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学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作业作业一、判断题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地位如何?答: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地位: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过度,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度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因而,它在统计研究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会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答:1)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

2)因为分组标志作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处不同性质的给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的任务。

分组标志一经选取定,必然突出了现象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而掩盖了总体在其它标志下差异。

缺乏科学根据的分组不但无法显示现象的根本特征,甚至会把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歪曲了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

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的标志选取择。

3、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答:统计分组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3)按分组标志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变量分组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条件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范围小的离散变量可采取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多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可采取组距式分组8、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答:1)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结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统计分布的要素:一、是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次数10、频数和频率在分配数列中的作用如何?答:频数和频率的大小表示相应的标志值对总体的作用程度,即频数或频率越大则该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作用越大,反之,频数或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作用越小11、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征?答:1) 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以下四种主要类型:钟型、U 型 、J 型、洛伦茨分布 2)分布特征如下:钟型分布: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U 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J 型分布:次数随变量值增大而增多;倒J 型分布:次数随变量值增大而减少 洛伦茨分布:各组标志比重随着各组单位数比重(频率)增加而增加;17、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6 4 4 2 2 3 4 5 3 2 4 3 试编制分配数列18、某车间同工种40名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 :97 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142 118 103 87115 114 117 124 129 138 100 103 92 95 113 126 107 108 105 119 127 104根据上述资料,试编制分配数列错例:下面解法几个地方错?19、1993年某出口创汇大户出口实绩(万美元)列举如下:1011 1052 865 721 2032 1218 1046 721 546 623 2495 1015 1113 1104 1084 707 878 678 2564 620 575 943 828 2035 2375 4342 751 505 798 728 1103 1285 2856 3200 518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填空题1、时间序列 指标数值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3、简单 na a ∑=间断 连续 间隔相等 间隔不等4、逐期 累计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逐期 累计5、环比 定基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环比 定基 环比6、水平法 累计法 水平 nx x ∏=或nna a x 0= 累计 032a a x x x x n∑=++++7、26 26 8、79、)-(y y ˆ∑ = 0)-(y y ˆ∑2为最小 10、季节比率 1200% 400%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1、4月份平均库存 = 3053008370122505320⨯+⨯+⨯+⨯= 302(辆)2、第一季度平均人数917301024927217270302751026424258++++⨯+⨯+⨯+⨯+⨯=(人)3、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142434405408240012221-+++=-+++=n a a a a n = 410(万元) 同理,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1424184384262434-+++= 430(万元)上半年平均库存额1724184384264344054082400-++++++= 420(万元)或 2430410+= 420(万元)4、年平均增加的人数 =516291678172617931656++++= 1696.4(万人)5、某酿酒厂成品库1998年的平均库存量12111232121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121124084122233533012330326+++⨯+++⨯++⨯+=124620= 385(箱)6、列计算表如下:该柴油机厂全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346004.47747==∑∑b bc c = 138.0% 7、列计算表如下:该企业第一季度生产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232003100320023000225602356249622250++++++==b a c = 77.2% 8、①填写表中空格:②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3= 268. 33(人)③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 = + + = 83.475(万元)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工业总产值 =3475.83=27.825(万元) ④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33.268834750=3110.91(元/人)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33.26891.3110=1036.97(元/人)或 =33.268278250=1036.97(元/人)9、煤产量动态指标计算表:第①、②与③的要求,计算结果直接在表中; ④平均增长量=552.2=(万吨) ⑤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554065.120.672.8== 107.06% 平均增长速度= 107.06%-100%=7.06% 10、以1991年为基期的总平均发展速度为 62306.105.103.1⨯⨯= 104.16% 11、每年应递增:535.2=118.64%以后3年中平均每年应递增:355.135.2=114.88% 12、计算并填入表中空缺数字如下:(阴影部分为原数据)平均增长量为:3266.39÷6 = 544.40(万台) 平均发展速度为:66556.3= 124.12% 平均增长速度为:124.12%-1=%13、设在80亿元的基础上,按8 %的速度递增,n 年后可达200亿元,即n80200= 108% → n 1 → n = 08.1log 5.2log按8 %的速度递增,约经过年该市的国民收入额可达到200亿元。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统计学基础第三次作业1、简述方差分析的统计思想.答:1.两类误差方差分析名称来源方差分析两类误差从误差来源的角度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方差分析两类误差从总误差分解的角度组内误差、组间误差通常数据误差分解是从总误差分解的角度来研究的.总平方和如果用平方和表示数据的误差,那么反映全部数据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总平方和,记为SST.误差平方和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内平方和,也称为误差平方和或残差平方和,记为SSE;反映随机因素影响.因素平方和反映组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间平方和,也称为因素平方和,记为SSA,反映系统因素影响.数据误差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2.误差分析组间均方、组内均方组间误差、组内误差经过平均后的数值分别称为组间均方、组内均方.因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判定如果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那么在组间误差中只包含随机误差,而没有系统误差,这时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之比就会接近1;如果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则组间误差中除包含随机误差外,还会包含系统误差,这时组间均方就会大于组内均方,二者的比值就会大于1.当比值大至某种程度时,就认为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也就是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着影响.2、请陈述方差分析的前提假定条件.答:方差分析三个假定1. 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2.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等3. 观测值彼此独立即:正态独立同分布3、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答:分析的步骤1.提出假设,即设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2.构造检验统计量及确定分布3.依据样本信息计算该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4.设定检验的显着性水平α并确定临界值5.比较理论值临界值与实际值大小,进行决策.4、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答:相关关系的种类:(1)按照相关关系涉及的因素变量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按照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对于一元相关,即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3)(4)对于单相关,按照现象数量变化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5)按照相关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无相关.5、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答:1回归分析必须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其中一个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相关关系可以不区分.2在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要求都是随机的;而在回归分析中,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的值则是给定的.6、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及分类.答:1时间序列Time series1.是同一现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一组观测值;2.由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测值和现象所属的时间构成.2时间序列分类7、时间序列可分解为哪四种成分试简要介绍.答:1.长期趋势long term trend是时间序列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升或下降的发展态势.趋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发展具有持续性.2.季节变动seasonal fluctuation是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季节”不仅指一年中的四季,还可指一年中任何一种周期,如月、周、日、时等.波动具有重复性.3.循环变动cyclical fluctuation是时间序列较长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以上上下起伏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涨落相间的交替波动.周期长短不一、幅度高低不同,不具有重复性.4.不规则变动irregular variation包含时间序列中所有没有明显规律性的变动.是时间序列剔除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后的偶然性波动,又称剩余变动或随机变动.8、简述什么是指数,以及统计指数可划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答:指数是综合反映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平均变动的相对数.指数的概念包含两个要点:(1)是指数的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2)是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既然是动态相对数就涉及指标的基期对比,不同要素基期的选择就成为指数方法需要讨论的问题.主要分类:(1)按照考察对象的范围划分按照考察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是考察总体中个别现象或者个别项目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是综合反映多种项目数量变动的相对数.2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划分;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不同:①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数量指标变动过程度的相对数.②质量指标指数:是反应品质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3按计算形式划分;按计算形式不同:简单指数: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加权指数:先对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在进行计算.。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表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表
2
秦德生
韩继伟
307
233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2
郭 民
300
7.8
微格教学
1
韩继伟
233
星期三
1.2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3.4
初等数论
微格教学
2
1
程传平
李 清
307
233
5.6
星期四
1.2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凸分析
2
刁怀安
307
3.4
学分
任 课
教 师
教室地点
容纳人数
星期一
1.2
高数(城环)
4
宋海燕
孙雪楠
逸10
逸11
5.6
7.8
高数(计算机)
高数(软 件)
4
李亚军
孙佳宁
传西402
软322
11.12
数学建模
2
曾志军
331
线性代数
3
李亚军
政6
星期二
1.2
3.4
5.6
高数(物理)
4
王 静王 勇
物3
物4
7.8
11.12
实用数值分析
2
孙佳宁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星期三
1.2
高等代数2
6
张庆成
300
高等代数2

最新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实用卫生统计学行考册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 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的资料又称为四格表资料,在四格表资料中连个样本的实际发生频数和实际未发生频数为基本数据,其他数据可由这四个基本数据推算出来。

2、 参数检验:是一种要求样本来自总体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态分布),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3、 非参数检验:是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4、 直线相关系数: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r 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变量关系越密切5、 完全负相关: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负相关关系,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有x 与y 构成的散点完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x 增加,y 相应减少,算得得相关系数r=-1。

二、填空题:1、 n ,p ,1-p ,np ,n (1-p )2、 。

3、 任何,严重偏态分布的资料,分布不明。

4、 散点图,直线相关系数5、 直线相关,直线回归分析三、选择题1、A2、D3、B4、B5、D6、B7、C8、B9、D 10、B四、简答题1、答: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式y=a+bx,是表示变量x 与y 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每一个x 值,都会有一个确定并唯一的y 值与之对应,在坐标系中,所有的点(x ,y )形成一条直线。

而统计中的回归式,其因变量是y 的估计值,它的数值大小与实际的y 值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从散点图来看,所有的点(x,y)不是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而只能是围绕七均匀的分布。

2、答: 直线回归系数r 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词,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r 是ρ的估计值。

相关关系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

r 值为正,表示两变量呈正相关,x 与y 变化趋势是正向的。

r 的值为负表示两变量呈负相关,x 与y 呈反向变化,通常r 的值越大,表示两变量相关关系越密切。

管理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3)(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4)(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4)(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1 2 4)(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1 2 3)(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2 3 4)(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2)(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1 3 4)(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亦可称为频数,用fi表示。

中央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 (仅含正确答案)

中央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 (仅含正确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第五~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C、抽样平均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4、当成数等于( 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c、0.5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

C、在此76%与84%之间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

A、甲厂比乙厂大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B、抽样极限误差;8、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 ,说明两变量之间( D )。

D、完全相关9、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11年432统计学真题及答案

11年432统计学真题及答案

2011年432统计学真题及答案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卷招生专业:应用统计硕士考试科目:432统计学总分:考试时间:3小时一. 单项选择题。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各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抽取100名学生,组成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已知某工厂生产的某零件的平均厚度是2厘米,标准差是厘米。

如果已知该厂生产的零件厚度为正态分布,可以判断厚度在厘米到厘米之间的零件大约占。

A. 95% B. 89% C. 68%D. 99%某校大二学生统计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0分,从该校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个同学作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A. 70,10 B.70,1 C. 70,4 D. 10,10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0%的置信区间,则该区间。

A. 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10%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绝对包含总体均值 D. 绝对包含总体均值或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某企业计划投资2万元的广告费以提高某种新产品的销售量,企业经理认为做了广告可使每天销售量达100吨。

实行此计划9天后经统计知,这9天的日平均销售量为2吨。

假设每天的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N(?,?),在??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此2. 3. 4. 5. 项计划是否达到了该企业经理的预计效果,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A.H0:??100,H1:??100 B. H0:??100,H1:??100C.H0:??100,H1:??100 D.H0:??100,H1:??100 6.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A. 对于自变量x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因变量y的平均值的区间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 1 页共 6 页 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因变量y的个别值的区间 C. 对于因变量y的一个给定值y0,求出自变量x的平均值的区间 D. 对于因变量y的一个给定值y0,求出自变量x的平均值的区间7.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春季学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简单相知系数为-0.86,这说明二者之间
存在() A. 高度相关 B. 中度相关 C. 低度相关 D. 极弱相关
2. ()是某一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A. 发展水平 B. 平均
增长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增长水平
3. 一个居民家庭的收入与其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 A. 相关关系 B. 函数
关系 C. 回归关系 D. 因果关系
4. 用剩余法测定循环波动时,所得循环值() A. 受长期趋势影响较大 B.
受季节变动影响较大 C. 受不规则波动影响较大 D. 消除了长期趋势、季节变
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
5.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6. 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量增长了10%,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零售额()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 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
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8. 社会经济统计中的统计()是指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认识社
会经济现象在发展中的一般关系、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

A. 目标分析 B. 专
题分析 C. 综合分析 D. 规律性分析
9. 某公司所属两个分厂,今年相比,由于两个分厂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而使公司的总平均成本下降了5%,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公司总平均成本提高了10%。

该公司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A. -13.6% B. 15.0% C. -4.5% D.
4.5%
10. 下列属相关关系的是() A.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的关系 C. 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D. 俄罗斯
钢铁产量与我国粮食产量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统计数学模型的构成要素有() A. 变量 B. 参数 C. 随机扰动项或误差
项 D. 方程式
2.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

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
零 B.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
零 D.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

3. 如果变量x与y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则() A. 相关系数r=0 B. 回
归系数b=0 C. 判定系数r2=0 D. 估计标准误差Sy=0 E. 估计标准误差Sy=1 4. 如果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量,则可以求出() A. 实际的最初水平 B. 实际的最末水平 C. 各期的实际发展水平 D.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E. 报告期或末期的累积增长量
5.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 首尾折半法 B. 简单算术
平均法 C. 加权算术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6. 已知一个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和观察值个数,可以求出数列的()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序时平均数 C. 定基增长速度 D. 平均增长量
E. 累积增长量
7. 时间序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有() A. 变量 B. 变量所属时间 C. 指标
D. 指标所属时间
8. 统计分析按对管理的作用划分,可分为() A. 现状分析 B. 目标分析 C. 规律性分析 D. 预测和决策分析
9. 从时间数列的观察值出发确定趋势线的类型,若观察值() A. 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直线 B. 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指数曲线 C. 二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二次曲线 D. 对数的二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二次曲线 E. 对数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指数曲线
10. 指出下面的数列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A. 某种股票周一至周五各天的收盘价 B. 某工厂各月份的利润额 C. 某地区1990—1995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D.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额
E. 某企业1990—1996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______ 若变量与y 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r =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r= ______ 。

2. 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都反映事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或绝对水平的是______ 。

3. 根据时间数列确定趋势线时,若各观察值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
______ ,若二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 ______ ;若各观察值对数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 ______ 。

4. 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______ 检验;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______ 检验。

5. 测定季节变动的常用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6. ______ 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

7. 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 ______ 。

8.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9. 我国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40755万吨,到2010末计划达到5亿吨,从1999年到2010年必须保持 ______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0. 相关系数 r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相关关系
2. 统计分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下面是学习时间和成绩的统计数据:
(1)学习时间作自变量,成绩为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
态。

(2)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3)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度。

2. 某百货公司 1991-1995 年的上平销售额数据如下:
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1)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2)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3)增长 1% 的绝对值与前期水平(4)增长量、增长速度与增长 1% 的绝对值;(5)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6)平均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简述相关关系的主要分类。

2. 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有何联系?它们在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时有何不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
1. A
2. C
3. A
4. D
5. C
6. C
7. C
8. D
9. D 10. C
二、多项选择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ABCD
2. ABE
3. ABC
4. ABE
5. BC
6. ABCDE
7. CD
8. ABCD
9. ACE 10. ADE
三、填空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参考答案:
1 -1 0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时期数列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直线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4.
参考答案:
F t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
按月(季)平均法趋势剔除法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6.
参考答案:
选好题目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7.
参考答案:
季节变动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8.
参考答案:
水平法(几何平均法)累积法(方程法)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9.
参考答案:
1.88%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10.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四、名词解释题(10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相关关系:广义而言,是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存在的依存联系和制约关系,即客观现象之间互相关联的某种形式。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在正确的实质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特有的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工作过程。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五、计算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六、问答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1)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3)按相关关系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负相关;(4)按相关密切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不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