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测量
12第十二章 铁路线路测量

第十二章铁路线路测量§12-1 铁路线路测量概述线路测量是指铁路线路在勘测、设计和施工等阶段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它主要包括:为选择和设计铁路线路中心线的位置所进行的各种测绘工作;为把所设计的铁路线路中心线标定在地面上的测设工作;为进行路基、轨道、站场的设计和施工的测绘和测设工作。
修建一条铁路,国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保证新建铁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能充分发挥其效益,故修建一条新线一般要经过下列程序:一、方案研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找出线路可行的方案和初步选定一些重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牵引种类、运输能力等,并提出初步方案。
二、初测和初步设计初测是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资料。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提供的带状地形图上选定线路中心线的位置,亦称纸上定线。
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一个推荐方案;同时要确定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最小半径等。
三、定测和施工设计定测是为施工技术设计而做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把已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中所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去,并进行线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对个别工程还要测绘大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
施工技术设计是根据定测所取得的资料,对线路全线和所有个体工程做出详细设计,并提供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线路纵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并对桥函、隧道、车站、档土墙等作出单独设计。
“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我们应遵循的准则,因为每一个环节上的差错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2-2 铁路新线初测初测工作包括: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地形测量。
初测在一条线路的全部勘测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线路的基本方向。
一、插大旗根据方案研究中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选线路位置,在野外用“红白旗”标出其走向和大概位置,并在拟定的线路转向点和长直线的转点处插上标旗,为导线测量及各专业调查指出进行的方向。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线路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线路测量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铁路、公路、架空索道、各种自流和压力管线及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分别按本规范第 3.1.4 条和 4.1.3 条中的规定选用。
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
线路的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点位,宜选在土质坚实、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地方。
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选在施工干扰区的外围。
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根据需要埋设标石。
线路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 6.1.6 选用。
注:1 1:200 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可按对 1:500 比例尺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测绘。
当架空送电线路通过市区的协议区或规划区时,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施测 1:1000~1:2000 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
当架空送电线路需:要施测横断面图时,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宜选用 1:200 或 1:500。
当线路与已有的道路、管道、送电线路等交叉时,应根据需要测量交叉角、交叉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及净空高或负高。
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内的地物,可根据需要实测位置、高程及必要的高度。
所有线路的起点、终点、转角点和铁路、公路的曲线起点、终点,均应埋设固定桩。
线路施工前,应对其定测线路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方可放样。
铁路、公路测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可采用 GPS 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按本规范第3.2 节、3.3 节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导线总长可放宽一倍;高程控制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按本规范第 4.2 节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
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导线的起点、终点及每间隔不大于 30km 的点上,应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检核;当联测有困难时,可分段增设 GPS 控制点。
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

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如下:1. 纸上定线: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线路的走向和坡度。
根据转向点的概略位置,在相邻直线之间用曲线连接,根据设计的半径R和在图上量得的转向角α求出曲线要素值,计算里程,标明桩号。
2. 中线测量:把设计图上的中线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分放线和中桩测设两步进行。
放线是把纸上定线的各交点间的直线测设到地面上的工作。
这时可用地面上的初测导线为依据,把每条直线段独立的测设出来,再将相邻两直线延长相交,定出线路中线的转向点。
也可根据纸上定线的各交点的坐标,预先在室内计算出各直线段的长度和转向角,在实地按计算数据定出中线。
中桩测设是在线路中线上测设百米桩、加桩、控制桩和曲线主点桩的工作。
内容包括:丈量线路的直线长度,详细测设曲线,按规定要求设置中线桩。
量距一般用钢尺往返丈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0。
3. 交叉跨越实测:在试运行之前,需对跨越输配电线路、重要通信线路及铁路和公路、架空管索道等主要交叉跨越处的实际垂直高度进行实测,并按当时实测的数据,换算出在最高气温时,导线的最大弧垂对被跨物的最小垂直距离;还需校核该垂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的电压等级电气距离之要求,以保证供电安全。
4. 视距平断面测量:线路定线及控制测量工作完成之后,还要沿线路通道进行平断面测量。
平面测量是把线路通道内的一切建筑设施、经济作物、自然地物以及与线路平行接近的弱电线路,按实际情况采用仪器或目测,测出其范围和相对的平面位置。
断面测量包括选择断面点和对断面点施测两个部分:对于地形无明显变化或明显不能确定杆位的地面点,以及那些对导线弧垂无关影响的地面点,可完全不考虑施测。
以上步骤完成后,线路实测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具体实施时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人士。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线路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线路测量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铁路、公路、架空索道、各种自流和压力管线及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分别按本规范第 3.1.4 条和 4.1.3 条中的规定选用。
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
线路的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点位,宜选在土质坚实、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地方。
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选在施工干扰区的外围。
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根据需要埋设标石。
线路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 6.1.6 选用。
注:1 1:200 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可按对 1:500 比例尺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测绘。
当架空送电线路通过市区的协议区或规划区时,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施测 1:1000~1:2000 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
当架空送电线路需:要施测横断面图时,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宜选用 1:200 或 1:500。
当线路与已有的道路、管道、送电线路等交叉时,应根据需要测量交叉角、交叉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及净空高或负高。
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内的地物,可根据需要实测位置、高程及必要的高度。
所有线路的起点、终点、转角点和铁路、公路的曲线起点、终点,均应埋设固定桩。
线路施工前,应对其定测线路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方可放样。
铁路、公路测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可采用 GPS 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按本规范第3.2 节、3.3 节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导线总长可放宽一倍;高程控制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按本规范第 4.2 节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
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导线的起点、终点及每间隔不大于 30km 的点上,应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检核;当联测有困难时,可分段增设 GPS 控制点。
第10章线路工程测量

y 2436
设计圆曲线 R=2000m
JD k 3 573.36 T zy L yz
1 2
62.293
k 3 511.067 120.777 k 3 631.844
第 10 章 线路工程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线路测量是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水利水电、输电线路等线路工程 勘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勘测、设计、定位、放样等施工前的专业性测量工 作。掌握与线路工程相关的勘察测量技术是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目的之一。 学习要求 1.掌握线路图上选线及里程桩的设置。 2.掌握圆曲线的测设方法。 3.掌握线路纵断面图的测绘。 4.掌握线路填挖土方量的计算。
式中,x0,y0 为缓圆点(HY)或圆缓点(YH)的坐标。 图 12-27 3、缓和曲线的插入方法
图 12-28
缓和曲线是在不改变曲线段方向和保持圆曲线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插入到直线段和 圆曲线之间,如图 12-28。缓和曲线的一半长度处在原圆曲线范围内,另一半处在原直
线段范围内,这样就使圆曲线沿垂直切线方向,向里移动距离 p,圆心 O 移至 O,显然 p sec OO 2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使原来的圆曲线长度变短了。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曲线主点有 5 个,他们是:直缓点 ZH、缓圆点 HY、曲中点 QZ、 圆缓点 YH 及缓直点 HZ。 4、缓和曲线常数的计算
JD
T R tg
2
L R
180
E R(sec
2
1)
铁路线路测量

交点水平角(转向角)应使用DJ2或DJ6经纬仪,采用正倒镜测设。在限 差范围内时,分中取平均位置。距离采用往返观测,交点至转点或转点之间 的距离,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不宜长于1 000 m,使用钢卷尺时不宜长于400 m;地形平坦、视线清晰时,亦不应长于500 m;而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得短 于50 m,当短于50 m时应设置远视点。 钉设转点时,正、倒镜的点位横向误差每100 m距离不应大于5 mm;当 点间距离大于400 m时,最大点位横向误差不应大于20 mm,在限差以内分 中定点。在测设距离的同时,可以钉出直线上的中线桩(公里桩、百米桩、 加桩)和曲线主点桩。
为保证延长直线的测设精度,前、后视线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且后视 距离不能太短;对点和设点尽量采用垂球,且距离较远时,亦可用测钎或 标杆,但要尽量照准其底部。
C1 C A
B
C2
3)交点 相邻两直线段在实地测设出来之后,将它们延长即可测设出直线的 交点JD。交点是确定中线的直线段方向和测设曲线的重要控制点。 如图,将经纬仪安置在直线的转点ZD上,延长直线I,估计在与直线 相交处的前后打下a、b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拉上细线,此两桩称 骑马桩。然后用经纬仪将直线 延长,在视线与骑马桩上的细线相交处 订上方木桩,然后悬吊垂球沿细线移动,当垂球线与直线 的视线方向 重合时,即可定出交点位置,钉一小钉示之;亦可先将直线I的方向沿细 线用铅笔投画在桩顶上,利用垂球移动定出与直线 的交点。
另外,沟底中桩 水准测量因为是支 水准路线,故应另 行记录。 当跨越的深谷 较宽时,亦可采用 跨河水准测量方法。
3、线路纵断面图
按照线路中线里程和中桩高程,绘制出沿线路中线地面起伏变化的图, 称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中,其横向表示里程,比例尺为1︰10 000;纵向表示高 程,比例尺为1︰1 000,它比横向比例尺大10倍,以突出地面的起伏变化。
工程测量七 线路工程测量

二、转点ZD的测设
1、定义: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 线或延长线上测设一些供放线、交点、测角、量 距时照准之用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转点(ZD)
(1)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方法:
➢ 在JD5、JD6的大致中间
位置ZD’架仪。瞄准
JD5,定出JD’6。
′
➢ 测量出a、b距离。
➢ 计算e值,实地量取e, 得ZD点。有:
交点
缓和曲线
交点
一、交点的测设
线路的转折点称为交点,它是布设线路、详细 测设直线和曲线的控制点。对于低等级的线路, 常采用一次定测的方法直接在现场测设出交点的 位置。对于等级高的线路或地形复杂的地段,一 般先在初测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 实地标定交点位置。
由于定位条件和现场情况的不同,交点测设 的方法也需灵活多样,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 况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c=(a+b)/2
四、中桩的测设
为了测定线路的长度,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和测绘 纵横断面图,从线路起点开始,需沿线路方向在 地面上设置整桩和加桩,这项工作称为中桩测设。 从起点开始,按规定每隔某一整数设一桩,此为 整桩。根据不同的线路;整柱之间的距离也不同, 一般为20m、30m、50m等(曲线上根据不同半径 及,每隔20m、10m或5m)。在相邻整桩之间线路 穿越的重要地物处(如铁路、公路、管道等)及地 面坡度变化处要增设加桩。因此,加桩又分为地 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等。
li
li3 24R 2
ZY
i
i1
YZ
Image 特点:
测点误差不积累。
宜以QZ 为界,将曲线 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2)短弦偏角法
与长弦偏角法相比:
测绘技术中的电力线路测量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电力线路测量方法详解电力线路测量是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精确测量电力线路的位置、高度和偏移等参数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线路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一、测量仪器电力线路测量涉及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全站仪、GPS、激光测距仪等。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目标物体的空间坐标及其方位角;GPS则可以利用卫星信号实现定位测量;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束进行距离测量的设备。
这些仪器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相互配合,可以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结果。
二、测量方法在电力线路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法、电子导线测量法和GPS测量法。
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最常用的电力线路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三角形的几何关系,通过测量线路两端和一个已知点的角度和距离,计算出线路的位置和高度。
在实际操作中,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可以结合使用,提高数据的精度和测量效率。
2. 电子导线测量法电子导线测量法是利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测量点上安装导线,测量导线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然后根据测量的电位差计算出线路的位置和高度。
电子导线测量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测量。
3.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测量点上安装GPS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测量点的经纬度坐标。
由于GPS测量具有全球覆盖和高精度的特点,因此在电力线路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测量流程电力线路测量的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测量点位置,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数据处理阶段包括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计算线路的位置、高度和偏移等重要参数。
结果输出则是将测量结果以图表或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四、测量精度电力线路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要求在数十厘米的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测量。
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二、线路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线路测量是为各等级的公路和各种管道设计及施工服务的。
它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为线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形图和断面图,主要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二是按设计位置要求将线路敷设于实地,其主要是施工放样的测量工作。
整个线路测量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工地地形图(例如桥位平面图)。
测图比例尺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参考相应的设计及施工规范选定。
5.根据设计图纸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地面上,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比例尺则依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选定。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8.工程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现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三、线路测量的基本特点
1.全线性
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线路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以公路工程为例,测量工作开始于工程之初,深入于施工的各个点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测量技术工作,当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工程的竣工测量及运营阶段的稳定监测。
2.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
体现了线路设计和测量之间的阶段性关系。
反映了实地勘察、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与初测、定测、放样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阶段性有测量工作反复进行的含义。
3.渐近性
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线路工程的完美设计是逐步实现的。
完美设计需要勘测与设计的完美结合,设计技术人员懂测量,测量技术人员懂设计,完美结合在线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
四、线路测量的基本过程
1.规划选线阶段
规划选线阶段是线路工程的开始阶段,一般内容包括图上选线、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
(1)图上选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建设基本思路,选用合适比例尺的地形图(1:5000~1:50000),在图上比较、选取线路方案。
现实性好的地形图是规划选线的重要图件,为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地形信息,可以依此测算线路长度、桥梁和涵洞数量、隧道长度等项目,估算选线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等。
(2)实地勘察
根据图上选线的多种方案,进行野外实地视察、踏勘、调查,进一步掌握线路沿途的实际情况,收集沿线的实际资料。
特别注意以下信息:有关的控制点;沿途的工程地质情况;规划线路所经过的新建筑物及交叉位置;有关土、石建筑材料的来源。
地形图的现势性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实地勘察获得的实际资料是图上选线的重要补充资料。
(3)方案论证
根据图上选线和实地勘察的全部资料,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方案论证,经比较后确定规划线路方案。
2.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
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通常分为初测和定测阶段。
(1)初测阶段
在确定的规划线路上进行勘测、设计工作。
主要技术工作有:控制测量和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为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完整的控制基准及详细的地形信息。
进行图上定线设计,在带状地形图上确定线路中线直线段及其交点位置,标明直线段连接曲线的有关参数。
(2)定测阶段
定测阶段主要的技术工作内容是,将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直线段及曲线)测设于实地;进行线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线路竖曲线设计等。
3.线路工程的施工放样阶段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在实地放样线路工程的边桩、边坡及其它的有关点位,指导施工,保证线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的监测
线路工程竣工后,对已竣工的工程,要进行竣工验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为工程运营作准备。
在运营阶段,还要监测工程的运营状况,评价工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