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2020中考物理 临考冲刺训练:光现象(含答案)

2020中考物理临考冲刺训练:光现象(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阳光下人的影子B. 水中树的倒影C. 池水变“浅”了D. 日食2. 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 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 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4. 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5. 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6.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7. 小明身高为1.5 m,站立在平面镜前2 m处,他以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 1.5 m,像变大B. 2 m,像变小C. 3.6 m,像不变D. 4.4 m,像不变8. 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A. 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 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C. 由光在前、后两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 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9.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都正确B.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10.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1. 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12.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13.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现象.14. 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2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5. 如图所示,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请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16. 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17.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18. 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A、B两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2020中考物理临考冲刺训练:光现象-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现象的辨识.阳光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2. 【答案】B【解析】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A选项正确;桃花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游人之所以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在桃花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现象,B选项错误;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光的折射)现象,C选项正确;“天狗吃月”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选项正确.故选B.3. 【答案】C【解析】墙上的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杯中筷子“折断”是因为水面下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B错误;水中的塔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正确;露珠相当于凸透镜,看到放大的草叶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D错误.故选C.4. 【答案】C【解析】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现象,给人以错位的视觉效果,A不符合题意;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在其背后形成阴影;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符合题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即为光的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答案】B【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A选项正确;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B选项错误;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C选项正确;当繁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运动,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D选项正确.故选B.7. 【答案】D【解析】根据s=vt可以计算出小明2 s内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 =vt=0.1 m/s×2 s=0.2 m,此时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u=2 m+0.2 m=2.2 m,根据像距等于物距,则他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2 m,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 m+2.2 m=4.4 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小明的大小不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也不变.故选D.8. 【答案】D【解析】镜子的下端磨成“V”形,相当于牙刷表面漫反射的光在两个镜面发生折射,而镜子背面涂有反射膜,牙刷表面漫反射的光经过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镜子折射后反射出来的光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错位的牙刷像,故选D.9. 【答案】D【解析】①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②医生检查口腔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道路弯道处放的是凸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如果用厚玻璃板,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像会影响实验效果,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10. 【答案】A【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时候都是倒立的像,如图A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正确;如图B 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D平面镜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1. 【答案】凹虚【解析】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面镜是凹面镜;口腔内窥镜是小平面镜,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12. 【答案】同一平面βα【解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β总等于入射角∠α.13. 【答案】反射不变折射【解析】人反射的光从空气射到镜子表面时又被反射回空气中进入人的眼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与物等大,像大小与物距变化与否无关,所以物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太阳光是复色光,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发生折射,不同色光折射能力不同,会发生色散,光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到空气中就会看到“彩虹”.14. 【答案】下降形状【解析】①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②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5. 【答案】如答图所示答图16. 【答案】如答图所示答图17. 【答案】如答图所示答图【解析】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在A的上方,故可以确定B点是路灯的像点,A点是路灯的发光点.连接EB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注意:B点到入射点用虚线,入射点到E点用实线并标上箭头,即为折射光线),用实线连接A点和入射点,并标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如答图为人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18. 【答案】如答图所示答图。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专题4:光现象

专题4光现象一、选择题1.(2020·重庆A)如图1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倒立的“烛焰”B.变幻的“手影”C、.折断”的铅笔D金色的"日环”答案:C解析:A选项,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焰直线传播,A错误;B选项,手影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B错误;C选项,“折断的铅笔”是利用的光的折射,C正确;D选项,日食利用的是光焰直线传播,D错误。
2.(2020·重庆B)如图所示的事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子“折断”B.水中“倒影”C.用放大镜看字D.晴空“日食环”【答案】D【解析】【详解】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透镜成像B.小孔成像C.海市蜃楼D.水面倒影【答案】B【解析】【详解】A.凹透镜和凸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光的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0·四川省南充市)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答案】B【解析】【详解】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备战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现象(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现象一、单选题1.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C.都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2.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A.30°B.45°C.60°D.90°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5.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6.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那么()A.红色光的反射角大于紫色光的反射角B.红色光的反射角小于紫色光的反射角C.红色光和紫色光的反射角相等D.无法比较反射角的大小7.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8.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与水平面成60°的平面镜,欲使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中小球移动方向夹角为60°,那么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面的夹角A.90°B.60°C.30°D.15°9.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如图所示,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120°角,可采取的方法是()A.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B.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C.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D.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二、多选题10.我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认为天象是对人的警示。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之4:光现象(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之4:光现象(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知识回顾』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4.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5.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0×108m/s。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2.两种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知识点4:光的折射1.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③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④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⑤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产生的现象: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筷子在水中“折断”知识点5: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知识点6: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热作用强。
应用:电视遥控器、红外夜视仪等。
2.紫外线:化学效应强。
应用:验钞机、紫外灯灭菌等。
『考点总结』1. 考查热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光的反射及折射的作图2. 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为主3. 备考重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经典例题』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现象的识别例1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方法点拨: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带答案解析)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考点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白云倒影B. 游动的鱼C. 白塔倒影D. 绿树倒影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4.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5.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7.如图,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__物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此时将手放于蜡烛B的烛焰处手指________(选择“会”或“不会”)感到灼热,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光的折射与色散1. 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是()的说法不正确...A.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2.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5.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参考答案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A 【解析】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A符合题意;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B不符合题意;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A 【解析】“白日不到处”诗句的意思是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A.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答案】直线不改变考点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B 【解析】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A错误;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正确;人透过水球形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错误;插入水中的勺子的勺柄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错误.故选B.2.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白云倒影B. 游动的鱼C. 白塔倒影D. 绿树倒影【答案】A 【解析】白云倒影、白塔倒影和绿树倒影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白云,所以白云的倒影离水面最远,而游动的鱼距离水面的距离较近,故选A.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B错误,C正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总是相同的,不论物体离镜近还是远,都不影响这一规律,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答案】直线传播漫5.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解析】“杯弓蛇影”中的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如影随形”中的影是当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后面形成暗黑色的区域.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答案】不变 2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像的大小不变,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小娇的速度是2×1 m/s=2 m/s.7.如图,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答案】如答图所示【解析】如题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60°.如答图所示.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答案】6 7:25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为桥面距湖面3 m,所以它的“倒影”(桥的像)距离湖面也是3 m,故“倒影”距桥面6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图(如解图所示)得出实际时间为7:25.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__物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此时将手放于蜡烛B的烛焰处手指________(选择“会”或“不会”)感到灼热,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置等于(2)相等(3)不会不能虚(4)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解析】(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通过图像纸,可以看出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小格,蜡烛B即蜡烛A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小格,故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等于物距;(2)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A的像,然后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B恰能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蜡烛B未点燃,所以手指不会感到热;平面镜成虚像,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那蜡烛的像与蜡烛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就会导致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考点三:光的折射与色散1. 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是()的说法不正确...A.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答案】C 【解析】因为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所以发光的灯柱是光源,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不但能发生反射,也可对光发生折射,C错误,符合题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2.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答案】色散紫外线【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答案】折射乙【解析】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位置.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53°44°【解析】如解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1=90°-37°=53°,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2=53°;由于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液面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3=83°-37°=46°,折射角的大小为∠4=90°-46°=44°【答案】如答图所示【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4-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实验题(解析版)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4-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实验题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
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______;(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答案】竖直(垂直)顺60°光路可逆漫【解析】(1)[1]为了能清晰的在纸板上显示光的传播径迹,需将纸板垂直与平面镜放置。
[2]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会随之变大,所以反射光束OF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3)[4]将光沿着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反射光将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位置被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朝四面八方。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说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
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_______方;(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______(填“大”或“小”)。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的是()A.世博会的阳光谷在水中映出倒影;B.日食形成;C.太阳光透过棱镜后发生色散;D.拱桥的美景.【答案】B【解析】【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详解】A.世博会上的阳光谷在水中映出倒影的成因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成像现象;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C.太阳光透过棱镜后发生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拱桥的美景是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选B。
2.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1s移到2s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1s点移向2s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下降的。
3.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则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A.60°B.30°C.120°D.150°【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根据反射定律知道光路如图:因为反射角等于射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60°,即∠1=∠3=60°,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延长AO,则∠2=∠3=60°,故∠2=∠1=60°,由于AC是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射光线沿OB的方向,所以光线改变的角度是:∠1+∠2=60°+60°=120°,故选C。
2020中考人教物理复习:光现象及答案

2020中考人教物理复习:光现象及答案复习:光现象1、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 太阳的实像B. 太阳的影子C. 太阳的虚像D. 树叶的影子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钢笔“错位”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水中筷子“变弯”D.屏幕上的“手影”3、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4、(双选)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不能与A的像重合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小孔成像B. 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C. 墙上手影D.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6、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7、2018年1月31日,天空上演月全食等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月全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B.C.D.8、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9、(双选)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LED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镜中“灯”是LED灯的实像B. 镜中“灯”是LED灯的虚像C. 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D. 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10、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11、关于雨后的彩虹有以下说法:①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故彩虹是圆弧形的;②观察彩虹应该迎着阳光观察;③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④彩虹常在雨过天晴时出现,是因为雨过天晴时空气可见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光现象一、单选题1.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 .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2.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日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3.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时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气象奇观,这一现象也可以说明太阳光并不是单纯颜色的光,它是由哪七种色光组成的,依次排序是()A .红、黄、橙、绿、蓝、靛、紫B.红、橙、黄、绿、蓝、靛、紫C.红、橙、黄、蓝、绿、靛、紫D.红、橙、黄、绿、靛、蓝、紫4.光学实验课时,小明用激光手电筒对着桌上的镜子照射,发现对面粗糙的黑板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镜子上的光斑却很暗,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 .镜子吸收了所有的光B.黑板对光发生漫反射C.镜子对光发生漫反射D .黑板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5. 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而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这是因为猫头鹰的眼睛 ()A . 不需要红外线也能看到目标B . 自身发光,照亮搜索的目标C . 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D . 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6. 在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 ( 即红色玻璃 ) 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 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 . 黑叶黑花B . 绿叶黄花C . 黑叶红花D . 红叶红花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手影 ”游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 . 在湖岸边看到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C .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D . 夏天海面上空的 “海市蜃楼 ”是文学家虚幻的,自然界并非真实存在 、填空题8. 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_______ 色.9. 如图所示是带激光瞄准器的剪刀,使用起来不用尺子就能剪出很直的线条______ (选填某一单色光),它利用了光的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大熊猫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是像(填“虚”或“实”).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那么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 _____ m .11.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 ;(2)记录____ ;(3)量出_____ 的距离.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______ .12.__________ 某同学按课本提示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__________________ (彩色/黑白)(实/虚)像,在室外观察时,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不太清楚,你的建议是______ (写出一点).13.如图是清华大学草坪上的日晷,它的基座上镌刻着拉丁文“ FACTA NON VEBR”及其中译文“行胜于言”,日晷是利用晷上的针的影子随时间长短和位置变化来判断时间的计时工具,它利用了的原理.14.“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天文奇观,它可以用_____ 来解释.下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_____ 处.三、实验15.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 (填“M ”或“N”)侧观察蜡烛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 .(5)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向N 方向倾斜,则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6)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 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_____ .16.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a .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 .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 a 是(合理、不合理 )的;( 2)为了研究猜想 b ,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 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17. 如图所示,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 A 和蜡烛B 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进行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________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 ,从而能确 定像的位置;(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 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 .选用的玻璃板太厚B .选用的玻璃板太薄C .在判断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 实验中,A在确定蜡烛B 和蜡烛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视线过蜡烛A 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 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四、作图题20.如图所示,人眼在A 处看见河里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 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21.如图所示,平面镜M 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22.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 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23.阅读材料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 种黑颜色的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太阳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较多,而蓝、紫色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较少.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比较红光与蓝光的热效应强弱.(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光的情况.24.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颜色世界中已经很习惯了.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进行研究.(1)让一束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结果在白屏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带,由此可知太阳光(白光)是由__________ 混合而成.(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玻璃,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换上蓝玻璃,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3)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屏上就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还用其他颜色的纸贴在光屏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这表明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的光.(4)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穿的是绿裙子,白上衣,当舞台灯光是红色时,则在红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的,上衣是__________ 色的.答案解析1.【答案】D 【解析】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2.【答案】A 【解析】没有装水的情况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杆的左面会形成杆的影子;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来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因此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短.3.【答案】B 【解析】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会依次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4.【答案】B 【解析】灯对着桌上的镜子照射时,由于镜子表面比较光滑,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射向黑板,从而在光滑的镜面上形成一个很暗的光斑;当平行光束被反射到粗糙的黑板上时,不再平行,会射向各个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是漫反射的缘故;综上可知:只有B 最符合题意.5.【答案】C 【解析】猫头鹰的眼睛可以对红外线产生视觉,所以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6.【答案】A 【解析】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由通过照相机镜头的色光决定的.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7.【答案】C【解析】A 、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后面形成手的影子,所以手影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 错误;B、湖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树发出的光在湖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形成树的虚像,故B 错误.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 C 正确.D、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D 错误;8.【答案】红光;黑【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当红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黑色.9.【答案】直线传播【解析】剪刀沿着激光的路线可以剪出很直的线条,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10.【答案】虚;1.【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等距、左右颠倒的虚像.大熊猫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0.5m .则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0.5m+0.5m=1m .11.【答案】(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解析】(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2)记录小明所在的位置.(3)测量小明的位置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像距.(4)实验时要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5)测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间接知道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是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12.【答案】彩色;实;用不透明的纸卷成一个筒套在塑料薄膜上【解析】利用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彩色实像,在室外观察时,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不太清楚,为防止除小孔以外的任何部分不漏光,可以用不透明的纸卷成一个筒套在塑料薄膜上.13.【答案】光的直线传播【解析】因为太阳在不同时间的照射角度不同,物体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位置也不相同.日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因为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14.【答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丁【解析】当地球、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金星会挡住一部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从而观察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所以金星应在在丁的位置.15.【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等大;(3)M;(4)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5)无论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6)连接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量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解析】(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 )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M 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M 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M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5)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6)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16.【答案】(1)不合理;(2)A【解析】(1)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而成的像,猜想 a 中说光斑与树叶形状有关,是错误的.因为树叶的形状各种各样,但光斑却都是圆形的;(2)为了研究猜想b,应保证孔的形状不变,B、C、D 中不但改变了空隙大小,还改变了空隙的形状,出现了两个变量,所以错误;A 中保持原来形状的同时改变孔的大小,所以A 正确.17.【答案】(1)透光性;(2)C;(3)b;c【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 A 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因在其像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所以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直接观察光屏.18.【答案】A8【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 c=3×10 m/s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 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0.294s 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 0.294s ,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 0.294s . 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 准确. 19.【答案】解:光从月球到地球时间: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解析】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 2s ,所以光从月球到地球一趟的时间是:8已知光速为 = 3×10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 .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人眼在 A 点能够看到 B 处鹅卵石的像,是因为 B 的光线由水进入空 气时,发生折射,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就看到物体的像 B 的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 性 ,连接 AB ,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 置,再根据鹅卵石在 B 的下方,确定鹅卵石的位置在 “石 ”处.如图所示: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20.【答21.【答案】【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首先作出像在S1 时的发光点的位置S,然后连接S、S',作出SS'的垂直平分线,确定开始平面镜的位置;再连接SS2,作出SS2 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位置即平面镜的新位置.【解析】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光线AO 和BO,BO入射角小,所以BO 的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也较小,OB′应画在OA′和法线之间.23.【答案】(1)红花只能反射红光,其它色光都被红花吸收了;(2)红光比蓝光的热效应强;(3)白花反射所有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解析】(1)红花只能反射红光,其它色光都被红花吸收了.(2)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所以红光比蓝光的热效应强.(3)白花反射所有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24.【答案】(1)各种色光;(2)透过的光的颜色;(3)相同;黑;(4)红.【解析】(1)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玻璃,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换上蓝玻璃,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3)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4)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穿的是绿裙子,白上衣,当舞台灯光是红色时,则在红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是黑色的,上衣是红色的.。