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异常反馈流程.
品质异常反馈流程

5
副总裁决
副总
8小时
结论
注明: 1. 当组长之间协调仍无法解决,需立即寻求技术部门(如品质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IE工程师等)支持解 2. 原则上各级人员优先现场解决,各级人员在接到电话通知后需10分钟内赶到现场协调解决 3. 以上问题点当本岗位不能解决时,须及时交叉及上升反馈,直至问题点关闭 4. 涉及重大品质异常及生产出货异常,须上升至经理级;必要时反馈至副总级。
程师、IE工程师等顺序 层级 沟通单位 生管 时限累计 品质(上报) 互通 生产(上报) IPQC 作业员 N/A 15分钟 反馈内容 机型/部件/不良项/ 不良位置不良率
1
发现异常
2
组长处理
组长
组长
生管
1小时
3
主管确认
品质主管
生产主管
2小时
4
经理解决
经理
经理
4小时
1、是否有对比限度 样、客签样、最近 生产产品; 2、对外观、性能、 实配是否有影响; 3、是否有过后工序 投诉,客诉记录; 4、是否与相关单位 进行沟通(项目、 模具、客户)。
生产现场异常反馈处理流程

生产现场异常反馈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异常发现: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产品质量、设备故障、物料短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报告。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与反馈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与反馈流程异常处理和反馈流程在软件测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测试团队发现并解决软件应用中的错误和问题,并通过及时的反馈提供对开发团队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探讨软件测试中异常处理和反馈流程的具体步骤和重要性。
一、异常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流程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它确保测试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跟踪发现的异常。
以下是常见的软件测试异常处理流程步骤:1. 异常记录: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异常,如软件崩溃、功能错误或性能问题等。
测试团队需要及时记录每一个异常,包括出现异常的具体步骤、复现方法以及异常出现的环境信息。
2. 异常分类:将异常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问题。
常见的分类包括功能异常、界面异常、性能问题等。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异常信息。
3. 异常分析:对于每一个异常,测试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异常,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4. 异常分配:根据异常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将异常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确保异常得到及时处理,并对测试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5. 异常修复:开发人员根据分配的异常进行修复,包括代码修改、功能重构等。
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自测,以确保异常被完全解决。
6. 异常验证:测试团队对异常修复后的软件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异常是否得到有效修复。
验证测试需要尽可能还原异常出现的环境和步骤,以确定修复是否成功。
7. 异常关闭:对于已验证的修复异常,测试团队可以将其关闭,并记录相关的处理和验证过程。
对于未能解决的异常,需要重新进行分析或重新分配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二、反馈流程软件测试的反馈流程是为了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传达给开发团队,以促进软件的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软件测试反馈流程的常见步骤:1. 编写反馈报告:测试团队需要编写详细的反馈报告,包括异常描述、出现的环境信息、步骤和复现方法等。
(完整版)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

(完整版)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概述该文档旨在定义和说明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以确保质量异常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合作伙伴。
流程步骤以下是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的详细步骤:1. 问题发现- 内部人员将质量异常问题记录下来,并尽快报告给质量部门。
- 外部合作伙伴将质量异常问题记录下来,并向公司联系人报告问题。
2. 问题报告- 内部人员填写问题报告表格,提供以下信息:- 问题描述:详细描述质量异常问题的情况和影响。
- 时间和地点:指明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 相关文件或证据:提供任何相关的文件、照片或其他证据。
- 追溯材料:提供任何可能有助于追溯问题起源的材料。
- 外部合作伙伴通过指定的渠道向公司联系人发送问题报告。
3. 问题评估- 质量部门收到问题报告后,将对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 评估包括尽可能收集更多细节和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4. 问题解决- 质量部门确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可能包括问题修复、工艺改进、培训和检查流程调整等。
- 质量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5. 结果反馈- 质量部门向内部人员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问题解决的结果。
- 反馈应包括解决方案的详细说明和预防措施。
6. 建议和改进- 内部人员和外部合作伙伴可以根据问题反馈的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以改善质量管理。
结论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的实施可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 注意:该文档旨在提供一般性的质量异常问题反馈流程,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公司的要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质量异常处理规章制度

质量异常处理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量异常情况,这时候需要有一套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以保证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减少对企业形象和利益的损害。
本文将讨论质量异常处理的规章制度。
一、定义与范围质量异常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出现的与规定要求不符的情况。
质量异常处理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问题,以及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质量异常处理。
二、质量异常处理的责任与权限1. 管理层应当明确质量异常处理的责任,并指定质量异常处理小组的成员和负责人;2. 质量异常处理小组负责对质量异常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向管理层和有关方面汇报;3. 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质量异常处理由质量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
三、质量异常处理的流程1. 接收异常反馈:当发现质量异常时,相关人员应当立即向质量异常处理小组报告,并提交相应的异常报告;2. 质量异常调查:质量异常处理小组对异常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收集相关数据、现场检查和采集样本等;3. 异常分析: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确定造成异常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4. 处理与整改:根据异常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由相关部门落实执行;5. 绩效评估:对质量异常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6. 记录与沟通:对质量异常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并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四、质量异常处理的措施与方法1. 紧急措施:对于严重的质量异常情况,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继续扩大损失;2. 问题解决:通过质量异常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3. 预防措施:根据质量异常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4. 持续改进:对质量异常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五、质量异常处理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建立质量异常处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等;2. 绩效评估:对质量异常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处理时效、整改措施执行情况以及问题重复发生率等指标;3. 不良事件报告:对重大质量异常事件进行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通报。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1.问题的发现和记录:产品质量异常可能来自于内部测试,外部客户投诉或者其他渠道。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记录下来,包括异常的描述、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
2.问题的报告和分析:将异常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并组织一次针对性的会议或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异常产生的原因,以便后续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3.紧急处理措施:在分析的同时,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问题不会进一步扩大或影响其他产品。
例如,可以暂停生产线,召回已经发出的产品,或者封存相关设备或原材料等。
4.原因分析和排查: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排查,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可能需要与生产、质量控制、供应链等各个相关部门或供应商合作,梳理整个产品制造和交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制定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原因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可能包括调整生产工艺、更新设备、加强质量管控、加强培训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成本、时间等因素。
6.实施解决方案:制定的解决方案需要得到上级或相关部门的批准,并进行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也需要及时沟通和协调各个相关方的合作,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7.验证和监控:一旦解决方案实施完毕,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和监控。
通过对产品进行再次检测、测试,以及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确保问题已经解决,并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8.问题的总结和反馈:在处理完异常情况后,应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总结过程中,要回顾整个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反馈过程中,可以适当向内部或外部相关方通报处理结果,以展示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视和解决能力。
9.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员工培训、强化供应商质量管理等。
预防措施的目标是降低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风险,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产品质量问题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下面将介绍产品质量异常处理的五个步骤。
一、问题报告与登记任何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应该立即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问题报告应包括问题描述、发生时间、涉及产品信息以及问题的影响程度等。
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将问题登记于质量异常处理数据库,并为每个问题指派唯一的编号,以便追踪和管理。
二、问题调查与分析在问题报告和登记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开始对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调查的目的是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和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此过程可能包括实地调查、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
通过调查与分析,企业能够识别和理解产品质量异常的来源,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基础。
三、制定解决方案与实施在问题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可能包括召回、更换、修复、改进产品设计等不同的措施。
解决方案的实施需要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执行。
四、效果验证与评估解决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效果验证与评估。
通过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企业能够了解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并确定后续改进的方向。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客户反馈、产品测试、质量指标监测等。
如果解决方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需要回顾问题处理过程并及时调整方案。
五、问题总结与记录在整个处理流程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对问题进行总结与记录。
问题的总结应包括问题发生原因、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教训等。
记录对产品质量异常的处理过程,有助于企业建立经验数据库,为未来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在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中,及时的响应、准确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的解决方案是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
通过建立并遵循这一流程,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质量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情况的定义质量异常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产品检测不合格- 客户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2. 异常情况的报告和记录一旦发现质量异常情况,员工应该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并在相关记录中详细描述异常的性质、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质量管理部门将负责记录这些异常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 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下面是质量异常处理的基本流程:3.1 分析异常原因质量管理部门将组织专业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他们将调查并确定异常的原因,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合规的环节。
3.2 制定处理方案基于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质量管理部门将制定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可能包括修复缺陷、改进生产过程、修改检测方法等。
3.3 实施处理方案质量管理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落实处理方案。
他们将确保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及时执行。
3.4 检验处理效果在处理方案实施后,质量管理部门将进行检验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
他们将通过检测和评估来验证处理方案的有效性。
3.5 监控和改进质量管理部门将持续监控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以确保异常情况不再发生。
他们将根据经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的质量异常情况的再次发生。
4. 异常情况的记录和追踪质量管理部门将负责记录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并建立相应的追踪机制。
这些记录将用于分析质量问题的趋势和频率,并为未来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5. 相关方的沟通与反馈在处理质量异常情况的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将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客户进行沟通。
他们将提供处理进展的反馈,并解答相关方的疑问和意见。
6. 异常情况的持续改进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将经常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质量管理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以提高处理质量异常情况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我们的质量异常处理流程,通过这些流程和措施,我们致力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和预防质量异常情况,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
结果确认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图
提出阶段 开始
客户 001 物料问题 001 工艺问题 001 作业文件, 作业标准有 问题 001
制程品质异常 联络单
解决阶段
标准化阶段 结束
CAR单
发现部门
人员作业的 问题 001 设计问题 001 其它问题
30分 钟
003 Y 效果确认 N
LOOP 002
004 执行临时对 策
核心价值观
客户第一、阳光沟通、团队协作 拥抱变化、学习成长
行为准则 团队行为准则 勇气、反馈、认真、责任
勇气、反馈、认真、责任 尊重、简单、重用、检查、并行
尊重、简单、重用、检查、并行
2
பைடு நூலகம்
用数据说话 在分析过程中,多采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以避免文字性描述带来分歧。
3
提供完整分析过程 为保证责任判定的严肃性,必须由判定部 门提供分析报告且有领导审核。
4
对事不对人 这是基本的做事心态,否则演变成无谓的 “人事斗争”。
5
基于达成共识 这是责任判定的最终要求,经过双方不断 沟通、共同分析来达到意见的统一,也是进 入下一步改善阶段的前提,所以至关重要。
007 试验或验证
009 纳入文件
责任部门/厂商
时间
2.异常提报条件:
IQC Process 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 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IPQC Process 发生严重缺陷. 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 同一缺陷连续三次发生 ; 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卫生要求 ; 不良率超品质目标 ;
3. 戴明循环的优点: • 适用于日常管理,且同时适用于个体管理与团队管 理; • 戴明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适用于项目管理; • 有助于持续改进提高; • 有助于供应商管理; • 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 • 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管理; • 有助于流程测试管理。
五. 问题讨论
Q1:产品验证如何操作? Q2:碰到有争议的问题如何处理?
****電子有限公司
品質異常處理單
編號:2014-1028-01
異常項目 發現時間 發生單位/客戶/廠商 發生機台(規格) 3#
毛邊不良 2011-3-1 A班 321616-A
受文單位 發文單位 發文時間 填單人員
製 品 **
造 管
2011-3-2
異常情形描述: 2011/3/1時品管**在檢驗3#生產321616-A時發現有毛邊不良,批號為:1030105323,檢驗確認毛 邊過大NG,經對上下批追蹤確認,發現上兩個時間段都有此不良,批號分別 為:1030100323,1022808323.連續三批都有毛邊不良,而我們量測員未發現,也未做標識隔離,不良可 能會流出,造成客戶投訴,故請A班顀分析,並於3日內回覆有效的改裝對策.
008 效果确认
N
LOOP 006
010 归档
LOOP 006
质量部
002 初步分析判 定责任给出 临时对策 002 初步分析判 定责任给出 临时对策 002 初步分析判 定责任给出 临时对策
003 效果确认 N
LOOP 002
两个 工作 日
008 效果确认
N
生产部
工程部
005 根本原因 分析
006 给出长久措 施
主要办法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排列图,相关图 回答“5W1H” 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 达到什么目标(What)?
P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在何处执行(Where)?
由谁负责完成(Who)?
什么时间完成(When)? 如何完成(How)? D C 5、执行、实施计划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7、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 A 8、把未解决或新出现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制定或修改工作规程、检查规程 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
客户第一 | 阳光沟通 | 团队协作 | 拥抱变化 | 学习成长
目录
1 2 3
基本概念
异常处理程序介绍
责任判定原则 PDCA工具
4 5
问题讨论
一. 基本概念
1.定义: 在制造过程中因一个或一组变异因子造 成产品质量由原先的受控状态突变成失控 状态。 异常:非正常
2.分類: 人員 物料 設備/工具 工藝/方法 環境 測量 設計
結案記錄
FQC OQC Proces 产品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严重功能不良时; 客户投诉或抱怨; TEST Proces 严重功能不良;
Full Process 异常纠正措施实施后经确认无效时 ; 生产员工未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或员工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经现
處理回覆: 1>.不良已標識,經品管判定報廢,不良品放置報廢區粉碎. 2>.經檢驗其它卷無此不良. 原因分析: 1>.機器:打孔針磨損,毛邊過大. 2>.人員:量測人員為新進人員,對不良文集不夠,故未發現此不良. 矯正措施: 1>.3/1上午9:00停機維修打孔座,將打孔針進行研磨0.021mm. 2>.量測員進行現場教導,認識此不良. 預防措施: 1>.用模治具履歷表記錄每次毛邊不良,統計打孔針磨損週期,定期進行更換或磨針. 2>.3/15對所有人員進行培訓<不良的認知>,提高作業技能,杜絕不良流出.(消除潛在不良) 成效追蹤
人员
设计
物料
测量 设备/工具 工艺/方法 环境
3.產品常见不良
NO
1 2 3 4 5 6 7 8
項
目
現
象
CCD警報 真空警報 跳 偏 毛 異 顆 卡 孔 孔 邊 物 粒 料
CCD顯示器畫面停止,並發出警報聲. 真空不足,真空壓顯示數值過低,並發出警報 偵測孔和鏈孔打孔異常,打孔跳掉. 偵測孔未在載帶口袋的中心. 偵測孔和鏈孔周邊有毛屑 載帶上沾有鏽油, 載帶內有黑色顆粒,卡檔板或CCD警報 用客戶提供晶片做入料測試不掉料
四. PDCA工具
•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 划; •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 效果,找出问题; •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 下一个PDCA循环。
2. PDCA循环特点:
•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 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 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 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 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 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 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 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
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 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 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戴明循环 的四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 所用的方法如下表所述。
阶段
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因果图
二.异常处理程序介绍
1.异常处理流程:
问题发生
不良异常发生:预兆
1.现场、现象、现物 2.不良点确定、严重程度
确认
不良追溯
1.同批、上下批追溯 2. 不良判定(报废、重工、特采、挑选)、标识隔离
1.原因分析 2. 改善确认:调整、修机、更换零件 1.改善结果:OK /NG 2. 表单记录(品质异常记录表)
看图说事:
B:怎么是 我的问题? A:这是你 的问题!
结果1:两人干起来。
看枪!
结果2:互相踢皮球。
我踢!
Yea!
结果3:大家共赢。
1. 起源: PDCA又称“戴明环”,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 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美国著名的 统计学家沃特· 阿曼德· 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 (Plan-Do-See)”的概念, 戴明后将休哈特的 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lan-Do-Check-Action)。
场纠正无效时 ; 经品管部评估制程中存在品质隐患并可能导致返工或停线的风险 。
2.异常产品判定状态:
报废 重工 挑选 特采
重工
报废
异常 品
特采
挑选
3.异常品标签:
三. 责任判定原则
1
用事实说话 在描述中尽量不要出现:“我认为…….”、 “我觉得……”等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词语,多 采用客观的方法来进行描述,如“拍图片” 、“保留样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