC , ∴34=√2(x+3)3√2, 解得x =−34,满足﹣3<x <1,此时P 的坐标为(−34,−94);②△PEO ∽△ABC ,∴EO BC =EP BA , ∴3√2=√2(x+3)4, 解得x =﹣1,满足﹣3<x <1,此时P 的坐标为(﹣1,﹣2).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34,−94)或(﹣1,﹣2).【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学会用代数的方法求解几何问题.7.(2020•碑林区校级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L:y=ax2﹣4ax(a>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抛物线L的顶点为M,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L的对称轴.(2)抛物线L:y=ax2﹣4ax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记为L',抛物线L'的顶点为M',若以O、M、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求L'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点P在抛物线L上,且位于第四象限,点Q在抛物线L'上,是否存在点P、点Q使得以O、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计算即可.(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点M,M′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3)分OD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两种情形求解即可.【解析】(1)∵抛物线L:y=ax2﹣4ax(a>0),∴抛物线的对称轴x=−−4a2a=2.(2)如图1中,对于抛物线y=ax2﹣4ax,令y=0,得到ax2﹣4ax=0,解得x=0或4,∴A(4,0),∵四边形OMAM′是正方形,∴OD=DA=DM=DM′=2,∴M((2,﹣2),M′(2,2)把M(2,﹣2)代入y=ax2﹣4ax,可得﹣2=4a﹣8a,∴a=1 2,∴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12(x﹣2)2+2=−12x2+2x.(3)如图3中,由题意OD=2.当OD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PQ =OD =2,设P (m ,12m 2﹣2m ),则Q [m ﹣2,−12(m ﹣2)2+2(m ﹣2)]或[m +2,−12(m +2)2+2(m +2)],∵PQ ∥OD ,∴12m 2﹣2m =−12(m ﹣2)2+2(m ﹣2)或12m 2﹣2m =−12(m +2)2+2(m +2), 解得m =3±√3或1±√3,∴P (3+√3,√3)或(3−√3,−√3)或(1−√3,√3)和(1+√3,−√3),当OD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P 的横坐标为1,此时P (1,−32),∵点P 在第四象限,∴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3−√3,−√3)或(1+√3,−√3)或(1,−32).【点评】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2020•泰安二模)如图①抛物线y =ax 2+bx +4(a ≠0)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1,0),B (4,0),点C 三点.(1)试求抛物线解析式;(2)点D (3,m )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BC ,BD .试问,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PBC =∠DBC ?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 在抛物线上,当以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分析】(1)把已知点A 、B 代入抛物线y =ax 2+bx +4中即可求解;(2)将二次函数与方程、几何知识综合起来,先求点D 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全等证明∠PBC =∠DBC ,最后求出直线BP 解析式即可求出P 点坐标;(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写出点M 的坐标.【解析】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3(a ≠0)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1,0),B (4,0),点C 三点. ∴{a −b +4=016a +4b +4=0, 解得{a =−1b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3x +4.(2)存在.理由如下:y =﹣x 2+3x +4=﹣(x ﹣1.5)2+6.25.∵点D (3,m )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m =4,∴D (3,4),∵C (0,4)∵OC =OB ,∴∠OBC =∠OCB =45°.连接CD ,∴CD ∥x 轴,∴∠DCB =∠OBC =45°,∴∠DCB =∠OCB ,在y 轴上取点G ,使CG =CD =3,再延长BG 交抛物线于点P ,。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题压轴题(特殊四边形问题)(含答案)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 的坐标;
(2)设点 的横坐标是 ,问当 取何值时,四边形 的面积最大;
(3)如图,若直线 的解析式是 ,点 和点 分别在抛物线上和直线 上,问:是否存在以点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题意的点 的坐标
3.综合与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 轴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点 ,点 为抛物线顶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点 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 最大时,点 的坐标为_____,此时 的面积为_____;
(3)点 在抛物线上,平面内存在点 使四边形 为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和直线 交于 、 两点,直线 交 轴于点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 , ,抛物线 经过点B,且与x轴交于点 和点E.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PE,当四边形OCP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此时四边形OCPE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3)若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M,使以点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求点 的坐标与 的值;
(2)当点 恰好是 的中点时,求点 的坐标;
(3)连结 ,作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当点 落在线段 上时,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 直接写出答案
6.已知抛物线 与x轴有公共点.
2023年中考数学模块复习压轴题(二次函数背景下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2023年中考数学模块复习压轴题(二次函数背景下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题型一: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1.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B(5,0),交y轴于点C.(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1,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BC向点C 运动,点N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OB向点B运动,点M,N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0<t<5).当t为何值时,△BM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已知P是抛物线上一点,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x+c 经过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交x轴于A(1,0)和B(﹣3,0),交y轴于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M为抛物线上第二象限内一点,求使△MBC面积最大时点M的坐标;(3)D是抛物线的顶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当S△PAB=S△ABD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4)若F是对称轴上一动点,Q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F、Q,使以B、C、F、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题型二:二次函数与矩形存在性问题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4,0)的直线AB与y轴交于点B(0,4).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y=﹣x2+bx+c交直线AB于点A,C,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2)M是线段AB上一点,N是抛物线上一点,当MN∥y轴且MN=2时,求点M 的坐标;(3)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Q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a≠0)与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相交于A(﹣1,﹣1),B两点.(1)求a,k的值及点B的坐标;(2)在抛物线上求点P,使△PAB的面积是△AOB面积的一半;(写出详细解题过程)(3)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3,OC=4,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B,且与x轴交于点D(﹣1,0)和点E.(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PE,当四边形OCP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此时四边形OCPE的最大面积是多少;(3)若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M,使以点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三:二次函数与菱形存在性问题1. 如图,抛物线y=﹣x2+x+1与y轴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3,0).(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2)动点P在线段OC上,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移动,过点P作PN⊥x轴,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MN的长为s个单位,求s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与点O,C重合的情况),连接CM,BN,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为平行四边形?对于所求的t的值,平行四边形BCMN是否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四边形BCMN为菱形时t的值,若不能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x2+bx+c交y轴于点A(0,2),交x轴于点B(4,0)、C 两点,点D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B重合),过点D作DM⊥x轴,交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N和BN,当△ABN的面积最大时,求出点D的坐标及△ABN的最大面积;(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A,M,N,P为顶点,以AM为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经过点B,C,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作PQ⊥x轴,垂足为Q,交直线B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2)当点P位于直线BC上方且△PBC面积最大时,求P的坐标;(3)若点E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A,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四:二次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1. 如图,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B(点A在点B的左侧),其中OA=1,tan∠A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Q∥AC交BC于Q,PH∥x轴交BC于H,求△PQH周长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y水平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y′,点G为新抛物线y′对称轴上一点,将线段AC沿着直线BC平移,平移后的线段记为A1C1,点K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在线段平移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以A1、C1、G、K为顶点且A1G为边的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K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点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2)求△BCD的面积;(3)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N为平面内一点,以A,M,I,N为顶点作正方形,是否存在点M,使点I恰好落在对称轴上?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1)b=,c=;(2)若点D为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DE∥y轴交BC于点E,过点D作DF⊥BC于点F,过点F作FG⊥y轴于点G,求出DE+FG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的坐标;(3)若点P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为坐标平面内一点,那么在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上方是否存在点M,使四边形OMPQ为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中考压轴题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解析

二次函数中考精品压轴题(四边形与存在性问题)解析精选【例1】综合与实践: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 2+2x+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及B .D 两点的坐标;(2)点P 是x 轴上一个动点,过P 作直线l ∥AC 交抛物线于点Q ,试探究:随着P 点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点A .P 、Q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 上找一点M ,使△BDM 的周长最小,求出M 点的坐标.【答案】解:(1)当y=0时,﹣x 2+2x+3=0,解得x 1=﹣1,x 2=3。
∵点A 在点B 的左侧,∴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
当x=0时,y=3。
∴C 点的坐标为(0,3)。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k 1x+b 1(k 1≠0),则111b =3k +b =0⎧⎨-⎩,解得11k =3b =3⎧⎨⎩。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3x+3。
∵y=﹣x 2+2x+3=﹣(x ﹣1)2+4,∴顶点D 的坐标为(1,4)。
(2)抛物线上有三个这样的点Q 。
如图,①当点Q 在Q 1位置时,Q 1的纵坐标为3,代入抛物线可得点Q 1的坐标为(2,3);②当点Q 在点Q 2位置时,点Q 2的纵坐标为﹣3,代入抛物线可得点Q 2坐标为(1+7,﹣3);③当点Q 在Q 3位置时,点Q 3的纵坐标为﹣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点Q 3的坐标为(1﹣7,﹣3)。
综上可得满足题意的点Q 有三个,分别为:Q 1(2,3),Q 2(1+7,﹣3),Q 3(1﹣7,﹣3)。
(3)点B 作BB′⊥AC 于点F ,使B′F=BF ,则B′为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连接B′D 交直线AC 与点M ,则点M 为所求。
过点B′作B′E ⊥x 轴于点E 。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压轴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类型一 线段数量关系/最值问题1. (2019滨州)如图①,抛物线y =-18x 2+12x +4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C ,将直线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所得直线与x 轴交于点D .(1)求直线AD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②,若点P 是直线AD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当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最大距离;②当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524时,求sin ∠P AD 的值.第1题图2. 如图,直线y =x +2与抛物线y =ax 2+bx +6相交于A (12,52)和B (4,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设点P 的横坐标为n ,过点P 作PC ⊥x 轴,交抛物线于点C ,交x 轴于点M .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点P 不与点A ,B 重合),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线段PC 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点P 在直线AB 上自由移动,当点C 、P 、M 中恰有一点是其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时,请直接写出n 的值.第2题图类型二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1. (2019成华区一诊)如图,抛物线经过原点O,与x轴交于点A(-4,0),且经过点B(4,8).(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直线y=kx+4与抛物线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x1<x2),当1x2-1x1=22时,求k的值;(3)连接OB,点P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OB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C,连接OC、OP,当S△POC∶S△BOC=1∶2时,求点P的坐标.第1题图2. (2019武侯区一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mx +3与抛物线交于点A (9,-6),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的顶点C 的坐标是(4,-11).(1)分别求该直线和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D 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左侧的点,若△ABD 的面积为812,求点D 的坐标;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C =45°?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特殊四边形)》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特殊四边形)》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已知抛物线232y a x k ⎛⎫=-+ ⎪⎝⎭经过()1,0A -,()0,4C -两点,直线m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E 是直线m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E 到点A ,C 的距离之和最短时,求点E 的坐标.(3)已知P 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Q ,恰好使得P ,Q ,B ,C 为顶点平行四边形,若存在,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并写出求解点Q 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抛物线232yax bx与x 轴交于()1,0A -和()3,0B ,与y 轴交于C 点,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D .抛物线顶点为H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异于点B )使得ACB ACM S S =△△?若存在,请求出M 的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E 在抛物线上运动时,在直线AD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抛物线23y ax bx =+-(a ,b 为常数,且0a ≠)与x 轴交于()30A B ,,两点,且3OB OA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DE y ∥轴交BC 所在直线于点E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和点C '的坐标;(2)若点F 为y 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点C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分别交于()4,0A -,()2,0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为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D y ∥轴交直线AC 于点D ,过点D 作DH x ∥轴,交y 轴于点H ,求PD DH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将抛物线沿着水平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点E 为原抛物线与平移后的抛物线的交点,点M 为平移后的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点N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点B ,E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的点N 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N 的坐标的求解过程写出来.5.如图,已知直线1y x =+与抛物线2y x mx n =-++交于A 、D 两点且A 点在x 轴上,抛物线与x 轴另一个交点为B ,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直线AD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 ,过点F 作FG AD ⊥于点G ,求线段FG 的最大值;(3)点M 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 是y 轴上一点,点Q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 为边的矩形,求点Q 的坐标.6.如图,已知直线24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抛物线过A ,B 两点. 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C ,交抛物线于点D .(1)若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为19,22⎛⎫⎪⎝⎭,其对称轴交AB 于点N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Q ,使AQ BQ -的值最大,试求出点Q 的坐标. ⊥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MNP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2)当点P 的横坐标为1时,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使得以B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40A -,和()1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在x 轴上有一动点D ,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E ,使以点A 、D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M 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点M 为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M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点N ,过点M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C 于点Q ,求MNQ △周长的最大值;⊥若点M 为抛物线上的任意一动点,且45ACM BAC ∠=︒-∠,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 8.如图,直线44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83(0y ax x c a =-+≠经过A ,C 两点,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B ,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抛物线上,连接PB ,当45PBC ∠=︒时,求点P 的坐标;(3)已知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A 运动,同时点N 从点O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CA ,运动.当点M ,N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M ,N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分别交于点()30A -,和点()10B ,,与y 轴交于点C ,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1)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______,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2)如图2,连结AC ,若P 在AC 上方,作PQ y ∥轴交AC 于Q ,把上述抛物线沿射线PQ 的方向向下平移,平移的距离为h ()0h >,在平移过程中,该抛物线与直线AC 始终有交点,求h 的最大值;(3)若P 在AC 上方,设直线AP ,BP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分别相交于点F ,E ,请探索以A ,F ,B ,G (G 是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是否随着P 点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四边形的面积;若变化,说明理由.(4)设M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P ,M 运动时,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N ,使四边形PMCN 为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30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点D 是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D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最大?求此时D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CD 的最大面积; ⊥连接DO DC ,,并把D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DOD C ',那么是否存在点D ,使四边形DOD 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抛物线23y ax ax c =-+与x 轴交于A ,()4,0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0,4)C -,直线l 是地物线的对称轴,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M 在直线l 上,且12DM =,点P ,Q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P 在点Q 的左侧,是否存在点P ,Q 使得以点D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交x 轴于点()2,0A -和()8,0B ,交y 轴于点()0,4C ,连接AC ,BC ,点P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直线PD AC ∥,交y 轴于点D ,交线段BC 于点E ,交x 轴上方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F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点P 为线段DE 的三等分点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线段O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EFC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综合与探究如图,直线4y x =-+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A ,连接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点A 的坐标;(2)若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AC ∥交直线4y x =-+于点Q ,求线段PQ 的最大值;(3)若点M 在直线BC 上运动,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个点N ,使得以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抛物线()230y ax ax c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A 在点B 左侧,点B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为()0,3-.(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D 是x 轴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以A 、C 、D 、C 为顶点且以AC 为一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24843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点A ,B ,C 的坐标;(2)点D 是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求四边形ABCD 面积S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 的坐标;(3)若点P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Q 是平面内一点,试探究,是否存在点P ,Q ,使以点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C 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232524y x ⎛⎫=-- ⎪⎝⎭(2)35,22E -⎛⎫⎪⎝⎭(3)59,24Q ⎛⎫ ⎪⎝⎭或145,24Q -⎛⎫- ⎪⎝⎭或119,24Q -⎛⎫ ⎪⎝⎭2.(1)21322y x x =-++.(2)存在,M 点的坐标为214,2⎛⎫-- ⎪⎝⎭(3)存在,点F 的坐标为10,2⎛⎫ ⎪⎝⎭或317517,24⎛⎫++ ⎪⎝⎭或317517,24⎛⎫-- ⎪⎝⎭或12,2⎛⎫-- ⎪⎝⎭3.(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23y x x =--,点C 的坐标为()03-,(2)存在点D ,使得以点C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点D 的坐标为()23-,或()32,242--4.(1)2142y x x =--+ (2)92 53,2P ⎛⎫- ⎪⎝⎭(3)()1,419-+或()1,419--或()3,19或()3,19-5.(1)223y x x =-++(2)928(3)72,2Q ⎛⎫ ⎪⎝⎭或12,2Q ⎛⎫- ⎪⎝⎭6.(1)⊥2224y x x =-++;⊥1,62Q ⎛⎫⎪⎝⎭;⊥存在 3,12P ⎛⎫ ⎪⎝⎭(2)存在,2224y x x =-++或25342y x x =-++7.(1)213222y x x --=+(2)存在 ()10,2E - ()225,2E ()325,2E - 45,22E -⎛⎫⎪⎝⎭(3)⊥625+ ⊥1(5,3)M -- 22375(,)749M -8.(1)248433y x x =--+(2)51213,20100⎛⎫- ⎪⎝⎭(3)71311362⎛⎫+-- ⎪ ⎪⎝⎭,或()33-,或11355⎛⎫-- ⎪⎝⎭,9.(1)=1x - 223y x x =--+ (2)h 的最大值为169(3)不变,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为16 (4)存在,点P 的横坐标为51456-± 1-10.(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点D 的坐标为31524⎛⎫ ⎪⎝⎭,时,四边形ABCD 的最大面积值为758;⊥点D 的坐标为210322⎛⎫+ ⎪ ⎪⎝⎭,.11.(1)234y x x =--(2)存在,点P 、Q 的坐标分别是()2,6- ()5,6或()1,6- ()2,6-12.(1)213442y x x =-++(2)点P 的坐标为8011⎛⎫ ⎪⎝⎭,或1607⎛⎫⎪⎝⎭,;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13.(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2y x x =-++ ()20A -,; (2)PQ 的最大值为253; (3)点N 的坐标为()21010--,或()21010-+-,或()46,或()75-,.14.(1)239344y x x =+- (2)()3,3--或341,32⎛⎫-- ⎪ ⎪⎝⎭或341,32⎛⎫-+ ⎪ ⎪⎝⎭15.(1)()30A -,()10B , ()04C -, (2)当点D 坐标为352⎛⎫-- ⎪⎝⎭,时,四边形ABCD 面积S 的最大值为252; (3)存在,P 的坐标为131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示范
例1:如图1,以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OB=3,过点A,B的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如果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在x轴上滑动,一直角边所在直线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E,其横坐标为4,试求点C的坐标.
(3)如图3,点P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M为x轴上方抛物线上一点,N为平面内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A,P,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
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压轴题之四边形的存在性(讲义)
第一问:研究背景图形
【思路分析】
将已知线段长转化为坐标,可知A ,B 两点坐标;再结合抛物线对称性,利用对称轴直线x =1,可以求得D 点坐标.由三点坐标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过程示范】
解:(1)∵OA =OB =3
∴A (3,0),B (0,3)
又∵对称轴为直线x =1
∴D (-1,0)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a (x +1)(x -3)
将B (0,3)代入,可得a =-1
∴y =-x 2+2x +3
第二问:整合信息、分析特征、设计方案
【思路分析】
要求C 点坐标,已知其在x 轴上,纵坐标为0,求出横坐标即可.已知点B (0,3),点E 坐标(由横坐标可得),点C 为直角顶点;考虑直角特征在坐标系下的用法.过点E 作x 轴垂线,构造三等角,利用△BCO 与△CEF 的相似关系,建等式求解.
【过程示范】
(2)如图,过点E 作EF x ⊥轴于点F
将x =4代入y =-x 2+2x +3,可得E (4,-5)
设点C 的横坐标为m ,则C (m ,0)
①当点C 在y 轴的左侧时,m <0,如图
OC =-m ,CF =4-m
由△BOC ∽△CFE ,可得345
m m -=-解得,1219m =-,2219
m =+∵m <0
∴C 1(219-,0)
②当点C 在y 轴的右侧时,如图
由题意,点C 在点F 的右侧,所以m >4
OC =m ,CF =m -4
由△BOC∽△CFE,可得
3
45
m m= -
解得,
1219
m=+,
2219
m=-
∵m>0
∴C2(219
+,0)
第三问:正方形的存在性
【思路分析】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往往转化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来研究,当等腰直角三角形确定后,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底边翻折即可得到正方形以及第四个顶点的位置.
要使以A,P,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求M点坐标.先分析定点、动点,研究不变特征:
定点:A
动点:P(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M(x轴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N为平面内一动点
注意到A,P,M三点相关的信息较多,所以先考虑△AP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调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处理套路来确定A,P,M的位置,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
【过程示范】
(3)存在
①若以AP,AM为正方形的两边,则∠PAM=90°且PA=AM:
过点M作MF⊥x轴于点F,则△MFA≌△AGP
∴MF=AG=2
∴-x2+2x+3=2
解得,x =12
±∴M 1(12+,2),M 2(12-,2)
②若以MP ,MA 为正方形的两边,则∠PMA =90°且MP =MA :过点M 作MF ⊥x 轴于点F ,MH 垂直对称轴于点H ,则△MFA ≌△MHP
∴MF =MH ,AF =HP
当M 在对称轴右侧时,
设MH =t ,则AF =2-t ;
∴M (1+t ,t )
∴-(1+t )2+2(1+t )+3=t
解得,t 1=
1172-+,t 2=1172--(舍去)∴M 3(11711722
+-+,)当M 在对称轴左侧时,
同理可得,M 4(31711722
--+,)
③若以PM ,PA 为正方形的两边,则∠MPA =90°且PM =PA :
过点M 作MN 垂直对称轴于点N ,则△AGP ≌△PNM ,设PG =MN =n ,则M (n +1,n +2)
∴-(n +1)2+2(n +1)+3=n +2
解得,n =1或n =-2(舍去)
可得M 5(2,3).
综上,M 点坐标可以为M 1(12+,2),M 2(12-,2),M 3(11711722+-+,),M 4(31711722
--+,),M 5(2,3).
巩固练习
1.如图,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3,0)两点,
与y轴交于点C.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点P是抛物线上第三象限内的一动点,当四边形ABCP 的面积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3)点M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N是平面内一点,当四边形MNBC是菱形时,点M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
B,C三点,已知点A(-3,0),B(0,3),C(1,0).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 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交直线AB于点E,作PD⊥AB于点D.
①动点P在什么位置时,△PDE的周长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
②连接P A,以AP为边作图示一侧的正方形APMN,随着点
P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M或N 恰好落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时,求出对应的点P的坐标.(结果保留根号)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与
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的坐标为(3,
0),与y轴交于点C(0,-3),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当点P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时,求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
(3)若点D是y轴上C点上方的一动点,点E是直线BC 上一动点,则是否存在点P,使以P,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考小结
1.结合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存在性问题,考虑存在性
问题的处理框架:
①分析特征:既要分析题目本身的定点、动点、定线及其他
不变特征;又要考虑图形形成因素,两者结合后考虑分类.注:图形形成因素,往往是指与该图形相关的判定;将菱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通过翻折得到,实质是利用了判定: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将正方形转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实质是利用了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画图求解:分析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画出符合题意的图
形.通常先尝试画出其中一种情形,分析解决后,再类比解决其他情形.
③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2.将菱形存在性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操作流
程:
①将菱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从菱形4个点中选择3个点,
往往选择条件最多的3个点,然后考虑这3个点组成等腰三角形的可能性.
②等腰三角形还原为菱形:沿当前确定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翻折,先确定大致位置,然后根据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求解第4点坐标.
【参考答案】
1.(1)211433
y x x =+-;(2)10(2)3
--,;(3)11311(4)22M --+,,21311(4)22
M ---,2.(1)223y x x =--+;
(2)①315()24
P -,;②1(122)P --,,2117117()22
P ---+,.3.(1)223y x x =--;
(2)758;(3)1(23)P -,,2(3224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