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为规范医院检验科报告单管理流程,提高报告单的准确度和规范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内的所有报告单管理工作,涉及报告单的生成、审核、打印、发放、存档等方面,旨在保证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检查项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全面性,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管理规定(一)报告单生成1.严格按照临床指引开展各项检查,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于报告单内。
2.对于需要标本检查的项目,应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并标记清楚相关信息;对于化验类项目,保证样品在合适的温度下处理。
3.各项检查项目均应通过验收制度,不合格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向下一站传递该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和漏诊。
(二)报告单审核1.每张报告单均需经过专业技师进行初次审核,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2.报告单的审核工作应严格按照审核标准,确保审核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的要求。
3.在审核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均须及时向检测人员或者医生提出疑问并加以确认,并记录在审核记录中。
(三)报告单打印与发放1.报告单打印前,应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确认各项内容与检测结果符合,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程度,避免打印出错的影响。
2.报告单的发放应经医生上报,由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发放,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给外界。
3.对于需要交外院、专科、患者或其它被授权的人员的报告单,在医生审核、护士签字、填写申请单、病历、患者签字及院长签署等环节均有专门规定,应认真执行。
(四)报告单存档1.报告单应按科室、日期、病种、患者信息等分类,存档时间应符合医院规定。
2.各部门应定期对长期保存的报告单进行清理,确保相关的成果得到有效的保护,做到管理真正规范。
三、附则1.已审核的报告单不得在医生不知晓的情况下作修改或涂改。
2.报告单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格式印刷或手写书写,不得随意更改报告单格式。
3.对于任何操作漏报、miss掉等情况均需及时上报,并由相关领导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检验科检验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检验科检验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医学检验科应当制定临床检验报告结审核、签发制度,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检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三、制度内容(一)每日报告应认真审核、登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科主任。
(二)实行检验者、审核者双签名制,并签全名。
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签发报告单。
审核者应手签签全名或电子签名,要求字迹清晰,不能代签。
(三)实习生、进修生不能单独发报告,必须由指导老师审核签发。
(四)报告单中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统一的英文缩写,中英文对照的检测项目名称、报告单位,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严禁随意编造,以求标准化。
(五)检验报告单要求格式规范、统一,字迹清晰,不涂改,不漏项、不污染、不破损。
(六)审核报告单后,打印报告单送病区及门诊化验单领取处,门诊病人凭取报告凭证或有效证件在窗口处领取。
(七)检验报告单的发放时间1.平诊:门诊平诊检测三大常规30 分钟后取结果,生化,免疫下午2点半后取结果。
2.住院病人临检常规项目和普通临检项目的报告在收到标本的当日下午3 点钟发出报告。
3.门诊生化平诊病人早上抽血截至时间是10:00,凡在此时间前抽血的门诊病人,其生化结果在当日14:30 取结果。
原则上10:00之后生化平诊病人不抽血,沟通第二天早上来院抽血。
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口头通知报告时间。
4.住院病人生化凡在10:30 前收到的的标本其结果在当日下午3:00 钟发出,过时的标本要等第二天下午3:00 钟才能发出报告。
需要提前的病人病区可打电话通知检验科按急诊处理。
5.免疫项目在24 小时内报告结果,特殊病人或特殊检测例外。
6.细菌培养执行分级报告制度,临时报告应有记录,最终报告按不同病原菌有不同时限发报告,微生物常规项目≤4 天发报告。
检验科报告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

检验科报告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1. 引言哎,咱们今天聊聊检验科的报告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
说到这,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儿无聊,觉得这跟生活没啥关系。
其实不然,报告质量可是关系到咱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啊!想想,如果医生拿到的报告都是马虎了事,结果可想而知,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我们得从头到尾把这事说清楚,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2. 报告质量的重要性2.1 什么是报告质量?先来聊聊啥叫报告质量吧。
简单说,就是咱们的检验报告得准确、清晰、全面。
就像做菜,调料放对了,才能做出好菜。
如果配方错了,再好材料也白搭。
报告里的一丁点儿错误,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这可是关系到命的事,咱可得重视起来。
2.2 报告质量的标准那么,报告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呢?这就得靠我们的质量管理制度来保障了。
首先,报告的准确性得过关,所有的数据都得真实可信;其次,报告的表达得通俗易懂,不然医生看了也得头大,患者更是一头雾水;最后,报告的及时性也不能忽视,谁也不想等个报告等到天荒地老。
总之,质量好的报告,能让医生做出更好的判断,患者也能安心不少。
3. 审核制度的必要性3.1 审核是什么?好了,咱们说完了质量,接着聊聊审核。
这就像是检查作业,确保每道题都答对了。
审核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报告的再一次把关,确保没出现纰漏。
你想想,要是有人在关键地方出错,那可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
审核不仅是一个步骤,更是保护患者的重要环节。
3.2 审核的流程说到流程,这可真是个系统工程。
一般来说,审核流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得有专人负责,不能让随便的人来审核;然后,审核时要认真逐条对照,像侦探一样,找出潜在的问题;最后,审核结束后,还得有反馈机制,让报告的编写者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这就好比老师给学生批作业,不仅指出错误,还要给个正确的思路,才能让学生进步嘛。
4. 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4.1 质量控制那么,咱们得具体说说质量管理的措施了。
首先,定期培训检验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检验结果审核及报告制度

生化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的精密度变化。
二、负责生化操作人:张利婷
三、设定靶值:本科室一直使用迈瑞厂家提供的质控血清每换一批质控试剂。都将新一批量质控血清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个测得的质控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定值)。
二、对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结果、送检日期、报告日期。
三、对收到的血标本,要用3500RPM离心15分钟,析出上清液备用。如果刚采集标本,应将血液放置25-30分钟待血液充分溶解后,才可上机,不然血小板检测不准确。生化管自然放置30分钟,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在离心。血凝检测采得血浆后立即离心15分钟2500转。
检验结果审核及报告制度
一、检验标本检测完毕后,要认真核查结果报告单,要求核查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及结果、计量单位、规范。
二、检验报告单如有下列情况如黄疸、溶血、乳糜血等要在化验单上标明。如有疑问者重新复查。
三、注意保护客人的隐私权。
四、本检验报告单只对本标本负责。
五、按时发放检验报告单不能按规定发放的应向检方说明。
张利婷:
检验师合格证(于2011年获得)现存文档,现负责检验科生化、检测工作、和血常规、尿常规检测。
郭雪琴:
通过2014年职称考试获得检验士合格证。负责检验室的临检工作。
三、检验科注册标准的检验项目:为了满足本院的检测现开展
1临检:血常规、尿常规、阴道涂片常规基本检测
2生化:开展转氨酶、血糖、血凝等四项检测
主管检验师原迎泽区医院检验科工作于2014退休于201412月份应聘于丽都医院检验科现任检验科主任责全面工作同时兼顾血常规尿常规阴道涂片的常规和生化检验及院感监测的书和市里的艾滋病梅毒临床输血培训合格证文件检验师合格证于2011年获得现存文档现负责检验科生通过2014年职称考试获得检验士合格证
检验科报告签发、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
一、检验报告单发出前,除主要操作人员签字外,还应有另一有资格的检验人员核查并签字,最好由本工作室负责人或高年资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核查签名;但在危急情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如夜班)除外,值班人员必须有资格认定。
二、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单必须有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检验人员发。
三、实习学员不得单独签发检验结果报告单。
四、核查的基本内容有: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的填写是否清楚、正确;检验报告单上所有内容是否全部填写完整;有无非常异常的、难以解释的结果;有无书写错误;是否有需要复查的结果等.
五、特殊项目的检验结果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结果:如抗HIV初筛阳性的检验结果;初次诊断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检验结果;发现罕见病原体的检验结果;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需有科主任复核无误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异常结果、危重患者、疑难患者等的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制度:此处所谓异常结果并非单纯指高于参考区间上限或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那些检验结果,而且还包括以下情况的检验结果.
1、检验结果异常偏高或偏低。
2、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检验结果.
3、与以往结果相差过大的检验结果。
4、与相关试验结果不符的检验结果。
5、有争议的结果。
遇到上述情况之一,应复查送检标本情况,并考虑是否用原送检标本复查,还是需要另行采集标本复查,或与临床医师联系;必要时查阅病历、查询患者情况。
当然还应检查当天检测系统的可靠性。
当检测结果有争议而不能决定时,如某些特殊细菌的鉴定、寄生虫及细胞的识别,也包括某些难以解释的结果,除上述处理方法外,尚可采用外送会诊方法处理。
47。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检验科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个严格的报告审核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运行方式。
一、重要性检验科报告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相关决策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例如,在医学领域,一个患者的诊断结果被直接依据于检验科报告的结果。
如果报告存在错误或误判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状况。
同样,在食品安全领域,检验科报告的准确与否决定着产品的合格与否,关系到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建立一个严格的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是必要的,以确保相关行业和群众的权益受到有效的保护。
二、报告审核制度的操作流程1. 环境准备与前期工作在建立报告审核制度之前,需要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首先,确定审核人员的资质要求和数量。
其次,为审核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标准和规范。
此外,建立一个严格的报告归档和管理系统,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报告审核流程(1)报告初审:由专业的审核人员对报告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报告的完整性、格式是否规范、相关信息是否准确等。
(2)技术审核:由具有高级技术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对报告中的技术细节和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3)质量审核:由质量管理人员对报告进行全面的质量审核,确保报告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标准。
(4)复核与审定:对已经审核通过的报告进行复核和审定,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复核和审定环节由高级专家或管理层人员完成。
(5)报告发布:经过以上环节的审核通过后,报告将进行最终的审定并发布。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1. 人员培训和素质提高: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提高。
2. 技术保障与标准规范:建立科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567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567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567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是指对检验科编制的各类报告进行审核、评审和监督的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报告审核制度,可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提高检验科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下面是关于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的详细介绍,包括制度的目的、对象、程序及要求等。
一、制度目的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检验科报告的编制与审核流程,确保报告的准确无误、合理可靠,并促使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
通过有效的审核制度,可以降低报告错误率,提高报告处理速度,提升检验科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二、制度对象三、制度程序1.报告编制(1)确保操作规范:检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检验项目的操作,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记录完整:检验人员必须将所有检验数据准确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填写相关信息。
(3)填写报告: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和数据,编制检验报告。
报告内容必须与实际检验结果相符,同时包含必要的解读或注释。
2.报告首次审核(1)审核人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的医师担任报告首次审核人员。
审核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熟悉相关指南和规范。
(2)审核内容:审核人员对报告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以及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审核人员可以对报告进行适当的修改和修订。
3.报告复核(1)复核人员:由检验科内其他医师或主管技师负责报告复核,确保报告审核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4.审核记录与追踪(1)审核记录:审核人员和复核人员应对每份报告进行记录,包括审核时间、审核人员、修改内容等。
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确保可回溯。
(2)追踪管理:检验科应建立报告的追踪和管理机制,追踪报告审核情况和结果,并对不合格报告进行整改或重新编制。
四、制度要求1.执行标准:检验科报告审核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执行,确保报告的合法合规性。
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

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一、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概述1.1 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的方法和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和相关工作人员。
1.3 职责检验科主任负责监督和执行本制度,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进行日常操作,审核人员负责对报告单进行审核。
二、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流程2.1 临床标本采集与送检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确保标本质量和及时性。
2.2 标本接收与处理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对送检标本进行验收和登记,对不合格标本应拒绝接收并说明原因。
收到合格标本后,应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前处理和检测。
2.3 检验操作与结果记录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各项检验操作,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检测结果。
记录内容包括标本信息、检测项目、结果、异常值处理等。
2.4 报告单审核与签发审核人员应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记录和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无误后,应签署审核意见并签发报告单。
如有异常或不合格标本,审核人员应说明原因并通知实验室技术人员处理。
三、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标准3.1 审核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验室内部规定进行制定。
3.2 审核内容审核内容包括标本质量、检测结果、记录完整性、异常值处理等。
具体审核标准见附件。
3.3 审核记录与保存审核人员应对审核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审核时间、审核内容、审核结果等。
记录应保存完好,以备查验。
四、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审核培训与考核4.1 培训对象与内容培训对象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审核人员。
培训内容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审核标准等。
4.2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对本制度及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核主要考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具体考核标准见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1.目的对查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查、签发及改正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保证向患者供给正确、靠谱、有效的查验报告。
2.范围合用于查验科出具的各科查验报告。
3.查验报告内容查验报告起码应包含以下信息。
3.1 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2 被检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3 送检样品号( 独一辨别名) ,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切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绘。
3.4 查验项目名称 ( 英文缩写名、中文名 ) ,查验结果、结果单位、参照值。
3.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查人。
.3.6 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申明。
4.查验报告的格式,4.1 查验科主任设计各种查验报告格式。
4.2 依据各专业技术特色编制查验报告。
各种查验报告需知足第 3 条要求。
5.查验报告的审查、签发和存档5.1 检测人员一定依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 检测人员一定仔细核对查验样品与查验报告一一对应的独一性。
5-3检测人员一定仔细核查异样结果,判断其技术偏差的可接受性。
有疑问时进行复检。
复检包含:核查样品性状能否切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能否对应,重作检测。
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查人办理。
5.4 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署名。
5.5 审查人一定核查整批查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能否在控及偏差的可接受性。
5.6 审查人员一定仔细核查异样结果。
剖析可疑结果原由,确立复检方案,敦促复检。
’、。
5.7 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组织复检。
必需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样原由,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8 审查合格,审查人署名,发出报告。
5.9 查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署名储存。
其余人员不可以变动。
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存。
6.查验报告的改正已签发的查验报告需要作增补或改正时,依据不一样状况采纳不一样方式。
6.1 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增补,由报告人、审查人签发新报告,回收原报告归档备查。
6.2 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发出疑问时,立刻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立刻联系临床有关科室暂停该报告的流转与应用,商讨致使疑问要素。
若能清除疑问则启用原报告。
若不可以清除疑问,组织复检,复检结果与原报告相符则启用原报告,与原报告不符合则科主任签发新报告,将原报告回收、注销、存档。
7.查验报告的发、送7.1 设查验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查验报告的采集、分类、整理、核对、发、送、保存。
7.2 个人门诊查验凭查验回执单到取报告处取报告。
7.3 集体查验报告由管理员交门诊办公室。
7.4 病房查验报告由管理员交病房。
7.5 报告管理员需做到管理有序无疏忽,报告整齐无丢失,患者领取报告满意。
8.责任与事故办理8.1 检测人员一定科学、谨慎、省慎地出具查验报告。
8.2 检测人一定对检测结果负全责,审查人一定负审查责任,科主任一定负管理、监察责任。
8.3 发现有疑问报告,但未发出查验科,复检,清除查验科外要素,属科内业务质量问题则采纳纠正举措,分清责任,科内进行处罚。
8.4 有疑问报告已发来临床,作为查验科事故办理。
科主任组织检查、复检,清除查验科外要素后属科内质量问题则采纳纠正举措,分清责任,上报医院领导进行友处罚。
.8.5 属查验科业务流程、检测技术、出具报告全过程各环节发生的质量差错,责任人及纠正举措一定记录存档作为业务查核依照。
.9.支持性文件9.1《查验科工作管理制度》9.2《查验科岗位职责》9.3《查验科质量管理程序言件》查验科安全管理制度l·医院查验科一定按期检查安全制度的履行状况,并常常进行安全教育。
2·专人保存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成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3·易燃、易爆药品的储存,要求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切合危险品库房的管理要求。
4·一般化学试剂库设在查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成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各样电器设施,如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存,并成立仪器卡片。
6·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备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7·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样,下班前封闭好门窗。
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刻报告医院捍卫科。
差错事故登记制度1.成立查验工作核对制度,包含:采集,采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查验目的、查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查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查验结束时的查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查验标本丢掉或破坏,特别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刻登记并查验,防备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查验标本验后应保存24 小时,输血标本应保存三天以上;防备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积淀时破坏标本;防备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备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错配合试验等等。
.3.成立查验标本难收制度。
病区送查验的查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查验科有关人员查收、署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立刻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实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争妥当办理,并登记入册。
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刻组织急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要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一样状况对有关人员进行责备教育或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严肃办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增强对差错事故的防备管理及对查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常常检查、剖析,发现隐患实时解决。
感染管理制度l·各样查验标本的采集、送检,一定有一致的容器留好,不得外溢和污染。
2.静脉采血、指尖采血,一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便、尿标本一律用一次性便盒、尿杯。
3.已查验的标夺,.一定先经消毒、灭菌或相应举措办理后,方可弃去或燃烧。
细菌培育用的荒弃标本 ( 含各样培育基和培育物 ) 一定经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弃去。
4.查验科用过的一次性用品,一定经消毒办理后集中,按规定处理。
5.工作台上、放有查验标本或其余传染物件的冰箱、冰柜内不得寄存食品。
6.工作人员下班前一定用肥皂水清水洗手。
·7.工作台面、被污染的地板应用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液擦洗。
实验室按期用紫外线消毒。
急诊查验制度l.急诊查验的要求查验人员接到急诊查验单后;要快速实时地采集标本,实时进行查验,正确地报告捡验结果。
查验科可依据急诊工作的实质需要,装备专职急诊检验人员,从事急诊查验工作。
(1)急诊查验由各科临床医师依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查验单,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眷急送化验室:也可用电话见告急诊查验值班人员。
(2)急诊查验人员接到急诊查验单后,一定在 5 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成。
血惯例标本由查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查验人员到床边采集。
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样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眷连同查验单调同送至急诊查验室。
(3)急诊查验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一定先检查查验标本能否切合要求,尔后进行查验并实时报告查验结果。
基础查验、电解质半小时出报告,全自动生化查验 2 小时出报告,临床用血随叫随到。
(4)急诊查验值班人员将急诊查验结果报告单实时送检医师,或电话见告送检病区在院内网络上看查验结果,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查验报告单应于当天或第二天早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查验的范围(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大病人。
(3)急诊室察看病人病情忽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3.急诊查验项目(1)血液惯例查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赤色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判定,血交错配合试验,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查验项目。
(2)尿液惯例查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查验项目。
( 3)大便惯例查验≯粪便理学查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
以及临床特需的查验项目。
(4) 脑脊液及各样穿刺液查验:理学查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查验项目。
(5)生化查验:钾、。
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血氯剖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查验项目。
(7)其余,依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查验科约定。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1.一定把查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查验人员的自觉行动。
2成立健全科组二级管理组织,并配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管理内容包含:目标、计划、指标、方法、举措、检查、总结、成效评论及反应,按期向上司书面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应依照省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展开室内质控,制定相应的举措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
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
对失控状况应实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报告。
4各专业实验室应一定参加临检中心规定的室问质量评论活动,努力提升质评成绩。
5增强者员培训及仪器、试剂管理,成立仪器档案。
查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 :临床查验质量管理要求1.临床查验工作人员摹熟习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详细方法。
2.成立健全临床查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
3.临床查验的全部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依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仔细做好查验标本的采集、采集和送检。
5.对有计量标准的各件仪器 j 器皿一定经过校订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仪、尿液剖析仪要按期调试、校订同时,以血,尿液质控物作比较。
6.每仔细展开临床查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1)临床查验中,应付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红质定性等项目推行质量控制,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
(2)对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定性等试验,要用尿液质控物对每一个人进行质量查核,使每个专业人员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
7.在仔细展开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一定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选活动,对成绩优异者由省临检中心介绍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论。
8.按卫生部规定和要求,仔细展开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对每项控制项目,测出 0. C., V.和 R. C. V.值, R. C. V.值一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在展开室内质控的基础上,一定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论活动,对成绩优异者由省临检中心介绍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论。
10.当工作质量失控时,应立刻停止该项报告,查找原由,待纠正失控后再报告。
11.按期对室内、、室间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要逐级接受临督、检查、对证控不合格者,汲取经验教训,限时更正。
.( 二 ) 免疫血清查验质量管理要求l临床免疫血清学查验专业人员一定熟习本专业质控的理论和方法。
2成立健全免疫血清查验的科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