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合集下载

硅光电池实验报告

硅光电池实验报告

硅光电池实验报告本实验主要介绍了硅光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1.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通过实验测量硅光电池的电流和电压,了解其基本特性。

3.利用测量结果计算硅光电池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硅光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硅的P-N结,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太阳能照射在硅光电池的P-N结上,使之内部产生电子和空穴,形成电荷对。

由于P-N结两侧的导体是一个正极,一个负极,所以电荷对被分离开来,形成电流。

这就完成了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1.将硅光电池连接到直流电源上,设定电源的电压为0V。

2.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从0V开始,每隔0.1V记录一次硅光电池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3.将步骤2中记录的数据绘制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曲线。

4.根据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数据,计算硅光电池的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硅光电池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时,输出电流也逐渐增加。

当输出电压到达0.4V时,输出电流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56mA。

随后,随着输出电压的进一步增加,输出电流逐渐减小,直到输出电压增长到0.52V时,输出电流降到了0。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计算硅光电池的效率。

所谓硅光电池的效率,就是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比率。

硅光电池的效率 = 输出功率 / 太阳能照射的面积输出功率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来:最大输出电流 I = 1.56mA输出功率 P = V * I = 0.624mW太阳能照射的面积一般是由硅光电池的面积来决定的。

假设本实验使用的硅光电池面积为200mm^2,则太阳能照射的面积为0.02dm^2。

硅光电池的效率η = 0.624mW / 0.02dm^2 = 31.2%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硅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了硅光电池的测量方法,以及计算其效率的方法。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精)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精)

实验5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硅光电池又称光生伏特电池,简称光电池.它是一种将太阳或其他光源的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由于它具有重量轻、使用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在目前世界性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对硅光电池寄予厚望.硅光电池很可能成为未来电力的重要来源,同时,硅光电池在现代检测和控制技术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卫星和宇宙飞船上都用硅光电池作为电源.本实验对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做初步研究.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原理.2. 研究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3.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以及它们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4.硅光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等。

二. 实验仪器YJ-CGQ-I典型传感特性综合实验仪、光源、负载电阻箱.数字万用表.连接线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光源和硅光电池两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图12. 负载电阻箱如图2所示.图2三. 实验原理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硅光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多为面结合PN结型,靠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电动势.常见的有硅光电池和硒光电池.在纯度很高、厚度很薄(0.4mm)的N型半导体材料薄片的表面,采用高温扩散法把硼扩散到硅片表面极薄一层内形成P层,位于较深处的N层保持不变,在硼所扩散到的最深处形成PN结.从P层和N层分别引出正电极和负电极,上表面涂有一层防反射膜,其形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半圆形.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图32.硅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当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结合形成PN结时.由于分界层(PN结)两边存在着载流子浓度的突变,必将导致电子从N区向P区和空穴从P区向N区扩散运动,扩散结果将在PN结附近产生空间电荷聚集区,从而形成一个由N区指向P区的内电场.当有光照射到PN结上时,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会激发出电子-空穴对.这样,在内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拉向N区,而空穴被拉向P区.结果在P区空穴数目增加而带正电,在N区电子数目增加而带负电,在PN结两端产生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硅光电池的电动势.若硅光电池接有负载,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硅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单体硅光电池在阳光照射下,其电动势为0.5-0.6V,最佳负荷状态工作电压为0.4-0.5V,根据需要可将多个硅光电池串并联使用.3.硅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硅光电池在实现光电转换时,并非所有照射在电池表面的光能全部被转换为电能.例如,在太阳照射下,硅光电池转换效率最高,但目前也仅达22%左右.其原因有多种,如:反射损失;波长过长的光(光子能量小)不能激发电子空穴对,波长过短的光固然能激发电子-空穴对,但能量再大,一个光子也只能激发一个电子-空穴对;在离PN较远处被激发的电子-空穴对会自行重新复合,对电动势无贡献;内部和表面存在晶格缺陷会使电子-空穴对重新复合;光电流通过PN结时会有漏电等.4. 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4.1 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是硅光电池在外电路断开时两端的电压,用U∞表示,亦即硅光电池的电动势.在无光照射时,开路电压为零.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不仅与硅光电池材料有关,而且与入射光强度有关,而且与入射光强度有关.在相同的光强照射下,不同材料制做的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同.理论上,开路电压的最大值等于材料禁带宽度有1/2.例如,禁带宽度为1.1eV的硅做硅光电池,开路电压为0.5-0.6V.对于给定的硅光电池,其开路电压随入射光强度变化而变化.其规律是:硅光电池开路电压与入射光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即开路电压随入射光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入射光强度越大,开路电压增大得越缓慢.4.2 硅光电池的短路电流与入射光的关系硅光电池的短路电流就是它无负载时回路中电流,用I SC表示.对给定的硅光电池,其短路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对此,我们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入射光强度越大,光子越多,从而由光子激发的电子-空穴对越多,短路电流也就越大.4.3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硅光电池的输出特性当硅光电池两端连接负载而使电路闭合时,如果入射光强度一定,则电路中的电流I和路端电压U均随负载电阻的改变而改变,同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也随之变化.硅光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图4中,I SC 为U =0,即短路时的电流,I SC .U∞为I=0,即开路时的路端电压,也就是硅光电池在该入射光强度下的开路电压,曲线上任一点对对应的I 和U 的乘积(在图中则是一个矩形的面积),就是硅光电池在相应负载电阻时的输出功率P .曲线上有一点M ,它的对应I mp 和U mp 的乘积(即图中画斜线的矩形面积)最大.可见,硅光电池仅在它的负载电阻值为U mp 和Imp 值时,才有最大输出功率.这个负载电阻称为最佳负载电阻,用R mp 表示.因此,我们通过研究硅光电池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的输出特性,可以找出它在该入射光强度下的最佳负载电阻.它在该负载电阻时工作状态为最佳状态,它的输出功率最大.4.4硅光电池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的曲线因子(或填充因子)F ·F曲线因子定义式为F ·F =(U mp I mp )/(U ∞I SC )我们知道,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U ∞和短路电流I SC 是一定的.而U mp 和I mp 分别为硅光电池在该入射光强度下输出功率最大时的电压和电流.可见,曲线因子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硅光电池在该入射光强度下的最大输出效率.从硅光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来看,曲线因子F ·F 的大小等于斜线矩形的面积(与M 点对应)与矩形I SC U ∞的面积(与M 点对应)之比.如果输出伏安特性曲线越接近矩形,则M 与M ′就越接近重合,曲线因子F · F 就越接近1,硅光电池的最大输出效率就越大.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硅光电池基本常数的测定(1) 测定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U∞和短路电流ISC.调节光源与硅光电池处于适当位置不变.b.测出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U∞c.测出硅光电池的短路电流ISC.(2) 测定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a.光源与硅光电池正对时,测出开路电压U∞1和短路电流ISC1.b.转动硅光电池一定角度(如15o)测出U∞2和ISC2.c.转动硅光电池角度为30o、45o、60o、75o、90o时,测出不同位置下的U∞和ISC.d. 自拟数据表格,并用坐标纸画出ISC—Ө及U∞—Ө曲线.2. 在一定入射光强度下,研究硅光电池的输出特性.保持光源和硅光电池处于适当的位置不变,即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1) 测量开路电压U∞和短路电流ISC.(2) 分别测出不同负载电阻下的电流I和电压U.(3) 根据U∞、ISC及一系列相应的R、U、I值.填入自拟表格中.(4) 计算在该入射光强度下,与各个R相对应的输出功率P=IU,求出最大输出功率P max,以及相应的硅光电池的最佳负载电阻Rmp、Ump、Imp值.(5) 作P—R及输出伏安特性I—U曲线.(6) 计算曲线因子F·F=(UmpImp)/(U∞ISC).。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2)硅光电池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2)硅光电池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实验者: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宋老师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2、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3、掌握硅光电池基本特性测试方法4、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应用二、实验内容1、硅光电池短路电路测试实验2、硅光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验3、硅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实验4、硅光电池负载特性测试实验5、硅光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三、实验仪器1、硅光电池综合实验仪 1个2、光通路组件 1只3、光照度计 1台4、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5、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6、三相电源线 1根7、实验指导书 1本8、20M 示波器 1台四、实验步骤1、硅光电池短路电流特性测试:(1)组装好光通路组件,将照度计显示表头与光通路组件照度计探头输出正负极对应相连(红为正极,黑为负极),将光源调制单元J4与光通路组件光源接口使用彩排数据线相连。

(2)“光照度调节”调到最小,连接好光照度计,直流电源调至最小,打开照度计,此时照度计的读数应为0。

(3)“光源驱动单元”的三掷开关BM2拨到“静态”,将拨位开关S1拨上,S2,S3,S4,S5,S6,S7均拨下。

(4)按图2-11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图(5)记录下此时的电流表读数I即为硅光电池短路电流。

图2-11 硅光电池短路电流特性测试2、硅光电池开路电压特性测试(1)组装好光通路组件,将照度计显示表头与光通路组件照度计探头输出正负极对应相连(红为正极,黑为负极),将光源调制单元J4与光通路组件光源接口使用彩排数据线相连。

(2)“光照度调节”调到最小,连接好光照度计,直流电源调至最小,打开照度计,此时照度计的读数应为0。

(3)“光源驱动单元”的三掷开关BM2拨到“静态”,将拨位开关S1拨上,S2,S3,S4,S5,S6,S7均拨下。

(4)按图2-12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图(5)记录下此时电压表的读数u即为硅光电池开路电压。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能源,许多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和利用。

硅光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在日光的照射下,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性能稳定,光谱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转换效率高,能耐高温辐射等一系列优点,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光电传感器。

因此,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硅光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介绍硅光电池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联系科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

[实验目的]1.测量太阳能电池在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曲线;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特性,并求其的短路电流 I SC 、开路电压 U OC 、最大FF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I 及开路电压U 与相对光强 J /J 0 的关系,求出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实验原理]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 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图2-1是半导体PN 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 型和N 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 型材料空穴多电子少,而N 型材料电子多空穴少,结果P 型材料中的空穴向N 型材料这边扩散,N 型材料中的电子向P 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 型区出现负电荷,N 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一个势垒,由此而产生的内电场将阻止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 结两侧形成一个耗尽区,耗尽区的特点是无自由载流子,呈现高阻抗。

当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 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窄,势垒削弱,使载流子扩散运动继续形成电流,此即为PN 结的单向导电性,电流方向是从P 指向N 。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试验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试验

实验系列四、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光通路组件光调制控制输入端面光源•光器件输 出端图2硅光电池光通路组件 功能说明: 分光镜:50%透过50%反射镜,将平行光一半给照度计探头,一半给等测光器件,实验测试 方便简单,照度计可实时检测出等测器件所接收的光照度。

一、实验目的分光镜①此处 可拆卸 1、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3、掌握硅光电池基本特性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硅光电池短路电路测试实验 3、硅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5、硅光电池负载特性测试实验 7、硅光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2、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4、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应用 2、硅光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验 4、硅光电池伏安特性测试实验1、硅光电池综合实验仪 1个2、光通路组件 1只3、光照度计1台 4、2#迭插头对(红色,50cm ) 10根四、实验原理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5、2#迭插头对(黑色,50cm ) 10根6、三相电源线 1根7、实验指导书 1本8、20M 示波器1台U U U U光电流 照度计探头输出端滤色片光电探测器余弦校正器图2-1.半导体PN 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2、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硅光电池是一个大面积的光电二极管,它被设计用于把入射到它表面的光能转化为电能, 因此,可用作光电探测器和光电池,被广泛用于太空和野外便携式仪器等的能源。

当半导体PN 结处于零偏或反偏时,在它们的结合面耗尽区存在一内电场,当有光照时,入 射光子将把处于介带中的束缚电子激发到导带,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在内电场作用下分别飘 移到N 型区和P 型区,当在PN 结两端加负载时就有一光生电流流过负载。

流过PN 结两端的 电流可由式1确定eVI = I (e kT -1) +1 (1)式(1)中Is 为饱和电流,V 为PN '结两端电压,T 为绝对温度,Ip 为产生的光电流。

从式中可以看到,当光电池处于零偏时,V=0,流过PN 结的电流I=Ip ;当光电池处于反偏 时(在本实验中取V=-5V),流过PN 结的电流I=Ip-Is ,因此,当光电池用作光电转换器时, 光电池必须处于零偏或反偏状态。

实验五十二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精)

实验五十二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精)

实验五⼗⼆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精)234实验五⼗⼆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的1.掌握PN 结形成原理及其⼯作机理; 2.了解LED 发光⼆极管的驱动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的关系;3.掌握硅光电池的⼯作原理及其⼯作特性。

⼆、仪器设备1.TKGD ―1型硅光电池特性实验仪; 2.信号发⽣器;3.双踪⽰波器。

三、实验原理1.引⾔⽬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泛应⽤,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作原理和具体使⽤特性可以进⼀步领会半导体PN 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机理。

图1是半导体PN 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 型和N 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 型材料空⽳多电⼦少,⽽N 型材料电⼦多空⽳少,结果P型材料中的空⽳向N 型材料这边扩散,N 型材料中的电⼦向P 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 型区出现负电荷,N 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个势垒,由此⽽产⽣的内电场将阻⽌扩散运动的继续进⾏,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 结两侧形成⼀个耗尽区,耗尽区的特点是⽆⾃由载流⼦,呈现⾼阻抗。

当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向⼀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 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下变窄,势垒削弱,使载流⼦扩散运动继续形成电流,此即为PN 结的单向导电性,电流⽅向是从P 指向N 。

2.LED 的⼯作原理当某些半导体材料形成的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与电⼦在PN 结复合时将产⽣特定波长的光,发光的波长与半导体材料的能级间隙E g 有关。

发光波长λp可由下式确定:式(1)中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在实际的半导体材料中能级间隙E g 有⼀个宽度,因此发光⼆极管发出光的波长不是单⼀的,其发光波长半宽度⼀般在25~40nm 左右,随半导体材料的不同⽽有差别。

发光⼆极管输出光功率P 与驱动电流I 的关系由下式决定:式(2)中,η为发光效率,E p 是光⼦能量,e 是电荷常数。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能源,许多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和利用。

硅光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在日光的照射下,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性能稳定,光谱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转换效率高,能耐高温辐射等一系列优点,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光电传感器。

因此,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硅光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介绍硅光电池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联系科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

[实验目的]1 ?测量太阳能电池在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曲线;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特性,并求其的短路电流I SC、开路电压U oc、最大FF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及开路电压U与相对光强J /J o 的关系,求出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实验原理]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图2-1.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图2-1是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型材料空穴多电子少,而N型材料电子多空穴少,结果P 型材料中的空穴向N型材料这边扩散,N型材料中的电子向P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型区出现负电荷,N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一个势垒,由此而产生的内电场将阻止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结两侧形成一个耗尽区,耗尽区的特点是无自由载流子,呈现高阻抗。

当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 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窄,严严卜日日尊十妙於却寻6 邮GO十色十血◎日&84$*问角*@E內P零偏反偏卩型耗尽区超正偏势垒削弱,使载流子扩散运动继续形成电流,此即为PN 结的单向导电性,电流方向是从P 指向No 2、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所吸收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硅光电池特性研究

硅光电池特性研究

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光电池是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它不需外加电源而能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

光电池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硒、锗、硅、砷化镓、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铊、硫化镉等。

其中最受重视、应用最广的是硅光电池。

硅光电池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而制成的光电转换元件。

它有一系列的优点:性能稳定,光谱响应范围宽,转换效率高,线性相应好,使用寿命长,耐高温辐射,光谱灵敏度和人眼灵敏度相近等。

所以,它在分析仪器、测量仪器、光电技术、自动控制、计量检测、计算机输入输出、光能利用等很多领域用作探测元件,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对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和简单应用作初步的了解和研究,有利于了解使用日益广泛的各种光电器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1.掌握PN结形成原理及其单向导电性等工作机理。

2.了解LED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的关系。

3.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负载特性。

[实验仪器]THKGD-1型硅光电池特性实验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1.引言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THKGD-1型硅光电池特性实验仪主要由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恒流驱动单元,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单元等组成。

利用它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内容:1) 硅光电池输出短路时光电流与输入光信号关系。

2) 硅光电池输出开路时产生光伏电压与输入光信号关系。

3) 硅光电池的频率响应。

4) 硅光电池输出功率与负载的关系。

2.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采用反型工艺在一块N型(P型)半导体的局部掺入浓度较大的三价(五价)杂质,使其变为P型(N型)半导体。

如果采用特殊工艺措施,使一块硅片的一边为P型半导体,另一边为N 型半导体则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附近形成PN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能源,许多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和利用。

硅光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在日光的照射下,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性能稳定,光谱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转换效率高,能耐高温辐射等一系列优点,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光电传感器。

因此,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硅光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介绍硅光电池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联系科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

[实验目的]
1.测量太阳能电池在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曲线;
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特性,并求其的短路电流I SC、开路电压
U OC、最大FF
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及开路电压U与相对光强J /J0的关系,求出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
[实验原理]
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
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零偏反偏正偏
图 2-1. 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
图2-1是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型材料空穴多电子少,而N型材料电子多空穴少,结果P 型材料中的空穴向N型材料这边扩散,N型材料中的电子向P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型区出现负电荷,N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一个势垒,由此而产生的内电场将阻止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结两侧形成一个耗尽区,耗尽区的特点是无自由载流子,呈现高阻抗。

当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窄,
势垒削弱,使载流子扩散运动继续形成电流,此即为PN 结的单向导电性,电流方向是从P 指向N 。

2、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所吸收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这一能
量转换过程是利用半导体 P-N 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进行的。

在没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可简单的看作一个二极管,其正向偏压 U 与通过电流 I 的关系式为:
, (1)
(1) 式中,I 0和β是常数。

其中,I 、U 为 P-N 结二极管的电流及电压,k 为 波尔兹曼常数(1.38×10 J/K ),q 为电子电荷量(1.602×10 库仑),T 为绝
对温度, Io 是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是理想二极管参数,q
nKT
β=
由半导体理论,二极管主要是由能隙为EC -EV 的半导体构成,如图1所示。

EC 为半导体电带,EV 为半导体价电带。

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能隙时,光子会被半导体吸收,产生电子和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对会分别受到二极管之内电场的影响而产生光电流。

图1
假设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模型是由一理想电流源(光照产生光电流的电流源)、一个理想二极管、一个并联电阻与一个电阻所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图2中,为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该等效电源输出电流,为光照时,通过太阳能电
(1)U o I I e β=-E C
E V
导电带
价电带能隙光子
空穴电子I ph I d
I ph -I d
R s R sh I R L +-U
池内部二极管的电流。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 (2)
(2)式中,I 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U 为输出电压。

由(1)式可得, , (3)
假定 和 ,太阳能电池可简化为图3所示电路。

I ph
I d
I
U
图3
这里, 。

在短路时,U =0, ;
而在开路时,I =0, ; , (4)
(4)式即为在 和 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和短路电流 的关系式。

其中 为开路电压, 为短路电流,而I 0 、β是常数。

3、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 (1) 短路电流
图2-3 硅光电池短路电流测试
如图2-3所示,不同的光照的作用下, 毫安表如显示不同的电流值。

即为硅光电池的短路电流特性。

(2)开路电压
1
ln[
1]sc
OC I U I β
=
+∴
()0s ph d sh IR U I I I R +---=(1)s ph d sh sh
R U I I I R R +=--sh R =∞0s R =0(1)
U ph d ph I I I I I e β=-=--ph sc I I =0
(1)0oc
U sc I I e β--=sh R =∞0s R =OC U SC
I
OC U SC I A
PN 结
电极
A
I
I
(a )
(b )
硼扩散层
P型电极
N型硅片
图2-4 硅光电池开路电压测试
如图2-4所示,不同的光照的作用下, 电压表如显示不同的电压值。

即为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特性。

(3) 光照特性
光电池在不同光照度下, 其光电流和光生电动势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光照特性,如图2-5。

图2-5 硅光电池的光照电流电压特性
(4)伏安特性
如图2-6,在硅光电池输入光强度不变时,测量当负载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光电池的输出电压及电流随负载电阻变化关系曲线称为硅光电池的伏安特性。

图2-6 硅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测试
(5)负载特性(输出特性)
光电池作为电池使用如图2-7所示。

在内电场作用下,入射光子由于内光电效应把处于介带中的束缚电子激发到导带,而产生光伏电压,在光电池两端加一个负载就会有电流流过,当负载很小时,电流较小而电压较大;当负载很大时,电流较大而电压较小。

实验时可改变负载电阻RL 的值来测定硅光电池的负载特性。

0.3 0.2 0.1 0

生 电 流
/ m A
0.6 0.4 0.2 0
2 000 4 000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光 生
电 压 /
V 光照度 /Lx
电极
(a)
(b)
SiO2膜
图2-7 硅光电池负载特性的测定
[实验仪器]光具座、滑块、白炽灯、太阳能电池、光功率计、遮光罩、电压表、
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内容]
1. 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正向偏压时的I -U 特性(直流偏压从0—3.0V )。

(1)设计测量电路图,并连接。

图1
(2)利用测得的正向偏压时I -U 关系数据,画出I-U 曲线并求出常数q nKT
β=和0I 的值。

2、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源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

注意此时光源到太阳能电池距离保持为20cm 。

(1)设计测量电路图,并连接。

图2
(2)测量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I 对U 变化关系,画出I -U 曲线图。

(3)求短路电流SC I 和开路电压OC U 。

(4)求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

(5)计算填充因子max SC OC FF P I U
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光照效应与光电性质。

在暗箱中(用遮光罩挡光),取离白光源20cm 水平距离光强作为标准光照强度,用光功率计测量该处的光照强度J 0;改变太阳能电池到光源的距离x ,用光功率计测量该处的光照强度J ,求光强J 与位置X 关系。

测量太阳能电池接受到相对光强度J /J 0不同值时,相应的SC I 和OC U 的值。

(1)设计测量电路图,并连接。

(2)测量太阳能电池接受到相对光强度J /J 0不同值时,相应的SC I 和OC U 的值。

(3)描绘SC I 和与相对光强J /J 0之间的关系曲线,求SC I 和与相对光强J /J 0之间的近似关系函数。

(4)描绘OC U 和与相对光强J /J 0之间的关系曲线,求OC U 和与相对光强J /J 0
之间的近似关系函数。

[注意事项]
1.实验测试结果会受到实验室杂散光的影响,使用中尽量保持较暗的测试环境。

2.连接电路时,保持电源开关断开,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改变负载电阻,测量相应的负载电流时,适当安排测量点的分布:在估算的最佳负载电阻值附近的测量点应密,其他测量点可疏。

4.由于各台仪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白炽灯的发射光谱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且实验仪器所处的环境亮度不尽相同,这类因素均可能导致各台仪器之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影响物理规律的反映。

[问题与讨论]
(1)如何确定硅光电池的内阻?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时光源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3)什么是最佳匹配电阻?对给定的硅光电池如何确定其最佳匹配电阻?
参考资料
[1] 杨述武,赵立竹,沈国土.普通物理实验(3)·光学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02):93-95
[2] 原所佳主编,许振峰副主编.物理实验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08月第1版. :262-264
[3] 魏锐.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制作[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03,(01):123-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