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化学元素表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各化学元素对钢材的影响

各化学元素对钢材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各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展开全文①碳(C)碳是仅次于铁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响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等。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②硅(Si)硅是一种脱氧剂,其脱氧作用比锰强,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硅含量较低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但是当硅含量超过0.8%~1.0%时,则塑性下降,特别是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含硅量在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性能,常用于电器工业和矽钢片。
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③锰(Mn)锰是作为脱氧除硫的元素加入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它可以和硫结合形成MnS,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硫的有害影响,显著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
同时,锰对碳素钢的力学性能有良好影响,它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锰含量小于0.8%,能在保持(或只略降)原有的塑性及冲击韧性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碳素钢的屈服极限及强度极限。
锰对钢的焊接性能也有影响。
在含锰量很低时,锰主要起消除热脆性的作用,此时锰对焊接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硫含量略高时,是有益的;但在含锰量远远超过消除热脆性所必需的含量时,多余的锰会显著增加奥氏体的过冷能力,这时锰主要起增加冷裂纹形成的作用,会使得钢的焊接性能变差。
④磷(P)磷是钢中难去除的有害杂质,会引起钢的冷脆性增加并损坏钢的焊接性能。
造成“冷脆”的原因是磷会形成硬脆化合物Fe2P。
另外磷能提高切削性能和抗蚀性,故在易切削或耐候钢中可适当增加磷含量。
⑤硫(S)硫主要来自炼钢原料,炼钢时难以除尽。
硫在钢中是以硫化物夹杂形式存在,对钢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能、厚度方向性能、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都有不利影响。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分类

长值与原始标距L0的百分率称为伸长 四个阶段; 率。即δ=(L1-L0)/L0×100% 伸长率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弹性阶段(O→A) 屈服阶段(A→B) 强化阶段(B→C) 颈缩阶段(C→D)
有益合金元素
铝(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钢中加入
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铝 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的缺点是 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 性能。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 如铜、铝、锡、铅、锌以及黄铜、青铜、白 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另外,在工业上 还采用镍、钼、钴、钒、钨、钛等金属作合 金化元素,以改善金属性能,其中钨、钴多 用于硬质合金的制造。
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
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
目前在钢材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
有益合金元素
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
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 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 热加工性能
有益合金元素
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
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 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
有益合金元素
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
脱氧剂,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 什么是屈服点呢? 点和抗拉强度,但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 接性能。
◆特点:经过塑性变形后,钢材内部组织中的晶格发生了畸变,阻止了晶格进一 意义:弹性模量反映钢材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钢材在受力条件 ◆意义:钢材受力大于屈服点后,会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已不能 ◆特点: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 步滑移,钢材得到强化,所以钢材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 将低碳钢(软钢)制成标准试件,放在万能 下计算结构变形的重要指标。 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屈服强度是设计中钢材强度取值的依据,是工 变形迅速发展,应力逐渐下降,试件 бb :抗拉强度,对应于最高点 C的应力值。 拉伸性能 实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可以绘出下图所示 E= σ / ε ,E —— 弹性模量,单位( MPa )б——弹性极限,即A 程结构计算中重要的参数。 被拉长,在有杂质或缺陷处断面急剧 ◆意义: 冲击性能 应变 力学 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4个4---4个阶段、 点对应的应力ε ◆ A→B:应力、应变不在成正比关系,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应力 缩小,直至断裂。 1、屈强比 = бs / бb—— :屈强比越小,其结构安全可靠程度越高,但屈服比过小, 疲劳性能 4个指标、4个性能、4个意义 性能 OA段是一条直线,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当撤去外力应变消失, 增长滞后于应变的增长。钢材似乎不能承受外力而屈服。 又说明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造成钢材的浪费。 特点: 伸长率:图中当曲线到达D点后,试 硬度 《规范》规定: бb实测 бS实测≥1.25 , бS实测/fyk≤1.3 ◆ σs屈服强度,与 B/ 下点(此点较稳定,易测定)对应的应力。 说明此变形是弹性变形。 件薄弱处急剧缩小,塑性变形迅速增 2 、即将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设计时一般以 σs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对屈服现象不明显的钢材 加,产生“颈缩现象”而断裂。量出 低碳钢受拉至 3、即将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规定以 0.2%残余变形时的应力 σ0.2作为屈服强度。 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 Ll,标距的伸 ◆应用:工地现场调直、冷加工(如冷拉,冷拔或冷轧) 拉断,经历了
钢材参数及化学元素标准

≤0.号 Q195 Q215A Q215B Q235A Q235B Q235C Q235D Q255A Q255B Q275 Q295A Q295B Q345A Q345B Q345C Q345D Q345E Q390A Q390B Q390C Q390D Q390E Q420A Q420B Q420C Q420E Q460C Q460D Q460E Q345qC Q345qD Q345qE Q370qC Q370qD Q370qE 15Mn 20Mn 25Mn 30Mn 35Mn 40Mn 45Mn 50Mn 60Mn 65Mn 70Mn 标准号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700-1988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1591-1994 GB/T 714-2000 GB/T 714-2000 GB/T 714-2000 GB/T 714-2000 GB/T 714-2000 GB/T 714-2000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GB/T 699-1998 屈服点 MPa 195 215 215 235 235 235 235 255 255 275 295 295 345 345 345 345 345 390 390 390 390 390 420 420 420 420 460 460 460 345 345 345 370 370 370 类别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桥梁用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 C % 硅 Si % 锰 Mn % 0.25~0.50 0.25~0.50 0.25~0.55 0.30~0.65 0.30~0.70 0.35~0.80 0.35~0.80 0.40~0.70 0.40~0.70 0.50~0.80 0.80~1.50 0.80~1.5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60 1.00~1.70 1.00~1.70 1.00~1.70 1.00~1.70 1.00~1.70 1.00~1.70 1.00~1.70 1.30~1.60 1.30~1.60 1.30~1.60 1.30~1.60 1.30~1.60 1.30~1.6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70~1.00 0.90~1.20 0.90~1.20 磷 P % ≤0.045 ≤0.045 ≤0.045 ≤0.045 ≤0.045 ≤0.040 ≤0.035 ≤0.045 ≤0.045 ≤0.045 ≤0.045 ≤0.040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45 ≤0.040 ≤0.035 ≤0.025 ≤0.035 ≤0.030 ≤0.025 ≤0.025 ≤0.022 ≤0.020 ≤0.025 ≤0.022 ≤0.02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硫 S % ≤0.050 ≤0.050 ≤0.045 ≤0.050 ≤0.045 ≤0.040 ≤0.035 ≤0.050 ≤0.045 ≤0.050 ≤0.050 ≤0.040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45 ≤0.040 ≤0.035 ≤0.025 ≤0.035 ≤0.030 ≤0.025 ≤0.025 ≤0.020 ≤0.015 ≤0.020 ≤0.018 ≤0.01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铬 Cr %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镍 Ni %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铜 Cu %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15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15~0.06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0.02~0.20 钒 V % 铌 Nb % 钛 Ti % 铝 Al % 0.06~0.12 0.09~0.15 0.09~0.15 0.14~0.22 0.12~0.20 0.18 0.17 0.18~0.28 0.18~0.28 0.28~0.38 ≤0.15 ≤0.16 ≤0.20 ≤0.20 ≤0.20 ≤0.18 ≤0.18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12~0.18 0.12~0.18 0.12~0.17 0.12~0.18 0.12~0.17 0.12~0.17 0.12~0.19 0.17~0.24 0.22~0.30 0.27~0.35 0.32~0.40 0.37~0.45 0.42~0.50 0.48~0.56 0.57~0.65 0.62~0.70 0.67~0.75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20~0.55 0.20~0.55 0.20~0.55 0.20~0.50 0.20~0.50 0.20~0.50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0.17~0.37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着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在碳素钢中加入%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优质钢要求小于%。
在钢中加入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着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Q235化学成分

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根据GB 70O一881 牌号和化学成分1.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注:1)Q235A、B级沸腾钢锰含量上限为0.60%。
1.1.1 沸腾钢硅含量不大于0.07%;半镇静钢硅含量不大于0.17%;镇静钢硅含量下限值为0.12%1.1.2 D级钢应含有足够的形成细晶粒结构的元素,例如钢中酸溶铝含量不小于0.015%或全铝含量不小于0.020%。
1.1.3 钢中残余元素铬、镍、铜含量应各不大于0.30%,氧气转炉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08%。
如供方能保证,均可不做分析。
经需方同意.A级钢的铜含量。
可不大于0.35%。
此时.供方应做铜含量的分析.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其含量。
1.1.4 钢中砷的残余含量应不大于0.080%。
用含砷矿冶炼生铁所冶炼的钢。
砷含量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如原料中没有含砷.对钢中的砷含量可以不做分析。
1.1.5在保证钢材力学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情况下,各牌号A级钢的碳、碓锰含量和各牌号其他等级钢碳、锰含量下限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但其含量(熔炼分析)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1.1.6 存供直商品钢锭(包括连铸坯)、钢坯时,供方应保证化学成分(熔炼分析)符合表1规定·但为保证轧制钢材各项性能;={=合本标准要求.各牌号A、B级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根据需方要求进行适当j周整.另订协议。
1.2 成品钢材、商品钢坯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 222中表1的规定。
沸腾钢成品钢材和商品钢坯化学成分偏差不作保证。
5.2 冶炼方法钢由氧气转炉、平炉或电炉冶炼.除非需方有特殊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冶炼方法一般由供方自仃:臭定。
2力学性能钢材的拉伸和冲击试验应符合表2规定,弯曲试验应符合表3规定。
表2表3注:B试样宽度.a为钢材厚度(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